目標管理理論日間手術激勵機制研究
時間:2022-05-31 14:58:13
導語:目標管理理論日間手術激勵機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蘇北人民醫院借鑒德魯克目標管理理論為日間手術開展設立目標、手段激勵、考核控制、員工參與,并在流程改進、醫保報銷、軟硬件設施等方面給予充分的支持,使得日間手術的數量和質量都顯著提升,縮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日,規范了醫療服務行為,提高了醫療服務效率與服務品質,有效提升了患者滿意度和社會美譽度。但還需要在獎懲標準、護理績效、內在動力、監督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完善和調整。
【關鍵詞】德魯克理論;目標管理;日間手術;激勵機制
間手術作為醫院節約醫療資源、縮短平均住院日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受到眾多學者和醫院管理專家的重視。日間手術的優勢是減少患者住院時間,縮短患者手術等待時間,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德魯克目標管理理論中最核心的觀點是目標激勵,由相應目標設置提出相關目標激勵方案。德魯克理論把“以工作為中心”和“以人為中心”相結合,在調動職工工作熱情的同時,實現組織的既定目標[1]。本文基于德魯克目標管理理論,對蘇北人民醫院的日間手術目標激勵管理進行梳理和分析,以期構建較完善的醫院日間手術管理體系。
1德魯克目標管理理論的條件
1954年,現代管理之父德魯克在《管理實踐》一書中最先提出了“目標管理”的概念和體系,尤其突出需要員工共同參與目標制定,他把目標管理的實施分為3個階段,即制定目標、實施目標和檢驗成果。目標管理作為激勵員工的有效手段,其組織目標的實現與個人價值的實現結合在一起,以此來滿足個人的成就感。要使德魯克理論的目標管理獲得成功,必須具備以下6個條件:(1)高層領導人需參與制定并實現單位的戰略目標;(2)員工需被吸引并積極參與到目標的實現過程中來;(3)員工需及時掌握目標實現過程中各方面的相關信息;(4)管理層需對實現目標的手段有控制權;(5)對實現目標過程中要給予員工充分的激勵;(6)管理層應充分信任員工,讓員工參與管理。
2蘇北人民醫院開展日間手
術目標激勵措施德魯克目標管理理論把目標作為先導和核心,其后的措施都是為了圍繞實現目標而制定。2019年蘇北人民醫院通過全院調研提出完成日間手術10000例的目標,2020年提出完成15000例的目標,2021年提出完成16500例的目標,通過目標設置來激勵醫務人員共同參與目標實現,以完成既定的日間手術數量為中心來打造完整和系統的日間手術管理體系,是德魯克理論的現實應用。
2.1納入年度目標任務
蘇北人民醫院黨委、院部將深化日間手術開展納入職代會目標任務、年度專項工作,要求2021年完成16500例日間手術,三四級手術率70%,24小時出入院占比80%,并對每個科室提出具體日間手術完成數量。成立專項工作小組,搭建日間手術三級管理組織結構,形成院長-分管院領導-職能處室負責人-手術科室科主任護士長的組織框架。由院領導主抓,醫務部部長牽頭,各相關部門負責人配合的體系。如信息處完善信息系統;護理部協調日間手術室,深化日間病房管理;績效核算辦對日間手術勞務費進行測算并發放;宣傳處加大對外宣傳等。
2.2鼓勵日間手術病種開展
為進一步擴大日間手術病種范圍,醫院在加強培訓、仔細調研的基礎上,根據“日間手術病種及術式推薦目錄”,本著成熟一個開展一個原則,目前已覆蓋白內障、肝囊腫、聲帶息肉、子宮內膜息肉等210個病種,涵蓋普外甲乳外科、眼科、骨科、婦科、泌尿外科等24個科室。
2.3優化日間手術績效
醫院對開展日間手術的團隊給予勞務費的相應傾斜,分為普通日間手術和醫保日間手術。開展日間手術的團隊,除了常規績效外,參與的臨床、護理、麻醉團隊按參與例數給予獎勵。另外醫保日間手術在適用以上獎勵的基礎上,還按病種給予收支結余提比補助,空額部分按照15%的比例給予獎勵,超額部分則按照20%的比例給予處罰。普通日間手術對于患者住院小于24小時,按照一級到四級手術分別給予50元/例、200元/例、300元/例、500元/例,若住院在24~48小時,則參照住院小于24小時的80%分別給予獎勵。
2.4強化考核指標手段
在日間手術數量急速增長的同時,醫院有一系列考核指標保障日間手術的安全,包括急危重癥入院指標、預出院準確率指標、有效與處置率指標、圍手術期管理考核指標、臨床路徑考核指標等,職能部門定期開展日間手術監管,并進行檢查情況通報。同時嚴格把握日間手術的適應證,保障日間手術安全有效開展[2]。
2.5嘉獎先進科室及個人
為了推進日間手術的快速開展,醫務部每年多次召開日間手術分析會,與臨床科室一同分析日間手術指標的完成情況并適度調整部分病種的考核完成數量。在每年醫師節評選出日間手術開展先進科室及個人,并在醫師節上給予表彰,進一步提升了醫務人員從事日間手術的參與度和榮譽感,體現了其價值感。
3蘇北人民醫院開展日間手術的保障措施
除了設置目標,加大激勵措施以外,醫院還通過流程改進、醫保報銷、加強軟硬件設施等方面給予日間手術開展充分的支持,以促進目標較好較快實現。
3.1縮短術前等候時間
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日間手術患者的住院天數,簡化日間手術流程,醫院將手術前的檢查移至門診環節進行,在入院服務中心登記并抽血,由檢查服務中心安排預約各項目的具體檢查時間,患者只需按照通知在規定時間完成檢查。檢查報告發出后,再由入院服務中心通知患者入院,由圍手術期管理中心進行術前評估、麻醉訪視、知情同意書簽訂等[3]。
3.2推進快速康復技術
日間手術對快速康復的要求比一般手術要求更高,包括術前的宣教、縮短術前禁食和禁飲時間、圍手術期的飲食管理、麻醉的評估和優化、術中控制性輸液、術后多模式鎮痛治療和術后惡心嘔吐反應的預防、預防性應用止痛藥、術后早進食、早下床等。醫院將在日間手術領域中引入快速康復理念,通過一整套圍術期優化舉措,大大降低了外科應激反應,有效加速術后患者康復,降低醫療成本,縮短住院時間,提升患者舒適度,真正造福患者[4]。
3.3推動基層康復技術
以醫聯體聯合病房和專科聯盟為載體,將日間手術醫療模式向基層醫院延伸對接,出院后需康復者在基層康復治療和健康管理。同時通過互聯網醫院建設,首診醫院專家對基層醫院患者進行音視頻問診,線上開立醫囑,實時查看基層查房患者病歷資料、檢查結果及影像,以此來實現與基層醫院的同質化管理,有助于患者日間手術后在基層醫院的康復治療。
3.4提速信息功能
日間手術較一般手術操作時間短,因此總量多。為了減輕醫生的負擔,制定了日間手術電子病歷模板,手術科室按照病種制定同質化的預處置醫囑,醫務部審核后形成路徑模板,組套模板內嵌入門診電子病歷中,方便醫生一鍵開立。通過手術進程的3次自動短信提醒醫生,減少醫生無效等待接臺手術的時間,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打破手術日概念,再結合績效方案的調整,醫生接臺手術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提高手術臺的利用率。
3.5啟用日間手術中心
醫院為促進日間手術開展,2020年6月啟用了新建的日間手術中心,可進行運動醫學、眼科、普外甲乳等科室的日間手術,含63張病床、20張日間手術椅、8間日間手術室。日間手術中心制定了統一的運行模式,診療工作由各臨床科室醫療組負責,日常業務管理由運動醫學科、眼科和普外甲乳等科室的值班人員負責,大大提高了運行效率,保障了專業性及安全性。
3.6報銷日間醫保費用
醫院與揚州市醫保機構協商并達成共識,患者在入院服務中心、檢查服務中心、圍手術期服務中心產生的日間手術預處置費用,在實際入院手術后可納入住院費用并且按醫保政策報銷,此項舉措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手術費用,鼓勵患者選擇日間手術術式。
4成效
通過目標設定、手段激勵、考核控制、員工參與,并在流程改進、醫保報銷、軟硬件設施等方面給予了充分的支持,充分有效發揮了德魯克理論在日間手術中的激勵與導向作用,特別是在常態化防控疫情期間,能夠有效提升員工士氣,激發科室和職工個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醫院日間手術數量和質量、平均住院日、患者滿意度等數據都逐漸向好。
4.1日間手術數量質量快速提升
2018年醫院日間手術量為2816例,2019年醫院日間手術量為10348例,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2~3月開展例數較少,未達到原計劃15000例日間手術目標,實際完成12983例,同比增長25.5%,2021年雖然有近兩個月的疫情影響,但全年完成超過目標數16500例,達到16905例,其中三四級手術量占比73.55%。
4.2平均住院日顯著減少
2018年醫院平均住院日為7.92天,2019年為7.33天,2020年為7.06天,2021年為6.74天;2018年術前平均住院日為2.31天,2019年術前平均住院日為1.91天,2020年為1.86天,2021年為1.77天。
4.3患者滿意度明顯提升
日間手術的開展進一步優化了治療流程,同時患者的住院時間短、費用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因此患者的滿意度較高。日間手術的普遍開展也適應常態化防控疫情下患者的手術要求,疫情防控的要求使得患者住院期間必須降低對陪護的要求,日間手術的普遍開展適應新形勢下的患者需求。2018-2021年住院患者滿意度分別為94.45%、95.76%、97.56%和98.12%,患者滿意度明顯提升。
4.4均次醫療費用有效降低
住院時間的縮短使得床位費、藥品費、護理費等直接醫療成本和家屬陪護費、交通費、誤工費等間接醫療成本均得到降低,日間手術費用比住院手術大幅度降低。
4.5社會美譽度廣泛傳播
由于日間手術的開展卓有成效,蘇北人民醫院領導多次在國家、省衛生健康委工作會議上進行主旨分享,相關工作經驗登載于媒體報道。
5思考
5.1及時調整日間手術的獎懲標準
在日間手術持續發展階段,需要考慮日間手術績效獎勵考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根據公平理論進行靈活調整,個人工作主動性不僅與其實際報酬有關,同時與報酬分配公平正義更為密切。隨著日間手術的普遍開展和獎勵制度的初顯成效,醫生往往選擇手術級別低而收費較高的手術,或者僅開展級別低難度小的手術,以手術數量取勝,來得到更多的績效獎勵,這時應及時減少一二級日間手術獎勵措施甚至取消獎勵,加大對三四級日間手術的獎勵標準,能夠有效提升日間手術的構成質量。
5.2日間手術護理績效應有所提高
護理績效分值主要來源于換藥、輸液等具體操作性工作,而日間手術的護理操作大部分是進行宣教,而宣教的數量遠遠多于普通手術,因此為提高日間手術的護理積極性,醫院應適當提升日間手術護理宣教的績效分值。
5.3應注重內在的價值追求
短期的激勵措施對推進日間手術的效果立竿見影,但不利于日間手術全面、持續推進,醫院更應注重從內在動力出發,完善績效激勵機制,將日間手術開展與評優評先、個人職稱晉升等方面相聯系。除了團隊獎懲外,更要注重個人的榮譽感的獲得,促進醫生成就感、價值感的實現,從而實現更多的服務效益[5]。
5.4應建立日間手術監督評價體系
日間手術在我國開展的時間較短,尚沒有包括日間手術臨床路徑在內的統一規范的質量評估管理體系,質量安全不能完全保證,效率效能不能準確評估。應從國家層面加強頂層設計,有較為完善的監督評價體系以促進日間手術的安全穩步發展。監督評價體系應囊括日間手術經濟學效益和質量安全的指標,包括投入產出指標、效率效能指標、患者體驗指標、醫療質量安全指標和手術難易程度評估指標等[6]。綜上所述,蘇北人民醫院以德魯克理論的目標管理對日間手術的開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但蘇北人民醫院開展日間手術僅有4年時間,屬于經驗積累階段,很多高難度的日間手術病種尚未能開展,因此還需要在完成數量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技術水平,強化質量內涵,同時更要注重監督評估體系的應用,嚴格保障日間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醫療安全。
作者:湯佳 王長青 費文勇 宋慧 蔡濱 束余聲
- 上一篇:農業金融服務體系轉型升級研究
- 下一篇:地方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