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思考
時間:2022-10-07 11:04:00
導語:提升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區成立后,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區深入實施“科教興區”戰略,以爭創省級科技強區為目標,突出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和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加大科技投入,加快自主創新步伐,積極推進區域科技進步,使全區的技術創新能力特別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明顯增強,高新技術產業得到壯大。
====年,全區開發省級以上新產品===項,申請專利===項,新增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家,全區累計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家,其中國家級=家;省級以上企業研發中心和技術中心==家。====年**區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億元,同比增長==.==%,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占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
一、企業自主創新的基本現狀和特點
=、自主創新的環境得到改善。受市場經濟本身發展規律的影響,特別是面對國家宏觀調控,借全國科技大會的東風,全社會對企業自主創新的認識更加深化、全面。尊重創新、依賴創新、保護創新、鼓勵創新的氛圍正逐步形成,自主創新的宏觀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新區成立后,區委、區政府也十分重視企業技術創新工作,區主要領導多次過問并就科技創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區也全面實行了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工作。為進一步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先后出臺了《**區科技項目經費管理暫行辦法》、《關于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的若干政策意見》、《**區關于引進、培養和使用人才的暫行規定》、《**區關于“===”實用型人才大培訓工程的實施方案》等鼓勵技術創新和人才引進培養的政策措施。====年、====年、====年區政府科技三項經費投入分別達到===萬元、===萬元、===萬元。同時,隨著中心城區的加快建設,城區品位的提升,**對人才的吸聚效應開始顯現,也有利于本地企業加快創新型人才的引進。
=、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得到強化。在某省省,企業已逐步成為創新的主體,據統計,全省目前有==%的科技項目開發、==%的專利申請、==%的科技經費投入是由企業承擔的,這幾個比例在我區還要高,**區每年的科技成果開發數、全社會的科技活動經費支出等幾個重要指標工業企業均要占到==%以上,企業是我區自主創新的絕對主力。同時,在近幾年的企業發展中,企業在自主創新能力上得到了大幅提高。**區已累計通過認定的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家。====年,開發省級以上新產品===項;組織各級各類科技項目===項,其中承擔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項,省級高新技術產品==項;全年申請專利===項,三年內年專利申請量增長了=.=倍;多項指標在全市處于前列。規模以上企業中近==%的企業建立了相應的科研開發機構,其中有==家單位組建了市級以上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有==家單位被認定為省級研發中心和技術中心。據對====年監測,**區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達=.=億元,其中r&d經費====萬元,占科技活動經費支出的==.=%。====年**區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占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排在開發區、德清之后列全市第三位。
=、產學研合作更加深入。由于本地科技資源缺乏,企業相對綜合實力相對較弱,為此,充分利用鄰近長三角大城市的有利優勢,堅持以產學研合作,也成為本地企業實施技術創新的一條主要途徑。企業紛紛利用各類經貿洽談活動、網上技術市場及民間各種途徑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進行合作與交流。新區成立后,區政府從本地產業實際出發,因勢利導先后與南京林業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某省分院等建立了科技經貿人才全面合作關系,構筑了長三角產學研合作鏈。據調查,全區近百家民營科技企業與國內==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人才合作關系。這種建立在“優勢互補、利益共享”原則基礎上的產學研合作機制和模式,已經從初期的科研生產聯合體,向現在的高層次、全方位方向發展,即成果轉讓、委托開發、聯合開發、技術入股、人才合作,共建實驗室、研發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以及從研究開發、成果轉化到產業化的全程合作。
=、創新平臺建設有新突破。立足**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區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有新突破。一是啟動了**區科技創業園建設。二是加快電磁線線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對基地企業在共性技術攻關、新產品開發、科技合作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推動基地發展。三是組織共性、關鍵技術攻關。自====年**木業列入省級區域支柱產業重大科技攻關試點區以來,木業領域的科技創新步伐明顯加快。同時,我區還積極組織了一批制造業信息化關鍵共性技術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其中巨人電梯、先登電工的兩個信息化項目列入全省的制造業信息化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這兩個項目由省、市、企業三方共同出資面向全國招標,巨人電梯的“大批量定制的產品配置管理技術的研究及其在電梯行業中的應用”信息化項目被作為全省的制造業信息化示范項目其經驗在全省推廣。另外,我區還有=個企業信息化項目列入**市首批制造業信息化關鍵、共性技術重大科技攻關專項,這些項目的實施可大大提高了企業管理和生產過程信息化水平,提高企業在該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
=、自主創新人才隊伍不斷壯大。事業興衰,關鍵在人。人才是知識資本的載體,是企業不斷創造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幾年來,區委、區政府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加大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力度,大力改善人才創業環境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僅====年全區新增專業技術人才====人,新增高層次人才==人,累計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達到====人。通過實施“十百千”技工人才培訓工程,====年培養====名初級工、===名中級工和==名高級工。目前,全區累計各類各類專業技術人才達=.=萬人。建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家,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家。
二、當前企業自主創新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其成因分析
盡管近幾年**區加大了對自主創新的投入,廣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得到較大提高,但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受歷史和體制機制的影響,我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
=、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人才缺乏。**區企業研發隊伍實力較弱,單位辦科研機構不到規模以上企業的==%,已建的研發中心在經費投入、硬件設施、內部機制及人員配備方面均有差距。一些研發機構甚至沒有全職的研發人員,部分研發中心還停留在以檢測、測試為主。據統計監測,====年全區科技活動人員中全時人員僅為===人,科技活動人員中享有高中級技術職稱的僅有===人,人才缺乏已成為下一步制約我區自主創新能力的主要障礙。
=、高新技術產業含金量不高。高新技術產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以高投入、高風險和高收益為典型特征,我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則表現出資金密集度較高但技術密集度不高,競爭雖然激烈但風險不大,收益略高但不明顯的特征。====年全區高新技術產業利稅率僅為==.=%。由于我區的高新技術產業主要是傳統產業改造或引進先進裝備形成,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尚未完成形成,造成產業持續創新能力和集成創新能力較弱,總體上跟不上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要求。
=、科技投入明顯不足。一方面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偏少。====年我區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占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為=.==%,雖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中r&d經費僅占到==%,這與我區規模以上工業在全省的地位不相符。二是企業投入資金結構不合理,重設備引進,輕消化吸收,存在“一流設備、二流管理、三流產品”的現象。三是政府科技投入有限。**區科技投入也明顯低于周邊地區。
=、創新服務能力較弱。**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嚴重缺少,已有的服務機構服務面窄,服務缺乏深度和廣度,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弱。**區應該是特色塊狀產業比較明顯的一個地方,但真正能為行業開展技術服務或推動行業自律的協會幾乎沒有。已有的中介機構提供的服務層次比較低、服務內容比較單一。
存在以上問題的主要成因:
=、傳統觀念的影響。一方面中國與國外巨大的技術差距使人們已習慣于技術引進,并在某種意義上已經在社會上形成的一種依賴,包括技術依賴和消費信賴,**的電梯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另一方面受大而快理念的影響,社會各界忽視小發明、小創造,更熱衷于大投入、大引進、大產出。
=、企業家匱乏。**一些企業雖已完成第一桶金的原始積累,但相對而言大多仍處于創業初期,企業家隊伍不健全,許多企業成長脫胎于集體經濟或依靠市場帶動,對市場經濟、對企業的發展理念等還缺乏足夠的認知,應此,更多意義只能稱之為經營者,導致“折扣”創新。
=、人才創業的環境有待提高。自主創新歸根結底是基于人才的知識創新及擴散應用。**雖處于長三角中心地帶,但又偏離中心城市,加上歷史上建制較低,造成基礎設施、社會發展領域的條件相對薄弱,使得本地區在知識更新、信息匯聚等成本高于城市,不利于人才引進,同時過重的商業文化也不利于大的集成創新。
=、產權保護有待加強。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尚未完全健全,許多創新成果得不到應有的保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創新者的積極性。
三、推動我區企業自主創能力的主要途徑和任務
=、提高創新意識,建立企業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
培育創新精神。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永恒主題,更是中小企業的立身之本。要充分認識創新對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增強企業的創新意識,使創新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要不斷探索符合市場規律、體現企業優勢、具有自身特色的創新發展道路。進一步加強輿論導向,弘揚**“三開”精神,引導社會各界尊重創新、鼓勵創新,為自主創新提供一個寬松良好的環境。
增強創新能力。要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增強對市場機會的捕捉能力和把握能力;堅持把引進、培養、使用、凝聚人才作為提升創新能力的重要內容,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企業技術開發、新技術應用能力;提高合作意識,借助“外腦”、運用社會資源彌補企業自身不足,增強自主創新和依托社會資源聯合創新的能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建立健全創新支持服務體系,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
建立公共技術支持平臺。采取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開放服務方式,圍繞**的幾大優勢塊狀產業,重點支持建立一至二個公共技術支持平臺,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提供設計、信息、研發、試驗、檢測、新技術推廣、技術培訓等全方位服務,為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提供場地、儀器設備、技術人才等技術支持,幫助企業提高技術水平,降低資源消耗,提升產品檔次。====年要重點加快啟動**木業區域科技服務中心建設。
建立健全企業技術支持服務體系。促進各類技術服務機構發展,建立健全以滿足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需求為目標、以推動企業技術進步為主要任務,以企業技術創新服務機構為主體,各類社會服務機構廣泛參與、協同配合的企業技術創新支持服務體系。以服務企業為宗旨,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增強服務能力;引導創新服務機構幫助中小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和專利申報服務,積極推動采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推動產學研合作。進一步深化政府與一院兩校的合作,變政府推動為民間聯動,探索建立長效合作深入合作機制,共建創新載體。鼓勵企業與大學、科研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通過共建研發機構、聯合或委托開發、技術成果轉移、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等多種形式,加快企業與科技資源的有機結合,加速科研成果產業化進程。
加強人力資源服務。落實人才強區戰略,把培養、輸送專業人才作為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服務內容,組織、引導各類中介培訓機構,針對企業的人才需求,開發培訓教材,提供靈活的培訓服務。
=、完善創新政策,優化企業的創新環境
營造有利于企業自主創新的公平政策環境。落實國家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各項政策,制定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加大科研開發的資金投入;完善人才流動政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及與大學、科研機構聯合創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完善投融資政策。建立健全創業投資機制,鼓勵風險投資機構發展,解決制約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資金瓶頸問題;完善技術交易市場、產權交易市場,促進技術與資本的有機結合;加強與各金融機構合作,開展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創新,完善金融服務,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可開展知識產權和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質押貸款試點,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的金融支持;積極推進多層次的信用擔保體系建設,鼓勵開展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多層次信用擔保。
支持企業技術創新。逐年加大政府對科技的投入,發揮公共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引導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推動形成以特色產業或優勢企業的產品品牌為龍頭,以企業專業化合作和協同創新為特色的產業、產品配套鏈;鼓勵企業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科技成果,提高技術水平、降低消耗、減少對環境影響、提高資源利用率;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合作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鼓勵發明創造和專利技術申報,支持企業培育品牌,為特色產業或優勢企業的產品提供配套。
=、加大知識產權工作,保護好創新者的權益
政府部門要加強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領導和引導,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并落實專職人員。要加強對企業知識產權的宣傳工作,切實提高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在全區重點骨干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中全面實施《知識產權保護合同》,引導和幫助企業建立知識產權制度。進一步加大對知識產權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在自主創新過程中形成的成果申請專利,對產業化實施效果好的發明專利進行重獎,對侵權行為要加大查處力度,切實保護發明創新人的積極性。
精品范文
10提升依法行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