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普指導員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01-25 03:44:00

導語:農普指導員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普指導員先進事跡材料

全國第二次農業普查工作早已告一段落。作為歷史的一頁,漸行漸遠。但我們不能忘記,在平凡而艱巨的農普工作中,涌現出的忘我工作者———*鄉的農普指導員*就是其中的一員。

*,男,58歲。曾是*鄉*村的老支書。盡管家中有80歲的老母親需要有人照顧,但身為*村指導員,為了不耽誤農普工作,他把照顧老母親的任務全部托付給老伴,自己每天騎上自行車行程20多里檢查各小區的農普實情,發現問題及時通過各普查小區進行糾正,同時,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工作方法。老李人送外號“犟眼子”,可正是這種“犟勁”把農普工作搞得有聲有色,項目指標分析準確到位,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總結方法,有時一天要集中普查員兩次,對共性問題進行培訓,要求普查員通訊工具暢通,以便隨時聯系,聽從業務指導。用他老伴的話說:“我家老李是個工作狂,有時連做夢都說農普話。”

在業務各方面,老李立下了三條規矩:一是每個普查員填報的內容必須與實際相符。二是必須注意戶表中的邏輯關系與平衡關系。為了防止被訪問人搞混詢問內容,采用“例問法”。三是技術規范與填報質量要正確規范,普查員入戶登記時,心中必須時刻把握老李立下的“三條鐵令”缺一不可。普查員在老李的帶領下,一邊入戶登記,一邊探討新出現的問題,在討論過程中,大家有時是面紅耳赤,有時又象打勝仗似的高談闊論……

在工作中,老李真是苦思冥想。為了減少填報錯誤,使數量有限的入戶表不浪費一張,先打印出草表入戶,直到通過議查,互查合格,才能登正式入戶表,這樣方便發現錯誤又做到保證填報質量。

老李,這個平凡的農普工作者,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們每個普查員必須有集體榮譽感,為了打勝農普“大仗”掉三斤肉也值。這是多么質樸的語言。凝聚著高尚的忘我工作精神,讓工作得以順利開展,正是有了千千萬萬個老李,我縣的農普工作才能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