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三措并舉優化社區工作者隊伍

時間:2022-06-05 03:39:00

導語:區三措并舉優化社區工作者隊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三措并舉優化社區工作者隊伍

**區按照每*戶*名的要求配備社區工作者,通過完善社區工作者選任機制、培育“四有”大學生社工、發揮退居二線社工“余熱”等措施,有效優化社區工作者隊伍結構。目前,全區*名社區工作者中高中以上學歷占了*%,其中大專以上學歷達到*%。

完善社區工作者選任機制。一是完善選人機制。出臺《寧波市江北區社區專職工作者管理辦法》,規范社區專職工作者的考試招錄制度,并經選舉程序充實到社區工作第一線,改善社區工作者隊伍結構。二是完善育人機制。建立了以崗位任職培訓、專題培訓、學歷教育培訓、職業資格教育培訓等為主要內容的社區專職工作者教育培訓規劃體系。目前全區227名社區工作者均獲得上崗資格證書,持證上崗。三是完善用人機制。建立了比較規范的社區專職工作者管理體系,對專職社工的工作職責、錄用、聘用、培訓、考核、工資福利等作了具體規定,建立了組織考核和群眾評議相結合的考核機制,促進社區專職工作者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四是完善留人機制。出臺了《江北區關于規范社區專職工作者工資福利待遇的意見》,統一了城區社區專職工作者的工資福利待遇,建立了規范的社區工作者職務等級工資制度和正常增資機制。同時,每年開展“十佳社區黨組織書記”、“十佳優秀社區工作者”評選表彰,充分調動社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培育“四有”大學生社區工作者。通過近幾年對大學生“小巷總理”的管理探索,江北區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育體系,并提出“新四有”概念,充分發揮大學生在社區工作中的聰明才智。一是“有數”,就是讓大學生熟悉社區情況。針對大學生剛從校園出來,對社區的情況知之甚少的現狀,抓好基層干部對大學生的傳幫帶作用,要求他們從培養、愛護的角度,毫無保留地向大學生傳授工作經驗,使大學生做到心中有數,盡快進入角色。如中馬街道開設了“青年讀書會”,每周一下午組織新招大學生談思想、論時事、議工作,在思想理論、工作方法以及為人處世方面加強引導。二是“有為”,就是讓大學生有事干、有作為。各街道一般把大學生安排在社區團支部、綜治、信息、民政等重要崗位,做到定位合理,分工明確。同時,利用大學生所學專業,積極引導他們為英語納涼晚會、心理拓展訓練等活動獻計獻策,充分發揮他們的專業特長,做到學以致用。三是“有權”,就是充分尊重大學生的意見,給予大學生相應的權力。對于大學生在具體工作中提出的新見解、新思路,給予高度重視,充分尊重他們的意見,只要是看準了的,就積極放權,創造有利條件,放手讓他們去干,讓他們在實踐的磨練中不斷增長才干。四是“有情”,就是把大學生當作自己的兒女,以誠相待、以心換心。在政治上關心他們,在生活上照顧他們,在感情上親近他們,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與他們結下深厚的情誼。針對引進的大學生中有不少來自外省地區,不少街道還出資把他們送去培訓機構學習寧波話,以打消外省大學生在工作、生活中的顧慮。

發揮退居二線社工“余熱”。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調動退居二線社區干部的工作熱情,根據退居二線社工的個人特點、特長、工作經歷等,以個人自愿為原則,采取因人制宜與工作需要相結合的辦法,多渠道發揮退居二線社工“余熱”。一是暖心關懷激發熱情。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談話、共進年夜飯等形式,經常保持和退居二線社工的思想交流和溝通,及時了解和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和生活狀況,使他們時刻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同時邀請他們參加重要會議,在重大決策之前征詢他們意見、重要工作請他們參與,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不歧視,平等對待,使他們既能聽到實際情況,又能提建議意見和看法。二是老少結對扶助幫帶。利用退居二線的社工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熱心公益事業的特點,有目的的安排他們協助新任領導工作,加強對新任領導的傳幫帶、工作上的指導和重大問題的“把脈”;同時讓退居二線的老干部與年輕社區工作者結對,負責在思想、工作等各方面進行輔導幫助,引導帶領年輕干部健康成長。三是扎根基層教育引導。將黨性強、威信高、身體好的退居二線的老社區書記推選為社區黨組織的二級支部書記,使他們在基層黨支部發揮余熱。目前,全區80%以上的老社區書記都在二級黨支部書記的崗位上繼續發揮作用。同時他們也以黨的政策宣傳員、黨建工作指導員、督導員等身份,到樓群、非公企業等地幫助開展理論教育和政策宣傳,積極發揮教育引導作用。四是深入機關監查督導。利用退居二線的老社區書記在長期領導工作中積累的威信和經驗,發揮其在決策落實、干部隊伍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社會治安、發展環境等方面的監督作用。如街道的行風監督員主要由老書記組成,在督查指導街道機關和社區居委會改進工作作風、塑造良好形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