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局機關干部會議的講話稿
時間:2022-05-15 05:16:00
導語:糧食局機關干部會議的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中心議題是傳達貫徹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安排部署今后一個時期全省糧食部門的工作任務。
下面,我代表局黨組講點意見,請大家討論。
省第八次黨代會,是我省進入新世紀召開的第一次黨代會,是一次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大會。會議認真總結了七次黨代會以來的成就和經驗,明確提出了未來五年的奮斗目標和宏偉藍圖,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省委、省紀委領導集體。貫徹落實好省八次黨代會精神,對于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推進*經濟跨越式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省八次黨代會精神集中體現在云坤書記的報告中。我們必須認真學習領會報告的精神實質,從全省糧食工作實際出發,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準確定位、奮發努力,為推進*經濟跨越式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大家知道,我們*省是個糧食大省,糧食工作在全省處于舉足輕重的位置。多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歷屆省糧食局領導班子帶領全省糧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開拓進取,扎實工作,使全省糧食事業有了長足發展,為保護農民利益,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有效供給,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由于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糧食市場出現了階段性供大于求,加之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原因,糧食企業包袱沉重,改革發展困難重重。截止五月末統計,全省糧食庫存778.9億斤,占壓發行貸款770億元,虧損、掛帳和潛虧433億元。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既不能被困難嚇倒,無所作為;也不能急躁冒進,輕舉妄動。改革必須進行,“發展是硬道理”,“穩定壓倒一切”,我們必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審時度勢,精心謀劃,積極穩妥,慎重從事。否則,一旦出了問題,對上對下都不好交待。
基于這樣的考慮,今后一個時期,全省糧食部門工作的總體思路和奮斗目標是:按照“三個代表”要求,以省八次黨代會精神為指針,以加快市場化進程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搞活企業為重點,振作精神,負重奮進,戮力同心,真抓實干,力爭使全省糧食工作在此基礎上有一個明顯的進步。在具體工作中,要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第一步,在國家沒有大的動作之前,要調查研究,積極探索,盡最大努力把我們能做的事情做好;第二步,國家徹底解決糧改問題的方案出臺后,要迅速行動,緊密結合*實際,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改革步伐;第三步,經過三至五年堅韌不拔的努力,使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全面走向市場,切實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按照這一思路,全省糧食部門工作的主要任務,一是積極穩妥搞好糧改;二是集中力量促銷瀉庫;三是千方百計加強管理;四是務必保證糧食安全;五是全力維護隊伍穩定。
完成上述任務,我們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緊緊依靠各級黨委政府,充分調動全省糧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扎扎實實地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繼續解放思想
省八次黨代會上,云坤書記在總結過去四年積累的寶貴經驗中,第一條就是解放思想,要求未來五年,要繼續推動思想解放。為此,我們要在全省糧食系統開展新一輪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并重點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徹底摒棄計劃經濟思想,進一步強化市場意識。自黨的十四大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國有工業企業、商業、外貿、物資企業以及供銷企業陸續走向市場,現在沒有走向市場,仍然在享受計劃經濟待遇的,幾乎就剩我們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一家了,收購靠政策、政府定價,資金靠貸款、發行保證,虧損靠補貼、財政拿錢。一方面,國家決定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余糧,不僅保護了農民的利益,也保護了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職工的利益,我們的日子總體上還是過得去的,人們還是愿意到糧食企業來;另一方面各級財政和糧食企業也為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并使相當多的企業干部職工產生了依賴思想,躺在國家身上吃大鍋飯。有人說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是計劃經濟體制下最后一個堡壘,不無道理。現在的問題是,按照世貿組織規則,國家將取消糧食流通環節的補貼,實行直補農民政策,屆時將把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全面推向市場。企業經營糧食完全按照購得進、銷得出、有效益的原則,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靠補貼過日子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了,想維持也維持不了幾天啦,這是大勢所趨。對此,誰認識誰主動,早認識早主動。我們要盡快轉變思想觀念,牢固樹立市場認識,提高運作市場的能力,不用別人推,積極主動自覺地走向市場,否則,別看糧食庫存積壓這么多,早晚有一天,我們自己連飯都吃不上。
二是堅決擺脫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進一步強化創新意識。目前正處于社會轉型,體制轉軌時期,各種矛盾和問題集中顯現,許多問題,靠本本和紅頭文件是解決不了的。改革就意味著突破,創新就要打破一些舊的思維定式,否則,因循守舊、墨守陳規、固步自封、自我感覺良好,怎么創新和發展哪!總書記提出與時俱進,完全符合馬列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局黨組殷切希望全省糧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思想再解放一點,膽子再大一點,在這改革的年代,開動腦筋,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改革不一定搞一個摸式,可以從實際出發,只要符合“三個有利于”,能夠促進糧食事業發展,就要敢想敢說、敢闖敢冒、敢做敢為,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三是努力克服畏難情緒和等靠要思想,進一步強化進取意識。當前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確實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但決不是山窮水盡。大家想一想,目前最大的問題不就是糧食庫存多一點嗎?手中有糧,心里不慌,中國是個近13億人口的大國,吃飯是件大事,過去南方缺糧時,從*調一百斤糧就救活一個人,國家對我們都非常滿意呀。就國家來說,現在也不是糧食多得不得了,真要再遇上大災之年,糧食還是寶貝,我們要講政治。虧損掛帳不是我們工作沒干好,主要是體制機制和現行政策造成的,暫時消化不了,可以先掛著,朱總理也認帳啊。當然,同樣的政策,同樣的條件,情況也不一樣,這里邊也有工作問題。如果我們想盡一切辦法,多銷點糧,不是也可以降低庫存,減少虧損嗎?難是難一點,干什么不難啊?當年國有工業企業開始走向市場時難度也很大,困難并不比我們少,“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還得干。我們講改革要積極穩妥,但決不是說不改革,改革必須進行,不改革沒有出路。就糧食工作來說,大改小困難,小改大困難,不改更困難。我們既要看到不利因素,更要看到有利條件。省委省政府對糧食工作非常重視,抓得很緊;歷屆省糧食局領導班子為我們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工作基礎;全省糧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素質比較好,工作都很努力,改革發展的愿望很強烈;加之國家正在研究出臺徹底解決糧改問題的方案,只要我們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振奮精神、知難而進,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難關。
當然,全省糧食系統解放思想遠不止這些,大家可以緊密結合個人的思想和工作實際,進一步開動腦筋,深挖一下影響改革發展的思想障礙,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么問題。解放思想要從領導做起,從機關做起,從現在做起,不能流于形式,不能走過場,要真正解決問題,使之成為推動糧食工作的強大力量。
二、堅持和諧共進
和諧共進是李瑞環同志5月28日訪問英國時一次演講的題目,講的非常好。他說:“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有突出的位置”,確實如此。孔子講“和為貴”,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些至理名言,幾乎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家和萬事興,大家小家都是如此。目前,我們糧食系統面對如此繁重的任務,和諧共進實在太重要了。
首先,省局黨組、全局上下包括直屬單位,要精誠團結,密切配合。人的一生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能在一起共事都是緣分,一定要珍惜。為人要正派,光明磊落,襟懷坦白;同志之間要開誠不公,以誠相待,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幫助;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大事講原則,小事講人格,多看點別人的長處,善待別人的短處,以事業為重,以大局為重,以友情為重。凡是有利于團結的話就說,有利于團結的事就做,不利于團結的話、不利于團結的事,堅決不說、堅決不做,無論如何不能搞小動作。我這個人缺點毛病不少,但心眼不壞,向來與人為善。這次到糧食局工作,純屬一張白紙,對任何人沒有絲毫成見。我以黨性人格擔保,一定和所有的同志和諧相處。也希望通過這次會議,過去相互間有過磕磕碰碰、恩恩怨怨的同志,把不愉快的事情一筆勾消,團結起來向前看。
其次,對離退休老干部,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層,多尊重和關心他們,盡可能讓他們多發揮點余熱。糧食局離退休老干部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是我們糧食系統的功臣,為發展糧食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歷史。應該說省糧食局在尊重老干部問題上還是有優良傳統的,一直照顧的不錯,到了我們這屆要一如既往,力爭做得更好些。要盡可能在生活上多關心他們,多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有些問題由于種種原因一時解決不了,也要說明情況,取得老干部的理解。特別是老干部有經驗、有威信、有影響,調動好了,即可以為我們多出點點子,做點思想工作,也可以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出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為了發揮老同志的作用,局黨組決定,建立四項制度:一是定期通報工作制度;二是不定期召開座談會制度;三是經常獻計獻策、隨時隨地提建議制度;四是對涉及全局的重大問題,請老同志參與調研制度。定這些制度,不是為了搞名堂,走形式,而是實實在在的想借用這些老同志的力量,發展糧食事業。
第三,要與吉糧集團、中儲糧長春分公司、中谷集團東北公司、省計委、財政、農發行、工商、物價等部門、各市(州)、縣(市、區)糧食部門以及國家有關部門都要處好關系,搞好協調。關系也是生產力,和氣生財。現在的糧食工作,受上下左右、方方面面制約,好多事情我們有求于人,不處好關系,不搞好協調,人家不支持你,你怎么干啊?“領導就是服務”,領導就是協調。為了干好工作,我們一定要與相關部門經常聯系、自覺溝通、主動協調、處好關系,使他們多一點理解和支持。誰會協調誰就是能人,誰能協調明白,誰就是功臣;不會協調就是沒本事,啥事也協調不了,就是不稱職。我主張省糧食局與相關部門之間協調的重點放在處長一級,好多事情應該在處長一級先協調明白,實在有困難,領導再出面。特別是我們的大量工作,都在九個市州,各項工作靠你們,我們要風雨同舟,共度難關。
總之,我這次到糧食局工作,深感責任重大,深知自己的能力水平有限,需要大家支持幫助。我就是要打和牌,打團結牌。“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就是力量”,只要我們把大家都團結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就沒有過不了的火焰山。當然,這種團結決不是無原則的一團和氣,而是建立在為了共同事業基礎上的團結。否則,搞拉拉扯扯、哥們義氣,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三、切實轉變作風
作風如何關系重大,直接涉及工作的好壞,事業的成敗。
一是要增強群眾觀念。三個代表的核心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路線,離開了群眾我們一事無成。今后,全省糧食系統各級干部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都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做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只要我們時刻想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緊緊依靠群眾,我們的事業就無往而不勝,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踐行“三個代表”,增強群眾觀念,就糧食系統來說,要重點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保護農民利益,二是善待企業職工。農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糧食工作與農民息息相關。農民種點地,打點糧很不易。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農民的收入增長滯緩,個別地方甚至下降,生活并不富裕,我們要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在我們職能范圍內,盡可能為他們增加收入,提供方便,搞好服務。糧食購銷企業廣大職工多年來辛勤努力工作,對國家是有貢獻的。現在冗員過多,是歷史形成的,為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富余人員要下崗分流,但是我們一定要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把有些事情盡量想得周全一些,努力做到無情分流,有情安置。至于到底如何分流,一定要反反復復研究透,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政策交給群眾,充分發揚民主,讓企業所有的職工參與決策,否則非出亂子不可。
二是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在其位就要謀其政,當了干部就要對黨、對事業、對人民負責,黨組織交給的一攤工作,就要盡心盡力,盡職盡責,這是一個干部最起碼的職業良心。要求真務實,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少說多做,不說也做,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勇于負責,敢于碰硬,善于攻堅克難,不達目的不罷休。要養成雷厲風行的作風,有點超前意識,加快辦事節奏,提高辦事效率,能上午干完的工作就不推到下午,能今天辦完的事情就不拖到明天。要多動腦,多想事,積極主動給領導當好參謀;反映情況、匯報工作、提供數字要準確真實;起草文稿要字斟句酌;領導交辦的工作要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對工作,部署了就要檢查,干好的表揚,差的批評。為了進一步強化各級干部的責任意識,局黨組將大權獨攬,小權分散,下管一級,各司其職,堅持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要把各項任務層層分解到相關處室、直屬單位和各地區,落實到人頭,使人人有壓力,壓力變動力。比方企業富余人員分流就是一個硬仗,需要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各級黨委政府拿態度,沒有黨委政府的支持,單靠糧食部門肯定是不行的。糧食部門要積極主動當好參謀,多做點過細的工作,并且要逐級落實責任。誰的孩子誰抱,誰的問題誰解決,誰出問題誰負責。底線是既要分流出去,又要妥善安置,不能讓職工上訪,不能影響社會穩定。
三是多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為了使我們的干部多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局黨組決定,建立三個一制度,即局機關全體干部(從局長到科員)、直屬單位班子成員,要圍繞中心工作,結合本職業務,每年至少選一個調研題目;純深入基層時間至少不能低于一個月;調研結束后,至少向局黨組交一份有情況、有問題、有分析、有建議的調查報告。調研題目自下而上由領導把關審定,調研的時間由各處室和直屬單位自行安排,調研報告上交的時間由局黨組確定。年終將調研報告匯編成冊,做為領導決策的依據。同時也可以起到互相交流、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要把調研成果應用情況作為考核干部的一項內容。這次會后,每個人都要抓緊確定調研題目,最遲在七一前,把調研題目報綜合處,由綜合處匯總報局黨組審定。鑒于當前糧改問題是省委省政府關注的大事,局黨組經征得老同志同意,決定由原廳級老領導帶隊,組成深化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調研組下去調研,調研方案己于上周四發出,這次會后進行動員,然后各組簡單研究一下就下去,時間是十天到半個月,回來局黨組統一聽匯報。對此,請各市州糧食局向當地政府匯報,并給予大力支持。這次調研不解決具體問題,就是本著在國家沒有大的動作之前,盡最大努力把我們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這一原則,重點研究當前影響改革與發展的主要問題是什么,怎么解決,提出針對性、操作性比較強的對策,以便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為了放手發動群眾,群策群力,共度難關,局黨組還決定,從現在起,利于一個月時間,在全省糧食系統開展一次為促進改革與發展獻計獻策活動。從局機關、直屬單位到基層糧庫的干部職工都要參與進來,層層發動,多提點建議。局機關、直屬單位獻計獻策活動由機關黨委組織,基層獻計獻策活動由各市州糧食局負責。匯總上報時間為七月十五日以前。獻計獻策不再多,要管用。
四、嚴格廉潔自律
黨風廉政建設關系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關系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人心向背,要認真抓好。
人這一輩子赤條條來赤條條去,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實在是應該把金錢、名利、地位看得淡一點。大家從報上經常看到一些腐敗分子受到黨紀國法的制裁,為了幾個錢,前功盡棄,領導干部成了囚犯,甚至掉了腦袋,太不值得了!一失足成千古恨,世界上沒有后悔藥。六月五日見面會上我就講了,我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決不以權謀私,該得到的不一定都得到,不該得到的決不伸手,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同時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我一定言必信,行必果,說到做到,請大家監督。
同時,我也真誠的希望全省糧食系統各級干部都能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因為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手中多多少少掌握點權力,權力意味著責任,用好了可以為黨、為人民多做點事情,用不好也會產生腐敗。千萬別亂用權力。“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而不做壞事。今天來參加會議在主席臺就坐的原廳級老領導以及離退休老同志,干了一輩子,在位時權力比我們現在大多了,都沒有亂用。雖然退下來生活清貧一點,但很充實,正在享受天倫之樂。太太平平就是福,好人一生平安,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要加強思想教育,搞好行風建設,強化監督機制,加大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同志的監督力度。領導干部要帶頭廉潔自律,按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要求抓好廉政建設,對違法違紀案件要認真查處,決不估息遷就。我們不希望干部受處分,但是嚴點要求對干部有好處,希望大家好自為之。
五、發奮努力學習
現在形勢發展很快,新情況、新事物、新問題層出不窮,要想使我們的思想適應新形勢就得學習。
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科學的思想方法,多一點唯物主義,多一點辯證法,少一點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和處理問題。要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與自己工作任務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成為行家里手。要學點歷史和文學,學點科技知識,增加點理論功底,擴大點知識面。微機已經普遍應用了,年輕同志還要學點外語,否則,很難有大的作為。
要虛心向實踐學習,向同志學習,向群眾學習。實踐出真知,光有書本知識不夠,必須在工作實踐中,邊干邊學,不斷積累經驗,豐富頭腦,提高水平,增長才干。要虛心向身邊的同志學習,向老同志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要有甘當小學生的精神,虛心向群眾學習,從群眾中汲取政治營養。只要我們真正在思想上把學習重視起來,持之以恒,堅持下去,必有好處。
六、加強隊伍建設
省八次黨代會提出人才興業戰略,十分重要。全省糧食工作能否在此基礎上,有一個明顯的進步,關健在人。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糧食系統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干部職工隊伍。就局機關和直屬單位來講,要按照云坤書記的要求“加快形成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健康成長,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機制和環境”,切實做到人盡其才。要把握正確的用人方向,堅持任人唯賢的干部路線,堅持德才兼備標準和“四化”方針,堅持公正、公平、公開,靠黨性、看能力、重業績、憑公論,公道正派用干部,決不以人劃線,搞任人唯親。要以工作好壞、事業成敗論英雄,而且不看過去工作如何,就看今后表現怎么樣,看是不是真動腦、真想事、真干工作、勁使沒使到。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只要真干工作允許出毛病,而且改了就好,不干工作,無所用心才是最大的毛病。我們就是要造成一種為人正派,勤奮敬業,群眾口碑好的干部吃香;滑而不實、得過且過,群眾口碑差的干部難混那樣一種氛圍。但有一點請大家放心,我來糧食局主持工作,要保持干部隊伍相對穩定,輕易不動干部,我主張多換思想少換人,思想不換再換人,同志們可以打消任何顧慮,放開手腳,大膽工作。
要講的就這些,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老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
- 上一篇:省長省糧食工作會議講話
- 下一篇:內部管理結構問題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