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
時間:2022-07-16 11:26:00
導語:干部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指出:“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思想共識。”這一論述明確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和重要意義,并且鮮明地提出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要求。本文試圍繞如何貫徹這一要求作些探討。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析義
價值體系是指與經濟基礎相聯系的特定思想形式的總和,它由經濟地位和利益決定,標志著人們的歷史選擇性。在價值體系中,有核心價值體系和非核心價值體系之分。核心價值體系在意識形態中處于中心地位,它掌控社會的精神狀況,主宰人們的精神生活。一般而言,一個社會所倡導的基本的世界觀、人生觀、利益觀就是核心價值體系。非核心價值體系則是處于價值體系的邊緣、易于變化的價值體系,比如審美觀、婚姻觀、消費觀等。在一個特定的社會中,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必須統一,而非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就不必統一,甚至可以相互矛盾地存在著。
核心價值體系是意識形態的基本品質,不同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給意識形態涂上了不同的色彩。我們判斷一種意識形態先進與否,主要是以其倡導的核心價值體系為標準。核心價值體系比意識形態更加直白,更加通俗,與老百姓的生活聯系更加緊密。核心價值體系一旦形成,它就站在意識形態的前面,主導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并且在社會的各種制度中反映出來,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于建設和諧文化、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具有重要意義。只有核心價值體系清晰健康,這個社會在精神上、文化上才有較大的共融性和一致性,人們的思想觀念彼此才有參照系,社會生活規范、職業規范、道德規范才能為廣大社會成員所遵循。觀念統一才能使意志整合。社會失范始于亂制,社會失衡始于分利不均。只有打造合理的核心價值體系,才能有效地化解思想矛盾,在精神生活中營造和諧的氛圍,進而推動各方面的利益關系趨于協調。沒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和主導,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就會因失去遵循的原則而迷失方向。
社會思想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經濟基礎的發展變化,最終必然會使社會思想不可避免地發生變化。在社會思想多樣化的今天,只有發揮核心價值體系的作用,才能積極引導社會思想發展的方向,有效疏導公眾情緒,弘揚社會正氣,為改革發展穩定營造良好的思想氛圍。
引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思潮。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不僅深刻地改變了社會物質關系,也強烈地改變著人們的精神關系,原有的意識形態、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利益關系等都受到巨大沖擊,經濟體制的轉換使意識形態呈現出復雜化的趨勢。在當前,主流意識形態的導向性與落后意識形態的危害性同時存在;意識形態發展的多樣性與引導上的滯后性同時存在。這就必然會導致社會思想的多樣性。在這種新形勢下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積極主動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
凝聚包括新社會階層在內的社會各階層。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使我國出現了大量的新興階層。這些新出現的社會階層都在尋找著屬于自己的位置,階層結構之間的矛盾已經開始出現。階層的分化打破了傳統的利益格局,新的利益格局還處在形成的過程中,有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利益沖突。社會各階層的心理都處在動態發展中,對未來既充滿了擔憂又充滿了期待,希望社會變革朝著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為了調動社會各階層群體的積極性,合理地整合社會資源,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提升意識形態的動員能力,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整合社會各階層有益的或無害的思想意識,使社會各個階層在意識形態中都能找到歸屬感。在改革開放中新產生的社會階層對國家的意識形態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它們非常在意國家的意識形態是否把自己涵蓋進去,因為這是決定一個階層政治地位的重要標志。
增強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力。整合社會資源,統率社會思想,實現社會控制,維護社會穩定,這是意識形態發揮其作用的基本方式。在信息化時代,意識形態作用于社會的方式會受到影響,政府在信息化時代受到最嚴峻的挑戰,就是意識形態的影響力容易受到挑戰。在信息化時代,傳統的信息流動方式發生了改變,由單向流動變為多向交互流動,信息流動的渠道也大大增多,人們獲得新信息的時間在不斷提前,這使得政府通過傳統的信息管理方式來實現對社會的管理變得不再可能。信息網絡化還使我們面臨信息安全的挑戰。網絡會塑造人們的批判人格,挑戰權威,顛覆傳統,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主流意識形態的權威和控制力的減弱。還有,隨著政府信息的公開以及一些外交檔案、黨史檔案的解密,公眾可以查閱這些相關的材料。有些人利用黨在歷史上出現的失誤,利用現在工作中的缺點和不足,大做文章,夸大事實,丑化黨的形象,挑撥黨群干群關系,這些現象的存在都是對主流意識形態影響力的侵蝕。針對這些現象,我們要維護主流意識形態,就必須積極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社會思潮。
三、如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應做到“三個堅持”。
堅持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性的統一。在我國意識形態中,馬克思主義居于核心地位,它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和靈魂。除了馬克思主義這個核心思想體系外,還有其他的思想形態存在。思想形態的多樣性和人們的認知水平、世界觀的變化、審美情趣、個人價值的實現程度相關。這種多樣性既符合人們對現實不同的生存感悟,又可以滿足人們多層次的精神歸宿。盡管有些不同思想形態、價值觀念之間有矛盾,但要徹底鏟除它們中的腐朽成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毫無疑問,這些東西也將和馬克思主義長期并存。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必須堅持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性的統一。首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地位,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水平。同時也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只有堅持弘揚主旋律和提倡多樣性的統一,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識。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主導性,要堅持和采取正確的原則和方法。馬克思主義的主導性不只是靠行政命令來實現的,必要的行政手段當然需要,但更主要的是通過說理的途徑來實現。我們不能以主導性排斥多樣性,也不能以多樣性替代、置換主導性,主導性和多樣性的統一是互為前提的。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講主導性,就沒有主心骨,人們容易失去方向;而只講多樣性,社會就沒有堅實的核心價值體系,就不能形成凝聚全社會的精神力量。我們要用主導性去影響和帶動多樣性,用多樣性去培植和激勵主導性,注意平衡,把握方向,掌握主動。
堅持先進性和層次性的統一。在現階段,必須立足于社會實際,從全體社會成員的現實道德水準出發,把先進性要求和層次性要求結合起來,照顧到部分社會成員的思想覺悟和認識能力,不搞一刀切。具體而言,就是要在提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同時,也要推行適用于普通勞動者、愛國者的思想道德。在全體人民中廣泛進行愛國主義和艱苦創業的精神教育,提倡為人民服務和集體主義精神,大力提倡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同時,也要肯定和提倡一切有利于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有利于社會全面進步的思想道德觀念,對于那些雖然不先進、但是對國家和社會也不會造成危害的思想意識,也要允許它們繼續存在,做到先進性和層次性的統一。
堅持整合性和開放性的統一。意識形態的整合就是觀念認同。而意識形態的開放是指意識形態一旦形成以后,并不是固定不變,而是要隨著實踐的發展和執政環境的變化,將意識形態中某些失去合理性的觀點和論證方法適時更新。任何一個社會除了有占主流的觀念體系之外,還有各種零散的觀念,這些零散的觀念有進步的,也有落后的,有的對主流意識形態有幫助,有的則有危害。進行意識形態的整合,其目的就是將落后的觀念提升改造為進步的觀念,將有害的思想轉化為有益的思想。比如,在我國當前的社會文化發展水平上,既有先進文化,也有落后文化;既有健康文化,也有腐朽文化;既有主流文化,也有邊緣文化;既有嚴肅文化,也有娛樂文化。人們的素質不同,消費觀念不同,文化品位各異,對文化市場的需求也不同,不可能做到整齊劃一。只向市場提供一種水準的文化,雖然便于管理,但卻無法滿足人們多樣化的文化消費需求。文化市場上的百花齊放是勢所必然,既如此,對待各種層次的文化就需要不同的指導原則:先進文化要建設,健康文化要發展,娛樂文化要保留,落后文化要改造,邊緣文化要提升,腐朽文化要消除。文化上如此,在思想意識上同樣如此。只有堅持意識形態整合性和開放性的統一,才能有效整合社會上分散的思想力量,統率社會的觀念形態,銷蝕對立情緒,強化為共同理想而奮斗的堅定信念,鞏固執政黨的思想政治基礎。
進而言之,意識形態的整合是將社會上不同的思想意識盡量協同一致,減少思想矛盾,化解觀念沖突,開放是將執政黨的意識形態呈現給外界,廣開言路,接受積極的理論補益和主張。沒有整合,在面臨各種思想意識時,就不能將分散而相近的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識統合起來,轉化為一種占主導地位的核心價值體系,國家意識形態就難以起到最大限度形成社會思想共識的作用。沒有開放,意識形態就沒有比較和鑒別,不能及時反饋意識形態的生存環境,在面對各種理論、思潮的激蕩時,主流意識形態敏銳性就會降低,顯得措手不及,沒有反應能力。堅持意識形態的整合性和開放性的統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加強意識形態的整合性,首先是有助于承認人們的思想變動,主動尋找思想變化背后的深刻原因,為觀念整合找到能夠為各方接受的理論中軸線,這樣就使意識形態的整合能夠順利進行。其次是強調思想問題要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來解決,重視和風細雨的細致工作,并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在發展中樹立主流意識形態的權威。再次是承認市場經濟帶來的社會差異,在開放的過程中合理縮小差距,在社會競爭和多樣化發展中鞏固改革成果,最終促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更好地適應時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