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檢驗教學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對策

時間:2022-06-09 09:03:20

導語:醫學檢驗教學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檢驗教學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對策

[摘要]對當前醫學檢驗教學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進行了梳理分析。針對這些漏洞,從健全生物安全防護制度、加強實驗教師隊伍建設、開展生物安全教育、強化實驗課堂管理、完善實驗室生物安全設施、規范實驗廢棄物處理、加強實驗室清潔和消毒管理、開展生物安全意外事故應急演練等方面提出了改進措施。應用到本校的實驗室管理后,取得了一定成效,實現了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中的生物安全防護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醫學檢驗;實驗室管理;生物安全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重點之一,所以醫學檢驗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問題已經成為高校實驗室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體現在日常培訓和實驗教學中[1-3]。從現實情況來看,各高校醫學檢驗教學實驗室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不少漏洞,有一定的生物安全風險,主要表現在生物安全防護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生物安全防護意識淡薄、生物安全防護設備配備不足、實驗廢棄物處置不規范等方面。潛在生物安全隱患,主要來自實驗標本的生物源性危害,不僅會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而且會污染環境,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危害。在校內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進行實訓教學,是開展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教育的最佳方式。實驗室生物安全就是為了避免危險生物因子造成實驗室人員暴露、向實驗室外擴散并導致危害的綜合措施[4]。因此,我們對當前存在的漏洞進行了梳理分析,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以有效管控生物安全危險因素,預防發生實驗室生物安全事故[5]。

一、醫學檢驗教學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現狀

(一)生物安全防護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

國內有關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已頒布了相應的法律法規,但這些法規都是指導性文件,只做宏觀指導。其實高校醫學檢驗教學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不具體,需要修改完善,增強可操作性。一些高校雖然制定了相關規章制度,但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方面的工作多半也是為了應付檢查。師生生物安全防護意識不強,實際執行力度較差,無法發揮有效作用,這是影響醫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的重要因素[6-7]。這也說明高校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很不到位。

(二)生物安全防護意識淡薄

首先,在醫學檢驗實驗教學中,部分帶教老師和學生對檢驗標本的生物危害認識不足或者存在僥幸心理。其次,實驗課不重視生物安全的現象也較為嚴重,如不穿工作服、不佩戴口罩直接進入實驗室;操作中使用手機,隨意觸摸眼睛、顏面皮膚;將記錄本、實驗指導等隨意放在實驗操作臺;實驗過程產生的廢棄物隨意丟棄;實驗結束后不進行手部消毒、白大衣不反折直接放入書包等[8]。再次,由于實驗學生人數較多,各項操作不夠熟練,實驗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暴露感染風險[9]。最后,學生不會正確使用防護用具、對職業暴露后的處理措施不清楚[10],導致實驗室生物安全危險事件時有發生。

(三)生物安全防護設備配備不足

許多高校對醫學檢驗實驗室建設的經費投入不足,其經費主要用于實驗室儀器設備或實驗試劑購買等方面,對防護設備投入經費較少,導致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設備簡陋、數量不足,學生僅配備一般工作服,個人防護用品(如防護帽、手套、口罩、護目鏡及面罩等)和免洗消毒液配備不足,有的甚至沒有配備。缺少紫外消毒燈、高壓滅菌器、生物安全柜等基本的生物安全防護器材。安全設備的缺乏導致師生對生物安全較為忽視,這勢必會威脅到實驗師生及相關人員的健康[11]。

(四)實驗廢棄物處置不規范

一些高校限于當地的實際情況,對各類醫療廢棄物的分類和處理不規范,如實驗動物的尸體就地掩埋;廢液直接排入下水道;實驗用過的銳器、碎玻璃等沒有回收,而是當成生活垃圾直接丟棄;甚至病原微生物實驗廢液未滅活就直接排放[12]等。加之實驗室內儀器設備種類多,師生對儀器設備的清潔維護和消毒不到位,也是引發不安全的因素[13]。

二、醫學檢驗教學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對策

針對目前醫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我們梳理了生物安全防護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剖析產生的原因,為做好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實驗教學中的生物安全防護,探索并提出了如下應對策略與舉措,應用到本校的實驗室管理后,取得了一定成效,實現了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規范化。

(一)健全生物安全防護制度

完善和落實生物安全防護制度是防止生物安全事故發生的根本保障。醫學檢驗教學實驗室雖不屬于臨床實驗室,但實驗檢測的標本來自臨床,實驗中所用的檢驗儀器、耗材、檢測試劑等也基本一致,實驗過程產生的廢棄物屬于醫療廢棄物的范疇。因此,醫學檢驗教學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就需要借鑒臨床實驗室管理的相關條例,如《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棄物管理辦法》《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制定并實施完善的實驗室規章制度,如醫學檢驗教學實驗室管理辦法、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實驗室廢棄物處理制度、生物安全應急處理辦法等。落實實驗室項目開展條件審核制度,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14]。實驗室安全管理應落實“一崗雙責”,實驗室管理第一責任人,也是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應切實有效地管控實驗室生物安全。

(二)加強實驗教師隊伍建設

實驗教師隊伍建設是實驗室建設和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高效的管理工作離不開一支專業水平高、技術能力強的實驗教師隊伍。因此,高校應將實驗教師隊伍建設納入師資建設整體規劃,設置合理數量的實驗技術系列崗位,制定可操作性的評審條件,建立實驗教師職稱晉升的專門通道,滿足實驗教師隊伍建設需求,保障實驗教師的合法權益。

(三)開展生物安全教育

提高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對生物安全防護的認知,是搞好生物安全防護的基礎。只有師生認知到位,才能落實好生物安全防護制度,做好生物安全防護工作。因此,專業課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及時補充教材生物安全管理內容的不足,結合專業知識,反復向學生強化標準預防的理念,培養學生良好的認知和行為習慣,防范實驗室感染。生物安全教育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通過組織見習教學醫院BSL-2臨床實驗室,使學生認知實驗室生物危險因子及生物安全防護的相關技術和方法,熟悉臨床實驗室規范的檢驗環節,如標本采集、運送、預處理和檢測、醫療廢棄物的處理等,掌握空氣過濾和消毒、滅菌等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和醫院感染防控的常用技術[15]。

(四)強化實驗課堂管理

教師應重視實驗課堂管理,嚴格落實醫學檢驗實驗室管理制度,做到按防護條件、檢驗流程、標準操作規程開展學生實驗,確保各實驗項目可以安全進行。學生進入實驗室,不帶與實驗無關的物品。要求學生穿白大衣、戴防護帽、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實驗操作中不允許使用手機,禁止做與實驗無關的事情;操作前重點提醒可能涉及生物危害的環節;接觸標本要戴手套,操作時不能觸碰自己身體的皮膚;實驗用品應按規定放置,保護實驗室臺面、儀器表面及地面不被標本直接污染;離開實驗室用75%的酒精消毒液進行手部消毒。實驗過程中教師巡回檢查指導,一旦發現違規操作或危險操作及時制止并糾正,以消除生物安全隱患。

(五)完善實驗室生物安全設施

不斷完善實驗室的生物安全設施,保障實驗室個人防護用品、消毒用品等配備充足,從而提高醫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功能。實驗室應配備實驗廢棄物分類收集盒、袋和銳器傷的應急處理用品(繃帶、創可貼和碘伏)等。有條件的實驗室可配備應急處理特殊設備,如噴淋設備等。為師生的實驗操作創設安全的環境,有效避免突發生物安全事件。

(六)規范實驗廢棄物處理

醫學檢驗實驗中產生的醫療廢棄物應嚴格按照《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相關規章制度,指導學生對用過的實驗用品分類處置:(1)可能污染的儀器設備和器材及時消毒,反復使用的玻璃器皿(如試管、培養皿、移液管等),由專人進行清洗和干燥滅菌[16];(2)不可再利用的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置:生活垃圾應放置在黑色專用袋內;感染性實驗室污染物應放在有“生物危害”標志的黃色銳器盒和黃色專用垃圾袋內;(3)廢液根據廢液特性倒在指定的廢液缸內,由專人進行無害化處理后才能排放。廢棄物應該有專人負責收集、運送,由醫療廢棄物處理廠統一回收并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七)加強實驗室清潔與消毒管理

清潔與消毒是保障醫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的重要環節,實驗室清潔與消毒應遵循生物安全的要求。目前實驗室一般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半污染區采用空氣凈化器消毒或紫外燈照射消毒,實驗臺面及門、窗把手等物體表面用有效氯濃度500mg/L消毒劑擦拭消毒;污染區除空氣消毒外,實驗人員手部可用0.3%~0.5%的碘伏消毒液或專用手部消毒劑(75%乙醇等)涂擦手指、手掌或手背。實驗臺面及門、窗把手、檢驗儀器設備等表面采用500mg/L的含有效氯消毒劑擦拭。被樣品污染的表面采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不少于30分鐘。經過這樣嚴格的訓練,學生才能具備生物安全防護的素質,滿足職業崗位需求。

(八)開展生物安全意外事故應急演練

實驗室管理部門常規化開展生物安全應急演練,能提高實驗室管理人員和實驗師生的生物安全反應速度和應急處理能力。學生實驗操作中難免會出現實驗室意外事故,例如分離標本時離心管發生破裂;潛在危害性氣溶膠釋放;標本污染實驗人員皮膚;感染性物質不慎灑溢在臺面、地面或其他表面;銳器不慎刺傷皮膚黏膜;化學試劑中毒及火災等。醫學檢驗實驗室應對上述安全事件進行常規演練,將生物安全意識貫穿實驗教學的始終,以防患于未然,將實驗風險降至最低,保證實驗教學的安全實施。

三、結語

綜上所述,實驗室生物安全是學校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醫學檢驗教學實驗室管理中,針對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通過健全生物安全防護制度、加強實驗教師隊伍建設、開展生物安全教育、強化實驗課堂管理、完善實驗室生物安全設施、規范實驗廢棄物處理、加強實驗室清潔和消毒管理、開展生物安全意外事故的應急演練等改進措施,提升了醫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和防護水平,有效預防生物安全事故的發生,也為同類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中的生物安全防護提供了理論依據。

作者:王治西 孫彥坪 單位:甘肅中醫藥大學定西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