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民族精神 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時間:2022-02-21 05:18:00
導語:弘揚民族精神 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緬懷先烈的日子。在清明節到來之際,我們尤其懷念那些為了國家和人民利益而英勇奮戰、血灑疆場的革命先烈。沒有他們的流血犧牲就沒有新中國的今天,他們是新中國的奠基人。緬懷革命先烈,就要牢記他們的豐功偉績,弘揚他們的革命精神,繼承他們的遠大志向,把他們開創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希望青少年朋友們要樹立遠大理想,立志報效祖國。有志者事竟成。理想是人生的終極目標,是成就事業的不竭動力。戰爭時期,數以千百萬計的英雄兒女為了新中國的解放事業甘灑熱血,壯烈犧牲。他們中間有許多是青年人,像濟源早期共產黨人黨繼新、薛子中、于思禮等,他們犧牲時,都還不到30歲。他們的理想就是為中國的勞苦大眾謀幸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沒有理想就沒有美好的青春,就不可能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作為當代的青年人,首先要成為有理想的一代新人,要把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做為自已的遠大理想,在工作、生活、學習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希望青少年朋友們要發憤學習,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發達興盛起來,全社會都要樹立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的觀念。不崇尚科學就沒有希望,愚昧無知必然會落后挨打。新中國建設初期,正是老一輩科學工作者孜孜以求,不斷探索,才使我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占有了一席之地,推動了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沒有科學技術引領經濟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不會取得今天這樣讓世界都為之矚目的成就。我們要充分認識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培養自己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興趣,增長才干,努力掌握科技本領,在國家建設中貢獻聰明才智。
希望青年朋友們要錘煉品格,立德立志。知識重要,品德更重要。求學的目的是學會做人。在學習中勵煉品德,明辨是非,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但是如果不注重品德的錘煉,一味的死讀書、讀死書,就很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在目前的青少年犯罪中就有相當一部分失足青少年,曾經是學校里的優秀學生,他們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不是因為知識沒有學習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注重思想品德的培養,對于善惡美丑、是非曲直缺乏正確的判斷。
希望青少年朋友們要開拓視野,求實創新。過去的中國閉關自守,固步自封,在小圈子里發展自己,遠遠地落在了世界強國之后。改革開放以后,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增多了,各種新思想、新觀念、新文化、新科技正在影響和改變著中國。中國已經步入了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為我們當代青少年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要開放眼界,拓寬領域,不僅要學好書本上知識,更要學習書本以外更豐富的社會知識。要及時了解新形勢,掌握新信息,不斷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精神,做勇于探索的新一代。
希望青少年朋友們要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2003年,總書記在延安西柏坡調研時,號召全黨要牢記“兩個務必”,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是黨的傳家寶,在任何時期都不能丟。老一輩革命者靠艱苦奮斗取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新中國建設者也是靠艱苦奮斗才取得了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進入“十一五”時期,黨中央提出了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要實現這樣一個目標,就需要全國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要更好地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國家建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