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系統學校招生工作通知
時間:2022-06-04 04:14:00
導語:市教育系統學校招生工作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學校,各鎮(處、區)教育辦公室:
根據市教育局《關于做好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要求,現將我市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小學招生
根據《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年齡為6周歲,各類殘疾兒童入學年齡為7—9周歲。
各鎮、處(區)教育辦公室要組織學校普查轄區內學齡兒童人數,確保所有的適齡兒童免試、就近入學。
市直各小學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市教育體育局關于年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區域劃分意見的通知》精神,接收一年級新生報名,對新生入學資格進行審查,市局對新生入學資格進行復核。
新世紀小學計劃招生4個班。劃片招生結束后,若不滿招生計劃,將面向市直小學招生區域以外具有本市常住戶口、有寄宿需求的學生,進行電腦派位招生(具體事宜另行通知)。
二、初中招生
各鎮(處、區)教育辦要認真核查各小學畢業生數,將小學畢業生的入學責任落實到各小學和初中學校,確保全部畢業生依法免試、就近升入初中,避免小學升初中過程中的流失現象。
根據政辦發號文件精神,在市局對城區小學六年級畢業生情況統一摸底的基礎上,由市直各初中學校對新生資格進行審查。
博文中學計劃招生12個班,劃片招生結束后,若不滿招生計劃,將面向市直初中招生區域以外具有本市常住戶口、有寄宿需求的學生,進行電腦派位招生(具體事宜另行通知)。
三、特殊教育招生
各鎮(辦事處、區)教育辦要安排專人對招生區內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進行摸底調查,及時接收符合入學條件的殘疾兒童、少年。各普通學校不得拒絕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
市聾啞學校面向全市招收聽力殘疾兒童、少年就讀;繼續設立啟智班,面向全市招收智力殘疾兒童就讀。對適齡視力殘疾兒童、少年,各單位可動員其到市盲校就讀。
四、相關要求
(一)加強對招生工作的組織領導。招生工作政策性強,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各單位要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加強對招生人員的培訓,明確政策和要求,依法規范招生。要貫徹落實市局關于加強教育軟環境建設的要求,密切與家庭、社會的聯系,做好招生宣傳工作,讓家長清楚招生的政策、報名的時間和地點、報名時需攜帶的證件等事宜。要向社會公開招生咨詢電話和監督電話,接待好咨詢的家長,按規定及時、明確地答復群眾咨詢和反映的問題,確保中小學招生工作平穩、順利、有序進行。
(二)精心組織好報名、資格審查和學籍建檔工作。全市義務教育學校統一報名時間為7月30日-31日。各學校要在校內設立招生報名接待處,熱情接待前來報名的學生和家長。認真做好新生資格的審查;對經審查不符合本校入學條件的,要在做好解釋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和家長到相應的學校報名
城市片區改造拆遷戶居民子女,在拆遷過渡期,既可以由原住所的服務學校接納入學;也可以根據其租房住所到相應的學校報名入學,待回遷后再轉回原服務學校就讀。
各學校要于8月24日前將新生學籍信息檔案表打印稿與電子稿上報基礎教育科備查。各學校于8月26日前公布新生名單,并向家長發放“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
(三)認真做好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入學工作。根據《市教育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普通教育工作暫行辦法》規定,符合條件的外來或進城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在務工地就學,與當地市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外來或進城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入學需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父母至少一方與我市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或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并在務工地工作一年以上;父母至少一方持有公安部門核發的“暫住證”,并在務工地有穩定的住所(有自由住所或辦理正式租住手續的住所);符合我市規定的入學年齡。
各學校要耐心為外來務工就業的家長解釋清楚入學的政策和辦法,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切實保障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的合法權益。
(四)切實做好駐地部隊子女和軍隊轉業人員子女入學工作。各學校要落實有關規定,依法妥善做好駐地部隊子女和軍隊轉業人員子女入學工作。
(五)進一步規范招生行為,維護良好的招生秩序。各學校向社會宣傳的招生簡章及其他招生宣傳材料均需由市局審查后方可。不得舉行或變相舉行與招生、入學相關的學科化選拔測試和面試。學生入學后要均衡編排教學班級、均衡安排同年級各班學生和任課教師、均衡配置校內教育教學資源,確保學校健康發展和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
各學校要大力宣傳“適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的理念,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不盲目擇校,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要認真落實《市教育局轉發〈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關于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問題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的通知》的要求,按照市局的統一部署,嚴格控制學校規模及班額,規范對捐資助學生的管理。
對違反規定擅自接收的學生,市局將不予注冊學籍。對違反招生紀律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單位,將追究學校及相關人員的責任,并納入對單位的考核。
- 上一篇:全縣食品安全指導方案
- 下一篇:計算機類學生軟件系統設計能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