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產業經濟管理創新優化對策

時間:2022-08-26 09:15:05

導語:畜牧產業經濟管理創新優化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產業經濟管理創新優化對策

摘要:本文立足于我國畜牧產業經濟發展現狀,闡述了畜牧產業經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依據,分析和探討如何優化與創新畜牧產業經濟管理,發揮其管理效果,旨在強化對畜牧產業經濟管理的認知,為促進我國畜牧產業經濟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畜牧產業;經濟管理;創新優化

畜牧產業經濟是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經濟則是推動國民經濟增長和發展的動力源泉。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畜牧產業發展呈現出經濟高增長、產品深加工、模式創新化等特征。但目前我國在畜牧產業經濟管理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畜牧產業經濟管理的作用。對此,通過加強對畜牧產業經濟管理的優化和創新力度,能夠有效推動我國畜牧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畜牧業產業發展現狀

(一)管理觀念不夠先進

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村畜牧養殖經濟管理人員文化水平較低,專業化的養殖學習培訓不足。在進行畜牧養殖時,通常是根據上一輩人口口相傳的指導經驗結合著自身養殖經驗進行畜牧養殖,由于沒有按照專業知識儲備進行科學養殖活動,使得勞動付出與經濟收益不成正比。經過長此以往養殖下,固化了養殖人員管理理念,對畜牧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和現代化技術接收始終處于封閉狀態,如沒有資金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所從事的畜牧養殖與市場大相徑庭,不具備著市場競爭優勢,加上畜牧產品市場已經逐漸飽和,產品價格持續下降,不僅影響了農村畜牧產業經濟發展,還制約了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推進。

(二)國內市場需求制約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未來的國際市場中,對畜牧產品需求量將會越來越大,但我國畜牧產品凈出口總量依舊保持穩定。目前來看,我國畜牧產品基本上能夠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但在國際市場中需求量大的畜牧產品卻難以走出國門。由于喂養飼料受到價格水平和資源分配的限制,國際市場競爭力強的畜牧產品依舊會受到國內市場的影響,難以流通至國外市場,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畜牧產業經濟發展。

(三)經濟管理體制不完善

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畜牧產業經濟管理體制,致使現今經濟管理體制滯后,難以滿足現代化畜牧產業發展需求。一方面,傳統畜牧產業經濟管理制度壁壘至今尚未打破,限制了我國畜牧產業市場結構的優化,與畜牧產業經濟相關的活動無法得到落實;另一方面,畜牧產業經濟管理體制存在著漏洞,無法為畜牧產業內部利益劃分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無疑是制約了畜牧業經濟發展潛能[1]。

(四)引進養殖品種不規范

飼養品種質量的優劣對畜牧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在當前畜牧養殖過程中,由于養殖人員缺乏現代化養殖技能,未能快速獲得最新的市場信息,再加上多種多樣的引種方式致使市場流通中的種苗質量參差不齊。如養殖基地沒有按照行業標準購買畜禽,只注重價格廉價,從而忽視了種苗質量;或者養殖人員沒有提前對引種單位進行全面市場調研,沒有對其信譽、市場口碑、生產情況等詳細了解,進而盲目引進使得畜禽質量不可控;又或者是養殖人員缺乏辨別優質畜禽能力,引進時沒有按照標準嚴格審核,容易出現部分禽畜患病流入養殖場,可能會引發疾病蔓延,弱化畜牧產業經濟發展。

(五)防疫防控體系薄弱

農村畜牧養殖管理形式多為粗放式管理,規模較小且場地較為分散,使得疫病出現時容易造成大規模傳染,防疫工作難以順利開展。由于農村養殖場中畜牧數量、品種繁多,加上當下動物疾病多為傳染性疫病,一旦養殖場缺乏良好的飼養環境和防疫條件,則會極大程度上增加疫病發病率。除此之外,農村缺乏專業的防疫人員,并且部分養殖人員錯誤認為防疫工作費時費力、用處不大,不積極配合防疫人員開展向工作。這些因素都會加大防疫工作開展的難度。

二、畜牧產業經濟管理創新優化路徑思考

(一)樹立正確經濟管理理念,轉變農民轉變思想觀念

在地理條件因素作用下,部分地區農民安于現狀,依舊沿用傳統管理方式、小農經濟思想,生產的畜牧產品僅是銷售給周邊地區,這制約了畜牧產業的發展。對此,為了實現現代化畜牧產業發展,樹立經濟管理理念,強調思想觀念轉變是當前畜牧產業經濟管理中的重點。對此,需要加強創新和優化畜牧產業經濟管理理念,以此來推動畜牧產業經濟新發展。首先,管理人員需要在日常管理中,樹立正確的畜牧產業經濟管理理念,不斷加強自身管理的創新意識,牢牢抓好畜牧產業經濟管理建設工作,夯實畜牧產業經濟發展。同時,針對在經濟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應及時解決并記錄下解決方法,為今后類似問題積累工作經驗。其次,管理人員應當以身作則,積極引導農民、村干部轉變傳統思想觀念,立足于現代化畜牧養殖發展方向,加強養殖人員創新意識,通過科學規劃未來發展,加強畜牧飼養管理力度,優化經濟管理內部結構與外部環境,做到科學發展、科學驅動、科學創新,促進畜牧產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最后,畜牧產業經濟管理工作應保持與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高度聯系,加強城鎮與鄉村之間的聯系,將農村畜牧產業產品帶入到城市中進行深加工,延長畜牧產業鏈,提高相關產品的價值。總之,在多元化發展管理機制下,有效改變了我國當前畜牧產業經濟發展現狀,創新驅動畜牧業經濟管理理念,使其得到有效的推廣[2]。

(二)積極開展培訓教育活動,強化畜牧產業隊伍建設

在畜牧產業經濟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綜合素養、工作方式方法決定了經濟管理工作的質量。現階段,不少農村地區畜牧產業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無法保障畜牧產業經濟管理順利進行,并且存在著部分管理人員對該項工作認知不全面,沒有重視經濟管理,進而無法實現管理預期目標。對此,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鄉村畜牧產業的資金支持,利用資金向全社會公開招聘經濟管理經驗豐富的人才,為人才提供優厚的福利待遇和補貼,將人才留在鄉村,為實現鄉村振興和畜牧產業發展提供助力。同時,合理制定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即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定期對在崗員工開展培訓教育活動或外派學習,提高管理人員理論知識水平,重點培訓內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將管理人員管理思想從傳統理念中解放出來,學習現代化畜牧經濟管理方式。除此之外,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隊伍考核機制,用激勵機制規范管理人員行為,避免出現違法操作等行為發生,促使畜牧人才隊伍綜合素養得到提升,實現畜牧產業經濟管理目標。

(三)發展創新畜牧經濟管理,完善畜牧經濟管理體制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畜牧產業若想得到進一步發展,全面實現經濟管理深化改革,離不開創新驅動。在畜牧產業經濟管理中,要注重畜牧產品研發創新性,積極與相關科研機構展開合作,在不斷提高畜牧產品質量的基礎上,開發和研究新的產品,提高畜牧產品價值。針對我國畜牧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競爭力不足,以創新為導向下的發展模式,不斷增強我國畜牧產品品牌意識,提高市場營銷理念先進性,用體現出地方特色、民風民俗等特點作為畜牧產品賣點,打造出具有特色的畜牧品牌,在國際市場中占據一定份額,有助于改善我國畜牧產業經濟發展現狀,進一步推動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創新畜牧產業經濟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依靠信息技術,構建高效的畜牧經濟管理模式。同時,面臨著農業結構轉型升級,畜牧產業經濟增長不斷變化,應完善畜牧產業經濟管理體制,政府要從制定頂層設計方針、出臺惠民政策等方式,激勵養殖戶實施現代化畜牧生產經營。通過建立健全畜牧產業金融體系,促進農村畜牧產業發展。

(四)嚴格把控引進品種質量,構建完善疫病防疫體系

為了實現畜牧產業經濟得到良性發展,需要從基礎的引進品種開始,并對其進行嚴格質量把關。政府及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加大對不正規銷售場所打擊力度,控制住畜牧產業市場中不合規品種。針對外地引進的種苗,要采取科學嚴謹的檢驗方式,將外來品種與內地品種分開進行飼養,觀察一段時間后,待引進品種沒有不良反應后進行混合飼養,能有效避免購入病種致使在養殖場內產生疾病蔓延,給養殖戶帶來經濟損失。政府可以邀請相關專家為養殖戶講解養殖注意事項,讓其能夠分辨出畜類禽類質量好壞,合理選擇飼料品種并配比,滿足牲畜家禽每日營養需求,促使其健康成長,提高養殖產品品質,推動畜牧經濟管理質量。同時,由于畜禽類疾病多以傳染性為主,如在同一豬欄中,一頭生豬發生腹瀉反應,可能會造成大范圍疾病擴散,嚴重時不僅會損害養殖戶經濟收入,還會對人體產生一定危害。對此,相關人員需要做好宣傳工作,讓養殖戶意識到畜牧檢疫的必要性。通過防疫部門定期檢疫,保障養殖區域空氣流通,做好病毒消殺工作,記錄畜禽生長情況,保障畜牧產業順利發展[3]。

(五)構建畜牧業多元化體系,大力發展循環型畜牧業

畜牧產業經濟發展提升離不開產業鏈的延長和產品附加值增加。對此,需要科學合理對農村畜牧產業分布布局,形成多種產業融合發展趨勢,讓其在融合中實現資源流通和共享,大力發展循環畜牧產業,實現產業多元化、高質量發展。通過將畜牧產業與生態農業相結合,調節畜牧養殖結構,發展草食性牲畜,如奶牛養殖業與牧草種植業結合,促進農業與畜牧業生產得到良性循環,減少畜牧產業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壓力,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增強和提升。同時,政府部門應給予大量資金來支持畜牧養殖場內建設沼氣池,經過無公害處理后,對畜禽的糞便進行綜合開發和利用,如沼氣發電等,打破畜牧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壁壘,通過加強與其他產業之間合作交流,以此來提高畜牧產業經濟發展。

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畜牧產業正處于轉型升級期,著力于畜牧經濟可持續發展,轉變原有畜牧養殖管理模式,優化和調整畜牧經濟管理是至關重要的。養殖人員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做好養殖環境管理和防疫工作,實現畜牧養殖現代化、科學化。促進畜牧產業得到良好發展,獲取更多經濟效益,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司晉華,彭艷.鄉村振興背景下畜牧產業經濟管理創新優化策略研究[J].中國飼料,2021(22):94-97.

[2]高巖.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養殖與飼料,2022,21(2):134-136.

[3]周熹.強化畜牧產業化管理構建現代畜牧產業支撐體系[J].湖北農機化,2021(12):24-25.

作者:劉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