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監局安全生產工作思路
時間:2022-01-08 09:56:55
導語:安監局安全生產工作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1、全面落實政府安全生產領導責任。嚴格落實地方行政首長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進一步完善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和“分級負責、屬地監管”責任體系。把安全生產工作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中,加大各級領導干部政績業績考核中的安全生產權重和考核力度。層層簽訂安全生產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強化安全生產工作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
2、全面落實部門安全監管責任。健全完善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與行業監管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強化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對安全生產的綜合監管,全面落實行業主管部門的專業監管、行業管理和指導職責。加強對政府有關部門和鄉(鎮)處、管委會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監督檢查。負有安全監管職責部門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發證、誰負責”的原則,依法加強本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嚴厲打擊各種非法違法行為。
3、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通過加強教育培訓、嚴格行政審批和監督檢查,嚴肅事故查處等方式,推進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加快企業安全生產信用體制建設,會同相關部門對安全生產失信企業,進行聯動監管,對發生安全責任事故的企業,嚴厲追究企業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的責任,以此引導企業加強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管理,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4、嚴格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把安全生產考核結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黨政領導班子、領導干部政績考核評價體系,納入精神文明、黨風廉政建設、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體系,切實發揮目標考核的導向作用。強化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對安全生產指標實施動態監控。
二、深化安全專項整治和隱患排查治理
5、深化重點行業和領域安全專項治理。一是礦山領域。要突出“查大系統、治大隱患、防大事故”,繼續深化煤礦瓦斯防治和水害治理,始終把礦井水患作為重大隱患治理,強化建設礦井安全監管,完成礦井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任務。要加強地下礦山的采空區塌陷、透水、炮煙中毒、提升運輸傷害等“六防措施”落實。開展地下礦山采空區專項治理工作,逐步推廣地下非煤礦山應用充填采礦技術。要切實抓好尾礦庫的安全監管,對非法經營的堅決予以取締。二是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領域。要突出危險化學品生產、包裝、儲存、運輸、經營、使用和廢棄處置等環節的監管,加大對重點危險工藝、重點監管危化品和重大危險源的檢查力度。深入開展加油站、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劇毒化學品和非藥品易制毒化學品專項檢查。煙花爆竹要加強儲存、運輸、銷售、使用等環節的監管,抓好燃放審批和現場管理執法,堅決取締非法生產、銷售煙花爆竹的地下窩點和黑市場,防止發生爆炸和火災事故。三是交通運輸領域。要以事故多發地段和治理超載超限為重點,突出國道、省道和旅游線路,嚴查非法從事旅游客運、車輛超員超速、貨車違法載人、交通工具“帶病”行駛以及疲勞駕駛、酒后駕駛等行為。開展水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嚴厲打擊“三無”船舶從事營運。四是建筑施工領域。要加強對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和監督檢查,落實安全防護措施,確保施工安全。深化以建筑施工、城市燃氣為重點的安全專項整治,提高建筑施工和城市燃氣本質安全水平。五是消防安全領域。要強化人員密集場所、“三合一”、“多合一”場所火災隱患的治理,加強火災高危單位監管。六是要加強特種設備、民爆器材、旅游、教育、電力、機械、輕工、建材、紡織等其他行業和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工作。
6、推進隱患排查治理“兩化”體系建設。按照全省隱患排查治理“兩化”(標準化、信息化)體系建設工作要求,摸清本行業各類企業基本情況,基本建立企業分級分類管理模式,大力推進“兩化”體系建設,構建企業對照標準自查自改、監管部門全面覆蓋、實時監控的工作機制。7、深化“打非治違”專項行動。進一步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煤礦、非煤礦山、交通運輸、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特種設備等行業(領域)的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進一步強化各地各部門“打非治違”責任,對責任不落實、打擊不力、安全法治秩序混亂的地方和部門,要嚴厲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繼續利用網絡、舉報電話等途徑,鼓勵媒體和群眾舉報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
三、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和保障能力建設
8、嚴把安全生產準入條件。認真執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省煤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與竣工驗收實施辦法(試行)》,嚴把行業安全準入關。對不符合產業政策、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的,堅決不予許可;對取得行政許可后管理滑坡、不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堅決責令停產整頓或提請關閉,并依法吊銷相關行政許可證照。
9、強化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建設。強化安全科技支撐,推廣先進適用的安全新技術、新成果,淘汰落后的、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安全設施設備。督促礦山、危險化學品企業、加油站推廣運用安全生產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切實提升安全生產保障能力。
10、抓好安全生產經濟政策的保障。全面落實高危企業安全費用提取使用制度,確保足額提取、規范使用;嚴格落實高危行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大力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推動全市礦山、化工等高危行業企業全面投保安全生產責任險。強力推進用人單位依法參加工傷保險。
11、加強人才資源保障建設。完善獎勵機制,推進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考試,加強安全工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督促引導企業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聘用高級安全管理人員,運用先進安全管理方法,提高企業軟件資源安全生產保障條件。
12、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管理系統及平臺建設。認真組織做好預案的編制、評審、備案、檢查工作,開展社會應急資源普查,建立健全應急資源信息庫。加強應急救援演練,強化應急值守,確保安全生產信息暢通。引導大中型企業著手應急救援平臺建設,強化應急隊伍建設,加快企業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與應急救援指揮信息平臺的銜接,全面提升全市應急救援能力。
四、著力推進安全標準化創建和職業健康監管工作
13、深化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認真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全面完成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三年行動目標,普遍開展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建設。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高危行業企業及其他行業規模以上工貿企業達到三級以上安全標準化水平,對企業實行分級分類管理。14、加強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著力構建“防”、“治”、“保”三位一體的職業病防治體系,建立健全安監、衛生、人社、工會等部門共同參與的職業病防治協作機制。要全面開展職業安全健康監管工作,拓展職業危害申報范圍,全面貫徹新修訂的《職業病防治法》,落實重點行業領域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三同時”制度。繼續扎實開展電子制造、船舶制造(改造)、水泥制造等重點行業領域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
五、加大安監執法和問責力度
15、加強和改進行政執法工作。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與行業管理部門專業監管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全面構建嚴格執法與指導服務、現場執法、全面檢查與重點監管相結合的安全生
產專項執法和聯合執法機制。制定年度監管執法工作計劃,落實責任人,確保監管到位、檢查到位、執法到位。全面推進鄉鎮委托執法,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質量和執法水平。
16、強化生產安全事故查處。嚴格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省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辦法》規定,堅持“四不放過”和“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做好相關行業和領域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嚴格責任追究,落實整改防范措施。堅持事故“說清楚”制度。
六、加強安全宣傳和培訓教育工作
17、加強安全形勢政策宣傳。研究制定《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培訓工作的決定》、《煤礦礦長保護礦工生命安全七條規定》的宣貫方案,通過多種形式,深入基層鄉鎮和企業免費宣講《決定》,做到高危行業企業全覆蓋,將學習和貫徹活動落實到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每一個企業、每一位從業人員。把學習宣傳《決定》作為培訓“三項崗位人員”的重要內容。
18、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面向企業、面向基層、面向公眾,以“安全生產月”、“安全咨詢日”活動為載體,開展安全知識競賽、急救知識互動以及應急演練等一系列內容新穎、宣傳效果明顯、職工群眾易于參與的安全生產宣教活動,普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和素質,加強基層安全文化建設,大力營造“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濃厚社會氛圍,為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穩定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輿論支持和思想保障。
19、抓好企業從業人員安全培訓。進一步加強企業“三項崗位”從業人員、班組長、新工人、農民工為重點的全體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推廣學習“國投塔山班組長”經驗。認真貫徹培考分
離原則,實現全市安全培訓理論計算機考試,實際操作定點考核。把安全培訓納入年度執法計劃,定期開展安全培訓專項執法。全面貫徹落實《省注冊助理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動員有關從業人員積極報考注冊助理安全工程師、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
20、開展安全文化示范創建活動。開展安全文化示范企業、安全文化社區創建工作,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和市場機制,培育發展安全文化產業,打造安全文化精品,促進我市安全文化市場繁榮。深入開展安全社區創建工作,積極組織本地區企業參與創建活動,選擇創建試點,進行重點培育和指導,爭創省級安全社區及安全文化示范企業。
七、加強作風建設和監管水平提升
21、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省市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若干規定和要求。執行安全生產檢查督查、會議集中審批制度,嚴格控制發文數量和范圍,推行機關“無紙化”辦公。
22、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深入開展“學習貫徹十八大、爭創發展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安監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作風建設和業務能力建設,全面提升監管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履行職責的能力。
- 上一篇:礦山安全生產大檢查方案
- 下一篇:民政局救助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