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事跡材料
時間:2022-02-27 08:26:00
導語:街道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深化認識、明確目標,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推進社區建設的根本途徑
一是正確分析形勢,提高對精神文明建設重要性的認識。社區是居民群眾聚居的地方,也是城市經濟、社會和文化生活基本單位,是城市管理的細胞,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進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今的**社區與過去的老**相比,發生了三個重大變化:一是社區地域面積擴大,增加了3倍;二是人口增多,增長近4倍;三是外來人口和流動人口大量涌入,使我們的工作對象由過去的家家熟知,人人認識變為不甚了解、不太熟悉。面對這種局面,社區黨委深刻認識到,要承擔起發展一方、穩定一方、造福一方的歷史重任,就必須把精神文明建設牢牢抓在手上,以精神文明建設統攬和推進社區各項建設。為此,社區黨委書記譚竹青強調:“精神文明建設一點也不能差,差一點也不行。社區其它各項建設,必須以精神文明建設為基礎,并為其它各項建設注入動力,提供保障。這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實際步驟,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型社區的迫切需要。”
二是堅持“三個到位”,奠定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基礎。首先是組織領導到位。幾年來,我們根據實際,及時調整和健全精神文明建設活動領導小組,組長由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譚竹青親自擔任;副組長由2名黨委副書記擔任;6名居委會副主任及社區經濟實體負責人、部分居恰巧表任成員,加強了對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領導;其次是部署實施到位。我們按省、市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內容、標準和要求,逐項進行了細化和分解,并制定了崗位目標責任制,落實到各居民組、各經濟實體,落實到每個人,使創建活動橫向到邊,縱向到人,沒有空白點,沒有死角;再次是資金投入到位,保證了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需要。可以說,近幾年是我們投入最大、實現項目最多的一年。據統計,幾年來,總投入高達120萬元,其中直接用于或服務于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資金即達30萬元。
二、加大社區法制建設力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一是建立普法宣傳陣地,我們自籌資金,建立了社區法制教育畫廊、社區廣播站、社區圖書館等,并依托這些陣地廣泛開展普法宣傳活動,這些陣地發揮了重要作用,社區居民普法宣傳面達98%以上;二是建立培訓教育陣地,社區成立了“業余黨校”、“居民法制學校”、“市民學校”、“青少年法律教育學校”,定期或不定期舉辦“法律知識專題講座”、“學法懂法用法百題競賽”、“學習貫徹《勞動法》知識競賽”、“少年模擬小法院”等活動,一年來,參加培訓學法的干部、居民、青少年達2000余人次;三是建立法律服務陣地。社區成立了法律咨詢室,設立開通了“148”法律服務專線,搭起法律援助的“綠色通道”。在便民求助中心法律窗口,為社區居民法律咨詢提供了方便條件;四是建立法律援助陣地,市、區司法部門在我們社區設立了法律援工作平臺和服務窗口,實行了律師、公證、法律援助三進社區,定期在窗口開展咨詢;四是堅持不懈地開展遵紀守法教育活動。我們針對社區居民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實際,通過舉辦“爺爺奶奶學習班”、“姥姥姥爺學習班“、“年輕父母學習班”和法律知識競賽,學法、用法演講比賽等形式,對社區干部、居民、青少年和流動人口進行生動、活潑、直觀的遵紀守法教育,在社區居民中大力提介“在單位做個好職工、在家庭做個好成員、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區做個好居民”,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的文明意識、守法意識、依法維梳意識、治安防范意識和與犯罪行為做斗爭的意識。
三、加大社區文化建設力度,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一是在青少年中成立了“少年百花藝術團”、“中青年合唱團”,配合學校舉辦“夏令營”、“科技小制作比賽”,參觀旅游活動,豐富了青少年的校外生活。特別是社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成立,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活動場所,每天來參加活動的青少年絡繹不絕。二是在老年人中成立了“秧歌隊”、“老年合唱團”,開辟了“老年戲迷角”,經常組織各種演出活動。社區服務中心的老年活動室開放后,每天來此參加文化娛樂活動的老年人達近百人之多。三是建立了圖書閱覽、書法繪畫、棋類健身3個活動室。圖書閱覽室藏書2萬余冊,訂有各類報刊、雜志40余種,每天免費開放,為社區居民讀書看報、文化娛樂提供了舒適場所。四是開展節慶文化活動和廣場文化活動。每逢節日或重大紀念日,社區都組織居民文藝積極分子排練節目,舉辦文藝匯演、消夏晚會,知識競賽等活動。一年來,社區自編的“****社區之歌”、“四唱計劃生育好”、“退指標”、“黨啊,我們永遠熱愛您”、“夫妻悄悄話”等一大批節目,在參加市、區和街道的文藝匯演中均獲好評。
四、加大社區環境建設力度,服務精神文明建設
一是美化生活環境。一年來,在市、區市政的配合下,修了3條柏油路,鋪設方磚3000平方米,種植草坪5000平方米,栽種樹木1萬多棵,花卉3萬多株,新建起精品綠化景點3處,街心花園2個,涼亭1個,使社區環境實現了美化、綠化、彩化。
二是改善居住環境。我們組織居民開展“人人動手、美化家園”和“創文明樓院”活動,狠抓居民區的環境綜合整治,實現垃圾袋裝化,做到無亂堆亂放、無衛生死角、無落地垃圾,讓樓道亮起來,讓庭院美起來,為居民創造了優美、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
三是穩定社會環境。我們健全調整了以老黨員的骨干的義務巡邏隊、義務活動治安隊,民事糾紛調解委員會、調解小組等組織,形成了專兼結合的群防群治網絡,使社區治安狀況不斷改善,給社區居民帶來了安寧,帶來了安全,帶來了祥和,一年來,轄區內未發生一起刑事案件,民事糾紛也級少發生,2002年被評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幾年來,開展創建文明單位活動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是社區居民文明素質不斷提高,涌現出一批“文明樓院”、“文明家庭”和“文明居民”,有35%的居民和家庭成為“文明居民”和“文明家庭”,其中省級“文明家庭”2戶,市級“文明家庭“5戶。
二是促進了社區社會秩序的持續穩定。幾年來避免10多起刑事案件發生,協助公安機關抓獲流竄犯4人,破獲案件4起。社區呈現了計劃生育無超生、無早婚早良、無上訪事件、無刑事和治安案件的“四無“良好成局。
三是促進了社區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加強為經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有力地促進了社區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幾年來,全社區社會總產值年均達11000萬元,利稅均達60萬元。
實踐使我們深刻體會到: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使我們找到了加快發展社區經濟的活力源;給我們安裝了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推進器;掌握了解決了熱區熱點、難點問題的金鑰匙;取得了推進社區改革、發展的主動權。今后,我們要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加倍努力,以以更加扎實有效的工作,不斷推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為把****社區早日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文明的全國一流新型社區需努力奮斗。
- 上一篇:區項目建設和三力提升活動動員大會講話
- 下一篇: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