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事跡材料

時間:2022-12-02 04:01:00

導語: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事跡材料

各位領導,同志們:大家好!

今天,當我走上這個講臺,我首先想問一個小小的問題:你吃過“吉健”牌葡萄嗎?你知道“吉健”葡萄為什么會那么甜嗎?如果你還不知道,那就讓我來給你講一講,一個在小小的葡萄上成就了甜蜜事業的人!他,就是優秀共產黨員、梅李鎮珍北村葡萄種植戶、常熟市吉健葡萄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屈指算來,*種葡萄差不多已有十個年頭了。一顆顆晶瑩圓潤的葡萄,讓*越來越深地品嘗到了生活的甘甜。但在坐的各位也許不會想到,如今生活在甜蜜之中的*,幾十年前卻是一個名符其實的“苦孩子”!

讓我們把時光倒回到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吧——

44年前,*出生在珍北村一個普通的農家。年僅7歲時,他的父親就不幸早逝,是母親含辛茹苦地一手把他撫養成人。家庭的不幸遭遇,并沒有影響到*對文化知識的渴求,在小學、初中、直至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始終在學校里名列前茅。1980年上半年,對*來說,是即將高中畢業、并將參加高考的關鍵時期,以他當時的成績,考取一所不錯的大學應該不成問題。然而就在這時,人生中的又一次不幸突然地向他襲了過來——他的母親因病癱瘓了。

由于*是父母唯一的子女,所以,照顧病癱母親的重任,便責無旁貸地落到了*還略顯稚嫩的肩上。打這天起,他一邊要一日三餐地替母親端水、送飯,一邊仍要打起精神背著書包去學校上學。

假如僅僅是勞累倒也罷了,最最讓*犯難的,還是這樣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如果自己考上大學,固然是件好事,但又由誰來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呢?而如果就這樣輕易放棄高考,說實在的,又是多么的心不甘、情不愿!“是參加高考?還是干脆放棄?”面對這一兩難選擇,在外人眼里很是堅強的*,終于在一個星期天趁母親不注意時,一個人偷偷地來到父親的墓前,傷心地大哭了一場。

伸手擦干淚水時,*也鄭重地作出了最后抉擇:放棄高考,留在家中侍候母親!

回到家里,*微笑著把自己的決定告訴了母親。母親聽后,什么話也沒說,只是難過地扭過頭去,無聲地流下了兩行渾濁的淚水。

高中畢業后,*回到了村里。村領導考慮到他家的實際情況,把他安排到村電管站當電工。從此,*開始過上一邊上班、一邊照料病母的日子。平常,不管工作有多忙,他每天中午總是要趕回家去,做好飯,端到母親的床邊,然后自己匆匆扒幾口飯,又趕緊去單位上班。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十年。十年,既是短暫的,又是漫長的,畢竟是3600多個日日夜夜啊!

九十年代初,隨著村鎮的合并,村電工也由原來的在村里上班改為到鎮里上班。*考慮到去鎮里上班后,因為路途較遠,就無法每天中午趕回家里為母親做飯了,于是只好忍痛放棄了電工工作,靠做點小生意謀生。

時間很快到了1999年。這天,平時喜愛讀報的*在翻看一張報紙時,無意中看到張家港市有一位名叫徐衛東的青年農民,從兩畝葡萄開始發家致富,最后被評為“江蘇省十大杰出青年”的事。看完文章,*頓時感到眼前一亮。他想,人家能夠靠種葡萄發了家、致了富,我為什么就不能呢?然而,這樣的念頭就像風中的一朵小小火苗,只閃了一閃,隨即就在*的腦海中熄滅了。原來,興奮過后的*突然意識到,家人是不會支持自己種葡萄的。

*之所以有這種直覺,其實是有其原因的。首先,當時農村普遍的觀念是,有能耐就應該去經商做生意;其次,種葡萄起碼要投入幾萬元資金,自己根本就拿不出這筆錢來;不過,這兩點還都不是最主要的,最最讓人喪氣的還在于,他的小舅子在這之前曾經種了十多年葡萄,不僅一分錢沒賺著,還虧進去幾萬元,最后不得不舍棄了!

盡管可能面臨著很大的阻力,但倔犟的*還是想嘗試一下。打定主意后,*立即開動了腦筋,他覺得先從身邊熟悉的人開始做“工作”,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于是就挑了個妻子心情好的時候,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和盤托出了。讓*沒想到的是,妻子雖然沒說贊成,卻也沒有堅決反對。

為了盡快與妻子形成“統一戰線”,*趁熱打鐵,干脆帶著妻子直接去了一趟張家港。在徐衛東已經形成規模的葡萄種植園里,兩顆渴望創業的心都同時被悄然撥動了。

隨后,*屢次前往張家港,當面向徐衛東求教各種葡萄種植和管理問題,并很快學到了相關技術。當年,*東拼西湊地借款5萬多元,毅然以每畝465元的價格包下了村里的15畝土地,并從張家港優質葡萄研究中心引進了3000多株葡萄新品種。那時,15畝土地,3000多株葡萄,就是背負著5萬元債務的*一家人全部的希望。他不敢有絲毫的馬虎,除了照料母親,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傾注到了這些葡萄苗上。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管理,15畝葡萄苗木樹體全部成型,為第二年的豐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這一年時間里,原本健壯結實的*,不僅因為風吹日曬變黑了,連體重也足足瘦掉了20斤。

*有一顆孝敬之心。他母親體弱多病,在床上整整躺了26年,*就26年如一日地服侍在病榻前,直到去年6月老人安然去世。

2000年秋天,*種植的15畝葡萄喜獲豐收,不但償還了所借的債務,還略有贏余。這個自小便體會到艱辛滋味的“苦孩子”,終于第一次品嘗到了葡萄給他的生活帶來的甜頭。

一顆小小的葡萄,在別人眼里也許除了可以吃以外,再也沒有其它什么了,但到了喜歡思考、善于捕捉機會的*這里,他就能從這顆小小的葡萄里,發掘出一個富有潛力的產業來。2003年,*把自己的葡萄種植面積擴大到80畝,成立了常熟市吉健葡萄科技有限公司,并注冊了“吉健”商標,決定走規模化、品牌化經營之路。自公司成立那天起,*就提出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發展思路,大力推廣優質葡萄標準化栽培技術,通過“適期疏果,控制產量,采用無公害套袋技術”等生產管理方法,不但在畝產產量上創下了我市的最高紀錄,而且在質量上也跨上了新的臺階。他種植的葡萄相繼通過了“農業部綠色產品”、“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蘇州名牌產品”的認證,他的葡萄種植園還被認定為“江蘇省無公害果品基地”,從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因為自小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所以*心里十分清楚這樣一個現實:在農村,生活貧苦的人其實還有不少。自己如果能夠通過一串串葡萄,也讓他們嘗到生活的甜美,那該多好啊。2005年,碧溪人王正剛在做羊毛衫生意時,由于沒有摸清市場行情虧了本,欠了一身的債。他在債務纏身、無路可走的情況下,苦著臉找到了*。*在了解了他的實際生活境況后,無條件地為王正剛提供了種苗和農資,并指導王正剛種植了2畝地的葡萄。到了去年,這2畝地的葡萄果然有了一個不錯的收成。去年年底,老王終于眉開眼笑地上門來了。一開始,*以為他是來還尚欠著的種苗款和農資款的,就趕緊給他遞煙、泡茶。沒想這老哥磨蹭了半天也沒把錢掏出來,不由就疑惑了起來,心想他今天葫蘆里到底要賣什么藥?*就只好默不作聲地盯著老王看。老王大概被看得不好意思了,就“嘿嘿嘿嘿”笑了幾聲,總算開口說了幾句話,但這幾句話卻差點沒把*給笑岔了氣。老王是這樣說的:“殷總,我今天不是來還錢的,今年我想把葡萄種植面積再擴大擴大,請你再為我提供8畝地的種苗和農資。我知道你是個好人……”直到這時,*總算明白了老王的來意,不過,最后還是爽快地答應了老王的要求。據不完全統計,幾年來,*一共為幾十個老王這樣的鄉鄰提供了熱心的幫助。一位親戚看到這些,就提醒*說:“貓教老虎還留一手呢,你這樣毫無保留地幫助別人,等別人都把葡萄種好了,你的葡萄還賣給誰啊?”*卻笑笑說:只有我一人富裕不稀奇,只有大家攜手發展種植產業,共同走上致富道路,才是共產黨員最大的心愿!

*種植葡萄,特別崇尚八個字,就是:品種,品質,品牌,品德。2005年夏天,強臺風“麥莎”襲擊了整個江蘇,那些天里,看著一陣緊過一陣的風雨,*的心也在風雨中經受著煎熬,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連續幾天的大風和暴雨,把*種植的十幾畝無公害葡萄的套袋都刮掉了。當臺風過了以后,如果打一打農藥,這十幾畝葡萄還是可以獲得收益的。但*認為,既然叫無公害葡萄,就不能作哪怕一點點的假,所以最后對這十幾畝葡萄放棄了采摘。盡管一下子損失了20多萬元,但因為在保護品牌的同時,更保住了做人的信譽和品德,*覺得還是相當值得的!

為響應市里提出的“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號召,*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吉健葡萄專業合作社”。以種植無公害葡萄為特色產業,以合作社為廣泛形式,帶領廣大農民共奔富裕之路。合作社從一開始的三、五戶農戶入社,發展到目前的80多戶農戶入社;葡萄種植基地也由原來的15畝,發展到現在的500多畝。通過不斷的吸納和輻射,已經帶動周邊鄉鎮的碧溪、東張、吳市、周行、虞山寶巖等地的眾多農戶參與了合作經營。在生產管理上,合作社實行“四個統一”,即:統一生產,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品牌,統一收購和銷售。隨著合作社成員的不斷擴大,種植葡萄的面積也越來越多,預計今年可收獲“吉健”葡萄200多噸。按照往年估算,農戶每畝葡萄的收益將在一萬元以上,真正做到了農業的“高產出”。

沒有吃過“吉健”葡萄的人不會說葡萄酸,吃過“吉健”葡萄的人更會說葡萄甜。在去年重陽節到來之際,*不僅無償贈送梅李敬老院的四五十位老人每人一箱葡萄外,還以低于市價10元的價格,向全鎮2500多位80歲以上老人每人提供了一箱葡萄。許多老人一邊吃著葡萄,一邊樂呵呵地笑著說:“真好吃!真甜!”據說,待到今年重陽節時,*已把低價供應的人員擴大到全鎮70歲以上老人。

各位領導,同志們,現在,你是否已經明白,*種植的“吉健”葡萄為什么會這樣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