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監局上半年職能工作總結
時間:2022-05-19 07:10:00
導語:質監局上半年職能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上半年,*局緊緊圍繞上級局以及年度工作目標,切實履行部門職能,轉變工作作風,堅持以服務促發展,以服務樹形象,以服務拓寬工作領域,以服務促進自身發展,積極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基礎工作穩步推進
1、標準化工作:
備案企標218家,國、行標登記286項,標準覆蓋率保持在99%以上;新培育采標產品40只;完成省農業地方標準立項2項,蘇州市農業地方標準6項,16項農業企標復審工作。
2、計量工作:
檢修各類計量器具5萬多件,其中強制檢定15000多件;全市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器具受檢率98%、企事業單位最高計量標準器具受檢率96%、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受檢率均達到92%以上;抽查商品定量包裝265批次,合格率83%;25家企業通過了計量保證確認,45家企業通過了計量合格確認,47家加油站計量合格。
3、質量監督工作:
完成上級下達的定檢任務209批次,完成各類產品質量檢驗3400批次;進行農產品農殘檢測6325批次;處理上級交辦的不合格產品企業41家;申報國家免檢產品28只(含4只復審)。
4、食品質量安全監管:
組織完成46家食品生產企業生產許可證申領和到期復審工作,對17家食品添加劑使用企業進行了備案登記。
5、質量管理與認證工作:
積極做好企業ISO9000質量管理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技術咨詢服務和認證工作,企業完成貫標50家。
全市共有8只產品申報中國名牌,申報省名牌和蘇州市名牌150只。完成許可證年檢98家,新申辦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20家;為110家企業辦理了電子監管網入網注冊手續,9大類69種產品涉及企業已有52家入網,其中賦碼上市21家。
6、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
接受鍋爐安裝開工告知190臺,鍋爐發證220臺。接受起重機械安裝開工告知420臺,接受電梯安裝開工告知190臺,接受壓力管道開工告知110項,壓力容器發證600臺,數據庫外新納入管理的壓力容器350臺。
對各類特種設備管理、操作人員培訓考核、發證5392人次。
7、兩碼一卡工作:
辦理代碼證書3696張,辦理IC卡2135張;條碼新發展成員單位21家,續展60家。
8、執法、打假工作:
出動執法人員1479人次,檢查生產經銷企業1086家,立案107件,結案93件(其中08立案中結案的58件),案值10萬元以上大案要案18件;查獲假冒偽劣產品標值813.34萬元,取締制假售假窩點5個。提出稽查建議、責令企業整改250家。
二、圍繞一條主線,推進三大戰略
圍繞“把*打造成名牌產品和優質產品制造基地”這一主線:
一是加快實施名牌戰略。根據中國名牌評價目錄,舉辦企業申報材料說明會和走訪動員,對符合條件列入申報計劃的企業實施專人跟蹤指導服務;同時,抓好名牌梯隊培育,積極動員企業申報省名牌、蘇州市名牌以及國家免檢產品。
二是穩步推進技術標準戰略。對全市企業實施技術標準戰略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建立了標準化管理數據庫,5家主導和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的企業受到了市政府的獎勵;推薦東南塑料有限公司申報酚醛模塑料標準化技術工作組,指導開展高新技術標準化試點項目3個、自主創新標準化項目1個并申報省級立項,循環經濟標準化項目1個并被列入省級試點;指導2家企業申請標準化良好行為試點,完成了三家企業3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的確認工作。加快服務業標準化推進力度,啟動了濱湖風景區標準化試點工作。
三是堅持以質取勝戰略。深入開展質量興市回頭看,編寫了“*市質量興市活動持續改進報告”,提出了更新的工作目標和工作要求。加快推進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入網工作,不斷加強企業質量管理工作,2家企業積極爭創江蘇質量獎、4家企業列入復評,12家企業爭創蘇州市質量獎。
三、確保兩大安全,促進社會和諧
一是全力保障食品質量安全。加強對食品生產企業的日常監管,制訂了《*市食品生產企業質量主管責任制度》,強化食品生產企業質量責任的落實。高度重視涉奧食品質量安全,制定《供應奧運城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管辦法》,抽調食品生產監管科、稽查大隊以及質檢所的食品監管人員對21家涉奧食品生產企業進行駐廠監管。繼續嚴格實施市場準入制,完成55家食品生產企業的年度報告的審核,現場核查7家;組織開展了茶葉、食品包裝材料專項執法檢查以及28類食品安全大檢查。
二是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全面開展小鍋爐專項整治,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小鍋爐安全管理的有關意見》,并由市政府轉發,對服裝城和虞山鎮莫城、方塔等小鍋爐集中使用地區開展了重點整治,目前已進入全市各鎮的全面整治。全面落實排查出的有隱患的129臺吊運熔融金屬的起重機整改;切實做好了內河碼頭吊起重機械專項整治回頭看工作。加強對使用環節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工作,出動監察員、專業技術人員262人次、對開展節日和部分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安全檢查,抽查企業140家,查出事故隱患82起,發出監察通知書17份,落實整改70起,有效防止了事故的發生。
四、堅持依法行政,規范市場秩序
一是開展重點產品專項整治。重點抓好了地方特色產品紅木家具的專項整治,對企業在執行標準、質量監控、出廠檢驗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展整治。在加強法律法規宣傳的基礎上,督促企業做好產品標準制修訂備案工作并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指導企業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嚴把原料進貨關,實施產品誠信自律承諾,并對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進行嚴肅查處,以此促進全市紅木家具的健康發展。在全市開展了家具、玩具、服裝、油漆涂料、仿真飾品5類重點產品專項整治,目前已完成前期的普查摸底工作。上半年,我局還相繼開展了一鎮一品的扶持和治理,對超市貨架、縫紉機臺板等一些區域性產品生產企業進行基礎工作的指導和產品質量的監管,不斷提升區域產品的整體質量水平。
二是實施重點產品重點監管。開展了食品、特種設備、建材等與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相關產品的專項檢查。查處了艾迪科食品(*)有限公司在生產過程中使用過期的原輔材料案、海福鋼金屬貿易有限公司經銷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的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案等案件,有效的規范了企業生產經營行為。
三是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商品。我局狠抓源頭、抓大案,重點打擊嚴重危及人身安全與健康及假冒國內外名牌商品的違法犯罪活動。先后查獲*支塘食品城銷售假冒“大白兔”奶糖等名牌食品案、辛莊鎮張橋違法印刷“今世緣”等名酒包裝案等一批大案要案,從速從重給予了嚴厲懲處,使違法犯罪活動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保護了廣大消費者和生產企業的利益。并對近年查獲的約25噸貨值60萬元的假冒偽劣產品進行了集中銷毀。
五、落實惠民措施,促進民生改善
一是推進農業標準化惠農。加快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和品牌農產品培育,開展咨詢服務,落實推廣措施,開展了省級有機茶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積極配合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及產品的申報工作,推動品牌農業向縱深發展;推薦上報了市常客隆公司承擔農村連鎖超市的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
二是加強民生計量惠民。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醫療衛生領域在用計量器具、民用“三表”(電表、水表和煤氣表)首檢和周期檢定監督管理;對市民關注的集貿市場計量器具、加油機、出租計價器等加強監管;繼續做好了米、面粉、食用油等定量商品生產企業的計量抽查,從源頭上把好質量關。其次是凈化農資和糧食收購市場。重點監督檢查農藥、化肥、種子、農膜四類農資以及糧食收購市場計量器具的配備、強檢和預包裝商品計量情況,切實維護了農民利益。
三是認真處理投訴舉報維權。全力推行“首問負責”制度,以政務網、局長信箱、12365等途徑接受投訴舉報,查處了夏糧收購計量、超市食品質量等投訴舉報129起,幫助消費者挽回了經濟損失,維護了群眾利益,為社會和諧貢獻了力量。
六、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服務能力
一是加強學習,提高干部職工的思想和業務水平。集中開展了學習十七大、市委工作會議、省、蘇州市質監工作會議等精神,組織新職工進行上崗業務培訓,開展法律法規教育和執法崗位知識更新等培訓,各科室、所還根據事業發展需要共外派20余人次參加各種業務培訓學習。
二是加強黨風廉政和行風效能建設。首先是完善制度建設。組織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大會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認真貫徹落實市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的意見》精神,制定了《*質監局黨風廉政與政風行風和效能建設責任考核細則》,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目標。其次是加強內部管理。嚴格執行服務承諾制、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責任追究等制度,加大對制度執行的督察,積極導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第三是創新執法舉措。實行首查不罰制、公告整改制、處罰下限制,從今年5月開始全面推廣“說理式”行政處罰文書。
三是提高技術機構檢測能力。質檢所根據本市產業特點,擴項認定了安全檢測項目,取得乙級安全實驗室資質,開展了企業標準制修訂的咨詢服務、驗證工作。計量所加大投入,實現了部分設備的升級換代,完成新建標項目和實驗室項目檢定員考核取證,加快四個新建標項目的落實;組織開展了醫療器具、拉力試驗機和酸度計能力比對工作。
上半年,圍繞年初既定工作目標,通過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下半年,我們將在上級局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落實市委十一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圍繞把我市打造成名優產品制造基地這一工作主線,加快實施三大戰略,全力服務三大重點,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強化憂患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依法行政意識,恪盡職守,增強質監工作服務地方經濟的有效性。
加快實施三大戰略名牌戰略我們將對申報三級名牌和國家免檢企業在基礎管理工作、生產現場管理、申報材料組織等方面加強指導服務,確保申報工作的順利進行。技術標準戰略。切實做好東南塑料有限公司酚醛模塑料標準化技術工作組和*市汽車飾件有限公司循環經濟標準化省級試點申報工作的指導;做好強制性標準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和省執行標準優秀鄉鎮驗收、復查工作。以質取勝戰略。加強企業的基礎管理工作,將貨架、紅木家具、鋼結構、建材燒結制品專項整治引向深入,建立和完善長效監管機制,確保我市國家、省、市三級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位于蘇州市前茅。
確保5類重點產品專項整治圓滿完成深入推進家具、玩具、服裝、油漆涂料、仿真飾品5類重點產品的專項整治工作,對備案的企業標準100%進行復審;完成企業質量建檔工作,確保重點產品生產企業100%建立質量檔案;穩步推進“屬于生產許可證和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的產品100%取證、對新獲證產品100%監督抽查一次;邊檢查邊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制定整改措施落實整改,確保10月底完成第一批5類重點產品專項整治4個100%目標任務完成。
確保兩大安全食品質量安全。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形成市場準入、質量監督、執法打假環環相扣的監管鏈條,主要是抓好三個管理制度和三本臺帳,出臺《食品召回管理規定》,實現食品生產企業安全信息的可溯性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推進小作坊監管,建立區域限售標志、承諾書年審以及定期公告制度;組織業務培訓,提高鄉鎮質監員監管能力;進一步落實奧運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方案和供應奧運城市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監管辦法,全力保障奧運食品安全。特設安全。抓住“迎奧運、保安全”和安全生產月這兩個契機,加大宣傳,積極引導企業爭創標桿單位,確保“三落實、兩有證、一檢驗”的落實;進一步健全特種設備監管網絡,加大特種設備監督檢驗的覆蓋面,鞏固小鍋爐專項整治成效。
全力服務三大重點立足紡織服裝服飾優勢產業產品質量的提高,以名牌企業為龍頭,加快名牌集群推進,通過名牌帶動、名牌擴張,實現優勢產業品牌化,增強企業的發展后勁。立足一鎮一品的發展,全力扶持辛莊“光伏產業基地”、海虞“氟化工基地”、梅李的經緯編基地、支塘鎮的無紡機械、沙家浜鎮的玻璃模具、尚湖鎮的超市貨架以及我市的紅木家具等特色產業,進一步推進采標、9000認證和標準化良好行為確認,提高企業的標準執行水平;抓好沙家浜風景旅游區省級服務標準化示范區和紅木家具制作及售后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加強計量管理工作,鞏固工業企業計量體系確認、保證確認、合格確認成果,擴大確認的隊伍,打牢企業的計量管理基礎;深化專項整治,抓好問題突出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的監管,加強對質量較差的產品集中地區的治理,嚴防區域性問題,對高風險、重點產品進行跟蹤監督,建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立足*經濟開發區、東南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三大板塊”,全力做好服務,要以誠信為理念、以規范為目的、以服務為手段、以提高為根本,做到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全程服務,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加強作風效能建設將進一步強化依法行政,推進政務公開,積極實施首查不罰、公告整改、處罰下限制度,開展開門審案,規范自由裁量權,自覺接受社會監督。進一步改進服務手段,以企業需要為前提,以企業滿意為宗旨,創新服務舉措,做到嚴監管、重服務,開展誠信服務、超前服務、介入服務、便民服務,實施重點企業、重點產品跟蹤服務。進一步加強規范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和監督機制建設,嚴格執行首問負責、服務承諾等制度,全力爭取在我市“公仆杯”和“雙十佳”競賽活動中取得好成績。進一步提高自身能力,要圍繞優化地方經濟發展和質監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強公共檢測平臺建設,爭取國家紡織服裝檢測中心落戶我市,加快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測中心的建設,開展檢驗檢測方法的研發,增強應用性和基礎性的技術優勢,擴大企業需要的服務領域,不斷提高檢驗檢測水平和可靠性,為社會和企業提供科學、公正、規范的檢驗檢測服務。
- 上一篇:縣質監局黨組上半年工作總結
- 下一篇:質監局干部上半年的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