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開創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新局面

時間:2022-02-22 11:33:00

導語:進一步開創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新局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進一步開創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新局面

這次縣(市、區)委書記座談會圍繞省委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部署,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從更高層面上研究謀劃我市縣域經濟更快更好發展的思路和對策措施,進一步推進項目帶動戰略的深入實施,進一步推進特色規模經濟的發展壯大,進一步加快城鎮化建設的步伐,進一步開創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新局面

第一,堅定信心。當前我市縣域經濟發展已經開始呈現出你追我趕、各顯特色、愈來愈好的態勢。但是要乘勢而上,力求更大的跨越、更快的發展,關鍵還在于我們各級領導要始終保持一個堅定、清醒、有為的精神狀態,充分認清自己的條件、看到自己的基礎、找準自己的優勢,充分認識機遇、把握機遇、搶抓機遇,更加堅定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更加堅信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奮斗,一定能夠在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中有所建樹、大有作為、加快崛起。應當充分肯定,經過歷屆黨委、政府的努力,特別是去年4月縣(市、區)委書記匯報會以來,各縣(市、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工作部署,認真貫徹落實中央20041號文件的精神,進一步加大項目帶動力度,加大解決“三農”農問題的工作力度,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一是思路更加清晰;二是特色更加明顯;三是機制更加靈活;四是環境更加優化;五是氛圍更加濃厚。

這些都讓我們感受到了各地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現在的關鍵是,一定要按照盧展工代書記提出的“六個始終”的要求,把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性舉措,加大力度、奮力攻堅,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全面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一定要堅持與時俱進、大膽創新,認真學習借鑒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取長補短,不斷增創體制、機制、環境的新優勢,爭創更多更好的特色品牌,努力在全省山區經濟的發展中闖出新路。一定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良好態勢,堅定信心、搶抓機遇,攻堅克難、乘勢而上,力爭在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中不斷實現新的崛起。

第二,突破重點。縣域工作千頭萬緒,但必須明確,“三農”問題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促進農民增收是做好“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這個“牛鼻子”,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應。

一要立足政策落實促進農民增收。要扎實抓好中央“一號文件”及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按照市里促進農民增收10個方面35條措施,一項一項抓好落實。當前,特別是要從“三個前所未有”的全局高度,充分認識糧食問題的極端重要性,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切實抓好糧食生產。一定要把這些政策措施原原本本地交給群眾、落到實處。要將種糧免稅、售糧直補、最低保護和農資限價管理等與農民密切相關的具體政策落實到位,確保種糧農民真正得到實惠。既要調動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種足種好糧食,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又要引導農民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提千方百計高農業比較效益,搞活做深農產品加工增值的文章。

二要立足培育特色促進農民增收。目前,各地在培育特色產業方面都有很好的思路,并已經形成了一些自己的亮點。現在關鍵是要做大做強、形成規模,并盡快使產業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讓更多的農民從中獲利。要立足于各地優勢資源的開發轉化,采取扶持龍頭企業、推進基地建設、拓展市場營銷、健全信息網絡等各種辦法,推動特色規模經濟的做大做強。要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機制,逐步由契約聯結、服務聯結向資產、資本聯結方向發展,形成更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這次參觀的建寧黃花菜種植項目,就是一個很好的特色項目,不僅建寧縣可以做,其他一些地方也完全可以學,但關鍵一條,產品的規模種植、質量檔次、精深加工和市場營銷一定要跟上去,走種養加銷一條龍的路子,才能真正把產業做大做強,讓農民更多得益。

三要立足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在穩定糧食總產量的前提下,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根本,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從“吃飯”農業走向市場農業。要按照區域化、專業化、集約化和標準化的要求,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培育壯大綠色產業、特色企業、名牌產品。要圍繞項目抓農業,圍繞工業抓農業,圍繞生態抓農業,圍繞科技抓農業,按照“農、林、牧、副、漁、工、商、運、建、服”的大農業的思路,全方位搞活農村經濟,加快農村奔小康進程。

四要立足擴大就業促進農民增收。要在支持引導幫助農村富余勞動力經商務工、發展農村二三產業上下功夫,讓更多的農民在非農產業中擴大就業、增加收入。要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農村勞動力和農業人口轉移的若干意見》,為農民工進城、就業、安家創造良好條件,切實解決好社會保障、子女入學等事關農民工切身利益的問題,建立健全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的組織協調、管理服務和權益保障體系。要積極發展農村勞動力市場和各類農村勞務中介組織,加強與大中城市的勞務市場的對接,做好勞務輸出工作,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空間。

五要立足開拓創新促進農民增收。要用全新的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逐步實現農業的區域化布局、項目化運作、工廠化生產、市場化營銷和社會化服務,全面提升農村經濟的檔次水平。要加大農業標準化建設力度,盡快建立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質量安全認證體系、信息服務體系,將農業生產的全過程納入標準化的管理系統,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要積極發揮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作用,引導農民種植優良品種、使用先進農業技術,不斷提高農民的種養效益。要增強農業品牌意識,走品牌農業的發展路子,在增加農產品的經濟效益中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六要立足優質服務促進農民增收。要繼續推廣和深化“農業155”、“村會協作”、“雙帶雙創”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推進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網絡建設,提高對農業生產的科技服務水平。要繼續建立和完善農產品信息和跟蹤制度,依托信息服務網絡解決企業、農戶與市場的銜接問題。要切實改進農村信貸工作,大膽探索、不斷創新,千方百計搞活農村信用社,竭盡全力為“三農”提供優質服務,盡最大可能加大信貸支農力度。要積極引導農民依托龍頭企業和專業大戶流通企業、農村中介組織,發揮其帶動農民進入市場的能力,搞活農產品流通,在繁榮農村市場中增加農民收入。

第三,創新思路。要在創新中發展縣域經濟,當前一個突出的方面,就是不但要從縣域自身的角度和全市范圍來考慮發展,更要把縣域經濟發展放到全省大局中來謀劃、來推進,在主動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中,找準定位,發揮優勢,盡快形成更加科學的發展新思路。

一是牢牢把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始終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十分深刻、豐富,必須全面、準確認識、理解和把握。尤其要緊密結合我們的市情、縣情和當前的發展實際,充分認識科學的發展觀首先是針對發展而言的,沒有發展就沒有發展觀,強調科學的發展觀首先強調的是加快發展。近年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一些進步,但與全省和周邊地區競相發展的迅猛態勢相比,仍然存在明顯的差距。因此,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始終堅持加快發展“四個不動搖”。

二是加快“五個對接”、實現“五個突破”,在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尋求更快發展。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是切合我省實際的重要戰略抉擇。三明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一個組成部分,既是閩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資金、技術轉移的腹地,又是我省輻射內陸省區的重要橋梁和樞紐,必須緊緊抓住這個重大戰略機遇,力爭有更大的作為。市委、市政府從全市的角度出發,提出加快“五個對接”、實現“五個突破”,即:加快觀念對接,實現思想解放的新突破,真正從觀念上、格局上、體制上主動融入全省發展大局;加快戰略對接,實現區域合作的新突破,發揮好沿海腹地和東連西拓、承北接南的橋梁紐帶作用,在融入北承浙江、“長三角”,南接廣東、“珠三角”,西連江西、“大京九”的區域經濟發展大格局中實現新的崛起;加快產業對接,實現結構調整的新突破,在緊跟全省產業分工、培育做大產業集群、加快老工業基地改造和振興中增強區域競爭力;加快市場對接,實現資源配置的新突破,真正形成大流通、大集散、大市場、大開放的格局;加快交通對接,實現通道建設的新突破,打通山海相連、對外連接的便捷通道,促進發展條件和投資環境的根本改善。當前,各縣(市、區)都要從當地的實際出發,做到:①目標定位要科學;②發展思路要清晰;③工作難點要突破;④政策措施要有力。

三是加快推進“兩帶一圈”建設,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市委六屆八次全會提出按照城鄉協調發展的要求,積極構筑“兩帶一圈”的縣域經濟發展格局。這里有三個關鍵環節,其一,中心城市和鐵路沿線經濟繁榮帶如何做大做強,發揮好輻射帶動作用;其二,其他縣域如何主動對接、發揮優勢,加快形成各具特色、各具規模的縣域發展新格局。其三,縣域經濟靠什么發展,如何更好地從實際出發,不斷拓展發展空間,不斷形成特色之路。這三個方面相輔相成、互為統一,必須打破傳統區劃地域限制,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特色為龍頭,以項目為抓手,以科技為依托,以工業化推進農業產業化、推動城鎮化,以城鎮化促進工業化和現代化。

第四,強化抓手。要始終堅持把項目帶動作為推進全局工作和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把項目工作一抓到底,以項目帶動工作落實,以項目檢驗落實成效。

一是大項目、好項目要有新突破。要把策劃開發一批帶動作用強的生產性大項目、好項目作為重中之重的突破口,盯緊抓實,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全力以赴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加大今年市級60個重點項目、70個投資千萬元以上技改項目的推進力度,促進更多項目早竣工早投產早見效。要提高在建重點項目建設的組織實施水平,進一步推進預備重點項目的轉化升級,進一步做好重點前期項目的論證、可研、報批等工作。要緊緊抓住今年以來各地新洽談、新推出的上千萬元、百萬美元的重大招商項目,親自過問、親自協調、親自督查、親自抓好落實,盡快形成一批新經濟增長點。當前,要特別注重抓好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的突破,提升農產品的加工增值水平,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是項目機制創新要有新舉措。要健全項目機制,通過建立項目策劃中心、實行委托、向社會公開招聘項目開發人才等多種形式和辦法,加大項目生成、推介、管理、投融資、協調和激勵機制的創新力度,使更多更好的大項目、好項目不斷生成涌現。要創新招商模式,采取專業招商、駐點招商、商會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種方式,增強招商實效。要突出招商的重點,真正從區域的資源稟賦出發,從當地的產業基礎出發,從發展的主攻方向出發,逐步調整優化招商引資導向、項目結構,兼顧傳統產業改造與新興產業發展,全面提高招商引資的規模和質量。要強化項目跟蹤服務,切實改變“重協議輕落地,重招商輕推進,重引進輕服務”的觀念,嚴格時限要求,加大協議簽約項目的催建力度,加強對項目的跟蹤、聯絡和服務,及時幫助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爭取協議項目快落地、快建設、快竣工、快投產。

三是項目競賽活動要見新成效。要認真抓好市里出臺的競賽方案的落實,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不斷改進和完善競賽活動考評辦法,增強競賽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做到領導帶動、班子出動、企業主動、關系聯動、上下互動,層層有目標、人人有責任、個個有壓力,圍繞項目抓具體、抓深入、抓落實。

四是項目服務工作要上新水平。要推陳出新,建立反應迅速、功能完善、協調有力、運轉順暢、高效優質的服務機制,提高辦事效率。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加強與地方、項目業主的溝通,搞好服務,解決好項目建設的用地問題,為項目帶動的實施構建良好的發展平臺。金融部門要積極探索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大對經濟的有效信貸投入,解決好項目融資難、貸款難的問題。稅務部門要充分發揮好稅收政策的導向作用,加大對具有地方特色的企業的稅收扶持政策。要積極構建民間資本開發項目的平臺,鼓勵民營資本投資,要加強產業引導,在農業及涉農領域、國有企業改組改造、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資源開發利用、衛生教育文化產業、知識型服務產業等領域不斷開拓民營資本投資的空間。

第五,講求方法。在加快發展、統籌發展的實踐中,不斷提高黨委領導工作水平和駕馭全局的能力,增強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一要抓大事。黨委抓大事首先是把方向、管全局、出思路、用干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當前,特別要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千方百計保增長、保效益、保后勁、促發展。前兩天,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專題分析了今年一季度以來的經濟運行情況,并對當前的經濟工作作出部署,各地都要按照會議精神抓緊各項工作的落實和推進,認真分析研究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如:旱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繼續限電對工業增長的制約、外貿出口增長乏力、消費增長緩慢等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進一步加大協調解決力度,抓緊研究應對措施辦法,千方百計確保經濟的快速健康協調發展。要高度重視縣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一季度各項經濟指標排前的地方要努力保持好的發展勢頭,做到好上加好、快上加快,各項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不理想的地方要迅速組織力量,認真查擺原因,拿出應對之策,爭取迎頭趕上。

二要抓統籌。一定要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靠改革推進發展,在發展的同時倍加重視維護穩定,做好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一定要善于抓重點、攻難點,推動面上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善于把握關鍵環節,善于通過重點、難點的突破,帶動和推動其他工作的開展。一定要致力開拓創新。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困難、新矛盾層出不窮,只有不斷地解放思想、不斷創新才能真正找到解決和突破問題的辦法,要堅持創新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機制,創新工作舉措,創新組織領導能力,依靠創新來推動各項工作的發展。

三要抓示范。示范首先是領導要率先垂范,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有虛心好學、不恥下問的鉆勁,奮力攻堅、迎頭趕上的拼勁,敢抓敢管、敢拼敢上的狠勁,鍥而不舍、一抓到底的韌勁。特別是在抓項目、促發展上,各級領導干部不論工作分工如何,都要帶頭抓深入、抓具體、抓到位,親歷親為、拿出實績,做出成效、作出表率。抓示范還要做好典型引路的工作,一個典型就是一個生動教材,能起到點明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效果。要重視發揮典型的引導作用,培養、扶持一批不同類型、不同特色的典型,充分發揮出各項典型的各行各業中的示范、帶動作用。

四要抓落實。狠抓落實是對我們工作的考驗,既是工作態度,也是工作紀律。當前,市、縣兩級的工作思路都是清晰的,發展目標也明確,關鍵是狠抓落實、抓出實效。要建立健全抓落實責任制,把加快發展的目標任務,具體落實到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落實到各級干部,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敢于碰硬,在抓落實的任何環節上不能打折扣,杜絕出現“中梗阻”的現象,做到令行禁止,政令暢通。各級領導要帶頭抓督查,對布置過的工作組織回頭看,形成抓落實的風氣。

五要抓隊伍。進一步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全面提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努力樹立黨政機關、領導干部的良好形象。要堅持公正的用人導向,改進干部管理和考核的辦法,形成一套圍繞第一要務來評判干部的評價和激勵機制,鼓勵干部敢闖敢試、敢抓敢管、敢作敢當,進一步在全市上下形成圍繞中心轉、盯住中心忙、扭住中心干的發展氛圍。小陳老師工作室原創

六要抓合力。有合力才能產生前進的動力,才能形成新的競爭力。要充分發揮人大、政府、政協幾套班子和各部門單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廣泛發動各界群眾、社會團體、民間組織、經濟主體,共同為加快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獻計出力。要充分發揮好各職能部門對促進發展的能動作用,當前,特別要加強金融支持,切實解決好融資難、貸款難的問題;加強稅收等方面扶持政策的落實,為企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創造更加寬松的政策環境;加強對電力、運輸、土地等部門的組織協調,著力解決好經濟發展中的能源、交通、用地等方面的矛盾和問題,為縣域經濟創造更加優良的發展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