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匯報
時間:2022-08-18 04:54:00
導語:科技局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尊敬的黨組織:
經過這一階段“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集中學習,我對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現將此次學習心得匯報如下:
科學發展觀,從我自身的角度理解就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性的發展觀,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和世界觀。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開創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新局面,就必須抓好“發展”這一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而“發展”這一第一要務,必須是科學的。正如總書記指出的那樣,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堅持什么樣的發展觀,對這個國家的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不同的發展觀往往會導致不同的發展結果,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
一、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繼承發展
科學發展觀體現了馬列主義的歷史唯物論、辯證論,體現了思想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等思想,體現了鄧小平理論關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要求,同時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試想發展繼承馬克思主義、思想不用科學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去做行嗎?不行,那只能是教條主義。繼承和發展鄧小平理論不用科學的觀點、發展的觀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中國怎么能強盛?!叭齻€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代表先進文化發展方向、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如何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當今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會取得怎么的效果?不進則退,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價值觀、文化的渴求越來越高,精神文明建設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不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就不能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如果不落實科學的發展觀,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作為執政黨應如何去滿足?從這一點看,“科學發展觀”就應該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
二、科學發展觀,是改革和開放二十年來經驗教訓的最精辟的總結
我們黨作為執政黨無時不在求發展,但曾有過求發展不科學的功過教訓:是冒進,違反了客觀規律;是“左進”,想通過所謂的革命求發展,其結果是倒退了;粉碎后,曾本文來自文秘家園提出過在2000年實現現代化,其結果是盲進,脫離了中國國情。特別是改革開放的20年,我們黨的頭腦清醒了,從左的思想束縛中解脫出來,逐漸確立了科學的發展觀,制定計劃,考慮到了中國的國情、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發展,有步驟、分階段逐步實施?;仡櫼幌?,從理論上的撥亂反正,解放思想,到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什么是社會主義、什么是資本主義的大討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無不證明了我們成熟了。從經濟建設目標的確定,也體現了科學發展的觀點,從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二番到翻三番,就符合了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由于經濟發展觀的科學,這個目標實現了。政治上的科學發展體現的也非常明顯,從反對黨內不正之風,不正視黨內存在腐敗到開展反腐敗斗爭,從我國在20年來陸續出臺的法律、法規,看得出我國正在向法制化國家邁進,而出臺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間,而是成熟一個出臺一個,出臺一個落實一個,這就是科學的發展觀。從民主化進程上看,老百姓敢說話了,敢發表不同意見了。文化上的百家爭鳴、百花爭艷,從科學意義上講,也是文明進步的表現。和黨中央正是總結了這些成功的經驗,才提出了具有歷史性指導意義的科學發展觀。因為科學發展觀的提出不是階段性的,既指導了改革開放的20年,也必將指導我黨我國的各項事業,還將指導奔小康的全征程。
三、科學的發展觀,體現了時代要求
從人類的進程來看,發展經過了很多的階段。在本能階段,發展是基本本能的內在沖動。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人類對自身的發展有了一定的自覺,但將發展的出發點和目的歸于自然的神的力量。那時的發展還處于蒙昧的階段。人類還不懂得自己去思考怎么發展,只是通過不斷的篩選總結讓自己變強。那時發展的目的是為了光宗耀祖。接著,工業革命帶來了發展的扭曲階段。這時期的大部分人都將發展歸結為物質的發展,大家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掙錢,為了取得物質上的享受。我國現行的社會主義是發展的自覺階段,也是全面發展的階段。在這時期,大家不僅注重能力的發展,更注重其它方面的度發展,主要是交往技能和精神能力的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是這一階段的發展要求。從人類的進程來看,發展科學的發展觀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國提出科學的發展觀是根據現在時代背景下提出的。在當今形勢下,我國的生產力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強,結構性矛盾與粗放型增長模式;體制與機構障礙依然存在,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收入與分配差距較大,趨勢還為根本扭轉,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還有相當數量,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難度加大;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之后的局面尚未改變,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任務艱巨;民主集中制建設與擴大人民民主和經濟體制改革需要繼續深化;人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結構,社會組織形成,社會利益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社會建設和管理面臨諸多新課題;國家競爭日趨激烈,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長期存在,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奉獻增多,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要求更高。是這些國內存在的問題國內形勢的要求及世界給我們的挑戰要求我們發展科學的發展觀。通過發展科學的發展觀,不斷的提高我國的生產力,促進經濟的發展,提高人們的生活說水平,做到物質上滿足大家的需要。在文化上,通過發展科學的發展觀,發展先進的文化,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發展科學的發展觀還可以讓我們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不退縮,做到經濟技術穩步發展。公務員之家:
另外,我們知道,市場經濟發展必然導致兩極分化,收入差距利益分配出現差別必然產生怨恨。而社會主義要求的是全面的發展,不僅要在物質上滿足人們,更要努力在精神達到大家的需要。因此,為了防止因分配不公平而導致社會問題的出現,我國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其中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讓我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變化讓華人自豪,也讓外人稱贊。在社會主義環境下,我們要給人們的是高于物質需求上的快樂。而社會矛盾的凸現只會導致人的發展失衡,讓人們走進精神亞健康。因此,發展科學的發展觀的一個很重要的要求就是要不斷發展社會經濟,縮小貧困差距,盡量做到分配均勻。只有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大家才能真正的和諧相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達到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真正目標。
發展科學的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發展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定性意義。發展的目的是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黨的奮斗目標和工作都是為了人民群眾。由此來看,我們黨的發展方向是符合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發展還要求我們要堅持可持續的發展路線。在目前情況下,人與自然的矛盾日益惡化,土地沙漠化、空氣污染、水土流失等等這些都是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只重眼前利益,不懂得科學發展而對環境造成的嚴重后果。我們提出科學的發展觀,就是要在盡量不傷害環境的條件下發展經濟。我們要生存,我們要富裕,可以通過發展來實現,但必須是在不損害子孫利益前提下的發展,必須是科學的發展。另外,既然是科學,那么其發展的路徑就應該是統籌兼顧的。它包括身體的發展、精神的發展、人的全面發展以及環境條件下經濟的發展??茖W的發展是沒有止境的,我們應該設立不同階段的目標,一步一步地把科學發展觀做好。
四、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我們應該怎么做
首先,必須全面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這里要把握四條:一是以人為本,二是全面發展,三是協調發展,四是堅持發展。其次,是注意把握如下幾個問題:一是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二是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三是必須著力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努力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和效益相統一,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和環境相協調,不斷保護和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第四,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貫穿于各項工作的各個方面之中。第五,要樹立“四個觀念”,也就是以人為本的觀念,節約資源的觀念,保護環境的觀念和人與自然相和諧的觀念。
結合《僑鄉科技報》的新聞工作,我認為,科學發展觀指明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方向,也給新聞外宣工作亮出了“新”的標尺。要充分認識到以科學發展指導新聞外宣工作的重要性,必須堅持黨性原則,自覺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新聞外宣的各個領域,把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放在新聞外宣工作的首位,不斷推動新聞外宣事業的新發展。要堅持“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總要求,樹立“凝心聚力,服務發展”的理念,找準選題,把握時機,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團結向上、和諧奮進的社會氛圍。要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務、重大決策和發展目標,把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作為報道基調,貫穿到報道工作從題材選擇到角度把握的方方面面,使之成為報道中的一條主線,始終不渝地加以正面宣傳。同時,要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新聞外宣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和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找準黨心與民意的“共鳴點”“興奮點”,圍繞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確定報道選題,緊扣群眾思想脈搏,吸引群眾共鳴,從而唱響黨的頌歌,人民的頌歌,新時代的頌歌。只有這樣,新聞外宣工作才能真正達到時代主旋律和民生大視野的高度融合。
以上是我在這階段理論學習后所學、所感、所悟。懇請黨組織批評指正。
- 上一篇:烤煙生產情況調查匯報
- 下一篇:農村留守兒童成長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