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扶持政策機制助力鄉村振興
時間:2022-07-07 11:44:36
導語:建立健全扶持政策機制助力鄉村振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全國各地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鄉村人才振興的戰略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健全鄉村人才工作機制體制、強化人才保障措施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解決人才問題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首要課題?!笆奈濉币巹澋娜骈_啟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使得鄉村發展更具活力,前景更加可期,對人才的渴求也更為突出。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我國鄉村雙創人員數量超1100萬人,新型職業農民總量超2000萬人,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帶農富農效應凸顯??梢?,各地紛紛出招加強人才培養,探索特色人才培養模式。然而人才建設是一個綜合扶持政策、配套環境、公共服務等多方面舉措的復合課題,面對鄉村人才總量缺口大、結構不合理與分布不均衡、總體素質有待提高等瓶頸,各地還需深入研究人才隊伍建設體系,構建人才“招得來”“留得住”“上得去”的長效機制,吸引更多有識之士進入農村、農業領域。鄉村人才聚集與成長受思想認知、發展環境、公共服務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具體來看,當前的鄉村人才扶持存在以下難點。一是鄉村人才流入緩慢,總量規模嚴重不足。后疫情時代大學畢業生求穩心態更強,相較鄉村而言,更多大學生仍更愿意到城市和較穩定的企業就業。加上鄉村地區培訓體系不完善,發展機遇難以達到人才預期。
總體來看,鄉村、社區及農業企業、鄉鎮工業園區能引進的大學生屈指可數。以浙江杭州市桐廬縣為例,2015—2019年桐廬縣僅引進大學生5100余人,相當數量的企業都難以或沒有招到大學生,可見人才招引難度之大。二是人才流失嚴重,鄉村“留人難”。大量走訪調研顯示,由于無法提供涵蓋面廣、細化的有效幫扶,絕大多數鄉村企業、衛生服務中心、學校都面臨人才流失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鄉村人才扶持的不穩定狀態。三是鄉村人才隊伍結構與現實需求差別較大。盡管各地出臺了一系列針對鄉村醫療、教育、文旅、科研等方面的人才扶持政策,但從總體學歷水平、專業分布及技術水平來看,鄉村人才隊伍結構缺陷仍十分突出。一方面專業人才的薪酬不理想、職稱評定困難等問題難以解決,另一方面引入人才難以匹配鄉村發展實際需求。四是鄉村基層組織缺乏合適的“領頭雁”“帶頭人”。盡管近年來“第一書記”和“大學生村官”制度緩解了鄉村后備人才不足的問題,但難以從根本上解決鄉村基層組織“帶頭人”“能人”普遍不足的問題。綜上,如何建立健全既能滿足返鄉人才自我實現需求,又能為鄉村發展注入活力的人才扶持長效機制是各地要探索的重要課題。引進關:推動精準的政策扶持支撐,挖掘人才隊伍的潛力。首先,政府層面應加強頂層設計的力度和精準度,對各類人才給出相對明確的界定,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人才發展機制體制,為返鄉人才提供多樣、實用、具有柔性的引進機制。各地要注重政策引導,發揮好鄉村人才振興戰略舉措的保障作用和引才政策的比較優勢,確保人才認定和扶持政策對不同類型人才的認同和尊重。
土生土長的“田秀才”“土專家”和農民工匠等實用人才也應是人才扶持的重點對象,特別是要做好非遺傳人、文化能人等“稀缺人才”的培育和保護工作。一手抓“人才引進”,一手抓“就地取才”,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其次,應該認識到,“資金”與“資格”同樣重要。在適度擴大人才優惠扶持政策惠及面的同時,加快各類項目資金的審批進度,及時落實稅費減免政策,盡快撥付一次性創業補貼,通過科學完備的協作機制打消返鄉人才顧慮。再次,完善與鄉村產業發展需求和地方經濟結構相適應的人才評價機制??茖W劃分人才隊伍,健全完善評價機制是鄉村人才項目規劃、開發和引進的重要前提,為持續解決人才增量緩慢、總量不足提供了評價導向,也為激發鄉村人才隊伍活力提供了空間。近日,云南省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圍繞人才引進先后出臺了人才回引計劃實施意見和人才引進辦法。與以往的人才引進工作不同,此次聚集各類人才的機制辦法力度大、管長遠、措施實,如醫療人才引進采取了專家幫扶援助和靈活聘用的多樣化、實用性舉措,并同時與多家三甲醫院建立聯盟,200多項新技術有力填補了當地基層醫療的技術空白。為“匯智”鄉村振興,該縣大力實施多項人才精準回引項目,目前已有161名高校畢業生、外出務工致富能人返鄉任職,激活了鄉村振興“源頭活水”。留人關:提供高品質配套服務,讓人才“安心扎根”。鄉村面臨勞動力流失、人才斷層、人口老齡化等一系列的困境和問題,如果不解決醫療、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問題,“留才”將難上加難。各地應從發展空間、基本公共服務及硬件環境改善等方面協同推動返鄉人才扶持。首先把握數字紅利,借力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新模式打造規模化園區化產業聚集區,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串聯城鎮村,為返鄉人才提供高質量創業就業空間。其次推動優質資源下沉,為各類人才深入農村配套相應的保障制度。持續加強城鄉優質醫療教育資源互助,解決教師、基層醫療人員總量不足、資源匱乏等問題,在返鄉人才子女教育、醫療保障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著力增強鄉村人才的歸屬感,推進戶籍改革,破解鄉村人才住房不方便問題,有效提升鄉村對人才的吸納能力。再次切實改善鄉村硬件環境。鄉村應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加快網絡信息基礎設施、交通物流基礎設施以及具備休閑娛樂等服務功能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盡可能保障城鄉間人流物流的高效移動。
另外,還應充實壯大鄉村基層黨組織力量,將有意愿、有能力的返鄉人才納入到村級后備干部庫,一方面整體提升基層干部的能力素質,另一方面為鄉村人才提供堅實的基層組織保障?!罢旋堃P”必先“筑巢育土”,近年來河南省夏邑縣郭店鎮政府和相關部門因類施策,為有能力、有熱情的返鄉人才搭建平臺,提供政策、資金、項目、技術、培訓等支持,激發了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同時為人才松綁,堅持多支持少干預,不論是返鄉大學生還是回鄉創業的“經濟能人”都能找到獲得感和歸屬感。2021年至今,該鎮返鄉人才帶動近10億產值。如今,郭店鎮已著手全力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新建的鄉村振興產業園區已有60多家企業報名,足見,“留穩”人才的重要性。用人關:科學規劃、整合利用現有資源,實現人才、產業間的良性循環。鄉村經濟發展是人才建設的根本保障。當前鄉村產業融合程度較低,產業規模效應不明顯,特色優勢產業也難以“施展拳腳”,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崗位錯配,各類人才的智力支持作用難以發揮。針對鄉村人才支撐體系的重難點問題,可以從激發產業動力、完善培訓支撐及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著手。首先夯實經濟支撐,構建地域鮮明的產業發展格局。當前經濟較落后的農村地區產業范圍窄、融合發展程度低,而經濟較發達的農村地區產業層次、附加值不高,品牌效益不明顯。因此,各地要形成有效合力,延長農業產業鏈,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深耕地域資源優勢,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產業發展格局,構建具有比較優勢的人才使用機制,讓鄉村人才在廣闊田野中實現自我價值。其次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訓長效機制。各地應科學設置鄉村人才培訓計劃,建立人才培育示范基地,大力實施鄉村人才培育工程,并探索定向培養鄉村振興人才。堅持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原則,提升培訓內容的實用性和實效性,既要關注稀缺人才的發展需求,也應注重教授農民實用技術,積極引導農業合作社帶頭人、農業社會化服務能手、鄉村振興職業經理人、家庭農場主及各類實用人才參與到培訓中。再次推廣和應用農業科研和創新成果。鄉村地區應大力扶持具備較強科技應用轉化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企業,充分發揮他們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用科技進步貢獻率全面提升農業產業水平,為更多農業領域高端人才助力鄉村發展奠定基礎,同時也為人才扶持體系注入科技動力。截至2021年底,廣東省加入農民合作社的農戶達72萬戶,推廣到基層的農業科技成果、新品種、新工藝超過2000個,這離不開廣東打造的“產業+人才”“科技+人才”的人才振興路徑。通過產業融合、科技助力,廣東聚集和培育了一批“有技術、懂管理、會經營”的優秀人才,廣大鄉村人才不僅釋放出自身潛能,還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大杠桿”。鄉村人才隊伍建設任重而道遠。要充分釋放返鄉人才活力,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各地需要充分結合本地區農業特色和發展目標,建立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激發人才”的長效機制,實現人才聚、產業興,鄉村振興有奔頭。
作者:寧靜 單位: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
- 上一篇:鄉村振興下區域特色音樂藝術風格
- 下一篇:多元化護理在鼻竇炎術后患者中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