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如何在簡約教學體現核心素養

時間:2022-07-12 14:52:26

導語:小學數學如何在簡約教學體現核心素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如何在簡約教學體現核心素養

簡約教學是近年來被提出的一種數學教學方法,既打破了傳統應試教育的機械性,也不過分追求數學課堂的教學形式,主次分明,重點突出,以鍛煉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核心素養為主。教師在準備課件時應當撇去花哨繁雜的元素,將學生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數學知識、問題上;主動引導學生去思考、分析、推理、實踐,將更多的數學課堂時間交給學生,開展具有啟發性和針對性的課堂提問,幫助小學生形成數學思維模式。

1.簡約數學的概念與教學價值

“數學知識是最純粹的思維活動,以及最高級智能活力美學體現。”小學數學教育在近幾年吹起了一股“瘦身簡約”之風,不少教師開始反思對精美課件與多媒體視聽教學的過度追求。簡約數學正是誕生在這種背景下被提出的一種數學教學理念,追求簡潔有效、優質樸實的數學教育模式,返璞歸真,智慧簡約。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不少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更加注重視聽性和娛樂性,然而為了吸引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制作課件放入過多的華而不實、花哨復雜的元素,雖然這樣制作出來的課件看上去精美、豐富、有趣,但卻容易使得學生將目光放在了作為裝飾的小動物、卡通角色、圖片、視頻上,并沒有帶來實質上的教學質量提升。另外,還有部分教師會利用動手制作數學教具、動手操作來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構建思維模型,這種教學方式是可行的,但有時可能會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這些操作部分其實可以留給學生以畫圖、演算、討論的方式進行,在最短的時間內發揮出更大效率。“任何學科的內容都可以用更為經濟、富有活力的簡約方法表達出來,從而使學習者易于掌握。”簡約數學正是在這種過于看重教學形式的背景下誕生的,也有不少數學教師進行實踐和研究。簡約數學是以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基礎,以簡練的教學語言、簡潔的教學方法、簡化的教學組織來教授數學知識,著重培育學生們的數感、數學思維、邏輯、計算、推演、幾何、空間等多方面能力。返璞歸真,簡化教學形式,突出課程重難點內容,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將教學、學習、演練合為一體。而且簡約教學能夠讓教師用更加簡潔的方式向學生展示數學的框架,沒有了其他繁雜的細枝末節,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將會有極大的提高。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簡約教學的優勢是能夠用最簡潔的方式和最快的速度幫助學生更正確地認識數學知識,節省了大量的時間,而這些時間可以讓學生自行預習或者鞏固知識,讓教學更加順利,形成良性循環,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2.在小學數學簡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師生之間交流不多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在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效率除了和學生自身的原因有關之外,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且眾所周知,小學數學的難度在不斷提高,不少小學生都難以跟隨教師的腳步,這就導致眾多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學生的成果往往也不盡如人意。在小學數學的簡約教學中,有很多教師依舊采用傳統辦法,在教學中只顧著教學,反而忽視了學生之間的交流,造成師生關系生疏,學生很難會和教師產生共鳴。并且在事實上,不少的學生都會因為不喜歡教師而討厭學習,使得教學質量大幅度下降。(2)對學生評價過于生硬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它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會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該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仔細斟酌之后再下筆。然而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不少教師在給學生評價時,過于片面地從學生的成績出發,讓學生產生一種反感心理,使學生難以在學習中提起興趣。尤其是面對那些成績不如意的學生,長此以往會漸漸地消磨學生對數學的熱愛,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甚至嚴重的會讓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會產生不利影響。(3)教師教學意識不足在小學數學中實施簡約教學能夠幫助再次清楚地定位信息和知識的界限,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然而簡約教學雖然在小學數學中不斷地受到關注,卻依舊有不少的教師對簡約教學的認知并不全面,甚至會對簡約教學抱有一定的誤解。比如,認為教學無法幫助學生清晰正確地理解數學或者無法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所以不少教師依舊在教學中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教授學生知識的初衷也只是為了讓學生有一個優秀的成績,完全不管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數學知識,這些做法顯然都是不可取的,甚至會影響整個教育風氣,形成負面的影響。

3.在小學數學簡約教學中體現核心素養的實施方向

(1)開放自主為了有效推動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實現簡約數學課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既要避免灌輸式的單向教學,又要以學生為主體,留出部分數學課堂時間交給學生去分析、討論、交流。教師作為領航員,可以將一些數學定義、原理、計算公式等知識點留給學生去自主思考,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索求真精神,打造開放、自主、簡潔、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以簡練有力的語言去講解重難點,突出課程重點,主次分明,快速切入核心內容,快速引導學生集中精神,去思考和研究學習內容。(2)簡化課堂教師在準備教案與制作課件時,應當剔除無用、低效的形式化元素,將課件內容集中在核心知識點之上。把控授課節奏,精簡教學模式,讓數學課堂上的四十分鐘都能夠發揮出作用。在導入新課內容時快速點出主題內容,以數個課堂提問來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不花過多時間在創設情境與游戲環節上,改用簡單明了的師生互動、課堂提問、合作研討等形式去代替原先的多媒體課件與情境游戲。講解數學題目時應當簡明扼要、條理清晰,示范推演解題步驟的同時帶領學生一同思考,以此促進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建立。(3)啟發引導數學課程講求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推理演算、空間幾何思維等多方面素養。數學教師在進行授課時避免將題目答案與解題過程直接告知學生,轉而采用啟發點撥的方法去引導學生思考,鼓勵他們發散思維,積極討論,學會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還可以將數學知識點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幫助他們更加深入透徹地領悟數學知識。打造以學生為主體,自主探究為核心,簡約、有力、高效的數學教學模式。與此同時,主動去了解學情,掌握班級學生的數學水平與實際能力,制訂更加具有針對性與個性化的教學計劃。

4.在小學數學簡約教學中體現核心素養的實踐策略

(1)快速點題,簡化課堂教學模式為了構建簡約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有效增強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在導入新課內容時應當快速點題、突出重點,以課堂提問或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們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新知上。不必花費太多時間將課件制作得精美復雜。可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制作更加簡明扼要的教案和課件,確保數學課堂教學進度,快速喚醒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與認知能力。比如,在教授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時、分、秒”時,教師可以通過2~3個課堂提問快速導入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同學們,你們每天上學是什么時候起床的呢?吃晚飯都是在什么時間呢?”當學生回答完教師的問題后,接下來直接點題,“那大家都是怎么知道的時間呢?鐘、手表還是什么方式呢?”然后透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課件,導入今天要學習的課題——時、分、秒,并邀請臺下的學生看一下屏幕上顯示的六個時鐘,“現在請大家來試一試,有沒有誰能夠說出這些時鐘上的時間嗎?”根據學生們的回答給予逐一點評和鼓勵,并順勢引入秒、分、時的概念。在大屏幕上投放時鐘動畫,“大家看,秒針正帶著節奏不停地轉動,秒針走一小格就是一秒,那么一分鐘有多長呢?請大家跟著時鐘一起來數一下。”把握好教學節奏,以問答、課件、討論的形式進行授課,突出課題,簡化形式,將學生們的思維快速調動起來,簡練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2)合作研討,推動學生自主探究小學階段的孩子的思維能力還處于發展階段,尤其是低學段學生正從形象思維轉化為邏輯思維,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點時,可以借助更為直觀形象的圖表、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比方說,樹狀圖、思維導圖等是啟發思維能力的有力工具,相較于多媒體教學來說,思維導圖這種圖表更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思維模型,增強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推理分析能力,有助于提高解題效率。例如,在教授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統計”的時候,學習這一課時要求學生能夠初步掌握搜集、整理、分析數據的基本能力,需要帶領學生通過切身經歷感受到實踐是獲得科學結論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由學生自行投票選出小組長和發言代表,為他們布置課堂學習任務。首先,分發給每組學生一張有著20題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題,請學生合上書本,放下紙筆,以口算方式在最短時間內將這20道運算題接算出,最快答出且答案全部正確的小組則累計五分,由教師負責積分,這是統計中搜集信息的第一步。當學生全部完成后,要求他們自行閱讀本課統計知識點,以不同的統計表形式來整理剛才計算的20道運算題。鼓勵孩子們發散思維,從不同角度去統計不同的數據,小組成員進行交流、思考、討論,看看哪一組能夠做出最多的統計表,且統計方式、統計數據、統計表有效的情況下,給予這個小組記十分。通過實踐證明來引導學生發現:同樣的東西通過不同的統計方式可以得出不同的結果。(3)圖表輔助,提升思考分析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是重數學核心素養中的要組成部分之一。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邏輯思維和理性思考是數學課程中的學習難關,為了有效增強課堂教學質量,喚醒學生的邏輯思維活動,教師應當秉持著簡約數學教學原則,以簡練的教學語言、簡化的教學形式帶領學生去探究數學知識。給予班級學生充分的自主思考空間,拋棄低效率、形式化的精美課件,可以采用更加直接直觀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思考、推理、分析、研究。譬如,在講到蘇教版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時,這課的教學難點在于要讓學生能夠理解到策略的意義,以及學會運用不同策略去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可以將這一課的教學內容與歷史故事相結合,帶領學生研究耳熟能詳的故事背后蘊涵的數學問題。“同學們在語文課上應該都學到過曹沖稱象和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也應該十分熟悉。請大家回想一下,在這兩個小故事中司馬光與曹沖分別解決了什么問題,他們運用了什么方法去解決的?”然后將班級學生劃分為兩個部分,一半學生負責交流、探究司馬光,另外一半則探究曹沖稱象的故事,通過交流、探討去研究這兩則歷史故事中運用了什么辦法去解決問題的,從而引出今天的課題——策略。鼓勵學生根據這兩個故事發散思考,深入思考、分析一下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么策略,請學生運用一個詞語去概括、總結。最后抽取幾名學生上臺來分享,最后交給教師逐一點評,列舉一些與實際生活有關的問題,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策略方法去處理。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將簡約數學的教學理念融入日常授課。以簡練的語言、簡化的形式、簡樸的課堂活動開展教學,積極帶領學生開展交流、互動,將數學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去發散思維、自主探究、合作實踐,切實增強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麗平.小學數學簡約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華夏教師,2020(19).

作者:潘曉杰 單位:江蘇省昆山開發區石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