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學管理問題及強化意義

時間:2022-10-10 16:46:41

導語:職業教學管理問題及強化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教學管理問題及強化意義

摘要職業教學管理是高校自身發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提升高校教研水平的重要保證。強化職業教學管理能夠為學生帶來個性化的體驗,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但是,目前的教學管理現狀不容樂觀,嚴重降低了教學管理的執行力。本文從多個角度分析了職業教學管理存在的不足,以此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得到個性化的發展。

關鍵詞:職業教學;教學管理;強化策略

深入和研究目前職業教學管理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并且通過有效的措施和全新的管理理念進行改善是廣大教學管理者需要考慮的問題。強化職業教學管理,無論對于學生還是教師來說都是提升個人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從多維意識、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師資力量以及考核制度等方面進行了分析,進而有效提升職業教學管理的執行力,顯著提高教學管理的質量。

一、目前職業教學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教學意識不夠強烈,教學水平偏低

以目前的職業學校管理和現狀來看,教師的教學意識不夠強烈是目前存在的問題之一,特別是在職業教學管理的過程中,許多教師沒有重視到自身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運用創新意識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教師的這種心態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導致教學出現了不理想的情況。部分教師在教學管理這方面做得不夠完善,特別是面對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時,難以將這些問題處理得更好,其實這也是部分教師教學水平偏低的一種表現,嚴重阻礙了職業教學管理的相關進程。

(二)管理思想較為落后,管理效果不好

隨著時代不斷地發展,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逐漸凸顯出來,然而許多教師的管理思想比較落后,導致管理的效果適得其反。特別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采用陳舊的教學思想進行教學,學生難以在教學課堂中獲得一些新穎的知識。如果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的學習欲望會逐漸降低。特別是在一些特殊問題方面學生和教師的態度不同以及觀點不同,教師的觀點難以適應社會的進步,所以導致教師在處理問題時無法權衡多方面的因素,導致職業教學管理中出現了師資力量較為薄弱等突出問題。

(三)考核制度沒有完善,教學評價片面

在進行教學管理的過程中,許多學校并沒有完善考核的相關制度,導致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時,所產生的教學評價結果比較片面,學生難以從教學評價中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針對自身不足的地方也無法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提升。從目前的職業教學管理上來看,許多教師大多會以學生的期末成績以及平時成績作為考核的結果。然而職業教學管理有一項優勢就是會督促學生進行實習,但是,許多教師并沒有利用這一優勢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特別是針對一些考核制度而言,過于片面的教學評價導致考核制度的公平度和合理度顯著下降,這也導致職業學校教學管理出現了很多棘手的問題。

二、強化職業教學管理的相關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

從理論和實踐的層面來看,強化職業教學管理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質量和管理水平。因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依賴于強大的教學管理基礎來顯著提升課程的含金量。特別是針對職業教學管理來說,教師有必要提升個人的能力來全方面更新管理理念,同時也能夠顯著提高職業教學管理的執行力。這里所說的執行力一般是指通過對現有的資源進行重組和利用,理清各元素之間的關系和內在聯系,以此不斷激發元素的合力,利用這些元素所創造的力量來達到預期的管理目標。為了達到這些目標教師需要努力提升教學的質量,并且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來提升教學管理的水平,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強化職業教學管理。

(二)有利于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需求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學生群體對于教學實踐、日常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偏重于個性化,如果高校不對職業教學管理進行創新的話,一定程度上就無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學生在參與課程的講解以及參加一些教學活動時難以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不利于學生個人的發展,也不利于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基于這一角度,強化職業教學管理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真正達到了這個目標,將極大地推動職業教學管理的發展進程,同時也會為教師開展更加創新的教學活動提供一些思路,并且持續強化職業教學管理的執行力,從而有效激發學生自主的學習性和積極性。

三、強化職業教學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強化多維意識,提升教學管理水平

強化管理、科學管理、規范管理是提升教學管理水平的重要步驟,同時也是強化職業教學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1]要想有效提高職業教學管理的質量,教師就應該從多維意識方面出發,特別是要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規程。如果教師以強化多維意識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就能夠有效提升教學管理的水平,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在多維意識的引導作用下來不斷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提高自身的學習技能。例如,學校要圍繞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以及未來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質量要求進行改革和創新,特別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來讓學生獲得相關的技能。要想達到這一目標,教師首先就需要有創新意識,并且探求更多能夠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相關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個人的能力。教師要破除條條框框的束縛,特別是在講解一些相關的知識時要與實際相聯系,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2]在學生遇到一些學習問題時,教師應該啟發和誘導學生自己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特別是要教給學生一些解決問題的相關思路。針對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不斷進行創新,通過轉變學習的思路來解決這些問題。除此以外,教師也要樹立服務意識和危機意識。這里所說的服務意識,就是說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切能夠提高個人能力的學習條件,針對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及時進行解決,當學生在尋求教師的幫助時,教師應該努力提高個人的能力來為學生解決困難,這就要求教師也應該有危機意識。[3]因為具有危機意識才能夠讓教師不斷提高個人的技能,并且突破自身發展的瓶頸,不斷提高個人教學的質量,讓學生獲得比較好的學習體驗。教師只要樹立這些意識,就能夠有效強化教學管理,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能力。

(二)轉變管理思想,更新教學管理理念

轉變管理思想對于職業教學管理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教師在進行教學管理的過程中,應該與時俱進,時刻更新自身的管理思想,更新教學管理理念,才能夠獲得比較好的管理效果。特別是時代的發展性,為教師提供了許多教學管理的相關思路,教師也能夠通過各種手段來獲得一些比較新穎的教學管理策略,無論是對于學生來說,還是對于教師來說都能夠發揮出比較大的作用。因為學生在接受管理的過程中,比較新穎的教學管理策略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學生也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學習的經驗以及在校期間需要注意的問題。例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專業技能方面的教育,可以設立一些競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積極舉辦各專業的技能展示。對于每項競賽都提供豐厚的獎勵報酬,以此不斷吸引學生參加。在傳統的教育過程中,許多教師并不注重學生私下的學習工作,所以,導致許多學生的專業技能基礎并不扎實,很容易打亂學生以后的學習節奏。針對這種情況,其實教師就應該認真抓好學生對口專業技能證書考證工作。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教師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案,同時也應該讓學生在考證之前為學生制定專門化的技能提升教學課程,提高學生考證的成功率,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將自身的專業基礎練得更加扎實。也可以每年組織各專業的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除此以外,教師應該聯合其他教師來改進考試的內容和方法,改變過去的純理論考試模式,應該將學生的實踐操作作為一項考察的項目,考察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4]這種技能與實際相結合的管理思想,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達到更高的水平,同時也能夠為教師以后進行教學管理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三)完善管理模式,建立教學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模式,建立教學管理制度是職業教學所采用的慣用模式和手段。為了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學校應該積極完善管理模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學管理中獲得相應的發展。教學管理包括教學計劃管理、教學運行管理、教學質量管理以及教學基本建設管理。為了達到每項管理所指定的目標,學校應該積極完善管理模式,同時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才能夠有效提高職業學校教學管理的質量。例如,教師在嚴格執行原來的教學管理的基礎上,應該緊緊圍繞人才培養模式對教學進行改革。健全與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規章制度,同時也應該完善相關的管理過程,從而有效強化管理的效果。可以采用彈性學制與學分制管理來協調教學過程與企業的相關矛盾。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聯系實際情況,特別是針對學生未來就業可能涉及的一些工程進行有效的管理,將教學內容分成若干個教學的模塊,每個模塊的內容應該適應學生未來就業的發展趨勢。有針對性地根據企業需求來設置相應的課程,這種做法也能夠靈活安排學生在未來就業時所涉及的崗位。通過這種柔性化的管理,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身的崗位和職業,也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個性化發展。通過構建校企共管體制來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找到實習的相關企業,從而有效保證學生未來的就業率。

(四)加強師資力量,增強教學管理質量

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是促進學校發展的關鍵因素,因為這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的質量。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夠培育出更多的專業人才,并且滿足社會對于一些技能人才的需要。學校在教學的改革和實踐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增強對師資力量的培養,以此增強教學管理的質量。例如,學校應該注意和培養建造一支“雙師型”的教育隊伍。這對教師的綜合水平以及專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種類型的教學隊伍能夠勝任理論和實踐的相關教學環節內容。從教師的自身角度出發,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求教師具有過硬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也對教師授課的相關技能有一定要求。教師必須要有專業的實際經驗,才能夠有效解決學生所遇到的學習問題。其實學校也可以從校企事業單位聘請專門的教師,或者是選派一些專職教師深入學校開展一些相關的講座,也可以到較好的實習基地進修。要想達到比較好的教學管理質量,其實學校也可以加大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學校可以根據國家、省、市骨干教師培訓計劃,制定專門的校級培養和輸送計劃,利用一些獎勵制度或者是考核制度來不斷督促教師參加專業技能考證,并且獲得相應的職位;學校也可以根據教師的考證情況以及教師個人提升情況來建立經費支持與獎勵制度并存的機制,以此不斷吸引更多的教師投入到自我提升的隊伍當中。

(五)構建考核制度,創新教學管理評價

構建科學的教育教學考核制度和管理評價機制是建設現代職業教學制度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構建考核制度的過程中,學校應該從多種角度來創新教學管理評價機制。要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生職業崗位用人標準以及學校用人需求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進行考慮,實現全面性、綜合性、規范性和動態性的教學管理。例如,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要與考核制度相結合,并且著重于考核與改進的相關工作中,制定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細則。及時記錄、采集和分析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管理系統,發揮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特別是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考核的過程中,應該不斷挖掘學生的閃光點,而不是單純的將學生最后的考試成績作為對學生評價的標準,應從多方面、多角度綜合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例如,通過結合學生的結課成績、實習情況、崗位含金量等方面的因素綜合對學生進行評價,在建立考核制度的過程中,也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分析一些實際問題,這樣學校所建立的考核制度和評價體系才能真正適合學生,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也有利于強化職業教學管理。綜上所述,教師要想不斷強化職業學校的教學管理就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并且以全面的視角看待目前教學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解決的策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有用的信息,從而不斷提升個人的職業能力以及綜合素養。這對于學生以后就業來說具有很大幫助,特別是針對目前不斷發展的社會而言,越來越需要全能型的技術人才,這就對教師的教學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應該把握住時代發展的機遇以創新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管理,讓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潘瓊.新形勢下職業教育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和應對措施分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8):155-158.

[2]李東.新時代下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35):264-265.

[3]趙鉉.職業教育教學管理問題分析及其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5(2):152-153.

[4]趙蓮英,雷梅英.對高等職業教學管理工作的思考[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3):60-62.

作者:馬子涵 單位: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