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科學發展觀活動學習心得體會

時間:2022-10-06 06:49:00

導語:科技局科學發展觀活動學習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局科學發展觀活動學習心得體會

胡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發展內涵、發展要義、發展本質的進一步深化和創新。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推動我縣“率先奔小康建設新銅山”具有重大的意義。

科學發展觀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思想,同、鄧小平和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一脈相承,科學發展觀有著十分豐富深刻的內涵,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科學人才觀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前提。樹立科學人才觀,對于推動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努力開創新時期的用人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人才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重要創造者和傳播者。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事業要騰飛,都離不開人才工作的發展。以科學人才觀的要求確立新的人才標準,就是要在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下,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做到不拘一格選人才。

作為機關一名從事科技工作的中層干部,既要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又要貫徹落實科學人才觀,要把科學人才觀作為衡量工作成敗得失的標準,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不斷完善,努力建立一個科學合理、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形成一個人盡其才、人才輩出的良好局面。就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推進我縣人才工作的深入開展,加快我縣人才建設的步伐。在此建議:

一、加強領導,建立健全人才工作平臺。根據目前我縣快速發展的情況,建議把人才工作作為“一號工程”來抓,把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要建立縣、鎮(企)二級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黨政一把手工作負責制,加強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和協調。組織、人事、科技等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發現、引進、推薦、服務人才,為領導做好人才工作決策當好參謀,為人才順利開展工作提供熱情優質服務。

二、完善規劃,明確人才工作重點和方向。去年下半年人才領導小組已經對我縣目前人才狀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摸底,建議在摸清人才資源現有存量和流量的基礎上,建立人才資源數據庫并實行動態管理,全面掌握我縣的人才現狀,認真分析我縣缺什么人、該怎么解決等問題。要認真研究人才規律,特別是人才的成長規律、流動規律和配置規律,根據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制定出《銅山縣人才資源開發總體規劃》和《人才開發專業目錄》,明確我縣今后人才工作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認真研究相應的工作措施,把真正急需的人才培養和引進好,避免出現因人才工作無序開展造成新的人才過剩、人才短缺現象。

三、創優環境,為人才戰略的深入實施提供保障。一是要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通過各種新聞媒體、會議表彰等形式宣傳我縣的人才政策,宣傳人才工作中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使社會各界都能關心、支持、參與人才工作。二是要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要根據銅山實際,制定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逐步建立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激勵、流動、保障等方面的政策體系,盡可能地吸引人才,為人才開展科研、創新等活動創造寬松融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三是要形成良好的用人環境。高度重視人才的價值,針對人才的成長和專業特點,努力營造一種尊重特點、鼓勵創新、信任理解的環境,給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要強化服務意識,變管理人才為服務人才,在政治上關心,在工作上支持,在生活上幫助,積極創造條件留住人才。

四、強化管理,充分挖掘人才資源潛力。一是要調動現有人才的工作積極性。我縣與發達地區相比人才相對不足,但并非沒有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我縣也存在人才閑置、人才浪費的現象,因而,要盤活現有人才存量,合理配置人才,努力做到用人所長、用人所愿、人盡其才,把現有人才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出來。二是要加強人才的培訓和再教育。人才的標準是一個相對動態的概念,它隨著社會與時代的發展變化而變化。因此,加大人才培養、培訓力度,使各種人才得以及時、有針對性地“充電”,實現知識更新,使其在崗位上能持久發光。三是要不斷探索新的選人育人機制。通過公開選拔、公開招聘等形式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不斷壯大我市黨政管理人才、企業實用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隊伍。

五、創新形式,大力引進外地人才和智力。要制定、實施《銅山縣引進人才暫行辦法》,創新引進人才的方式、方法,不拘一格吸引人才,特別是專才。一是要豐富人才引進形式,采取“跑校趕會”、人才招聘、專場洽談、建立高層次人才引進"綠色通道"等多種形式,通過調入、聘用、借用、兼職、參與課題研究、技術攻關與開發、投資創辦實業等方式吸引外地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和急需人才為我縣所用。二是適當調整人才策略,通過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如維維集團)、研究所、校企合作、孵化器等載體聚集優秀人才,或者邀請高層次人才來我縣進行短期指導和解決實際問題等形式,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變人員引進為智力引進,實行人才的“柔性流動”。三是創新人才引進機制,變高薪引進為項目引進,推行“項目+人才+智力”,實現事業引才、事業留才。四是盡快出臺我縣引進人才的優惠政策,在人才引進、培養深造、學術交流等方面對高層次優秀人才給予政策傾斜。如設立銅山縣政府津貼,在住房、愛人子女就業就學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

六、更新觀念,把農村勞動力資源轉化為人才優勢、經濟優勢。主要從三個層面來抓:一是開展科技扶貧。大力開展科技下鄉幫扶活動,為農村注入新的發展理念、技術、資金和項目,提高農民科技意識,培養致富帶頭人。二是抓好職業技能培訓。要根據市場需求,對進城務工農民、失土農民、就業困難人員進行免費培訓,使其成為掌握一技之長的初級技術人才,幫助其在銅山就地生根或是“走出去”。三是實施“人才回歸”工程。通過親友、老鄉等關系動員外出創業的人才回鄉工作,以優惠的政策吸引事業有成的外出人員回鄉投資創業,鼓勵其“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