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生本教育分析

時間:2022-06-06 08:51:34

導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生本教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生本教育分析

隨著我國的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與發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理念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而小學階段作為學生正式接受系統的九年義務教育的起步階段與引導階段,更加需要重視與對教學方式的不斷摸索改革。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科目,語文在小學課程的整個比重都是很大的,可見語文教學對于小學階段的重要性。而在語文課程中,對小學生進行作文課程的開展一直面臨著很多問題。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接觸到作文寫作,而傳統的作文課程又相對比較枯燥,教學方式比較落后,造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為了改善這一情況,本文基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不斷進步添磚加瓦。所謂生本教育,是一種以學生為主導,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教育上的思考,從學生的想法出發的一種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課程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不應當一直沿用傳統的教育思路,對學生進行被動式教育。而是需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多了解學生的想法,從而及時獲得教學反饋,了解學生對課程的具體掌握情況,并結合實際,根據與學生的交流結果為基礎,以學生的角度出發,基于學生的意見與看法,針對自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與提高。注重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注重學生的反饋,開展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從而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成績與寫作能力,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為我國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一、對現階段小學作文教學的分析

(一)缺乏與生活的聯系

在對小學生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當中,目前所使用的教學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學生在進行寫作課程的過程當中,接觸到的素材很多都是與學生日常生活脫節的。藝術是來源于生活的,尤其是在對剛剛進入小學階段,剛對寫作進行了解的學生而言,更需要生活中鮮活的例子進行引導,從而促進對小學語文課堂中對寫作的學習。在小學階段的寫作課程中,很多學生的作文都存在著文不對題,詞不達意的現象,甚至最基本的對題目的理解都是一頭霧水的狀態。對學生的寫作進行引導應當從身邊取材,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事物寫起,讓學生對寫作內容有基本的認知,從而幫助小學作文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二)缺少文學作品范例

在對小學生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當中,對作文課程的教學重點主要放在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的方面,殊不知厚積才能薄發,在所有的文學創作過程當中,都是需要對大量的范文進行閱讀,通過不斷地積累與模仿才能夠提升寫作能力。而在現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并不重視對學生進行示范作品的閱讀,或是對一些文學作品的分享。而小學學生之前沒有經過對相關文學作品的大量閱讀,沒有通過閱讀了解過好的作文應當具有什么樣的結構,清晰的敘事應當怎樣描寫,僅憑借自己的想法進行寫作,這樣對寫作水平的提高不僅收效甚微,甚至有缺乏正確的引導養成不好的寫作習慣的后果。因此,在小學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對文學作品的范例分享,通過讓學生加強閱讀與對優秀文學作品的接觸,不斷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

二、生本教育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一)教學內容應當貼近學生生活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往往涉及大量的背誦任務,讓小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強制性的記憶,這樣雖然能夠幫助學生對優秀的文學作品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卻對作文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容易讓學生形成思維定式,只會生搬硬套語文課程背誦任務中的內容。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對這方面的引導,通過實際生活中的內容的加入,引導學生要針對自己的真情實感進行寫作。可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通過引出一個話題,就這個話題展開討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基于討論后的結果進行寫作。這種方法不僅可以確保學生的寫作作品至少是言之有物的,更因為描寫的事物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通過這種熟悉感減輕學生對初次接觸寫作萌生困難的感覺,不斷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二)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尚在發育的過程當中,相對于枯燥的課堂更喜歡玩游戲,而在寫作課程的開展過程當中,可以通過生本教育理念加入游戲的模式,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寫作活動,不斷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對身邊的事物先展開討論并進行寫作,可以在寫作的課堂上先對要寫作的事物展開討論,討論過程中可以引入游戲的方式,例如可以組織小型的辯論比賽,設定一定的獎品等,幫助學生通過參加自己有興趣的活動,不斷培養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既響應了生本教育的倡導,又提升了寫作課堂的效率。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參與一些實踐活動,并將自己的實踐感悟寫出來,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體現生本理念,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發展。

(三)基于情境創設,發揮學生自主性

圖片通常是靜止、平面的,而看圖寫作則對學生的學習提出更高要求,且要求學生能夠對圖片內容進行清晰描述,以促使人們在閱讀小學生作文的時寫作談TANXIEZUO候,能夠想象出圖片中的情境,由此可知,小學生在對圖片內容進行描述的時候,不能只是單純將靜止的圖片當作參考素材,還需注重小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充分發揮,其也是看圖作文開展的重要目的。因此,在看圖作文的具體教學時,需注重指導學生對圖片內容實施想象,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其注意力無法有效集中,僅通過語文教師進行口頭闡述,學生通常無法將圖片內容想象為動態化事件,此時,語文教師可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視頻的形式,促使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實現有效想象與聯想。例如,對運動會的圖片進行寫作時,想要使小學生描寫的內容更直接地展示出運動會場景的激烈,且運動會描寫更加生動,語文教師可根據圖片,將與其相關的視頻進行播放,以此使小學生對運動會具有初步印象,并通過圖片內容的仔細觀察實施描述。多媒體技術應用后期,語文教師不僅需通過某主題尋找有關視頻,而且還能經過簡單化的口頭描述,促使學生在腦海當中實施自主想象,尤其是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常見且熟悉的內容。學生在實際想象時,雖然存有相應的難度,但是,只要教師進行相應的點撥,學生就能聯想到完整且生動的圖畫。通過情境創設,不僅可以使小學生的寫作難度得到有效降低,而且還能使學生的寫作水平與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小學生進行語文寫作能力培養的過程當中,應當引入生本教育模式,以學生為本,加強和學生的溝通,通過學生的想法與意見對現有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并融入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樂于參加,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加強對作文、對語文科目的整體興趣。并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通過在寫作課程中引入學生日常生活中所能夠接觸得到的事物進行寫作,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與發散性思維,加強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全面提升學生的能力。并以每個學生為出發點,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進度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從而幫助學生不斷地提升多方面素養,激發學生對寫作的熱愛與對語文的熱愛,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宋姣華 單位:甘肅省靜寧縣城川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