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

時間:2022-10-07 05:05:00

導語:創新—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

創新——企業生存發展關鍵

通過對講座的學習,融合王董事長向我們提出的:“(1)你認為創新對于一個企業是否重要?為什么?(2)創新對個人來說是否重要?為什么?(3)農機公司對于創新是否重視?還有那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這三個課題的思索,使我對創新與企業的生存、發展及與個人的命運前途的認識更加深刻了一步!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發展的關鍵,也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強大動力。創新已成為當今時展的主旋律。如今,我們國家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歷史時期。在這種新的歷史背景下,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如何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我們的各項工作與時俱進地向前推進?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斷開拓進取,不斷求實創新。

一、創新——企業生存、發展的法寶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一個追求效率的時代。從我國過去的計劃經濟的刻板,到現在的市場經濟的靈活;從過去的科技支持改變,到現在的科技推動改變,無處不透漏出一個“新”字。而做為一個企業,如何在波濤洶涌的商海中立足,發展?——創新是關鍵!而企業的創新實際上就是企業領導素質的創新及員工的跟進,是包括多方面的:

企業領導素質的創新包括:觀念創新、知識創新、工作創新。

(1)所謂觀念創新,就是發現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能比以前更好的適應組織內外環境的變化別更有效地利用資源的新概念或新構想的活動。觀念創新是工作創新的先導。沒有觀念創新,其他各項創新都無從談起。

觀念,尤其是領導者的觀念,是直接制約和影響一個地區、一個部門的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要把一個地區、一個部門的工作與時俱進地向前推進,領導者觀念超前或說觀念創新至關緊要。

觀念創新的第一步,就是領導者自己要樹立正確的、超前的發展觀和創新觀。也就是說,要能正確認識到創新的意義、價值、必要性、內容、方法等。自覺帶頭破處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的陳舊觀念,樹立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的新觀念;破除得過且過、無所作為的陳舊觀念,樹立真抓實干、敢為人先的新觀念。以此帶動和帶領領導群體和干部群眾在超前的新觀念的指導下,不斷尋求在現實基礎上的跨越發展。

(2)知識新穎。知識是人類認識的成果或結晶,是人類成長進步的階梯。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所從事的管理基本上是知識管理,知識管理的實踐目標就是知識創新。

知識創新是持續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當今時代是知識日新月異的時代,要實現知識創新,必須使我們所具備的知識做到廣博、深邃、新穎,惟其如此,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創新。

面對高科技不斷發展、新知識日新月異的新時代,許多過去我們比較熟悉的東西變得越來越陌生了,我們掌握的一些知識變得越來越不適用或者說不完全適應了,要想在新的歷史使其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真正要做到無滯后、無落伍、不被淘汰,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強學習。通過刻苦學習,不斷地增添新知識,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不斷地實行知識創新。惟其如此,才能與時俱進的跟上時展的偉大潮流。

(3)工作一流。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集中體現在工作的成效上。“一流工作業績”是工作創新必須始終追求的唯一目標。

創新是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的。我們在這里所說的工作創新,是在總結并發揚過去優良傳統基礎上進行的改革和發展,而絕不是推倒重來。事在人為。實現工作上的創新,真正達到“一流工作業績”的奮斗目標,領導者必須帶頭克服和解決好影響和制約工作創新的三大因素:

一是習慣性思維。一般來說,年齡的增長會削弱我們的創造積極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會慢慢地成了習慣勢力的犧牲品。教育和經驗在我們身上形成了一種抑制力,這種抑制力使我們思考問題的方法更加刻板,各種經驗在我們的頭腦中形成一個固定的思想鎖鏈。心理學中把這種現象成為“功能固著”或者“思維定勢”。要創新,就要打破習慣性思維的枷鎖。

二是戒備性思維。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自覺不自覺地也有個兩種理論:名義的行動理論與應用的行動理論。名義的行動理論是人們想要做的行為方式,而應用的行為理論則是人們實際上表現出來的行為方式。通常情況下,人們總是按照不一致的方式來對待事物,并沒有注意到名義理論與應用理論之間的差異。這樣的原因就在于人們受戒備性思維的控制。戒備性思維就是鼓勵人們堅持自己的假設、推理和結論,一切固與常規,自覺不自覺地拒絕接受新觀念和新事物,以此試圖避免尷尬、威脅、挫折感和無能感。因此,對于創新者而言,除非認識到自己的戒備性思維,并進行有效的突破,否則,任何創新活動都只能是一場空。

三是學而不思。創新能力是多種能力的綜合,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其中,核心因素是進行創新思維的能力。廣博的知識能促進創新思維。要增強創造性思維能力,關鍵在于多讀書、多學習、多思考。學習貴在思考,如果在學習別人的知識時,下加以批評性的吸收,則會成為別人思路的奴隸。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學習是創新的前提,知識是創新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要實現工作上的創新,必須在學習中注重思考,認真思考,反復思考,切忌“蜻蜓點水”,切忌“囫圇吞棗”,不顧消化。

誠然,一個企業的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一個由無數個大大小小、連綿不斷的創新構成的,任何時候只要企業不斷堅持創新,那么它就一定會在市場競爭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反之就會陷入徘徊不前,有被對手反超并擠出市場的可能。正如法國的歷史社會學家、第二代大師費而南說的:“這世界上的歷史有三種,一種是迅速動作的,一種是緩慢動作的,一種是完全不動的。”迅速動作者就是創造者,緩慢動作者就是執行者,而完全不動者將會成為淘汰者。

二、創新——實現自身價值,展現個人魅力的最佳途徑

創新是人的本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在實踐工作中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創新,以實現自身的價值,達到展現個人魅力的結果,我認為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改革要有新思路。創新即在現有基礎上的改革和發展。要創新,必須改革。而確保改革出成效的前提和基礎是有一個好的思路,因為,思路決定出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堅持做到:在學習上,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樹立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理念,樹立學習促工作、學習促發展的理念,自覺學習,不斷學習,認真學習,刻苦學習,真正做到活到老,學到老。在工作上,要樹立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工作理念,樹立勇于探索、大膽改革的理念,樹立勇于改革、大膽實踐的理念,不畏艱難,不怕失敗,真正做到敢想、敢試、敢闖、敢做,努力在探索中前進,在改革中完善,在實踐中提高。

2、管理要有新舉措。管理是通過計劃、組織、控制、激勵和領導等環節來協調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以期更好地達成組織目標的過程。在新的歷史時期,要使管理工作在創新過程中有新的成效,必須要有新的舉措。比如,要使員工的綜合素質有一個新的提高,必須注意抓好學習和培訓;要使員工做到步調一致、令行禁止,必須健全單位的組織紀律制度并要嚴格監督執行;要使員工具備改革創新精神,必須注重培育員工的創新思維能力;要求員工做到的,領導必須首先帶頭做到等等。以此不斷推進管理出成效,見成果。

3、工作要有新突破。實現工作上的新突破,必須用創新精神指導和統攬我們的各項工作。具體來說,主要應注意這樣一些基本環節:一是要制定出鼓舞人心的創新目標,要按照“墊起腳尖摘桃子”的原則,確定出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奮斗目標,做到目標宏偉起點高。二是要采取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要緊緊圍繞宏偉目標因地制宜地制定工作措施,包括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提高整體協調能力、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水平等等措施,以此確保奮斗目標的如期實現。三是要特別注意督促檢查,要緊緊圍繞奮斗目標,定期不定期地開展督促檢查,總結成功經驗,查找存在的問題,表揚做的好的,批評干的差的,以此不斷推動決策的真正落實,有效促進工作的突破性發展。

4、注重細節——工作創新的重點。細節決定成敗,已經越來越成為當今大企業的制勝法寶;我們可以借鑒一下海爾的成功歷程:海爾從青島的一個生產冰箱的小廠發展到當今的世界500強企業,靠的是什么?——品質!品質靠什么?——注重細節!所以才有了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的揮錘砸冰箱的創舉。因此,在細節上前進一小步,公司就會前進一大步。

三、創新——我公司實現雄偉目標的夯實后盾

縱觀美國企業幾十年來在經營策略上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企業發展的方向。在美國60年代規模效益第一;70年代是價格第一;80年代質量第一;90年代市場響應速度第一;而21世紀則是技術創新第一。作為我們農機公司來講,領導層對于創新意識及工作,我個人覺得一直都是走在社會的前列的;如:

1、公司在經營上創新。

我們公司從最初只經營農機及配套機具,到現在的集家電超市、金茂汽車、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商場、農機配件四位一體的綜合性公司,這種從單一的經營到綜合性的多元化經營,我覺得是公司對創新重視的最突出表現,沒有公司的創新,可以說就沒有我們現在這個寬松、舒適的工作環境當然溫飽小康就更不用提了。

2、公司在用人制度上的創新。在公司家電超市內,公司又不斷創新,在用人制度上在公司,乃至全國也尚屬首例的:由內部員工、廠家銷售代表、實習的大中專畢業生、招收的技工四位一體的用人模式,經過公司這幾年的探索證明,公司在用人制度上的創新是成功的!

3、公司在黨建工作中的創新。公司在黨建工作中首次將入黨積極分子的名額延伸到了廠家銷售代表的隊伍中,在銷售人員中史無前例的發展了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經驗證明:此創新極大的提高了公司對廠家銷售人員的吸引力,同時也將一些思想進步,工作積極突出的長家優秀的銷售代表團結到了公司的隊伍中,從本質上達到了雙贏。

4、公司在工作環境上的創新。家電從原來的不到兩千個平方,經過幾次擴建到現在的6000個平方,并且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為員工提供了一個舒適、寬松的工作環境;為提高員工的素質,又為員工建造了一流的培訓基地,為企業的長足發展奠定的物質基礎。

5、鼓勵員工對公司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及建議;

6、通過不定期的對員工進行培訓使其在實際銷售中能夠做到靈活運用,舉一反三;

7、每年都組織全體員工外出旅游,集體會餐,不但增強了員工之間的團結,更體現了公司以人為本的,為員工創造一個寬松、舒適、工作環境的企業理念,也符合中央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構建和諧企業的口號,尤其是增強了員工對企業的責任感、忠誠度。

當然,作為我們公司,對于創新也存在不足的地方,主要集中在:

1、員工的創新意識不強:

公司員工對公司創新在思想上認識不夠深刻,在工作中缺乏時刻保持創新的作風,導致部分的工作,拖拉、陳舊、保守,缺乏生機與活力,缺乏朝氣,致使公司的各種資源沒有發揮到極致,限制了企業快速發展的步伐。

2、員工在日常工作對創新的思索及貫徹度嚴重欠缺:

我們公司基本上都是從事銷售工作,銷售人員缺少創新,只知道銷售,并沒考慮我能不能換個方法?是不是另一個方法更適合呢?更有甚者,公司給了你創新改進的方法,依然我行我素,不跟進,從而使公司產生了各種不必要的浪費。

綜上所述,創新無論是對企業而言,還是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是跟進時代步伐,快速穩定發展的法寶;今后我定會以這次講座為起點,在思想上多總結,在工作中多思考,多發現,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公司的長足發展出謀劃策,多做貢獻。

祝愿我們公司的明天在“創新”這面旗幟的帶領下越飛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