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項目清理通知

時間:2022-01-22 03:54:00

導語:行業項目清理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業項目清理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計委)、經貿委(經委):

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制止鋼鐵電解鋁水泥行業盲目投資若干意見的通知》的要求,在各級地方政府的配合下,我委會同有關部門對鋼鐵、電解鋁、水泥行業投資在建、擬建項目進行了清理,按照區別情況,妥善處理的原則,提出了項目清理意見,已經國務院批準。現將三個行業項目清理情況及處理原則通知如下:

一、清理中暴露出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一)我國鋼鐵、電解鋁、水泥行業產能增長過快。到20*年底,全國共有鋼鐵生產企業871家(其中煉鐵企業472家,煉鋼企業264家),比“十五"初期統計增長了2.1倍,形成煉鐵能力2.78億噸、煉鋼能力3.1億噸、軋材能力2.93億噸,僅20*年就新增煉鐵能力1.1億噸、新增煉鋼能力1億噸。更為嚴重的是在建煉鐵、煉鋼能力分別為1.43億噸、1.52億噸,規模十分驚人。

到20*年底,我國已建成電解鋁廠140家,形成電解鋁能力800萬噸,產量556萬噸,其中當年新增產能260萬噸。目前,在建電解鋁項目19個,產能200萬噸,此外,還有擬建電解鋁項目9個,產能150萬噸,已有和在建電解鋁能力已超過國內市場預期需求,能力過剩問題突出。

到20*年底,我國水泥生產能力已達10億噸,當年產量8.62億噸,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生產能力比重達到25%,較上年提高9個百分點。目前在建和當年建成投產的新型干法生產線共242條,總能力2.28億噸。今年開工在建項347個,總計生產能力1.6億噸,其中88%是日產2500噸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其余為日產1000噸以下規模的項目。局部地區新上項目過于集中,生產能力增長過快,同時也存在少數地方違規建設明令淘汰的落后立窯的現象。

(二)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鋼鐵在建項47%是以螺紋鋼、線材、窄帶鋼為主的長線產品。從裝備水平上看,在建高爐小于1000立方米的共256座,合計占在建總能力的58%,轉爐小于100噸的150座,合計占在建總能力的45.3%,均不符合103號文件規定的準入標準。50%的新增規模來自原規模不足100萬噸或根本未從事過鋼鐵生產的企業,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十分嚴重。已建成的140家鋁廠遍布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其中有些省區電解鋁企業超過21家,盲目投資、布局混亂問題突出。

(三)投資增速過快,相當部分資金來自銀行貸款。20*年,鋼鐵行業完成投資1445億元,增長96.2%;電解鋁工業完成投資300億元,增長75%;水泥行業完成投資3*億元,增長137%。均大大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7%的平均水平,三個行業投資增速明顯過快。

據人民銀行、銀監會調查,20*年,鋼鐵行業增加貸款500億元,增長23.6%;電解鋁行業增加貸款131億元,增長46.8%;水泥行業增加貸款165億元,增長23.4%,貸款增長相對較快。根據對典型項目的調查,銀行貸款比例鋼鐵項目一般為總投資的60%,電解鋁和水泥項目均為總投資的70%左右。

(四)違法違規占用土地現象普遍。三個行業新建項目違規占用土地和耕地比較普遍,主要問題是:均未經過合法的審批手續或欠資問題嚴重。有的未向土地部門申請,經當地政府默認,就擅自占用土地;有的采用未征先用或邊征邊用;有的雖經過批準征用但只交納很少的土地出讓金,欠交部分用項目建成后的稅收抵免。

(五)未經環境評估或環保審批把關不嚴。許多地區對環保重視不夠,有的地區環保審批形同虛設,把環保審查僅作為手續辦理,相當一批項目邊辦理環保審批邊開工建設,有的甚至未辦理環保審批就違法開工。某地方違規審批的1個50萬噸電解鋁項目根本未辦理環保評價手續就開工建設,受到國家環保總局點名通報。

鋼鐵、電解鋁、水泥三個行業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加劇了全國煤、電、油、運供應的緊張局面,資源、能源、環境的制約凸現,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必將導致產能嚴重過剩,結構失調,投資效率降低,給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以及社會穩定造成不利的影響。國家采取宏觀調控后,鋼鐵、電解鋁、水泥工業盲目投資的勢頭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一批不符合條件的項目停建和緩建,結構調整正在穩步推進。事實充分說明黨中央、國務院對三個行業采取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是十分必要和及時的。

在對鋼鐵、電解鋁、水泥三個行業實施宏觀調控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應當清醒地看到取得的成效還是初步的,階段性的。上半年,這三個行業投資增幅仍然處在較高水平,特別是隨著7月份鋼材價格回升,一些地區的鋼鐵企業已經出現停產的恢復生產、停建的恢復建設的現象,應引起各地高度重視,防止出現反復。必須繼續認真貫徹實施國務院宏觀調控的決策,決心不能動搖,工作不能放松。

二、對在建擬建投資項目的處理原則

為鞏固宏觀調控成果,妥善處理在建項目的遺留問題,保證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對三個行業在建擬建項目的處理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要按照確定的政策抓緊清理,務必嚴肅認真,不走過場。要清醒認識到這次投資項目清理實際上是對這些行業進行實實在在的結構調整,必須根據總量需求和結構優化的要求把握標準,按照產業政策,嚴格市場準入,防止反彈。對不符合條件的擬建項目,一律取消立項,停止前期工作,不得再建;對在建項目要區別情況,妥善處理,該停建的堅決停建,該限期整改的要嚴格整改,符合條件的可以繼續建設,盡量減少損失。

(二)在抑制低水平盲目擴張、技術落后、能耗高、污染嚴重企業的同時,要繼續支持符合產業政策、技術先進、產品市場前景好的企業,加快實施有利于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重點項目建設。鋼鐵行業要加快鋼材精品基地建設,推進聯合重組。電解鋁行業在調控總量的前提下,結合淘汰落后能力,適度建設有穩定氧化鋁原料供應和電力保障的電解鋁,加快現有大型鋁基地的建設。水泥行業要繼續支持上大壓小,鼓勵大型企業跨地區的發展、重組和聯合。

(三)金融機構要根據不同情況,對三個行業的建設項目區別對待發放貸款。各金融機構對于國家已批準的鋼鐵、電解鋁、水泥建設項目應繼續給予支持。對不符合產業發展政策、行業規劃、市場準入條件的項目,金融機構不得給予貸款;證監會不得同意項目單位上市融資、增發、配股及發行可轉換債券;土地部門不予審批土地;環保部門不予審批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

(四)外資項目也要納入統一管理,與內資企業一樣嚴格按產業政策和上述原則清理、善后。

三、具體處理意見按照上述原則,對三個行業在建擬建項目的具體處理意見是:

(一)鋼鐵行業

1、對于已經國務院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國家計委、原國家經貿委審批的項目,支持繼續搞好建設。

2、對未經國家批準違規建設的項目,正在進行土地平整、征地拆遷、設備訂貨和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要堅決停下來,特別是新建企業或另開新區建設的企業。

3、對于符合國辦發103號文準入技術條件的在建項目,符合國家布局和行業發展規劃的,由省級投資主管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報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

4、對于不符合國辦發103號文件準入技術條件的在建項目,要暫停建設,嚴格整頓。凡屬300m3及以下高爐、20噸及以下轉爐、20噸及以下電爐等國家產業政策禁止投資的項目,一律停止建設。

(二)電解鋁行業

1、對于不符合鋁工業產業發展政策、市場準入條件和未經國家審批的電解鋁和氧化鋁項目,要堅決停止建設。本著誰審批、誰投資、進負責的原則,妥善處理善后問題。

2、對于有淘汰本地區自焙槽或小預焙槽落后能力的違規在建項目,在落實氧化鋁原料和電力供應的前提下,結合本地區淘汰落后產能,由省級投資管理部門從嚴把關,按國家有關規定重新核準。

3、對于已經開展前期工作的擬建電解鋁項目,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按程序辦理。任何未按國家規定審批和沒有落實合法鋁土礦來源的氧化鋁建設項目,一律不得開工建設。

(三)水泥行業水泥工業發展要有保有壓,加快結構調整,支持大企業的發展,重點支持在有資源的地方建設日產4000噸及以上規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項目;鼓勵地方和企業以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方式發展新型干法水泥;除一些受市場容量和運輸條件限制的特殊地區外,原則上不再建設日產2000噸以下新型干法水泥項目;堅決遏制落后工藝的水泥項目建設。

1、對于日產4000噸及以上、中西部地區日產2000噸及以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布局合理的項目,由省級投資主管部門核準,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國家環保部門按照有關環保要求,對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進行確認;國土部門按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手續;對符合信貸條件的項目,銀行可以提供信貸支持。條件具備的方可恢復建設。

2、對日產1500噸以下規模新型干法水泥在建項目,由省級投資主管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后,報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

3、對立窯水泥、其它形式回轉窯等國家產業政策禁止建設的項目,在建的一律停建,質檢部門不得發放生產許可證,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處理。請各地發展改革委(計委)、經貿委(經委)會同當地有關部門按上述原則和要求開展下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