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干部踐行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時間:2022-11-23 09:46:00

導語:農村基層干部踐行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基層干部踐行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開展學教活動以來,按照學教活動實施方案,我認真學習了黨的十七報告和總書記關于科學發展觀的論述和講話,重點研讀了《××市突出踐行科學發展觀學習教育讀本》,撰寫了近20000字的讀書筆記,作為一名農村的基層黨員干部,充分認識到學教活動是當前黨組織的首要政治任務,深刻理解到學教活動是使廣大黨員、干部不斷增強落實科學發展的意識,創新推動科學發展的機制、轉變推進科學發展的方式、破解影響科學發展的難題、營造有利科學發展的環境、提高黨員干部科學發展的能力的重要保證。作為一名在農村基層直接落實和執行黨和政府政策的干部,我應該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實實在在地實踐好科學發展觀,只有圍繞自身的本職工作落實和執行好黨和政府在農村的政策,推動了農村一線的可持續發展,通過自己的工作使黨的政策在農村開花結果,才能算是貫徹落實了十七大精神,踐行了科學發展觀。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對在基層運用科學發展觀做好農村工作的認識有以下幾點:

今年是我參加工作以來駐村間斷4年后,再次踏上駐村工作崗位的一年,自己有諸多感觸和體會,既有一股新鮮激動的高漲熱情,又一種擔心和顧慮,不知事隔多年后在新時期下自己能否勝任這駐村的工作,經過一段時間以來,在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和指導下,自己似乎又對駐村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在我的駐村工作發展觀中,我認為做好當前的農村工作,成為一名合格的農村干部,關鍵是駐村工作中要注意處理好六個關系。

一、駐下來與跑出去的關系。“駐村”首先是“駐”,只有駐進去,駐下來,才能有時間去深入調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摸清村里工作的底子,從而制定對策,幫助解決問題。黨委要求駐村干部原則上多下到村里,主要工作在村和組,就是要求我們能夠認真駐下來。駐下來并不是目的,而是要切實幫助所駐村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扎扎實實為群眾解疑難,辦實事,引導、組織群眾脫貧致富,改變村容村貌。要做好這些,只靠“駐下來”是不行的,很大程度上還要靠“跑出去”。例如,今年××村村部建設、新農村省扶點建設、村級學校改建等項目呈報,籌措資金,申請貸款,請技術人員,外出求經等,都需要跑出去才能辦得到,有時跑一次兩次不行,還需要跑三次四次。有時雖徒勞無功,但是,本人以為,這樣的“跑”是必要的,不去跑一跑,有些事就沒法辦成,駐村工作就要打折扣。因此,該跑的時候,也要舍得花時間、花力氣去跑。

二、辦實事與軟投入的關系。多為所在村的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是駐村工作中必須要做的。辦了實事,群眾得到了實惠,得到了切實的利益,就會更歡迎駐村干部,更擁護鎮黨委和政府的決策,干群和黨群關系會貼得更緊。駐村后,在調查研究與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我與村兩委商議確定了新農村建設省扶點崠背小組的空心房拆除工作,共拆除空心房和破舊牛豬欄廁所720平方米、完成了××村老村部拆除和規劃重建工作;多方聯系,為發展養殖業的農戶爭取了一批小額貸款,受到了群眾的贊譽和歡迎。但辦實事不是駐村工作的全部,有些不拿錢拿物的“軟投入”也應去做,能夠多做的還要多做。例如,就拿上次村里發放雨雪冰凍災害救濟款來說,我和村干部一起到困難戶家中坐坐,他會感受到政府的關心;到老黨員那里看看,他會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到受災養殖戶的豬場雞舍去轉轉,他會感受到上級的支持。幾句關切問候的話語和政府的救濟金,群眾就覺得政府真好,能考慮他們的利益。這些感情上的軟性投入,收到了和辦實事一樣的效果,和辦實事有異曲同工之妙。這說明實事要辦,“軟投入”的工作也要做,做好了,同樣能達到駐村工作的目的。

三、抓牢與放下的關系。黨委提出駐村干部要當好“村情民意調研員、政策法規宣傳員、富民強村服務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民主制度監督員、組織建設督導員”的要求,緊緊圍繞這“六員”去開展工作,就是牽住了駐村工作的“牛鼻子”,就是講大局。入村后,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收集到了村干部、黨員、群眾反映的很多問題,其中有村干部的作風問題、工作能力問題,還有村里的陳年老賬、地頭爭端、鄰里糾紛、婆媳不和等。本人以為,抓工作首先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個輕重緩急。如果不分主次,不管輕重,事無巨細,眉毛胡子一把抓,群眾反映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設想給予一攬子解決。這樣不僅不可能,反而會沖淡主要任務,貽誤大局。這就有一個“抓牢”與“放下”的關系。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有的要“抓牢”,有的則應“放下”。問題中屬于黨委政府布置的任務的,就堅決“抓牢”,主抓、狠抓;不屬于所布置任務或是與之聯系不緊密的,就可以“放下”,緩抓或不抓,也可以反映給鎮黨委、政府或有關部門去處理。即使是屬于所布置任務的問題,也不能齊頭并進,也要有先有后,分個緩急。

四、依靠與幫助的關系。駐村干部在村里開展工作,不能單打獨斗,很多工作最終還是要依靠村干部、全體黨員、全村人民群眾來組織開展和實施,而最主要的還是要依靠村兩委干部。例如,召開會議要依靠他們去召集,上項目要依靠他們去實施,開展活動要依靠他們去組織等等。依靠村干部開展工作,要對他們信任、支持和尊重。當然,依靠不是依賴。駐村干部肩負著黨委、政府的重托,在駐村期間要加強村級組織和領導班子建設。在依靠他們開展工作的同時,還要負責任地幫助他們提高素質,增強戰斗力,這樣才能有效地完成黨委交給的任務。經過一段觀察和分析,我感到,××村兩委班子班子還是很團結的,“班長”比較有號召力,是可以依靠的。在開展工作時,就盡可能與他們多商量,并把需要交給他們去完成的工作交給他們去辦。與此同時,我不斷地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出主意想辦法去開展工作。

五、引導與包辦的關系。農村工作錯綜復雜。駐村最忌用強迫命令、包辦代替的工作方式去開展某項工作,即使是這項工作對群眾有益。如建設新農村工作,我們應更多地和群眾座談商量,一起尋求如何建設的更好的良策,要尊重群眾意愿,因地制宜,不要強迫命令,包辦代替。實踐證明,命令包辦,效果極差;引導啟發,群眾在自愿基礎上去建設,既有積極性,又有好辦法,鎮村干部也不會擔什么風險,落什么埋怨。

六、學習與教育的關系。向群眾學習,向基層干部學習,向實踐學習,是黨委對我們駐村干部的要求。幾個月來,我切實加強學習,的確有了很多收獲。從群眾和身邊干部身上,從工作實踐當中,我學到了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堅忍不拔的工作勁頭,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等等。我在向農民群眾學習的同時,還要依靠鎮黨委、政府采取措施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教育農民及村干部提高理論素養,掌握種植養殖的技術,改變落后的生活習慣,把文明之風吹向農村。應該說,駐村使我的工作能力不斷的得到提高,也是把科學發展觀踐行在農村基層中的一個過程,運用科學發展觀推動著黨的政策在農村的落實,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從而使自已在教育活動中受到教益,黨委政府的工作也落實到了農村,基本上達到了“雙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