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工程管理上半年工作總結(市)
時間:2022-04-21 08:56:00
導語:工商局工程管理上半年工作總結(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在*市局的正確領導和統一部署下,我局緊緊圍繞“三大實踐活動”這個中心,牢牢抓住《中共*市委、市政府20*年工作要點》這個主題,結合*實際,在認真總結去年工作的經驗基礎上,繼續大力實施“兩大工程”,通過深入企業、農村調查研究論證,找準工作著力點,積極推行“一所幫一社”、“一人聯一戶”制度,完善幫扶機制,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為企業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經過系統上下真抓實干和不斷努力,我局的“兩大工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將具體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結合實際,制定措施,謀好“兩大工程”開局篇。
*既是*的工業基地又是農業大市,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圍繞*經濟發展產業鏈條,我們首先抓好實施“兩大工程”的基礎和保障工作。一是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我們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制訂了突出*地方特色的工作措施和規劃,實行工作重心下移,貼近基層,先后到侯嶺工業園區、薛湖畜牧養殖和種植基地等實地調查研究,增強了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市局機關還專門成立3個調研組深入基層,檢查指導幫助工作。二是結合實際制定措施。在成立了“兩大”工程辦公室的同時,設立“興企強市”、“興農富民”兩個工作組,由監管股、注冊股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實施方案,制定下發了16條具體措施,還詳細制定了“一所幫一社”、“一人聯一戶”的工作計劃。三是廣泛宣傳營造氛圍。為使“兩大工程”工作深入人心,制作了電視專題,讓社會各界了解“兩大工程”內容,認識“兩大工程”實質,同時讓廣大企業和農戶明白自己需要哪些幫助,工商部門又能提供哪些幫助,需要工商部門做什么。專題一經播出,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提高了企業和農戶的認知程度,提升了政府職能部門的公信力,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拓展思路,大膽探索,增強“兩大工程”的實效性。
在實施“兩大工程”活動中,我們與政府、企業、農戶之間做到三個結合。一是把目標任務和具體工作相結合。基層工商所直接和農民打交道,要實現商標富農的目標,就要充分發揮基層工商所的主力軍作用,要有明確的指標任務,要有具體工作的落實。二是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與當地經濟發展相結合。按照“四個統一”的要求,監管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要有所作為,就必須緊緊依靠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必須把行政執法和市場監管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之中。三是幫扶內容與服務對象相結合。工商干部主動適應市場經濟,學習經濟知識,并積極向廣大農戶和涉農企業傳授,跳出固有的思維定式,延伸、增加監管服務理念和內容,創新管理模式。要真正了解企業、農戶需要什么?我們幫扶什么?怎么幫扶?我們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通過不斷摸索,我們找準了工商部門與企業、農戶之間的結合點,今年的四月底,一方面我們推行了“一所幫一社”制度,這個制度包含四層意思:一是幫助鄉鎮或村組注冊成立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二是幫助建立一個養殖或種植基地;三是幫助其注冊一件商標并扶持其成為特色農產品商標;四是幫助培養一批經紀人隊伍。在我市北邊有個薛湖鎮,去年只有聶寨一家雙孢菇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僅限于食用菌的種植,沒有形成規模,由于規模小,產品單一,價格較低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農民種植的積極性不高,沒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
今年年初,我們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調查、走訪摸底,找準問題的根本所在,產品單一,規模小,知名度低,沒有固定的購貨商是制約種植基地發展的瓶頸。了解這一情況后,“兩大工程”辦公室隨即調整幫扶措施,派二名人員會同薛湖工商所同志進村入戶實地幫扶,分析當前養殖種植業的產業結構,找準產銷對路的養殖種植品種,積極幫助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培育名牌農產品。在鎮政府的統一組織下,薛湖工商所作為成員單位負責資金協調和辦證辦照工作,經多次與信用社協調,采取了五戶聯保貸款方式,使300余戶農民每戶用上了3萬元的貸款,共計幫助農民貸款一千余萬元,解決了農民沒有資金投入的大問題。同時,積極提供上門服務,免費辦理農民專業合作社6家,免費發放經紀人證書68個,通過開展“一所幫一社”活動,幫扶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對拉長農村經濟產業鏈條產生了很大影響。上半年,我市僅薛湖一個鎮就注冊成立韓寨養牛、徐營華英鴨、張路口蘆薈等6家農村專業合作社,支持建立食用菌、家禽、畜養殖基地7個,引導其注冊涉農商標4件,目前已有2件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受理核準。真正實現了“一村一品”的發展要求。同時,指導合作社運用“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開展訂單化、品牌化經營。僅聶寨、徐營兩個村,食用菌、蘆薈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家禽、家畜存欄12000余只,農民平均收入13500元,使專業合作社走上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經營的路子,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受到*市委、政府的多次表揚。*市在開展“三大實踐”活動中二次組織全市鄉鎮基層干部到薛湖參觀學習。
另一方面繼續實行“一人聯一戶”制度。一是每人對口聯系一個企業或生產經營戶;二是推行一種合同示范文本;三是實行定期聯系制度;四是幫助建立合同、商標管理制度。
從局黨組成員到基層所執法人員,每個人都明確聯系一家企業或一個生產經營戶,實行一個月聯系一次制度,及時了解掌握企業的生產經營信息和誠信守法經營情況。同時,推行“買賣合同”、“種子繁育合同”、“種子種植收購合同”等合同文本,幫助26家企業和示范基地建立合同、商標管理制度和檔案,促進企業的標準化、產業化、規范化管理。黨組成員負責聯系國家大型一、二類企業,股、所長負責聯系省、市級重點企業和示范基地,機關人員負責聯系市區內重點企業,基層人員負責聯系鄉鎮企業種植、養殖基地和示范戶。每個工商所都建立了企業定期聯系臺賬,做到層層分解,責任到人。
三、突出重點,勇于創新,初步建立“兩大”工程長效機制。
在工作中,我們經過積極探索和總結,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
一是在政策扶企方面實行“四項到位”和“三免三支持”政策。四個到位就是全面實行咨詢服務到位、方便企業辦事到位、提前介入到位、法律法規宣傳到位。“三免”就是積極支持農村各類市場主體,加快發展,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村市場,依法減免有關費用,即: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免收登記費;對農村、農民自產自銷農副產品免收登記費,免除工商行政管理各種收費。“三支持”即:支持農村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支持農村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向農產品加工、種植的拓展;支持發展一批關聯度大,市場競爭力強、輻射帶動面廣的龍頭企業。今年以來,我局確定重點幫扶企業33家,委托和上門年檢企業70家,支持設立企業49家;支持企業冠省以上名稱2家;改制集體企業1家;新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0家。其中,*煤電集團有限公司投資34億元成立的*煤電控股(集團)在我市登記注冊,前永煤集團屬下的子公司和分支機構,全部劃轉永煤控股集團,標志永煤總部在*落地生根,為*經濟發展增添了活力。為進一步使*煤電控股(集團)做強做大成為產業集團龍頭,積極幫助其完成50家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重組和改制工作,為永煤集團上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是商標強企富農方面建立了“四種機制”,即依托產品資源,建立品牌戰略培育機制;依托產品競爭優勢,建立品牌行政指導機制;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立品牌集中扶優機制;依托監管執法網絡,建立品牌監管保護機制。在扶持重點企業方面,我局對皇溝酒業有限公司、永新面粉有限公司、翼豐飼料等85家企業進行了商標法規宣傳、指導和政策幫扶。今年我局幫助制定品牌創新規劃11個;舉辦商標品牌創新培訓2次,幫助辦理申請注冊商標19件;其中幫扶涉農企業申請注冊農副產品商標6件,國家商標局已經受理“任湖狗肉”、“薰海”食用菌、“芒碭山”調味品等3個注冊商標。另外推薦申報“三順”面粉、“翼豐”飼料2個企業商標為河南省著名商標。
三是合同興企幫農方面做到“四個圍繞”,即圍繞當地農副產品資源,培育發展經紀人;圍繞涉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經紀品牌;圍繞農村經紀人,活躍一方經濟;圍繞工商職能,為農村經紀人的發展搞好服務。今年上半年,我局共辦理動產抵押登記5起,抵押物總價值1.9億元,實現主債權1.2億元,為企業融資貸款提供了幫助。
我們把發展“訂單農業”作為服務“三農”的重要內容,積極探索“公司+基地+農戶”的運行經營模式,到目前為止,引導涉農企業與農民簽訂農業訂單合同18000余份,訂單種植面積近2萬畝,簽約金額1.3億元,增加農民收入900萬元。我們實施優惠政策,免收經紀人登記費、工本費,1年內免收個體工商戶管理費。今年通過開展“優秀農民經紀人”評選活動,培育發展農村經紀人879名。這些農民經紀人活躍在市場一線,把*的面粉、蔬菜、家禽等10多個農副產品推向上海、安徽、北京等10多個省市,為繁榮農村市場,活躍縣域經濟發揮了積極作用。
四是在維權保企護農方面我局建立了企業聯系點83個,明確了工作任務、工作重點及完成時限,推動活動扎實開展,進一步建立健全12315申訴投訴網絡,“維權護企”活動開展以來,我局已查處侵犯企業權益案件7起。其中聯系企業打假5起,如五糧液廠家聯系我局進行的聯手打假,查處假冒五糧液白酒15件。皇溝集團聯系我局進行的聯手打假,查處假冒皇溝白酒46件。
我們還抓住春耕、三夏關鍵農時季節,嚴厲查處假劣農資,維護農民生產安全。截止目前,我們共組織抽檢各類農資59個品種,立案查處假冒偽劣不合格農資和坑農害農案件35起,涉案金額60萬元,挽回經濟損失70萬元,較好的維護了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我局在高莊鎮、馬橋鎮建立了農資經營放心一條街、農資連鎖經營超市示范店,準備評選30家農資經營戶為“農資經營放心店”。
四、存在問題:
一是手段單一,投入成本較高,不能與農業、畜牧、技監等部門有效的結合;二是在建立和完善經紀活農機制方面,涉農經紀組織發展受當前“小農經濟”意識和“各自為政”的局限,一些經紀人擅長“單槍匹馬”,不注重團體組織的實力和效力,沒有發展觀念和長遠意識。要真正創開這項工作的新局面,仍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更多的努力;三是農民和一些民營企業的品牌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商標觀念有待進一步提高,特色產業的規模小、檔次低,產業化鏈條短,科技含量少,以上這些不利因素的普遍存在,成為我們在實施“商標強企”和“品牌富農”過程中難以突破的客觀瓶頸;四是合同監管尤其是規范合同文本工作比較薄弱,經紀人培訓有待進一步提高;五是各單位之間工作開展不平衡;六是推進興農工程的方式方法有待進一步完善,推進的廣度、深度有待進一步加強。
五、下一步打算:
一是進一步健全商標強企、商標富農機制。力爭使商標申請量、注冊量有一個大幅提高,著名商標的擁有量有所突破。
二是進一步健全合同幫農機制。大力培養訂單和農業特色,在今年農業訂單數量上、履約率上要有所增加。
三是進一步健全維權保農、紅盾護農機制。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違法行為,維護農民群眾利益。
四是進一步健全政策扶企機制。重點在落實政策、提高服務、降低門檻、幫扶措施上下功夫,爭取幫助企業組建企業集團,努力提高工作效益。
下半年,我們要結合實際找準工作的著力點,學習兄弟單位好的經驗和做法,充分發揮基層工商所的優勢,抓住重點、突出特色,找準亮點,扎實工作,推進兩大工程建設再上新臺階。
- 上一篇:個人資源管理實務論文
- 下一篇:縣工商行政局半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