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在果蔬加工學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6-02 15:43:03

導語:多媒體技術在果蔬加工學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媒體技術在果蔬加工學教學的運用

摘要: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今的網絡課程已經成為現代化教育的重要途徑。多媒體技術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教學內容與形式更為豐富。對于“果蔬加工學”來說,更能發揮其有效作用。對此,探析多媒體技術如何在“果蔬加工學”教學中實踐運用,并提出相關運用策略。

關鍵詞:多媒體課程;果蔬加工學;運用策略;教學效果

“果蔬加工學”是一門綜合應用型學科,主要內容是果蔬加工的基礎理論、果蔬加工的先進工藝,果蔬加工原理與罐藏、預處理、腌制、速凍、果酒和果醋的釀制、干制等綜合利用果蔬與其他制品加工技術?!肮呒庸W”的主要教學任務是運用多種學科來對果品和蔬菜的加工原理及工藝進行講述,并且能夠將其應用到實際生產中,從而使果蔬的成品與半成品的生產達到國家標準。

1多媒體技術中網絡課程的意義

伴隨網絡資源與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在“果蔬加工學”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占主導地位,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學生被動接受教師講解的硬性內容,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完全消化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在當前的多媒體背景下,網絡課程教學主要借助的是計算機與多媒體技術,如教師的課件采用PPT的形式來完成,相關的資料素材和案例都是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而呈現出來的視頻、音頻、幻燈片等。利用這些形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果蔬加工學”產生興趣,還能從中更直觀地理解相關內容[1]。

2“果蔬加工學”在多媒體網絡課程中的實踐應用策略

2.1“果蔬加工學”多媒體課件的制作

首先,教師應該以教材內容為主線,滿足基礎理論與基本技能的要求,借助高質量的教學經驗和最新研究成果,將每個單元構成框架。教師應該多搜集各種資料,豐富圖庫、文字、音頻、視頻資料,通過對材料的分類整合與剪輯處理,結合PPT、PS等軟件來進行組合。例如,在學習“果蔬糖制”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將知識點進行分類講解,分別為“果蔬糖制品分類”“果膠的膠凝作用”“食糖貯藏運用”和“加工工藝”,教師分別準備好與之相關的4種教學視頻,教師在選擇素材時,要選擇難度適中、圍繞教學內容不跑題、日常生活常見的素材,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借助理論來聯系實際,也更能使學生體會到“果蔬加工學”的有用性。其次,在“果蔬加工學”多媒體課件制作的過程中,創建PPT的模板,再進行文字編輯,利用Word軟件與PPT相融合;再插入圖表,創立鏈接,將整體的課件資料進行銜接處理,可以設置各類動畫顯示形式。將“果蔬加工學”的多媒體課件有層次地展示出來,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實現每一個模塊的跳轉。

2.2結合熱點視頻資源,進行有效引入

熱度高的教學資源可以為枯燥的教學內容提供補充。例如,教師在重點的單元和章節中結合熱點問題來講解,在授課過程中進行有效引入;教師可以將熱點問題融入到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果蔬加工工藝內容如果蔬汁的制作、果蔬干制品的加工等。由于每一名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在課堂上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因此存在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聽不懂的現象,那么學生可以利用貼近生活的素材來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并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從而真正理解知識點的原理。例如,在當時大熱的《清平樂》電視劇中,宋仁宗貪戀美味的蜜餞,使趙徽柔的悲劇發生,由此來引入課程內容,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在制作蜜餞時可以加糖加酸,糖和酸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制作低糖的糖制品?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得出結論,教師再做總結講解。如此一來,可以使課堂變得更加靈活生動,使學生更輕松地學會知識,大幅度提升課堂學習效果。

2.3借助視頻案例教學法實施應用

在“果蔬加工學”中運用視頻案例教學法,不同于教師平時在課堂上播放的視頻。傳統的多媒體網絡課程雖然可以利用網絡信息進行教學,但是學生所接收到的學習方式,依然是聽教師講解,忙于記筆記。而視頻案例教學是教師鼓勵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并拉進師生間距離的良好方式。學生可以通過視頻案例的學習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可能會出現跑題現象,然而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做專門的指導,將學生的思路引到正確的方向上來。例如,在學習關于腌制果蔬這一環節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播放《舌尖上的中國》欄目,找到與之相關的腌制泡菜的視頻播放,在播放完視頻以后,教師要進行提問:泡菜是否屬于發酵類的腌制品?腌制泡菜的前期,為什么罐子中的水會有氣泡產生,但在后期氣泡便消失?這類問題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生容易產生學習討論的興趣。當學生討論完以后,教師要對所有的問題進行講解,并對重點內容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點。而對于學生易出錯的問題,教師應該做詳細分析,糾正學生的觀點,同時不能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應該針對錯誤觀點來鼓勵學生積極面對,從而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例如,在學習加工藍莓果醬時,教師可以準備3種果醬食品,基本原料相同,但里面的甜味劑或者膠凝劑不同,讓學生品嘗并說出不同之處,由此可以引出膠凝的有關知識,潛移默化地將學生帶入到知識的海洋中,學生的注意力也會保持高度集中。

2.4提高教師信息化素質,加強師生交流

“果蔬加工學”教師務必要掌握信息技術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制作出教學課件與教學視頻,建設高質量的網絡教學資源;針對性設計教學課程和引導性問題,啟發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和討論,可以有效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與監督。教師需要利用現代的網絡信息技術來及時更新課程的視頻教學內容,使“果蔬加工學”能夠在該領域中,始終行走在科研的前沿,讓學習的內容與時俱進,與教學方向相呼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與此同時,通過教師對課程的不斷更新,教師也應該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在預習中學生發現自身存在著哪些疑點,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做重點講解,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并且在課堂中通過師生間的互動,教師還可以滲透課程思政的內容,從而讓學生了解在食品行業要堅守“誠實守信”的原則,堅持做“良心行業”,進而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增強社會責任感[2]。

3“果蔬加工學”運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效果

3.1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課件中包含大量的網絡信息,可以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得書本上的知識,更能拓展課外知識面。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資料的學習,對基礎理論有明確認識,教師將理論知識與網絡資料結合對比,并進行總結歸納,也能使教學效果更加完美。

3.2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在“果蔬加工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對一些加工原理提出問題,為學生營造了積極的問題思維環境,通過多媒體課件中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并得出結論,再結合教師的解析,強化對“果蔬加工學”的學習效果。

3.3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的內容主要包括對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及應用。多媒體課件的信息量比傳統的課堂信息量更大、知識面更廣,學生長期在網絡環境下學習,不僅可以自主查找學習相關的資料信息,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討論交流,在此過程中,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3.4擴充課堂內容,節約教學時間

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可以節約很多教學時間,板書的時間縮短,可以使教師將更多的精力用在擴大課堂內容并豐富課程設計上。在發達國家中,果蔬加工業大多都是以經濟又環保方式來對加工原料進行利用,賦予果蔬產品很高的附加值。例如,將廢棄橘子中的籽榨油和提取蛋白質、從蘋果渣中提取檸檬酸等,把果蔬產品進行綜合利用加工,不浪費原料,也降低了成本,而且可以做到完全清潔生產。將這些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文字和圖片呈現出來,可以使學生對資源整合產生更深刻的認識。

3.5增強學以致用能力,開展科研工作

在“果蔬加工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更便捷地了解到國內外的科研情況及方法,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在華中地區蘊藏著大量野生果樹資源,野生果實具有多種營養物質,天然食品安全性高,當地的農民采用的都是天然發酵的方式來制成果醋,但這種傳統的作坊工藝,需要做一系列的研究步驟來了解真菌區及產毒情況,來進行改良,如材料的選擇、取樣的方法、真菌分離與純化、菌株鑒定等。學生會對這些加工工藝產生興趣,并且還會有個別的學生主動要求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數據的統計和分析,主動開展實驗研究。

4結語

綜上所述,“果蔬加工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師需要通過多媒體技術對行業中的發展動態進行及時了解,在實踐教學中完善落實。制作相關的多媒體課件,利用網絡熱點資源進行有效引入課題,采用案例教學法實施應用,并提高教師的信息化素質,同時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以此來提高“果蔬加工學”的教學質量。

作者:劉帆 謝曦 段鄧樂 王琴 彭進明 劉東杰 馬路凱 單位:仲愷農業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