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將優秀學生黨員充實到農村基層組織的工作

時間:2022-04-23 04:51:00

導語:做好將優秀學生黨員充實到農村基層組織的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做好將優秀學生黨員充實到農村基層組織的工作

當前,舉國上下正著力解決關系國計民生的“三農”問題,全力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產、農村穩定的宏偉目標,加緊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在這個過程中,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舉足輕重。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黨在農村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者和執行者,是黨帶領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斗堡壘;其執政水平和能力直接關系著黨在農村執政地位的鞏固,關系著“三農”問題的順利解決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實現。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關鍵在于要有一個團結、精干的黨支部。這就要求我們立足于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問題日益嚴峻這個現實,以與時俱進的態度和求真務實的精神,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努力創新農村組織工作體制。

一、我國農村基層組織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們黨一直重視并致力于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但由于種種原因,特別是在農村獨立分散的生產經營模式的影響下,我國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依然薄弱,各種問題層出不窮;許多地方的農村基層組織尤其是村級黨組織,長期處于軟弱渙散和癱瘓半癱瘓狀態,沒有組織性,缺乏號召力,難以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

具體而言,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總體水平不高。在當前形勢下,我國農村急需一大批熟悉市場經濟規律、善做農民思想工作、具有較強的處理復雜事務能力和依法辦事能力的現代化高素質基層黨員干部;但從目前狀況看,仍有相當一部分農村基層組織由于整體文化水平低下,不能與時俱進地實現政治理論的充實,無法綜合處理各方面信息對其長遠發展作出科學決策,無法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預見、防控和解決,他們法制觀念淡薄,難以做到農村基層管理工作的依法運作。農村基層組織的低水平狀況,既使他們難以勝任當前的工作,也使他們的不懈努力難見成效,各種美好愿望難成現實。

二是進取心不強。受市場經濟的影響,農村中青年黨員大多外出務工或經商;這樣,農村基層組織成員就存在年齡普遍偏大、工作年數過長等問題,有些村組干部甚至還在沿用工作了幾十年的“老革命”,在同一職位上幾十年沒“挪窩”的現象也不少見。雖然這些老干部們工作經驗豐富,但也極易因此而陷入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的泥潭,工作中墨守成規,不思進??;由于思想保守,對待工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缺乏必要的膽氣,缺乏開拓意識,缺乏激情,缺乏活力。

三是管理秩序不佳。首先是黨政不分。在農村基層,以黨代政的現象十分普遍,村民自治難以真正落實,黨組織也成天糾纏于解決一些生活瑣事,其領導核心作用大大削弱,根本無暇顧及宏觀決策。其次是多頭管理。這也是黨政不分所導致的直接后果,而現實中多頭管理不僅不能起到加強管理的效果,相反還極易招致領導之間出現有功競相爭搶、遇事相互推諉的散亂局面。再次是缺乏溝通。農村基層組織既缺乏縱向的與廣大黨員、與上級黨組織的溝通,也缺乏橫向的各基層組織之間的溝通。缺乏縱向溝通,就不能真正體現黨員意志、代表人民利益,無法做到從大局著眼開展工作;缺乏橫向溝通,就會陷入自我封閉狀態,不利于對他人工作經驗的學習借鑒。

四是群眾觀念不濃。農村基層組織是黨在農村的形象代表,理應深入群眾、服務群眾,不斷把人民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然而我們有些基層干部,卻常常將宗旨意識和群眾利益置于腦后,各種違紀違法現象屢禁不止:經濟上巧立名目,集資收費,損公肥私,揮霍無度,富民政策難行,財政赤字見長;政治上獨斷專行,成宗立派,勾心斗角,強奸民意……這些問題的長期大量存在,影響了我們黨的執政水平和能力,影響了我們黨在廣大農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地位,也不利于目前突出的“三農”問題的解決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順利推進。這種不利局面必須盡快扭轉。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牢牢把握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這個根本點,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不斷將其推向深入。

二、體制創新: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突破口

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除了要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實施《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使廣大黨員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外,更要將它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結合起來,以農村基層組織工作體制創新為突破口,著力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創新農村基層組織工作體制是現階段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突破口。要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有所作為,就必須由此入手,營建一個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要求,突出服務功能、人本管理和依法運作的具有較強活力、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新型農村基層組織。創新農村基層組織工作體制,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新型農村基層黨務系統。

首先是要選好村支書。黨支部是農村基層組織的核心,村支書是農村小康路上的領路人。黨要忠實履行其組織領導職能,向農村基層推薦輸送優秀的管理人才。要解決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存在的嚴重問題、根治癱瘓,就要對其來一次“大換血”,搞好農村基層支部建設,著重選好村支書。具體運作中,可以參照各地普遍施行的選調生制度,通過考核從應屆畢業生中選派一些優秀的學生黨員,經過強化培訓后到農村直接出任村支書,并在管理、待遇等方面予以制度保障。這些有文化、有頭腦、有干勁的年輕同志充實到農村基層干部隊伍中以后,必定會以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和闖勁,運用他們所掌握的科學技術知識,努力開創農村工作新局面;為了彌補社會知識的不足,他們也必定會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農民群眾的呼聲,關心農民群眾的疾苦,時刻記掛農民群眾的安危冷暖。

創新農村基層組織工作體制,還要建立健全與之相適應的學習考核機制。一是要建立農村黨支部書記崗位培訓制度。優秀大學生黨員雖然素質高、能力強、工作積極、貼近群眾,但他們對農村的黨務工作不夠熟悉,“書生氣”還很濃,因此在他們出任村支書前及擔任村支書過程中,要加強工作培訓,增強其愛黨愛民意識,使他們了解農村基層黨務工作的主要內容、重大意義和基本方式方法,盡快進入角色。二是要建立農村基層組織定期匯報交流制度。

三、創新農村基層組織工作體制的現實意義

沒有創新就沒有活力。不對農村基層組織工作體制進行改革創新,農村基層組織就會長期處于癱瘓狀態,黨就會失去農村這個最廣大的根據地。在社會政治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創新農村基層組織工作體制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第一,有利于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加入WTO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趨完善,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各種問題逐步顯現,農村的各項改革也進入了攻堅階段。農村改革從何入手,農村改革路向何方,農村改革如何進行?這些重大的原則性、方向性問題最終都要靠我們的黨來解決。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在農村工作的組織者和實踐者,始終都站在歷史和時代的最前沿,引領、指導農村社會向前發展。創新農村基層組織工作體制,可以有效解決農村干部更新難和低層次反復的問題,提高干部素質,優化干部結構;可以盤活黨的農村基層組織,使他們具有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堅定性和自覺性,能夠堅持黨的先進性,能夠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到愛崗敬業、恪盡職守、求真務實,在關鍵時刻沖鋒在前,充分發揮黨的優良作風,進一步展示黨在新時期的光輝形象。這也正是我們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根本目的之所在。

第二,有利于“三農”問題的順利解決。“三農”問題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關系到人民的幸福和國家的長治久安。解決“三農”問題也是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客觀要求。搞好黨的基層建設不是為了玩花樣、慕虛名,而是為了更好地做事,更有效地解決人民群眾廣泛關注的重大問題?;诖耍h中央一直尋求“三農”問題的解決策略,近兩年還接連以中央“一號文件”的形式積極為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出謀劃策,各農村基層組織要在思想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領會相關文件精神,認真貫徹執行各項政策要求;而如果不通過農村基層組織工作體制的大膽創新,組建一個具有較高領導水平、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農村基層組織,這些工作將很難真正落實。

第三,有利于年輕后備干部的培養。干部年輕化是我國干部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加強和改進我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當然,我們不能因為強調年輕而放松對其能力素質的要求,年輕干部的遴選和培養工作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實踐證明,基層組織尤其是農村基層組織是年輕干部成長的沃土。將優秀學生黨員充實到農村基層,既能發揮他們的科技理論優勢和勇挑重擔的拼闖精神為農村建設服務,也能使他們在具體的工作中實現知和行的統一,磨練意志,積累工作經驗,為今后更艱巨的工作奠定基礎;“三位一體”的縣、鄉、村黨務垂直監管系統以其較強的針對性和靈敏性,對于規劃、指導、檢查、督促農村年輕干部的黨務工作更具實效;健全、科學的黨內基層學習考核機制更是為響應號召、奮戰于農村一線的年輕干部的迅速成長提供了制度保障。

通過這些創新思路的實踐,可以使大批有志于奉獻基層、服務群眾的優秀青年盡快成熟,迅速成為我們黨合格的后備干部,從源頭上提高我們黨的執政水平和能力,滿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