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和土豆女性形象比較分析

時間:2022-06-01 16:26:24

導語:祝福和土豆女性形象比較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祝福和土豆女性形象比較分析

內容摘要:魯迅和金東仁是中韓兩國代表性的作家,且兩位作家都處于相同的歷史時期,他們都敏銳地捕捉到了當時的社會問題,并將關注的目光轉向女性,描述女性悲慘的命運,呼吁關注女性問題,更深刻地呼吁解放封建社會。不僅如此,兩位作家都很擅長使用諷刺手法。本文對金東仁的《土豆》和魯迅的《祝福》中兩位女主人公“祥林嫂”和“福女”進行比較研究,并結合諷刺理論和女性主義,分析其悲劇的原因,探究當時的社會現實和封建制度對女性的毒害。

關鍵詞:諷刺理論;女性主義;女性形象;比較研究

《祝?!肥囚斞傅诙啃≌f集《彷徨》中的第一篇,是魯迅的小說代表作之一。魯迅以極大的熱情歡呼辛亥革命的爆發,可是辛亥革命后,帝制政權雖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卻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統治,宗法觀念、封建禮教仍然是壓在人民頭上的精神枷鎖。在這樣的背景下,魯迅1924年寫下了《祝?!?。小說使用第一人稱,講述離開故鄉的知識分子,在舊歷年底回到故鄉“魯鎮”后暫寓在魯四叔的宅子里準備過“祝?!贝蟮鋾r,見證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劇,接著通過對女主人公祥林嫂悲慘生活的描述,深刻展示了20世紀20年代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金東仁是韓國近代文學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土豆》是他優秀的代表作之一。韓國20世紀20年代正處于日本殖民地統治時期,國家主權喪失,在日本的殖民殘暴統治下,人民不斷被榨取摧殘,百姓生活困苦?!锻炼埂穭撟饔?925年,描述了貧窮的農村女性“福女”為了生存而一步步走向墮落和死亡的過程,揭示了社會環境所導致的人類道德墮落的主題?!蹲8!泛汀锻炼埂穬刹孔髌范际且?0世紀20年代的農村為背景,作品的兩位女性主人公分別為“祥林嫂”和“福女”。本文將運用諷刺理論,并結合女性主義理論對兩位女性的形象進行比較研究,探究其悲劇的原因,揭示當時的社會現實和封建制度對女性的毒害。

1.諷刺理論和女性主義

首先看諷刺主義,鄭伯奇說:“諷刺文學不是下意識的產物,也不是自然發生的東西。在階級社會中諷刺文學是一種斗爭的武器。但是,同樣是斗爭的武器,諷刺文學,在斗爭的發展過程上,有它的特殊的地位和意義。[1]1935年春,魯迅在《論諷刺》和《什么是“諷刺”?》兩篇短文中說:“我想:一個作者,用了精煉的,或者簡直有些夸張的筆墨———但自然也必須是藝術的地———寫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實來,這被寫的一群人,就稱這作品為‘諷刺’”[2]。正面討論了諷刺問題,他提出的“精煉”與“夸張”,是諷刺的表現特征。魯迅認為“諷刺”是“藝術”,且是能讓人“受感動”的,這里的“受感動”是指震撼人心的力量。不僅如此,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中,概括說明了諷刺文學的緣起、界定其特點、說明其風格等,理解和掌握了諷刺的“公心”“婉曲”“戚諧”三個特點[3]。女性主義也是文學作品中經常使用到的理論,且近年來,女性主義也與其他學科相互交叉,成為一種重要的交叉性理論。女性主義,是后結構主義思潮和后現代理論的一部分。后結構主義是一場解構一切中心、為邊緣者爭取權力的思想運動。女性主義可以看作是解構父權中心、為處于邊緣的女性說話的理論[4]。因此運用女性主義分析女性人物形象,不僅是分析文學作品的一種手法,也有助于思考關于女性的地位和發展。本文運用諷刺理論和女性主義對《祝福》和《土豆》的女主人公“祥林嫂”和“福女”進行分析研究,比較研究其相同的悲劇命運和不同的悲劇原因。

2.相同的悲劇命運

《祝福》和《土豆》中,祥林嫂和福女雖分別生活在中國和韓國不同的歷史社會背景里,但她們都有著曲折的人生命運和悲慘的死亡結局。

2.1“福”的結局

“祥林嫂”和“福女”盡管有著不同的曲折命運,但最后都是慘淡的死亡結局,而兩位作者--魯迅和金東仁在名字上就運用了諷刺手法,小說的名字幸“?!焙团魅斯案!迸拿?。我給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竹聲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绷恕浣o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5]小說結尾處沒有再描寫祥林嫂的死亡,但前文已經談及過祥林搜的死亡,通過描寫節日的歡樂氣氛,在這給人們“無限幸福”的“祝?!崩?,讓人再次想到祥林嫂慘死在漫天風雪里。而祥林嫂的悲慘死亡卻在這“祝?!钡墓澣绽铮芍M跟人提起,是一種不吉利,更添加了悲劇色彩。福女在新婚之夜拿著鐮刀沖入王老爺的家,憤怒地與王老爺對峙,想讓他跟自己走,但王老爺不依,最終在打斗中福女竟死于自己的鐮刀之下。第二天福女的尸體被運往公墓,據韓醫診斷,福女死于腦溢血。[6]而更為諷刺的是,就連福女的死亡都是一場交易,王老爺分別給了福女的丈夫和韓醫一些錢之后,福女的死亡第二天對外宣稱是“死于腦溢血”,三方都得到了滿意的結果,而福女的死亡就這樣被抹去,她悲慘的遭遇也不再被世人關心。祥林嫂和福女雖然是存在于中國和韓國不同的歷史社會背景中,但她們最終都是悲慘的死亡結局,她們一個是“福”女卻歷經坎坷,一個在?!案!钡囊估飸K死,兩位女主人公的悲慘結局無不充滿著諷刺。

2.2悲劇的掙扎過程

對于她們悲慘的死亡結局,祥林嫂和福女并不是沒有掙扎過的,但無論她們怎么掙扎,最后都是慘淡的結局,這無疑也是一種諷刺的手法,魯迅和金東仁也借此揭示當時的社會對女性的毒害。祥林嫂成了寡婦后,想要逃離婆家出來做工,雖然剛到魯鎮時被魯四老爺嫌棄身份,但她勤勞能干,憑著自己的吃苦耐勞留在了魯家。她比男人干的活還要多還要累,“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但就在祥林嫂覺得生活在慢慢變好時,卻被她的婆家抓住賣給了賀家坳的賀老六?!翱墒窍榱稚┱娉龈?,聽說那時實在鬧得利害,大家還都說大約因為在念書人家做過事,所以與眾不同呢?!盵7]從衛老婆子口中得知祥林嫂并沒有對于這樣的“逼迫”妥協,用她全部的力氣反抗著這一強迫的婚姻,然而最后無論她怎么掙扎反抗,終究被眾人將她和男人關在新房里。后來祥林嫂“因禍得福”,但天有不測風云,沒過幾年祥林嫂的丈夫死于風寒,兒子被狼銜走,祥林嫂又再次回到魯鎮,還是想努力生活。但這時的她手腳沒有以前靈活,且魯四老爺不讓她插手家里的祭祀,覺得她不吉利。但她還是想要改變自己的處境,把一年工錢拿去捐了土地廟門檻。最終還是被主人家嫌棄,沒有免于慘死街頭的結局。福女也不是一開始就自甘墮落。福女家里雖不富裕,但由于父親以前是書生,比起一般農民家庭家教更為嚴明,因此福女思想單純,堅守著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成家后也是努力賺錢,承擔家庭的重擔,即使后來因為丈夫懶惰無能住進貧民窟,還堅守著自己的道德觀,靠自己的雙手掙錢。但諷刺的是相比于這樣單純、勤勞的她,那些只出賣自己的身體而偷懶的人卻賺得更多。她至今都沒想過跟其他男人發生關系。只知道那大抵不是人類的行為,而是禽獸的行為。也許做那種事會死了也說不定。[8]選文中可以看出福女并不是一開始就想出賣身體的,在別人通過身體掙錢時,她并沒有羨慕這種行為,依然想通過自己的雙手掙錢。但沒過幾次后,她嘗到了這種“不勞而獲”的甜頭,最終走向出賣身體的道路。封建社會和封建思想下女性社會地位低下,女性的命運不能由自己決定,只能屈服于強權之下。祥林嫂和福女都對命運做出過反抗,然而諷刺的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無論她們怎么掙扎反抗,也只能慢慢妥協于命運,放棄自己的希望,悲慘的死去。

3.不同的悲劇原因

上文可知,《祝福》和《土豆》的兩位女主人公祥林嫂和福女都是慘死的結局,而她們的慘死既有她們各自不同的自身原因,更是當時的社會環境原因所致。

3.1自身原因

祥林嫂和福女最終都是悲慘的結局,而造成她們慘死的原因中她們自身的性格是很重要的原因,但兩個人也有不同之處??梢哉f祥林嫂悲劇的重要原因在于她的封建迷信和盲目輕信。在中國舊社會,封建迷信一直毒害著人們的思想。當時人們受到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官僚主義的壓迫,只能寄美好愿望于封建迷信。祥林嫂也跟當時的百姓一樣,生活坎坷,被社會拋棄。祥林嫂問“我”:“一個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沒有魂靈的”?魯迅先生直接諷刺祥林嫂在淪為乞丐的悲慘境遇下,還把希望寄托于封建迷信和鬼神之說。后來還盲目輕信柳媽封建迷信那一套說辭,把努力存了一年的工錢在土地廟捐了門檻,但主人家在祭祀時節依然不讓她插手讓她深受打擊,最終被打發走淪為乞丐。福女走向死亡的原因首先在于她的妥協態度和自甘墮落。福女的父親用八十元的價格把她賣給了一個單身漢,被當做商品交易,妥協于父權。成家后丈夫懶惰無能,諷刺的是福女并沒有讓丈夫盡快改變,而是恪守既嫁從夫的封建思想,妥協于夫權。福女的這種妥協態度一步一步把自己往道德的邊緣推去,走向出賣身體的道路。福女的妥協態度是造成她悲劇的一大原因,而更大的原因是她的自甘墮落。……再說了即使不干活也能賺更多錢,也會有緊張的快感,比乞討體面多了……[9]如果王老爺因為忙碌沒來的時候,福女也會自己去王老爺家里找他。[10]福女一開始不贊同這種出賣身體的行為,但在嘗到不用勞動就能賺錢的甜頭之后,對于這種不道德的行為,慢慢變得不排除甚至覺得這種生活方式很滿意。她一開始堅守的道德觀也被她拋棄,慢慢地自甘墮落,以賣淫為生,失去了人最基本的尊嚴。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祥林嫂的封建迷信和盲目輕信是造成她悲劇的重要原因,而福女的妥協態度和自甘墮落也導致她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因此,祥林嫂和福女自身的性格弱點是她們悲劇的重要原因。

3.2社會原因

雖然祥林嫂和福女的悲劇有她們自身的原因,但最大的原因卻是她們當時處于的社會環境,她們不同的自身性格弱點也是當時封建社會的結果。人們解讀《祝?!返闹黝},與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的這段話不無關系:“這四種權力———政權、族權、神權、夫權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縛中國人民特別是農民的四條極大的繩索?!盵11]中國舊社會殘暴剝削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給祥林嫂帶來肉體和精神上的折磨。祥林嫂的丈夫死后,被她的婆婆又當做商品隨意買賣,這是當時社會的普遍現象。不僅如此,女性只是傳宗接代的工具。在這樣的封建環境中,祥林嫂沒辦法接受教育,也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憐憫,只能寄希望于封建迷信和鬼神之說?!霸趺此赖模俊薄霸趺此赖模俊€不是窮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沒有抬頭向我看,出去了。[12]除此之外,當時魯鎮上人們對祥林嫂的冷漠態度也是間接殺害她的劊子手。對于祥林嫂的不幸遭遇,魯鎮上的居民“聽得厭煩頭疼”,這也是魯迅諷刺手法運用的絕妙之處,兼具“婉曲”和“戚諧”,雖沒直說人們對于這種悲慘遭遇漸漸沒有同情心,但“厭煩得頭疼”能看出對于祥林嫂的取笑、嘲諷。魯四老爺嫌棄她偏偏死在了“祝?!钡臅r候,同在魯家幫工的短工們表現出來的也是不屑的態度。福女的自甘墮落和妥協態度也是在當時男權封建社會的壓迫下導致的。福女生活的社會也沒能讓福女享受到平等和尊重。福女的父親只是視自己的女兒為商品,對福女的窘迫視而不見。沒有任何人對福女伸出援助之手,監工和王老爺甚至讓她出賣自己的肉體。在封建制度的壓制下,她深受封建思想的影響,視服從和妥協為理所應當,這是當時男權社會統治下女性的共同特點[13]。當時男權社會對女性的輕視,女性地位低下是導致福女死亡的根源。甚至連福女的死亡也成為了用錢就能打發的交易,婦女的死亡在男權社會下完全被抹去。在封建社會里,女性只是附屬品,她們得不到和男性應有的平等和尊重,而只是被當做商品進行交易,女性的價值只是嫁人和傳宗接代。在這樣的封建社會背景下,祥林嫂和福女都是封建男權的犧牲品,當時的封建社會環境無疑是導致她們悲劇的主要原因。本文運用諷刺理論和女性主義,比較分析了《幸?!泛汀锻炼埂穬善≌f中的女主人公祥林嫂和福女的形象,兩位作者———魯迅和金東仁運用諷刺手法寫出了祥林嫂和福女曲折的人生和慘淡的結局。擁有同樣悲慘命運的祥林嫂和福女雖有著不用的性格弱點,是她們慘淡死亡的自身原因。但根源是當時封建制度的毒害,她們只能無奈一步步走向悲慘結局。兩位作者通過兩位女主人公的悲慘命運體現了封建社會的嚴重弊端,引發人們對于女性自身的思考,呼吁解放不平等、不受尊重的女性地位,蘊含著反封建的思想內涵。即使在當今社會,女性問題同樣應引起社會的關心和關注,追求性別平等,消除性別歧視。

參考文獻

[1]黃源.幽默文學與諷刺文學[J].文學季刊(創刊號),1934.

[2]胡作友,胡曉娟,李而聞.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在中國的接受[J].學術界,2013.

[3]金宇慶選編.韓國代表短篇小說40[M].知識之泉出版社,2005.

[4]李妍彤.《土豆》與《祝?!分械呐匀宋镄蜗蟊容^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

[5]劉吉丹.魯迅“諷刺觀”三要素管見[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

[6]魯迅.魯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7]錢理群.王得后選編.魯迅小說[M].浙江文藝出版社,2005.

[8]薛世昌.魯迅小說《祝福》的主題再探[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6.

作者:王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