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語文學習困難學生的原則
時間:2022-07-21 08:41:13
導語:轉化語文學習困難學生的原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生語文學習困難,就是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比較薄弱,課堂反應比較慢,使學生難以在課堂上高效學習,課堂教學也難以實現預期的目的。下面,筆者立足多年從教心得,就小學語文教學中改進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則談談認識。
一、學習知識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
語文是一門非常豐富的學科,對學生積累語言知識、認識事物、體驗情感、增長見識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了解語文學科的特征,結合小學生年齡小,知識經驗、經歷經驗有限的事實,讓學生把學習知識與認識事物統一起來,在提高學生知識的同時,也提升學生認識事物,辨別對錯、真假、美丑的能力。如《落花生》這篇課文,有很多基礎知識,如畝mǔ(一畝、半畝、兩畝地)、澆jiāo(澆水、澆灌、火上澆油)、播bō(廣播、播放、直播間)、吩fēn(吩咐、吩示、吩呶)等,也有很多優美的句子、段落等,都是學生語文學習中要積累的基礎知識,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但同時,教師也不能只強化基礎知識教學,還要關注課文的一些延伸價值,如“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做……”,就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再比如,小學語文中的一些說明文,如《鯨》《新型玻璃》《太陽》等,這些不但能讓學生學習知識、增長見識,也能讓學生認識更多的事物,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魅力與意義,使學生逐漸愛上語文學習,克服學習障礙,促進學生更好地轉變,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實現語文教學目的。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從知識灌輸式的教學中走出來,利用語文學科的豐富性,使學生看到更豐富、更廣闊的語文世界,就能使學生從多方面獲得知識,不斷成長。
二、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
語文學習的就是識文斷字的能力,更是豐富學生思想、實現對學生思想教育的一個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提升思想認識、道德品質,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目的。如《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篇課文,教師如果能在給學生講解語言文字的時候融入雷鋒的故事,學生學習的就不僅僅是知識,而是為人處世的方法,更是一種高尚的思想。如“冒著蒙蒙的細雨”中的“冒著”就給人一種忘我的奉獻思想與精神;如“那泥濘路上的腳窩”中的“泥濘”兩個字,就凸顯出雷鋒做好事時的艱難環境,與他不怕困難、幫助他人的品質;再如“抱著迷路的孩子”中的“抱著”,也凸顯了雷鋒對小孩子的關愛、憐憫等。雷鋒的這些行為、思想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轉化學生的思想。事實證明,這樣的語文教學,不但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情感,升華學生的思想,還能激起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消除學習障礙,從而提升語文成績,改變教學現狀。
三、閱讀和寫作教學與欣賞能力結合起來
語文中的閱讀和寫作與識字析詞的學習相比,要豐富得多。因為語文中所包含的東西都在閱讀中、寫作中,如字詞、句子、故事、道理、歷史、地理、自然等,學生只要結合語文學習認真閱讀課內課外的文章,并通過寫人、寫事、寫景等一些作文練習,不但能提升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的思想,對學生欣賞水平、鑒賞能力的提升也是一種促進。因此,筆者認為,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如果要升華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體現語文教學的豐富性,就一定要擺脫過去線性的知識灌輸,拓展語文教學的邊界,使語文教學豐富起來,才能發揮語文教學價值,全面推動語文教學的發展,也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提升知識與能力、思想與情感,進而改變學生語文學習困難的現狀,提高語文成績。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改變學生語文學習的困難,教師就要著眼具體,從點點滴滴入手,注意加強學生的識字教學,增加學生識字量,為學生學好語文、改變語文學習現狀打好基礎。同時,為了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視野,豐富學生學習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與寫作,讓學生真正融入語文世界,才能理順他們的學習思路,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能力與效率。
作者:楊永安 單位:甘肅省清水縣東關小學
- 上一篇:院前急救設備管理及維護現狀
- 下一篇:剪輯在影視劇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