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遠程教育優化課堂教學
時間:2022-07-14 11:18:00
導語:抓好遠程教育優化課堂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制度是根,有了根,大樹才有向上茁壯的動力和方向。為此,遵義市湄潭縣遠教工作把制度建設放在首位,并以此為依托,開展了遠教工作新局面。
1、強化領導聯系點制度。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是確保遠教站點正常運行的基礎。為確保各遠教站點的正常運行,縣委出臺了縣級領導聯系鄉鎮站點工作制度,把遠程教育工作作為黨建工作的一項內容進行安排,縣委、政府制定下發了領導聯系遠程教育“示范點”的文件,明確了聯系領導的職責任務??h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和副書記、組織部長分別聯系一個縣級“示范點”,鎮(鄉)“示范點”由鎮(鄉)書記、鎮(鄉)長或分管書記聯系,每個“示范點”都落實了兩個以上的幫扶部門。聯系領導和幫扶部門經常深入站點調研和指導工作,及時幫助“示范點”解決站點運行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實際問題。縣級聯系領導每季度都做到了到所聯系的“示范點”開展調研一次,鎮(鄉)聯系領導每月到聯系“示范點”指導工作1次以上。聯系領導和掛幫單位經常為“示范點”送課件,開展以“利用遠程教育為黨員干部上一節黨課、幫扶一至二名貧困黨員、落實一個項目、幫助農民發展一項產業”為內容的“五個一”活動。縣委組織部、縣遠程辦和縣教育局經常深入“示范點”指導工作。通過召開調度會、規范月工作報告制度等方式,掌握了“示范點”創建工作進展情況。
2、強化站點管理制度。縣遠程辦出臺了系列管理制度,如站點設備維護制度、管理人員值班制度、上網制度、情況通報制度等,要求各遠教站點對所有站點設備統一登記造冊、建檔立卡,嚴格管理,并通過層層簽訂“責任書”等形式,明確站點設備的產權歸屬,確認設備的所有權、使用權、管理權,明晰設備所有者、管理者、使用者各方的責任;將設備管理責任具體落實到單位和個人。明確了鎮(鄉)、村級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和站點管理員,分別為站點設備管理的主要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將設備管理的各種措施、辦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做到“靠制度管事、用制度辦事”;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強化安全保障措施,做到“五防”(防雷、防盜、防潮、防火、防塵)工作。凡出現設備丟失、損壞、閑置、隨意改裝或挪用、侵占等情況,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把站點設備安全管理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范疇,確保設備安全管理責任到位、工作到位。一些有條件的學校站點,還安裝了安全報警系統。
3、強化季度督查、情況通報制度??h遠程辦從縣屬相關部門抽調人員組成遠教督查組,定期開展督促檢查。重點檢查各站點開展遠程教育培訓的情況和對遠程教育工程硬件設施的使用、管理、維護的有關情況等。在實施季度巡查中,要求各站點每月5號和20號定期上報站點設備運行情況,結合巡查開展和上報情況,縣遠程辦每季度都刊出了一期督查通報,對設備維護好,培訓開展好的站點給予表揚;對設備出現問題維護不及時的站點給予通報批評并限期進行整改。
4、強化年度目標考核制度。縣委組織部把遠教工作列入了組織工作目標管理考核范圍,出臺了考評細則,對遠教工作進行嚴格的考評和獎勵,并將考評結果作為年度組織工作評優和遠教管理人員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據。對在設備管理工作中成績突出的站點管理人員將予以表彰獎勵,對因管理不善出現安全事故的站點進行通報批評,并對有關責任人給予嚴肅處理。通過全方位考核和激勵約束機制,及時發現和總結推廣各級在站點設備管理中創造的好方法、好經驗,不斷改進站點設備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為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正常開展、發揮好應有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這一紐帶不斷伸展開去,豐富的遠程教育資源給我們農村中小學校教育的發展創設了新的機會,促使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專業不斷進步。尤其在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遠程教育資源給了我們相當大的方便和作用,利用遠教資源豐富了我們的課堂情趣,提高了課堂教育質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回顧以往教學過程,真是落后了一大截,課堂上僅靠老師一張口,一雙手,一本書,一支粉筆,有時花了很多時間準備了一點教具,但效果也是那么的不明顯。而今豐富的遠程教育資源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教學空間,讓我們的教學活躍了起來。
對于我們有十幾個教學班的學校來說,真正讓遠教資源大規模地投入到常規的課堂也有一定困難,因為只有一間遠教室,客觀條件(設備)不能滿足全校教師教學的需要,每節課只能讓一個班來上課,其他班要用就得提前或推遲到下一節課。針對以上困難,學校領導根據實際情況,堅持軟、硬件建設并重,堅持經濟、實用、高效相統一的原則,采取多種資源配置方式,自籌資金,合理配置了相關硬件資源,基本滿足學校教師利用遠教資源上課所需。同時學校還通過技術支持實現了資源共享,現在在任何一個能上網的地方都能隨時查閱、下載自己學校的遠教資源。
遠教資源優化了課堂教學,我們通過應用知道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可以把教學時說不清道不明,靠掛圖、實物教具或板書又難講解清楚的知識,在形象生動的畫面、聲像同步的情景、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及時有效的反饋中,將知識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在知識形成過程的充分展示中,不僅優化了教師教的過程,而且還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他們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生攝取知識的途徑更加便捷,把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從而優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達到一舉兩得的功效。
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第十二冊中的一篇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教師就結合學生的生活,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根據課文的意思設計出有關的動畫:那就是小女孩五次燃火柴的情景。然后老師讓學生通過對畫面的觀察,提問:你能從上述圖中發現與課文哪個部分相同嗎?學生非常高興地找了出來,并大聲地讀了出來。這樣,學生就比較好理解課文的這個部分。接著老師的敘述,利用多媒體演示這樣的畫面,直觀地表示出課文的意思。學生在思考后回答,教師通過媒體課件演示印證。
讓遠教資源逐步走入課堂已成為現實,學校已經有部分年輕的教師在年級組長的牽頭下已多次進行了實踐,同其他老師共同研討教法,整合教學資源,制作課件供年級各班教師上課選用,以真正實現遠教資源進入我們學校常規課堂,逐步縮小我們農村學校和城里教育發展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