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鄉建設信息化頂層設計研究

時間:2022-06-17 15:31:57

導語:住房城鄉建設信息化頂層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住房城鄉建設信息化頂層設計研究

【摘要】本文以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為例,分析信息化建設存在的缺乏頂層設計、部分系統陳舊、項目運維和建設后的績效評估管理缺乏、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有待加強等問題,提出加強信息化項目建設內控管理、開展四大基礎支撐平臺和六大業務板塊建設、強化項目建設完成后的績效評估等信息化建設總體思路,以期能進一步提高信息化項目建設的能力和水平,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住房城鄉建設;信息化建設;四大基礎支撐平臺;六大業務板塊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政府職能部門對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信息化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堅持“融合共享”建設理念,堅持“統籌集成”建設模式,實現“網絡通”“數據通”“業務通”[1];《廣西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改革實施方案》(廳發〔2019〕141號)[2]、《廣西壯族自治區數字廣西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加快推進廣西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的通知》[3](桂數廣辦發〔2020〕10號)提出以系統整合、信息共享、業務應用為著力點構建“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桂政辦發(2021)21號)[4]提出信息化建設管理應當堅持統籌規劃、共建共享、業務協同、安全可靠的原則。現以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以下簡稱“廣西住建廳”)信息化管理部門視角,結合廣西住建廳實際,提出下一步信息化建設總體思路。

1.廣西住建廳信息化現狀

目前,廣西住建廳已開發建設了60個業務系統,主要根據各業務處室工作需要逐年建成。具體如圖1所示。

2.存在問題分析

廣西住建廳信息化系統建設起步較早,多采用傳統的技術路線和系統架構進行開發建設,在建設機制、技術標準、應用模式上都存在差異,未形成統一的信息化框架體系,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2.1信息化建設缺乏頂層設計,存在信息化建設和業務管理“兩張皮”現象

在廣西住建廳信息化建設起步階段,廣西住建廳信息化項目是以業務處室為主導、相對分散的模式進行開發建設的。各處室業務精通,但是缺乏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思維,在開展信息化項目建設時,往往會考慮本部門或者本行業的本年度或將來幾年的信息化建設需求,而沒辦法考慮其他業務處室已有的系統建設現狀及信息化建設需求;而信息化管理部門懂技術不懂業務,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參與力度不夠,系統重復建設、業務協同能力差、“信息孤島”等現象不同程度上仍然存在。如建筑業企業用戶需要登錄誠信一體化平臺系統、招投標系統、質安監系統等多個系統,重復錄入相同的信息才能辦理不同的業務等。

2.2部分系統陳舊,在功能和性能上已無法滿足當前業務管理的需要

廣西住建廳信息化起步早,部分系統建成時間長,存在業務流程復雜、功能設計不合理、瀏覽器不兼容、系統不穩定等問題。如誠信庫和質安監系統的用戶需要多項設置后才能正常運行;公積金管理系統建成于2010年,建設初期主要考慮提升監管方面能力,其設計理念和技術存在較大局限性,不能支持自治區層面實施住房公積金精細化監管,各地難以實現跨市、跨省通辦、協辦等服務,系統運行異常頻率高,且無法排查問題根源,缺乏后期維護保障技術力量。

2.3項目運維和建設后的績效評估管理缺乏,運行維護成本高

廣西住建廳現有系統數量60個,在各類系統建設過程中,項目立項和建設過程規范,但由于信息化思維和知識缺乏,忽視了后期的運維和項目建設后的效果評估管理。項目建設主要是為了解決某類業務問題或者需求而開展的,但對建設完成后該系統的運行情況和實際效果評估關注不夠,導致部分系統處于“僵尸”或“半僵尸”狀態,系統正常使用率不高。而這些系統由不同的公司承接建設,負責維護的公司數量多達數十家,運維質量和標準不統一,維護成本高。

2.4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有待加強

網絡信息安全整體監測和防護能力不足,尤其是系統應用層面的安全防護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涵蓋威脅預測、威脅防護、威脅檢測、威脅響應的全周期的安全管理體系,存在一定的網絡信息安全隱患。

3.下一步信息化建設總體思路分析

本文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自治區相關要求,結合廣西住建廳實際,提出總體思路如下:一是規范信息化項目全生命周期建設流程,制定項目管理辦法和標準規范體系,改變以往分散建設導致項目建設不規范,系統之間無法關聯的問題;二是開展四大基礎支撐平臺和六大業務板塊建設來統籌廣西住建廳信息化項目建設,用信息化頂層設計思維統籌考慮業務工作,解決業務不能協同,數據不能共享,不能一網通辦導致企業辦事難和不能一網通管導致管理難度大的問題;三是開展運維監控,對建成項目進行績效評估。由此形成用統一的制度和標準規范統籌項目建設,并對建成項目進行有效監管,達到完整閉環的良好效果。具體如下:

3.1強化信息化項目建設內控管理

3.1.1制定信息化項目管理辦法及開發信息化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按照“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運維”的原則,制定廣西住建廳信息化項目管理辦法,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全面支撐廣西住建廳信息化項目的規劃、立項、報審、投資評審、招標采購、實施建設、驗收、使用效益評估和統一運維等工作,實現信息化項目的內控管理。3.1.2開展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建設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建設:一是從信息化項目建設角度,制定需求管理制度、系統建設管理制度、應用推廣管理制度、統一運維管理制度等;二是從網絡信息安全角度制定相關制度,包括機房維護管理制度、安全機構和人員管理制度、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數據分級分類和重要數據以及敏感字段保護標準、數據安全共享和使用制度、數據安全風險評估管理制度等。

3.2開展四大基礎支撐平臺和六大業務板塊建設

四大基礎支撐平臺分別是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基礎支撐平臺、統一移動應用平臺、安全設施基礎平臺。支撐平臺作為廣西住建廳統籌規劃信息化項目建設的一個重要抓手,將整合已有系統,規范新建信息化項目在數據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部署、運行、升級維護、網絡信息安全、業務協同融合等方面的標準和要求。平臺建成后可形成廣西住建廳信息化整體架構和長效機制,解決長期分散建設帶來的業務不能協同、數據不能共享等各種問題,徹底解決企業和個人辦理業務需要在不同業務系統來回切換的問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傻瓜式無障礙業務辦理。六大業務板塊分別是數字城建、數字建設、數字住房、數字城管、數字政務、數字內控。業務板塊的劃分主要是將業務相近的職能用一體化的思維整合在一起統籌謀劃,統籌建設,各應用系統將盡可能互聯互通,避免重復建設,同時,可以減少廣西住建廳以往幾十個業務系統每年都要開展等級保護測評產生的經費和人員投入。具體如下:3.2.1四大基礎支撐平臺(1)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該平臺是在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的基礎上,建立建筑物、基礎設施等三維數字模型,表達和管理城市三維空間的基礎平臺,是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行工作的基礎性操作平臺,是智慧城市的基礎性、關鍵性和實體性的信息基礎設施。該平臺作為一個省級基礎性支撐平臺,將統籌各市、縣CIM平臺的建設,同時將在今后對接住房城鄉建設部和其他行業相關系統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項目建成后可以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供多尺度仿真模擬和分析功能,實現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的數據資源集中管理與應用、信息互通與共享。(2)基礎支撐平臺。該平臺構建一個開放的系統框架,按照“一網通辦,一網通管”的思路對現有應用系統的無縫、靈活的整合,為新業務系統的建設提供組織級的接口和標準,基本實現一個集成的、基于用戶和角色可配置的、個性化可定制的、隨時隨地可由不同種類和級別的用戶使用的工作環境。主要包含對內對外統一門戶、統一信息管理、統一用戶管理、統一身份認證、統一應用管理、統一運行監控管理、統一日志管理、統一的數據資源管理、統一升級管理等功能。(3)統一移動應用平臺。該平臺集成各類業務系統的移動應用,形成統一的移動應用平臺,包含用戶注冊、用戶登錄、單點登錄、權限集成、用戶授權等功能。(4)安全設施基礎平臺。該平臺主要是為了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密碼應用安全性評估及風險評估制度,為廣西住建廳各業務系統提供基于國產商用密碼的身份認證、加密傳輸和加密存儲的軟硬件基礎支撐環境。3.2.2六大業務板塊(1)數字城建板塊。該板塊主要是與城市建設相關的信息系統,業務范圍主要是城市體檢、燃氣監測預警、生活污水垃圾設施運營管理、老舊小區改造管理、新型城鎮化項目建設管理、背街小巷環境整治項目調度管理、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信息平臺管理、建筑節能、綠色建筑、新型城鎮化、海綿城市等。(2)數字建設板塊。該板塊主要是指與工程建設相關的信息系統,主要業務包含建筑市場監管、誠信評價、建設市場準入管理、施工質量安全監管、工程招投標、智慧工地、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施工圖審查、造價及標準化建設等。(3)數字住房板塊。該板塊主要是與住房相關的信息系統,主要涉及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管理、房屋交易合同網簽備案、房地產中介服務監管、物業管理服務、公積金數據共享監管、房屋和市政安全監督管理、住房改革管理和保障性租賃住房供需匹配等業務。(4)數字城管板塊。該板塊主要是城市管理相關的信息系統,主要涉及城市運行管理、執法監督、綠色建筑與節能等業務。(5)數字政務板塊。該板塊主要是政務服務相關的信息系統,主要涉及工程審批制度改革、行政審批等業務。(6)數字內控板塊。該板塊主要是廣西住建廳內部管理相關的信息系統,主要涉及干部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等內控管理業務。

3.3建設運維監控系統,強化項目建設

完成后的績效評估從兩個維度開發建設運維監控管理系統,全方位掌握系統運行使用情況:一是對系統所運行的硬件和網絡基礎環境進行監控,包括存儲、CPU、內存、網絡等;二是對業務系統的應用情況進行監控,包括用戶行為、功能模塊使用情況的監管統計等。

4.結語

本文基于住房城鄉建設一體化信息化建設理念,提出廣西住建廳下一步信息化建設總體思路,按此思路可以實現以下目標:一是對信息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內控管理;二是采用“大平臺”“大系統”的總體框架統籌全廳的信息化項目建設,實現“一網通辦”(業務辦理門戶)、“一網統管”(業務主管部門門戶)、“一池共享”(統一的數據資源管理)、“一網通覽”(統一展示);三是實現對廣西住建廳信息化項目建設后的績效評估管理,目前,廣西住建廳正按照此思路推進下一步數字住建的信息化項目建設,著力打造成行業內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示范標桿。

【參考文獻】

[1]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征求《“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信息化規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Z].2020.

[2]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11-12)[2022-03-05].

[3]廣西壯族自治區數字廣西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加快推進廣西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0-04-16)[2022-03-05].

[4]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J].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報,2021(10):14-18.

作者:湛志宏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信息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