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德育滲透效果
時間:2022-08-25 11:09:35
導語:小學數學教學德育滲透效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德育內容
教育部頒發的《德育指南》把學校德育內容劃分為五個方面: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兜掠改稀返奶岢鍪恰傲⒌聵淙恕备救蝿盏木唧w化,為一線教師挖掘德育內容和達成教學目標提供了抓手。
(二)數學學科德育內容
《德育指南》對德育的要求表述為數學、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課要加強對學生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科學探究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樹立勇于創新、求真求實的思想品質。有學者認為:數學課蘊含嚴謹、堅韌等道德價值;數學還使人精細。華東師范大學張奠宙先生在《數學學科德育》中提出了數學德育的“一個基點:熱愛數學;三個維度:人文精神,科學素養,道德品質;六個層次:用數學文化感染學生,用數學美陶冶學生,用數學發展史激勵學生,用數學觀指導學生,用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系鼓舞學生,用數學課堂文化塑造學生”。在張先生對數學德育六個層次的概括中可以得出,數學教師可以從數學文化、數學美、數學發展史、數學觀、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系、數學課堂文化等方面尋求數學德育的資源。
二、數學教學德育滲透的具體策略
(一)深挖教材,在文本中找尋德育內容
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數學有著自身的學科特點,其德育內容是在數學知識內容中滲透的,通過語句表述、圖表信息、例題習題等設計德育內容。教師應該把握教學內容,結合數學德育的相關要求和內容,系統地梳理數學教材的德育體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點,把思想品德教育自然地融入數學課堂教學中,使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機融合,這是數學教學滲透德育的第一步。1.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教育應該從小學做起,數學教材中關于愛國情感教育的內容主要通過以下三種形式展現(1)結合豐富的數學史資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數學學科悠久的發展歷史、豐富的數學史料成為數學教材的重點選材。圖1人教版二年級下冊“1000以內數的認識”介紹了我國古代計算使用的算盤,讓學生了解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如圖1所示。(2)將數學知識與愛國教育的結合。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在學習“元、角、分”時,向學生介紹人民幣作為我國的法定貨幣,代表的是國家的尊嚴,教授學生要好好愛護人民幣,如圖2、圖3所示。(3)在例題或習題中展示一些真實數據,讓學生感受祖國的發展變化、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等。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億以內數的認識”中展示了2010年的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通過相關學習讓學生了解人口發展,熱愛家鄉和祖國。2.集體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是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基本要求,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很多諸如探究學習、小組合作等內容,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導學生要相互幫助,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樹立團結意識。3.環保意識生態文明教育是德育滲透的重要內容。小學數學教材中有一些隱含的環境教育因素,如圖4所示。4.優良品質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本身充滿著辯證因素。數學學科不僅能提高學生認知發展、邏輯思維、科學意識與實踐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尊重科學、尊重事實、誠實言行、理性思維、判斷選擇等道德品質。華羅庚先生曾說過,學習數學不僅需要自身刻苦,還需要堅定信心不怕苦難。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數學故事和數學家勵志故事來激勵學生,讓學生不僅學會數學知識,還能學習他們對待數學的態度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二)借助數學文化,在歷史長河中傳遞德育精神
在數學教材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注釋或者小段文字,內容包括數學家簡介、數學定理的論證過程和方法、數學發展演變史、數學故事、數學活動等,因此數學教學應該是飽滿而豐富的。數學在世界發展長河中有著獨樹一幟的文化,讓學生了解這些文化,他們會對數學的認知開啟更多思考空間,投入更多的學習熱情。還能讓學生為中國數學的成就而感嘆,從而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因此,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內容中融入數學文化和數學科學精神。教學“圓的周長”的時候,不免會提到圓周率的歷史,圓周率在我國最早的記載是古代數學著作《周髀算經》,祖沖之得出的領先世界1000多年的圓周率近似值。圓周率的發展史展示了我國古代偉大的數學家的成就,使學生形成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文化的認同。
(三)創設情境,在現實生活中開展德育滲透
數學學科受到知識特征的限制,一定程度上是略顯枯燥的一門學科,要想在滿是公式、定理的課堂上達到德育滲透的效果,需要將教學內容與情境相結合,在豐富的情境中達到預想效果。日常生活中,學生經歷或接觸的事件都可以作為生活情境,如學校組織的一些主題活動可以作為問題情境,這些主題活動可以涉及各類中華傳統美德,學校或社會組織舉辦的“獻愛心、送溫暖”活動,對需要準備的禮物種類、數量的計算與統計都可以作為良好的數學載體;也可以涉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如,學校組織的剪紙活動中大家剪紙的數量、紙張的種類等都會涉及數學與數量關系。這些數學情境不僅可以給學生樹立正面的榜樣,還可以豐富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學生品德的形成與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所處的環境,毫無疑問榜樣的力量對學生品德發展起著關鍵作用。除了學生生活中身邊存在的榜樣,創設問題情境也可以把正面的榜樣傳遞給學生。案例呈現:感動中國人物問題情境。2017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盧永根教授夫婦將他們的一生積蓄8809446元全部捐給了華南農業大學,求8809446的近似數。(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以感到中國人物盧教授的事跡為背景,形成了簡單的數學題。學生在閱讀題目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老人無私奉獻的美德,通過這道題的情境呈現,還可以使學生對感動中國人物感興趣,利用課余時間了解更多相關的信息,那么這道題的情境創設所發揮的德育價值就更大了。創設榜樣示范的情境時,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當積累了大量榜樣問題情境之后,教師可以對這些人物榜樣進行深層的解讀,以促進學生的德育發展。
(四)開展活動,在興趣中加深德育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活動的開展,能有效進行德育滲透,提升德育效果?;顒拥拈_展,可以圍繞所要研究的數學題,開展多種形式的數學活動。如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可以設計直觀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時,設計測量教室長和寬的活動,讓學生對“1米”的長度有更加直觀的感受;學習追擊問題、相遇問題時,可以為學生模擬問題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使學生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時,可以讓學生充當數字和小數點,通過“小數點”真實移動,感知小數點移動時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逐步提升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顒拥拈_展,也可以著眼于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建立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等。比如,可以通過查閱書籍或者網絡,收集了解一些數學家、數學文化的小故事,以數學小報或視頻等方式進行分享,體會故事中所蘊含的哲理,感受數學家不怕困難、刻苦鉆研的精神;可以就一些難以區分的數學概念、規律等開展思辨活動,如“相鄰兩個自然數一定只有公因數1,對嗎?”等問題,讓學生在活動中建立科學嚴謹、勇于探索的精神,提升思辨能力,形成善于思考、迎難而上的品質;還可以將數學活動與一些優秀傳統文化聯系起來,如“二十四節氣與數學的關系”“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等,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
(五)教師示范,在言傳身教中烘托德育氛圍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自古就是教師職業的基本原則。教師要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通過自身言行對學生起到示范引領的作用,對學生能產生好的影響,成為學生的榜樣。教師的教學行為,能對學生起到引領作用。課堂教學中,教師講解要全程用普通話,講究語言的簡潔和規范,讓學生體會數學學科的嚴謹性;講解做題思路時,可以借助枝形圖、數形結合等方式,讓學生體會數學學習過程中縝密的思維。在教師的示范和引導下,不斷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教師的意志品質,能對學生起到引領作用。教師認真對待教學和學生作業的態度,能帶動、感染學生,讓學生也用心對待學習和生活;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引導,能激發他們的潛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
三、總結與反思
德育是人類永恒不變的話題,是教育的最高目標。工作在教育一線的我們,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我們要堅持奮斗完成的任務。核心素養理念使數學學科中的德育功能得到有效發揮,學生不僅能習得知識,還可以使精神境界得到有效提升。教師要時刻心懷德育,關注和利用好身邊的德育素材與德育環境,使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發揮到極致;教師應明晰德育內容,掌握這個重要的指南針,使學科德育工作得到良好落實與達成;教師要避免過度德育,采用恰當的德育滲透策略,深挖教材、創設情境、開展活動、做好示范,以數學任務為主旋律,利用相關德育點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形成積極看待問題的思維,達到數學德育的目標;教師要注意言傳與身教相結合,利用自身的榜樣作用,通過自己言行一致,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德育影響。隨著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對數學學科德育的關注,相信小學數學學科德育的發展將會更具系統性、指導性,讓我們攜起手來,使德育之花在數學教學中美麗地綻放。
參考文獻
[1]侯春曉.初中數學問題情境育德的可行性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9.
[2]許家明.德育視角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9.
[3]權坤麗.小學數學課堂德育滲透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8.
作者:曹艷 張珊 單位:北京市朝陽區教師發展學院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學朝陽新城分校
- 上一篇:管理成熟度模型與信息化判定
- 下一篇:小學班級管理與德育教育創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