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研究所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時間:2022-09-02 04:38:00
導語:中藥研究所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對科學發展觀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現從專業角度談談我的個人體會。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這是我們黨從新世紀新階段和我國國情出發,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的實踐經驗得出的重要啟示。科學發展觀是針對當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適應市場經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也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進一步深化認識取得的重大成果。科學發展觀作為兵團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原則,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根本指針。
一、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
科學發展觀是適合中國國情和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觀,它包括了系統而豐富的內容科學的發展觀是適合中國國情和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觀,它是人們對發展問題的總體認識和根本觀點。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包含了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堅持改革開放,是科學發展觀的強大動力;促進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的;保持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原則;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實行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等。科學發展觀要回答的問題有:要不要發展,為誰發展,發展什么,怎樣發展,往哪里發展等問題。
二、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提出
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此,經濟社會發展要充分考慮人口承載力、資源支撐力、生態環境和社會承受力;既要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既要滿足當代人的利益,又不能犧牲后代人的利益;要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加強生態建設,在更高水平上實現人與自然協調互動,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我國已經進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生態保護深層次的矛盾已逐漸凸現出來。在資源藥物領域內,重視中藥資源的保護與利用,保證中藥資源與生態環境和諧地發展,以便實現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資源藥物與中藥資源研究的發展宗旨。
中藥資源是中醫藥發展的物質基礎,是關系到人民身體健康的一種重要的天然資源。近年來,由于人們在醫療和保健方面對天然植物藥的需求劇增,世界各國都開始將天然藥物作為研發新藥的一個重要方向,使得中草藥在國際市場上的需求量和所占份額不斷擴大,在短短的10年內翻了3番。但是這種超常規的增長方式,卻導致了對中草藥資源的過度的、甚至是掠奪式的開發。中草藥是人類的寶貴資源,能否對這種資源加以有效的保護和持續利用,已經成為中醫藥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
目前我國許多種中藥資源的蘊含量都在下降,有的甚至耗竭,一些種類瀕臨滅絕。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對健康的不懈追求使醫療、保健等的需求量增加;同時,在世界范圍內由于化學藥品的開發研究難度逐漸增大,研發成本不斷增加,而從藥用動植物中尋找新的先導化合物和新結構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國際國內市場對中藥資源的需求。
另一方面,長期以來由于我們對合理開發利用中藥資源的認識不足,一些地區對中藥資源進行了掠奪式的采集、捕獵,加上盲目墾殖等原因,致使我國的一些藥用動植物喪失了原有的合適的生態環境,中藥資源的再生能力減弱。在這種情況下,需求的不斷增長,與資源的不斷減少形成了一對尖銳的矛盾。如果不迅速解決這個矛盾,勢必會使中醫藥的發展陷入困境,加強對珍稀瀕危中藥資源保護已迫在眉睫。
三、實現中藥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必須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統籌兼顧,總攬全局,科學規劃,協調發展,兼顧各方。實現中藥資源保護和持續利用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資源調查、生物多樣性保護、中藥資源野生撫育和新品種選育、瀕危中藥資源的代用品研究、種質資源評價、道地藥材研究等多個方面,近年來不斷引入和運用當代最先進的生物技術,與國際先進技術接軌較好,這也是中藥現代化進展中最為迅速的領域之一。各級政府部門積極參與中藥資源的規劃與保護,目前不僅有國家層面的戰略研究,還有省以及地方城市對中藥材可持續發展的政府性質規劃,對中藥資源的保護和發展進行科學規劃,充分體現科學發展觀。對中藥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進而實現可持續利用,必須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樹立新的資源觀,把保護自然資源放在戰略高度。根除過去那種認為我國地大物博,祖先留下的自然資源可以無限制地索取的錯誤觀念;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采取各種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護中藥自然資源。
以人為本,堅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四位一體”的建設。要通過積極的宣傳教育,普及法律知識,宣傳保護野生藥材資源的重要意義,在提高人們自覺保護意識的同時,嚴格用法律來規范人們的行為。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做到保護與計劃收購相協調。在資源調查摸清各類藥用生物蘊藏量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評價分析,掌握中藥資源的更新速度及可利用程度,根據市場的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收購計劃,杜絕竭澤而漁。
充分體現人與自然之間關系和諧與協同進化。要有計劃地建立和完善藥用動植物自然保護區,這不僅是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通過建立珍稀瀕危藥用動植物園,運用離體保護、組織培養、快速繁殖、克隆技術等現代生物技術手段來保護珍稀瀕危藥用動植物資源,對在園區內栽培或馴養本地區的珍稀瀕危藥用動植物,研究它們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積極進行馴化、引種、馴養的科學試驗并及時推廣研究成果,一旦栽培馴養成功,將會極大地降低野生中藥資源的瀕危程度,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總的來說,科學發展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既繼承前人又勇于創新,深刻闡明了發展的本質、內涵和基本要求,揭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標志著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對實現文明發展、和平發展、又快又好發展,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極其重大而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 上一篇:代際差別與個性制約分析論文
- 下一篇:中學科學發展觀第三階段整改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