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臺工作總結3篇
時間:2022-04-30 10:47:48
導語:廣播電臺工作總結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區人民廣播電臺頻率為FM92.3,每日早上6:30開機播出,晚上24:00關機,連續播出17.5小時。2014年廣播電臺節目部圍繞區委、區政府各階段中心工作,重點做好“蘇區振興發展”、“五區建設”、“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三送”、棚戶區(危舊房)和城中村綜合改造工程、創建文明城市等宣傳報道,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
一、配合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我區各項事業發展的宣傳報道。
在《若干意見》出臺一年之際,在《章廣新聞》中大力宣傳蘇區歷史、蘇區文化、蘇區精神,宣傳全區人們萬眾一心、凝心聚力,眾志成城推進蘇區振興發展。重點做好干部“三送”(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城市“三治”(治臟、治亂、治堵)、干部“三治”(治庸、治懶、治散)、棚戶區(城中村)綜合改造、百街小巷整治、文明大道東延工程、防汛、社區文化建設宣傳工作。在《章廣新聞》節目中播出了《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全力推進“五區建設”》、《深入推進“三送”工作全覆蓋常態化》、《學習雷鋒好榜樣—身邊的感動》、《區“兩會”特別報道》、《弘揚蘇區精神,譜寫時代榮光》、《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向不文明行為宣戰》等15個專欄,提高新聞宣傳輿論引導水平,為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二、在新聞專題《聚焦923》中開辟《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全力推進“五區建設”》專欄,通過深入一線見聞,用生動的事例和群眾鮮活語言,報道好宣傳活動實際成效和干部群眾反響。展示出全區上下廣大群眾以昂揚姿態推動“五區”建設,共同實現蘇區振興發展,凝聚全區力量,和衷共濟,共建美好家園。
三、配合中心工作,創新節目形式。新開辟的節目在聽眾中引起較好反響。
為創建文明城市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我臺開辟《文明傳播點歌臺》節目,節目中相繼推出香等身邊好人好事,傳播社會正能量。主持人在節目中引入短信和微信,電話讓聽眾參與節目,各抒已見,唱響了主旋律,弘揚了社會正氣。
為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夯實干部職工清正廉潔思想基礎,我臺開設了《反腐倡廉》專欄,并錄制了四十條“反腐倡廉”公益廣告在節目中滾動播出,讓廉政的理念、廉潔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四、節目部做好天早班開機,做到全年安全播出無事故。春節長假期間、全國、市、區“兩會”和節假日期間加強了監聽和值班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了節目安全穩定播出。
五、節目部每天編輯、錄制《章廣新聞》和全天12檔整點滾動新聞資訊,做好新聞用稿通聯工作。每周進行工作小結,研究近期選題,學習有關業務知識,為全面提高新聞宣傳水平和宣傳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篇
為繼承發揚中華傳統節日優秀文化,根據區文明辦相關文件精神,我鎮圍繞“我們的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現將我鎮組織的“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
為確保此系列活動順利開展,我鎮高度重視,及時召開班子會議對活動進行總體部署,并下發了主題系列活動的文件,精心組織,把節日活動與思想道德建設緊密的結合起來,全面推進我鎮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二、精心策劃,豐富內容
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節,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在各地呈現不同的特色。我鎮圍繞春節辭舊迎新、團圓平安、孝老愛親等主題,結合實際,遵循簡潔可行、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則,主要開展以下工作:
(一)春節(元宵節)
1、開展向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拜年活動。在春節、元宵節期間,以座談會形式,走訪慰問全國、市、縣級道德模范、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身邊好人和江城百名好市民。通過開展向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拜年走訪、慰問交流、座談聯歡活動,大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和崇高品德,展示中華民族崇德向善、文明進步的精神風貌。
2、開展“紅紅火火過大年”主題志愿服務活動。緊緊圍繞辭舊迎新、團圓平安、孝老愛親的主題,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傳遞親情友情,共享和諧美滿的幸福生活。
3、開展網上主題活動。一是制作電子賀卡,賀卡內容包括向祖國母親拜年;向先進人物拜年;向親朋好友拜年,抒發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對親朋好友的關懷之情。二是登錄網頁發送祝福,各單位要組織干部職工登錄活動網站,選用賀卡、寄語留言,對國家、民族、企事業單位及公眾人物祝福。
(二)清明節開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動。
1、4月4日星期四,鎮全體機關干部一起到市烈士紀念館進行掃墓,瞻仰革命烈士,緬懷先烈事跡。
2、開展“綠色清明”志愿服務活動。開展“文明祭祀”志愿勸導和防火巡查活動,防止因燃放鞭炮、焚香燒紙引發的火災隱患和環境污染,發動廣大群眾積極開展義務植樹栽綠等活動。
(三)端午節
1、舉行端午龍舟賽。在6月12日端午節,南橋村和高樓村分別舉行龍舟比賽,進一步增強節日氣氛,傳承中華文化傳統。
2、開展衛生整治活動。要廣泛開展衛生整治和衛生健康知識宣傳普及活動,科學解釋懸艾葉、佩香囊、戴荷包、飲雄黃酒等端午傳統習俗,普及日常衛生保健知識,引導大家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要結合我區“三城創建”工作,深入開展衛生整治活動,大力整治庭院居室、辦公場所的環境衛生,清除衛生死角,增強人們的生態文明意識,創造整潔優美的環境。
(四)中秋節
開展中秋慰問主題活動。由鎮志愿服務活動協調小組牽頭,組織各部門各單位開展慰問幫扶活動,親切慰問退休老黨員、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特困家庭及醫護人員、環衛工人,為他們送去祝福和慰問,讓他們深切感受到節日的溫暖。
(五)重陽節扎實開展好“六個一”志愿服務活動。
1、開展一次家政服務。組織了巾幗志愿者到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家中,幫助清潔室內衛生,陪老人談心聊天。
2、開展一次節日慰問。組織了學生志愿者到敬老院、光榮院,為老人送去節日食品,開展聯歡活動。
3、開展一次醫療義診。組織了醫療衛生志愿者深入基層社區,為老年人提供健康體檢、保健咨詢和常見病治療。
4、開展一次心理輔導。組織了心理專家義務為老人們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幫助他們掌握心理調節的有效方法,預防心理病患的發生。
5、開展一次戶外健身。組織了青年志愿者陪伴老年人觀景賞花、登山健身。
6、開展一次文娛活動。組織了職工志愿者依托社區文藝小團體,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日民俗活動和文化娛樂活動,活躍老年人的節日生活。
三、效果顯著,氣氛濃郁祥和
通過“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豐富了廣大干部群眾節日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和樹立了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了干部群眾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使每一名干部群眾都感到度過了幸福滿意的節日。
第三篇
為凈化社會環境,維護全區學校周邊環境秩序,加強我區校園周邊網吧及文化娛樂市場管理,保障廣大師生人身、財產安全,營造安全和諧的文化環境,根據市綜治委下發的《關于開展秋季開學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動的通知》贛市校園安全組[2014]2號文件精神,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工作。
一、迅速傳達了文件精神。收到文件大隊立即召開會議學習了文件并傳達了文件精神,針對秋季開學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工作作出了具體的部署安排。
二、認真制定了行動方案。按照全市工作安排,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承擔著校園周邊環境文化市場和新聞出版市場的整治任務,為了保證整治工作取得實效,我大隊認真制定了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實施方案,成立了整治領導小組,明確了崗位職責,確保任務落到實處。
三、精心組織了檢查行動。2014年6月10日起至今,我大隊開展了三個階段凈化校園周邊文化市場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對違規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的網吧查處力度,做到每周一突查,每月一專查,每季一普查,建立科學的網吧整治長效管理機制。打擊校園周邊銷售宣揚暴力、迷信、色情、反動等內容的音像,書刊店。整治行動期間,檢查大中專院校周邊文化市場共計5處,出動車輛15臺次,出動人員107人次,扣押主服務器2臺,取締無證娛樂經營場所(KTV)1家。
通過這三個階段對校園周邊的文化市場的專項整治行動,區、開發區校園周邊文化市場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
- 上一篇:文廣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方案3篇
- 下一篇:建筑管理現存困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