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帶工建共建促雙贏

時間:2022-07-04 07:23:00

導語:黨建帶工建共建促雙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我們面對全縣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的新形勢,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強力推進非公有制企業黨工建設,實現了從分類指導建試點、現場推廣抓典型、規范運行促發展三個跨越。2006年,全縣非公有制企業實現稅收1.7億元,占全部財政收入的62.5%,其中有3家企業稅收超千萬元。鑫宇礦業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被評為市先進民營企業,龍宇礦業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被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一、明職責、重實效,形成齊抓共管合力

非公有制企業黨工建設是新形勢、新領域中的新探索,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為把這項工作做細、做深、做好,我們從明崗定責著手,成立了由縣委組織部長任組長,縣總工會主席任副組長,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帶動工建、工建服務黨建”領導小組,群策群力,共同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出臺了《關于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黨工共建”的實施辦法》等文件,明確要求把黨建帶工建工作列入基層黨組織“強基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使各鄉鎮黨委真正把工會組織的工作納入到黨組織工作的范疇。縣委組織部、縣總工會與各鄉鎮黨委、各系統工會簽訂目標責任書,推動了“黨建帶動工建,工建服務黨建”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們注重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大張旗鼓選樹典型,先后三次召開現場會,出資320萬元,對10家企業、11個科局和鄉鎮進行了表彰獎勵,在全縣上下形成了重視非公有制企業發展、抓好黨工共建的良好氛圍。

二、抓互動、促雙贏,形成良性共贏格局

“黨建帶動工建,工建服務黨建”,根本在“建”,關鍵在“帶”。我們突出“三個同步”,從最基礎環節入手抓落實,實現了黨工建設工作同步推進、共同提高。

1、堅持黨的組織和工會組織同步組建。按照因企制宜、分類指導、試點先行的原則,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大力實施“黨群一體化建設”,先建立黨組織,以黨組織為核心,同步健全了工會、共青團、民兵連等群團組織。對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的非公有制企業,通過選派黨工建指導員的辦法,積極與企業經營者溝通,依照《工會法》有關規定,先行建立工會組織,為建立黨組織創造條件。目前,在28家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中全部建立了工會,具備條件的18家企業建立了黨組織,工會建會率達到100%,黨組織組建率達到64.3%。工會會員發展到4134名,黨員發展到471名。

2、堅持黨務干部與工會干部同步配備。把工會干部的配備放在與黨務干部同等重要的位置考慮,按照“三個優先、三個認可”的原則,同步選好配強黨工組織班子,即:優先企業主、優先共產黨員、優先業務骨干,屬地黨委認可、企業主認可、黨員職工認可。為使黨工組織便于開展工作,我們提倡黨組織書記和工會主席“一人兼”,對工會干部不是黨員的,列為重點培養對象,具備條件的及時發展。目前,18名非公企業黨支部書記中,是企業主的8名,兼任工會主席的6名,將工會主席列為黨員重點培養對象的8名。

3、堅持黨建工作和工會工作同步部署和檢查。把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和工會工作統一規劃、統一部署,共同實施、共同考核,實現黨的工作和工會工作有機融合。按照市委組織部、市總工會要求,建立了“黨建帶動工建聯席會議制度”,縣委組織部與縣總工會定期研究解決非公企業中黨建和工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形成聯合檢查機制,每年5月組成聯合檢查組,開展非公有制企業黨工建設集中整頓活動,還要組織觀摩交流,促進了全縣非公制企業黨工建設工作的穩步開展。

三、抓載體、求規范,促進企業和諧發展

“黨建帶動工建,工建服務黨建”工作的核心在于推動企業和諧發展。為此,我們著力抓載體、抓規范、抓服務,努力在促進企業發展上發揮作用。

1、凝心聚力謀發展。各企業黨工組織充分發揮組織動員、團結帶領黨員和職工方面的優勢,最大限度地調動黨員和職工參與企業經營、服務企業發展的積極性、創造性。在企業中組織開展了“三員五創”活動,即:在黨員、團員和工會會員中廣泛開展以“創質量零缺陷、創安全零事故、創成本最低化、創管理規范化、創產值新記錄”活動。龍興礦業有限公司共產黨員、工會主席康志斌,帶領企業員工加班加點開展技術創新,完成的“尾礦漿固液分離,液體綜合利用工藝”改造,實現了濾液的循環利用,每年為公司節約費用170萬元,康志斌被評為省勞動模范。僅去年以來,全縣16家規模以上企業職工就提出合理化建議180余條,技改項目25項,創經濟效益2000多萬元。

2、規范行為促發展。企業黨工組織依靠法律、政策手段積極為職工爭取利益,規范企業行為。在簽訂勞動合同、按時足額發放工資、安全生產、勞動保護、上繳社會保險等方面逐項落實,讓廣大職工感受到黨和工會組織實實在在地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了勞動關系的和諧。全縣90%的非公有制企業實現了勞動用工制度規范化,職工集體合同簽訂率達到95%以上,工資集體協商簽訂率達到90%以上。近年來,全縣沒有發生一起因勞動關系糾紛造成的集體上訪事件。

3、回報社會共發展。在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和工會的協調下,企業主社會責任意識不斷增強,積極開展回報社會獻愛心活動。龍興礦業公司董事長馬懷清捐資100多萬元在縣城修建了大橋一座。鑫宇磁鐵礦黨支部和工會聯合16家非公有制企業,每年籌資對敬老院孤寡老人、困難學生、老黨員等進行慰問。近年來,通過非公有制企業籌資,投資百萬元建起敬老院一座,收養了25名孤寡老人。投資近千萬元,修公路120多公里,修橋涵3座,使非公有制企業在全縣樹立了服務社會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