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察工作的學習材料

時間:2022-05-27 05:18:00

導語:干部考察工作的學習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考察工作的學習材料

科學考察和評價干部,是選準用好干部的重要條件,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要著力探索干部考察工作的新規律、新思路、新辦法,不斷提升識人用人公信度。

增強干部考察透明度。公開透明是擴大干部考察工作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更加廣泛地擴大群眾參與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切實增強公開性和透明度,做到讓干部群眾知情,才能使他們更好地參與和監督干部考察工作,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要綜合運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公開干部考察調整原則、任職條件以及考察人員的職責、工作紀律,把干部考察的標準、要求交給群眾,做到政策公開。要提前公布考察對象的姓名、考察理由、內容、時間、座談地點、座談范圍和監督電話等情況,把干部考察程序亮給群眾。民主推薦、民主測評結果要適時適度公開,干部的產生過程要公開通報,有效地落實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

拓寬干部考察渠道。一問一答、“三堂會審”式考察,往往會使考察者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容易產生“一人說了聽,兩人說了信,三人說了定”的思維定勢。要在嚴格考察程序的基礎上,逐步建立由單面性考察為大范圍、多角度、多層次考察機制。一是生活圈考察。將干部考察的觸角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通過考察他們的生活方式、業余愛好和社會交際,了解被考察人在對待父母、教育家屬子女、處理鄰里關系以及與親朋好友交往、個人興趣愛好等方面的表現情況,以便充分、全面、準確地了解道德水準、思想境界和綜合素質。二是追溯式考察。將干部的德才表現放到歷史的空間中進行檢驗,從現任崗位延伸至前任崗位,讓其前任崗位的群眾對其作出追溯式評價,了解考察對象在前任崗位調離后的反映,深刻了解考察對象的發展潛力。三是經常性考察。建立干部日常考察制度,通過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個別談話、專項調查、重大事項跟蹤考核、年度考核、信訪舉報等多種途徑考察識別干部,彌補集中考察時間比較倉促、談話范圍有限的不足,使任前考察作為經常性考察的印證,逐步改變“不提拔不考察”、“考察就意味著提拔”的狀況。

完善干部評價體系。通過完善考察內容、改進考察方法,不斷增強干部考核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完整性和系統性。考察內容上,要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要求,以德才素質評價為中心,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領導職責和工作目標,堅持考察共性內容與個性內容相結合,全面深入考察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的工作實績。在指標設計上,要根據不同地區發展的不同基礎及階段性特征,不同考察指標在科學發展中的重要程度,因地制宜地分別確定各地區考察指標,對能集中反映干部素質和水平的關鍵性內容和綜合性強、涵蓋面廣的主要指標,賦予較大的分值和權數。同時要根據領導班子與領導干部所承擔任務和指標要求的不同,注意把班子集體和干部個體區分開來。在綜合分析上,要堅持用科學發展觀考核干部實績,對考察各個環節掌握情況進行全面分析,使之相互印證、互為補充。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既看主觀努力,又看客觀條件,引導干部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工作和精力放在謀劃發展、推動發展、創造實實在在的實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