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中的民生關系思考

時間:2022-08-19 10:30:00

導語:科學發展中的民生關系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中的民生關系思考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弘揚黨的優良作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重要體現和重大舉措。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就此強調,要“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作決策、定政策充分考慮群眾利益和承受能力,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切實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根據這一要求,結合當前全黨全國正在進行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從堅持黨的先進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增強落實科學發展觀自覺性的大局出發,我們對發展與民生的關系做出了以下思考

發展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統一體。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歷史進程中,經濟發展始終是主流,而經濟發展的成果則表現為社會發展,二者密不可分。在當前條件下,這兩者的關系更突出的表現為發展與民生問題。社會發展,民生先行。民生是社會發展的最初層次,也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民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民生涵蓋與人民生活有關的一切,包括直接相關和間接相關的事情都屬于民生范圍內的事情。孫中山對民生的界定大致就是這種廣義的理解。孫對“民生”的解釋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群眾的生命。

由于廣義的民生概念過于龐大,所涉及的面過于寬泛,在實際操作中難以把握,所以我們這里所要探討的是狹義上的民生。狹義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從社會層面著眼的。從這個角度看,所謂民生,從社會學的意義來講,主要是一個社會的成員從社會中獲得的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社會資源和社會機會,具體來說,民生主要包括就業、教育、醫療、文化、公共衛生、社會保障、安全生產等方面,這些都是與老百姓生活切身相關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就是對社會的成員一種說明,

涉及到發展與民生的關系問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發展為民生問題的解決提供物質基礎,而民生問題的解決使得發展更加穩健。前者不需多言,發展生產力當然是前提,還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毫不動搖的搞好生產。對于我國現階段的發展來說,民生問題顯得越來越突出。縱使我們的GDP總量再大,財政收入再多,但是如果老百姓在就業、看病、住房、接受教育和培訓等方面得不到滿足,發展也不能說是成功的發展,至少是片面的發展;社會中存在的“上學難”、“看病難”、“就業難”、“物價高”、“房價高”等問題如果得不到改善,就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大局,最終發展的成果也難以保住,從而會從根本上影響到黨的執政地位。因而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注意民生問題,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社會建設的重中之重。公務員之家:

民生與發展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經常看到他們不一致不協調的一面。這里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老百姓與城管(城市管理者)的關系。老百姓迫于生計,在城市街道擺點小生意養家糊口,而城管則以影響市容為由,強迫小攤小販撤離,有時候甚至沒收他們賴以生存的工具和貨物,沖突由此發生。其實,這就是我們不科學發展、忽略民生的一種突出表現,執法者把普通老百姓排除在了發展的行列之外。城市決策者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往往從所謂的政績和面子出發,脫離社會發展的實際,片面追求城市管理中市容整潔的一面,而忽略了基本的民生問題,忽略了社會發展在不同階段的特征,一刀切地禁止街頭地攤小本買賣的存在。因為在他們看來,市容是看得見的政績,而民生則不易衡量,所以就往往舍民生而保市容。實事求是地說,這種地攤市場對改善城鄉人民生活都有重要意義,既解決了就業生存問題,又方便了城市居民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政府負擔,何樂而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關鍵是沒有意識到老百姓的民生問題,把老百姓的生計與整個城市的發展對立了起來。由此政府對出現的街頭買賣不是采取積極疏導措施,而是使用硬性取締的粗暴方式,不僅加大了社會管理的成本,也激化了政府和群眾的矛盾,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形象,削弱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民生與發展是完全可以協調的,二者并不存在根本矛盾。我們搞發展的目的無非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但是如果連老百姓的生計都得不到保障,我們所追求的發展又有什么意義呢?民生與市容,民生是本,民生更為重要,不要本末倒置。執法部門應該制訂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有限度、有秩序地開放城市地攤市場,增強服務意識,加強管理和引導,以實現民生與城市發展的雙豐收。

老百姓與城管關系僅是當前我國社會中發展與民生關系的一個側面。說到底,民生問題就是發展問題,關注和改善民生就是堅持科學發展觀。說民生問題是發展問題,一方面是因為有些民生問題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另一方面民生問題從根本上也要靠發展來解決;而民生問題的解決則會反過來推動發展,使發展更加協調、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續。因而,二者之間可以說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而二者的和諧統一,也正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堅持以人為本,貫徹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要求和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