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生態發展之路 全力打造生態示范鎮
時間:2022-01-13 11:00:00
導語:走生態發展之路 全力打造生態示范鎮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雙豐鎮地處鐵力市西部,距鐵力市區二十五公里。鎮域北靠呼蘭河,南與伊春雙豐林業局接壤,西與慶安縣隔安幫河相望,東鄰鐵力市王揚鄉。鎮域總面積為691.60平方公里,中心鎮地域面積3.5平方公里。南部屬低丘陵地形,北部地處平原地帶。綏佳鐵路、國道222公路從境內穿過,交通十分便利。雙豐鎮轄區22個行政村,55個自然屯,三個社區,總人口61,820人(其中:城鎮人口34,713人,農業人口27,107人)。2004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實現4,324元,農村人均收入實現3,596.40元。
幾年來,雙豐鎮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確立生態優先、環保先行的發展理念,以建設生態型文明小康示范鎮為目標,對雙豐鎮進行了全面改造,使得小城鎮建設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一、抓規劃編制,小城鎮建設有章可循
2002年,雙豐鎮被國務院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確定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后,為了使小城鎮建設有章可循,經報請鐵力市人民政府批準,于2003年聘請黑龍江省寒地設計院為雙豐鎮編制了《雙豐鎮小城鎮總體規劃》,并與當年經過省建設廳專家論證通過。《雙豐鎮小城鎮總體規劃》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有五章,第二部分有九章。
2003年,鐵力市委提出了“生態經濟發展戰略”,雙豐鎮將小城鎮建設目標確定為建設生態型文明小康示范鎮。為了使《雙豐鎮小城鎮總體規劃》更具有可操作性,先后編制了《雙豐鎮生態經濟發展規劃》和《雙豐鎮生態農業發展規劃》、《雙豐鎮生態畜牧業發展規劃》、《雙豐鎮生態工業發展規劃》、《雙豐鎮生態示范鎮建設規劃》、《雙豐鎮生態文明村建設規劃》、《雙豐鎮生態旅游業發展規劃》、《雙豐鎮小城鎮環保規劃》等七個子規劃。這些子規劃的制定,有利地保證了《雙豐鎮小城鎮總體規劃》的實施。使得城鎮建房由過去的無序建設向有序方向發展,有效地杜絕了私建、亂建現象的發生,城鎮建設更加趨于合理,小城鎮總體面貌發生了根本改善。
《雙豐鎮小城鎮總體規劃》的編制為雙豐鎮小城鎮建設提供了依據和目標,在最近兩年的實施過程中,有效地規范了鎮容鎮貌,小城鎮面貌渙然一新。
二、抓招商引資,全面提高城鎮人民居住水平
雙豐鎮1996年被列為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和黑龍江省14家綜合改革試點鎮,1998年被列為全國生態環境及基礎設施建設試點鎮,鐵力市政府以建設“經濟特區”的模式出臺了優惠政策,雙豐鎮自身又出臺了促進房地產開發和工業小區建設的優惠政策,從此雙豐鎮小城鎮建設發展步入了快車道。
按照鐵力市委提出的“對上爭取搞建設、招商引資謀發展”的工作要求,雙豐鎮把對上爭取優惠政策作為小城鎮建設的動力,把招商引資作為小城鎮建設發展的主要手段。通過對上爭取優惠政策,有效地保證了招商引資工作的順利開展;而通過招商引資,切實提高了廣大城鎮居民的居住水平。2005年1—9月份,招商引資項目7戶、企業轉制出售1戶,招商引資額3,505萬元,實際到位資金3,125萬元。
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加快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在招商引資工作的拉動下,雙豐鎮建設二個工業園區、做大做強三項加工業整體工業布局已經形成。二個工業園區:一個是與雙豐局聯合壯大家俱工業園區,另一個是繼續引導木材工業小區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轉型的木材精深加工園區。做大三項加工業:一是指以木材工業小區為龍頭的木材精深加工業,二是指以九河泉米業為龍頭的大米加工業,三是指以益盛肉制品公司為龍頭的畜禽產品加工業。木材工業加工小區,呈現了從來沒有過的活力,加工業戶達到了236戶,進材量和木材加工量在2005年都創下了歷史新高。進材量達到40萬立方米,木材加工量達到35萬立方米。2005年1—9月份,雙豐木材加工業總產值達到41,000萬元。
雙豐鎮整體工業布局的形成,不但解決了雙豐林業局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而且拉動了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進程,加快了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使得小城鎮人口不斷壯大,據2005年人口抽樣調查統計,雙豐鎮城鎮人口已發展到34713人,占雙豐鎮總人口的56%以上。僅雙豐木材工業加工小區就轉移了3,000多名農村富余勞動力。
鎮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經濟發展環境和投資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房地產開發業同樣也呈現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態勢。自九六年至今,用于樓房建設資金投入累計達到11,714萬元,建成居民住宅樓和綜合性商品樓38幢,建筑面積152,523.1平方米。在資金投入中,對上爭取資金600萬元,招商引資9,414萬元,自投資金1,700萬元,招商引資占總投資的83.4%。1996年前,雙豐鎮住房總面積為62.5萬平方米,人均占有住房面積約18平方米;而現在,雙豐鎮住房總面積為777,523.1平方米,人均占有住房面積約22.4平方米。雙豐鎮中心鎮總戶數為9,645戶,居住在樓房的居民3,048戶,占總戶數的31.6%。
在所建成的48幢樓房中,建筑公司在施工前,主要聘請哈爾濱設計院、伊春市設計室、鐵力市設計室等設計單位進行圖紙設計。在設計過程中本著因地制宜、美觀實用的原則進行設計,所有樓房建筑(除正在施工的3幢外)均已驗收合格,并投入使用。
三、抓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鎮居民的生活質量
雙豐鎮把改善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小城鎮建設的切入點,全面實施了城鎮基礎設施改造工程。幾年來,雙豐鎮共投入資金12,828萬元,對城鎮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使得居民行走的路面整潔了,排水通暢了,飲水質量改善了,信息渠道靈活了,業余文化生活改善了,城鎮人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
一是全面整修城鄉公路。投資1,046萬元,修建高等級路面22.7公里,通鄉路、通村路和村內路全部實現了砂石化,全伊春市第一條通村黑色路面在雙河村建成通車。
二是完善居民給水網絡。投資240萬元改建了雙豐供水管網和供水設備,增加水處理設備2套;廢除原有水塔式高差供水,改為地下凈水池壓力泵供水;將原有的支狀主供水管線改造成網狀供水,有效地保證了雙豐鎮內企事業單位和居民的正常供水。從而,雙豐鎮的自來水普及率達到了99.7%。
三是全面改造城鎮排水設施。投資640萬元,改、擴建地下排水5,200多延長米,新鋪設地下排水管線2,560延長米,形成的地下排水管網遍布雙豐鎮的3個社區的主要干道,城鎮居民使用地下排水的普及率達到了70%以上。
四是提升居民供氣能力。投資130萬元,對石油液化氣站進行了擴建改造,提升了供氣能力,城鎮居民使用液化氣的住戶占總住戶的89%,農村有75%的住戶使用了石油液化氣和沼氣。
五是構建城鎮夜色景觀。投資63萬元,在雙豐中心鎮的主干道架設路燈42盞,每隔40米在路兩側各設一盞路燈,由城管部門負責維修,完好率達到100%,給城鄉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六是提高居民收視效果。投資46萬元,對城鎮有線電視線路進行了改造,城鎮居民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98%。農村使用全向微波或多向微波收看有線電視節目,農村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91%。目前,農村有線電視光纜改造工程正在施工,已有10個村18個自然屯收看到了光纜傳輸信號。
七是加快信息工程建設。雙豐林業局電話所改制后,由網通公司投資48萬元,對原雙豐林業局電話所所管轄的電話線路進行了改造,對電話號碼進行了升級。目前,雙豐鎮城鎮居民程控電話入戶率達到90%以上,農村居民程控電話入戶率達到76%左右。
八是加強市場建設與管理。為了促進城鎮市場的繁榮,雙豐鎮投資萬元興建了雙豐商城;在友誼路設立了農貿早市,不但方便了城鄉居民,而且規范了市場秩序。
四、抓綠化、美化、香化,提高城鄉居民的文明程度
在鐵力市委“三年文明村會戰”和“生態經濟發展戰略”的號召下,雙豐鎮黨委把生態文明村鎮建設納入了重要的工作日程,先后編制了《雙豐鎮生態文明示范鎮建設規劃》和《雙豐鎮生態文明村建設規劃》。并以此為準繩,加大投資力度,開展了綠化、美化、香化、亮化建設。鎮黨委和鎮政府在文明村鎮建設中,采取了一般干部包村屯、社區和企事業單位,領導干部包片的辦法,實行了責任制分工,對指標進行量化,力求做到層層有責任、人人有指標,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全鎮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村屯的廣大干部、職工和群眾紛紛投入到生態文明村鎮建設之中,城鎮面貌渙然一新,改變了過去臟、亂、差的局面,城鄉居民的文明意識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
一是加大環境建設投入力度。投資158.6萬元,實現道路綠化15.3萬延長米,建設環城及其他各種綠地28公頃,占鎮內建設用地的8%。對鎮內的一街一路進行了綠化,植樹2370株,其中垂榆670株、銀中楊240株、柳樹710株、灌木花苗750簇。美化、香化延長米,栽植各種花苗39,400棵。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充分利用空地、院落等進行美化、香化、亮化,每個單位都建有綠地,城鎮綠化、美化工作成為雙豐鎮的全民參與的一項重要工作。
二是為居民創造業余活動場所。投資89萬元,對雙豐富民廣場進行了改建和擴建,對站前廣場進行了擴建。建成后的兩個廣場集休閑、娛樂、體育鍛煉為一體,成為社區秧歌隊每晚活動場所和居民晨練的人員集中場所,極大地豐富了城鎮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
三是加強環境衛生管理。雙豐鎮在城鎮路面全面升級,環境設施日漸完善的前提下,增加環衛工人56人,使得城鎮垃圾做到了日產日清。并投資5萬元建垃圾場一處,對垃圾進行定期焚燒,防止造成垃圾污染。
四是嚴格控制企業污染物排放。對新辦企業實行環保準入制,不符和環保要求的企業堅決不批準在雙豐辦廠。對現有的企業加強環保檢查力度,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予以停產整頓,直到符合環保要求為止。通過幾年的整治,目前鎮域內所有企業排放物均達到了環保要求。
五是健全公廁管理機制。由于雙豐鎮城鎮居民中,雙豐林業局職工和家屬占絕大多數,因此所居住的公房較多,且每戶都沒有自家的廁所。針對這一實際情況,雙豐鎮在每個居住小區均設有公廁,共有公廁37座。并且設有專人負責衛生管理,這樣既方便了群眾,同時又規范了城鎮衛生秩序。
六是嚴格規范個體工商戶牌匾懸掛秩序。雙豐鎮在每年都協調雙豐林業局的有關部門,對沿街商業服務網點的牌匾進行不定期的檢查清理,對不符合城鎮管理規定的堅決予以取締。特別是對移動式牌匾和有礙美觀的各種宣傳牌更是嚴管嚴查,有效保持了街容街貌的整潔靚麗。
五、抓城鎮管理,小城鎮建設健康發展
為了更有效地實施總體規劃,雙豐鎮成立了小城鎮建設領導小組,指定一名副鎮長專門負責此項工作,雙豐鎮各村屯、社區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同時制定了《雙豐鎮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
為了進一步明確責任,鎮機關設有城建部門具體負責建房審批工作,村屯、社區設有專人負責建房申報和監督。在建房審批時,首先由村屯(社區)的工作人員對照村屯規劃(社區規劃)進行初審后,報鎮城建分局。城建分局經現場勘察后方決定是否審批。農村建房審批合格后,下發審批手續,待房屋建成方辦理《房屋產權使用證》。
正確的總體發展規劃、嚴格的管理制度,使得雙豐鎮的小城鎮建設呈現出健康、有序、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一個生態型的文明小康鎮即將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