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示范學校聲譽 努力探求辦學新路
時間:2022-02-18 02:07:00
導語:樹立示范學校聲譽 努力探求辦學新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石棉縣是漢、彝、藏等族雜居的山區小縣,全縣總人口僅有12.3萬。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2002年8月16日正式掛牌成立了石棉縣老年大學。
在5年多的辦學實踐中能與時俱進,健康發展,受到社會各界的贊賞和好評,主要歸結于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縣委、縣政府把發展老年教育事業放到重要議事日程,老年大學組建了強有力的領導班子。
石棉縣在創建四川省敬老模范縣以及精神文明縣城中,始終把發展老年教育事業、辦好老年大學作為重要內容擺進了實施方案。老年大學掛牌后,賡即就由石棉縣委辦公室、石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了“石委辦(2002)63號”文件,即“關于組建石棉縣老年大學校務委員會的通知。”這個“通知”充分體現了縣委、縣政府等四大班子領導對老年大學的高度重視,縣級四大班子主要領導都分別擔任了名譽校長;校長由縣長兼任,常務副校長也由縣級干部擔任,主持老年大學的常務工作。同時15位校務委員會成員也由縣級和局級(含退休)干部組成,校務委員會內設的辦公室、教務處、后勤處主任都由有辦學經驗的局級干部擔任。
2004年人事變動后,又由縣委書記直接兼任了老年大學校長,而且多次擠出時間到學校了解情況,聽取意見、解決問題,并為全校學員作政治經濟形勢報告,有力地激發了學員們的學習熱情。盡管人事多次變動,但老年大學校務委員會的規格始終沒有變。2006年初,校長調離去雅安市擔任副市長后,校務委員會再次進行了調整,新任的石棉縣委書記又接任了老年大學校長職務,并且在第二次常務委員會上發表了語重心長的講話,對開辟老年教育新路,進一步關心支持老年大學、推動老年大學健康發展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原常務副校長因事離任后,縣委又決定原石棉縣委副書記、縣人大主任(現任縣政府經濟顧問)擔任常務副校長,從而充分保證了對老年大學的管理和領導,使老年大學更加與時俱進、生機盎然。
二是學校以人為本、管理到位、教學秩序井然,整個校園充滿著積極上進和諧友好的氣氛。
老年大學開辦后,堅持結合縣情實際,結合中老年朋友的愿望和要求,開設了電腦、書法、繪畫、音樂、舞蹈、英語六門學科為專業課,政治時事、健康講座、攝影知識、花卉管理等學科為公共課,學校教務處根據教學場地,教學內容進行課程安排,每周從周一到周五,從上午9:20—11:00,下午2:30—4:00,各個教學班都按課表按時上課。各班建立了班委會,由班長與校級領導、任課教師、加強聯系、解決教學與社會活動中的相關事宜,使學員們學有所獲、心情舒暢。
為了做到有章可循,學校分別制定了《校級領導工作職責》、《管理人員值班制度》、《校產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教師授課計劃》和《學員守則》等。辦公室、教務處、后勤處各司其責、既分工又合作,并且由常務副校長主持定期召開教師會和班干部會。教師會主要研討教學工作,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凝聚力。班干部會主要通報學校有關情況、溝通思想、形成共識,增強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娛樂的和諧氣氛。事實充分說明班干部在帶領全班學員履行《學員守則》,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成為辦好和諧校園、維護縣級示范學校的重要力量。
在按學校排定的課表學習專業課和公共課的同時,又認真開展興趣小組活動。通過興趣小組的開展,有的學會了電子琴,有的學會了二胡,有的又學會了葫蘆司等,每到興趣小組活動時間,老年大學校園里總是歡歌笑語、琴聲悠悠,大家十分開心。
三是辦學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對進一步辦好老年大學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障。
老年大學成立后,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辦學經費的投入,并及時決定納入縣級財政預算。2006年增加為5萬元。同時根據教學需要,又增添了教學設備,解決辦公電腦2臺、教學電腦26臺、音響設備4臺,辦公桌5張,櫥柜14個,樂器(管樂、弦樂、電子琴、中華大鼓、中鼓、手鼓等)40余件,各類演出服裝220件(套),整個教學設備投資達到12萬多元。經費的投入和教學設備的不斷完善,為推動老年大學的教學工作,辦好縣級示范學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除縣財政投入外,老年大學按照物價部門的規定,每學期向學員收取一定數額的學費,其中電腦班60元,其它各班40元,英語班免收。75歲以上的學員只交學費的一半;80歲以上的學員全免,同時根據學校的規定,每學期還要從收取的學費中返還部份給各個教學班,作為班級活動經費,對此也增強了老年大學的活力,激發了學員們的學習積極性。
四是有熱心為老年教育服務的任課教師,對增強學校凝聚力,辦好縣級示范學校發揮著重要作用。
辦好老年大學教師是關鍵,必須要有一批熱心服務于老年教育事業,業務過硬,而且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石棉縣老年大學根據教學內容和課程的需要,一開辦就分別聘用了七位教師到學校任教,辦學第十學期以來,都有相對穩定的任課教師。其中音樂舞蹈教師3人,電腦(兩個班)教師1人,書法教師1人,美術教師1人,英語教師1人。除此,公共課——政治時事課由縣級領導主講、醫療保健、攝影、花卉等講座又另行安排。
教師們在教學中都十分熱情執著,都按自己的教學計劃用才施教。課余時間還十分耐心解答學員提出的問題。通過教師們的辛勤教學,學員們不斷學到了許多過去從未學到的專業知識,從而充實了自己,豐富了生活,愉悅了心身,廣交了朋友,增進了友誼。教師們辛勤奉獻、任勞任怨的可貴品質也激發了學員們積極進取,認真求知的奮發精神。充分展示了老年大學校園里“老有所學、老有所教”的可喜局面。
五是學校努力服務社會、回報社會、聲譽不斷提升。“老有所學”的激情越來越是高漲。
石棉縣老年大學在堅持校內上好各門專業課和公共課的同時,還認真結合縣情,結合縣上的各類慶典活動,組織學員走出校門、送文化到鄉鎮、到社區、開展文藝聯誼活動。每年都參加全縣迎春晚會即慶祝“八一”建軍80周年和“九.九”重陽專場演出,前后幾次到縣第一、第二敬老院開展慰問活動,參加彝族鄉火把節聯歡演出。僅僅在第五學年中、前后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的匯報文藝演出就達13場,參加的學員達到457人次。
除了文藝演出、學校還組織全校學員專程前往彝鄉觀考察新農村建設,到冶勒水庫、松林河、田灣河、龍頭石、大崗山等地參觀水電開發工程情況;到安順場參加“5.25”紅軍長征紀念活動,“八一”愛民小學奠基儀式,落成典禮以及移民新區建設情況等。音樂舞蹈班在班長帶領下,還自發組織了部分學員先后到峨嵋山市、涼山州、甘孜州開展考察學習聯誼活動。通過校外活動,極大地提高了石棉老年大學的聲譽。不僅使學員們進一步開闊了視野,受到了鼓舞,看到了發展,振奮了精神,同時對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也產生了深刻影響。
石棉縣老年大學已經成為全縣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亮點。2006年底已被四川省老齡工作委員會授予縣級示范學校。由此,全縣中老年朋友“老有所學”的激情油然迸發,要求學習的學員十分擁躍”。第十學期學員人數最多的一期(含兼學兩科以上的學員)注冊人數達到194人。辦學以來學習的人數累計達到1175人次。在學員中,有縣科級干部、有教師、有醫生、也有工人、農民。既有夫妻雙雙和父女同進課堂的,也有兄弟娣妹一起上學的。年齡最大的85歲、最小的30多歲。其中音樂舞蹈學員就達117人。整個學校呈現出團結進取,夕陽生輝的美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