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著力構建新時期人口計生工作的長效機制

時間:2022-06-09 10:15:00

導語:以人為本,著力構建新時期人口計生工作的長效機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人為本,著力構建新時期人口計生工作的長效機制

鎮計生辦近年來,雙峰縣洪山殿鎮黨委、政府努力適應和積極探索新時期人口計生工作的發展需要,大膽開拓新思路,積極創新新機制,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實現工作重心下移,不斷創建新時期人口計生工作的長效機制,計生工作整體水平逐年顯著提高,連續12年被市、縣授予“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其主要做法是:

一、以制度管理人,強化干部的責任意識

俗話說: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工作好與壞,干部作表率。在人本理念日益社會化的今天,領導是服務,干部是關鍵也益發明顯,洪山殿鎮在鎮村干部的管理上嚴格落實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和目標管理責任制。對村干部始終堅持“嚴格標準、聯勞付酬、規范培訓、動態管理”,始終堅持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始終堅持“工資與工作績效掛鉤”的考核辦法。鎮黨委政府通過與各個村簽訂《計劃生育村民自治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計劃生育工作要求、工作責任和獎懲措施,每個季度按照工作進度對各責任區、村的計劃生育工作情況進行嚴格考核,對工作效果好的給予獎勵,對工作不力的予以處罰。2005年二季度,在兌現目標責任時,鎮人民政府對各責任區、村共處罰21000元,獎勵22300元。通過嚴格獎懲,使各項制度落到實處,從而有效地強化了鎮村干部特別是村干部的責任意識

二、以榮譽鼓勵人,激發干部的奮進意識

為充分調動廣大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奮進意識,洪山殿鎮在不斷完善鎮村干部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在全鎮范圍內開展“踐行‘三個代表’,爭當‘十佳’村干部”的競賽評先活動,在村干部中逐步建立起“憑績效論英雄,憑貢獻論報酬,憑口碑論好壞”的長效激勵機制,在全鎮在職村干部中一年評選一次“十佳”。對獲得“十佳”村干部稱號的,當年一次性給予500元獎勵;對連續獲得“十佳”殊榮的村干部,從第4年起,每月享受定補300元的待遇,對間斷性獲得“十佳”稱號的村干部,從累計4年的下年度開始享受定補300元的待遇。而在“十佳”村干部評選中,他們堅持了計劃生育工作“一票否決”制,對村干部進行了嚴格的約束,活動開展以來,廣大村干部抓計劃生育工作的熱情空前高漲,群眾落實計劃生育的自覺性日益提高。2004年,有26個村要求實行計劃生育村民自治,2005年,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在全鎮全面鋪開。到8月底止,共有39個村按程序通過了計劃生育村民自治章程,80%以上的農戶與村民委員會簽訂了村民自治協議書,村民自治工作正在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村干部激勵機制的推行,得到了市縣領導的充分肯定,2004年1月,市委書記蔡力峰將洪山的這一經驗批轉到全市予以借鑒。

三、以利益引導人,增強群眾的自覺意識

落實對計劃生育家庭的法定社會經濟政策,使其在政治上感到光榮,經濟上得到實惠,可不斷增強育齡群眾實行計劃生育的自覺性,這也是該鎮最得民心,最富成效的措施之一。

一是啟動“關愛女孩行動”,落實獎學金優待政策。從2004年開始,該鎮對全鎮未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農村兩女戶發給《計劃生育優待證》,持證家庭的小孩考取了大學本科以上的,由鎮財政發給一次性獎學金。其中考取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獎勵5000元;考取其他重點本科大學的獎勵2000元;考取一般本科的獎勵1000元。目前已累計發放《優待證》346本,臘樹村康雙喜、栗新村朱隆香等同學先后獲得政府頒發的“女孩成才獎學金”。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二是全面落實兩女養老保險優待政策。該鎮現有農村兩女戶498戶,2003年由鎮財政撥款1.83萬元,對其中投保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183戶進行了補助,每戶補助100元。從2004年開始該鎮根據縣委政府的要求和群眾呼聲,提高了兩女戶的保費補助標準,凡對象本人愿意投保并繳納100元以上保費的,鎮財政補助保費200元,由鎮計生協負責辦理投保手續。2004年,鎮財政對2003年投保的183戶每戶續保100元,又對新增的64戶兩女戶每戶補助保費200元,共投入資金3.11萬元,保證了政策的延續性。

三是逐步落實獨生子女家庭的優待政策。對自愿終生只生育一個子女或未生育且依法只收養一個子女的育齡夫妻,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從領證之月起到子女14周歲止,每月發給10元的獨生子女保健費。夫妻雙方均無工作單位的,由鎮人民政府在計劃生育事業費中支付。政策推行以后,育齡群眾紛紛響應,僅2005年前8個月,就有68對農村育齡夫婦主動申領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四是發動部門落實扶貧幫困優待政策。該鎮在落實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充分考慮到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的社會經濟困難,在資金扶持和社會救濟時,發動各部門積極向計劃生育家庭傾斜。2004年,落實最低生活保障390戶21.1萬元;在“獻愛心、送溫暖”活動中,社會捐助415戶6.5萬元;社會救濟160戶2.8萬元;機關工委扶持680戶5.7萬元。共救助和扶持1654戶36.1萬元,其中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1263萬元,占76.4%,幫扶資金29.8萬元,占82.5%。2005年9月,鎮計生協會組織會員募集資金8800元,開展扶貧助學活動,為54個兩女計生家庭解決了小孩上學的燃眉之急。

與此同時,該鎮在開展“好婆婆、好媳婦、計劃生育模范戶”評比競賽,落實農村部分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等工作中,大張旗鼓地進行計劃生育宣傳,為計劃生育家庭披紅掛綠,營造計劃生育光榮的良好氛圍,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四、以服務關愛人,發揮群眾的主人翁意識

以人為本,深化開展優質服務是對過去行政強制式計劃生育管理模式的革新,也是贏得群眾支持和理解,充分發揮群眾實行計劃生育自覺性的重要途徑。該鎮大力推廣避孕節育措施知情選擇,減少非意愿妊娠;大力開展生殖健康檢查,實行免費檢查,低費治療;大力開展“七個一”優生優育優質服務,把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涵蓋到育齡群眾從結婚到懷孕、生育、子女成長的全過程,提供全程服務,并積極開展救助貧困母親、關愛弱勢群體的送溫暖活動等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工作。2004年7月,該鎮邀請縣計生技術專家進村入戶開展婦科病查治,共接診育齡婦女551人,查出婦科病患者216人,其中子宮肌瘤3人,內分泌紊亂21人,各種婦科炎癥患者192人,使這些對象及時得到合理治療,有效地改善了生活質量。在硬件建設方面,該鎮投資35萬元,對計劃生育服務所進行改造和更新,創建省級“示范服務所”,要求技術人員不斷加強學習,強化內功,提高業務素質,在工作中建立了孕檢責任制和手術事故責任追究制,確保了孕檢和四術質量。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工作的開展,為全鎮計劃生育工作上水平和育齡群眾的身心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從而有效地發揮了群眾在計生工作中的主人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