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觀摩現場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11-05 05:11:00

導語: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觀摩現場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觀摩現場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全旗農村牧區基層組織建設觀摩現場會暨“兩優一先”表彰會,借此機會,我代表旗委向長期從事基層組織工作的同志們表示感謝!為了開好這次會議,旗委進行了精心的安排。5月中旬,旗各大班子領導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帶著問題深入基層進行了調研。7月中旬,專門下發了文件,要求蘇木鄉鎮就轉變政府職能問題提出建議和意見。7月底,旗委組織秘書網網址:各蘇木鄉鎮黨委書記、部分嘎查村黨支部書記及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赴山東、河南、山西等地進行了基層組織建設考察,從考察調研結果和基層反映的情況來看,重點是稅費改革后基層組織建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需要我們有針對性地理清思路、制定措施、改進工作,以加強和改善黨對基層工作的領導,增強黨在農村牧區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剛才,旗委對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在此,我表示祝賀。張書記對我旗農村牧區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部署,希望各蘇木鄉鎮要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個問題:

一、基層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

第一、機構運轉難。稅費改革后,農牧民負擔明顯減輕,減負率一般都在80%左右,但鄉村兩級財力大幅度減少。以村級財力為例,改革前,我旗村級財力約550萬元,改革后約270萬元,減少了280萬元。我旗每個村年均需3萬元左右的收入才能保證運轉,現在年經費缺口1.5萬元。目前,我旗村級總負債2987萬元,負債面85%以上,村級總債權2170萬元。但債務來源主要是銀行貸款,債權主要分布于農牧戶中,收取困難,實際操作中,債權債務難以相互抵消。在現有的財力下,既要保吃飯,又要還債務辦實事,基層干部感到很為難。據調查,稅費改革后,我旗90%以上的村嘎查存在經費不足、運轉困難的現狀。

第二、隊伍穩定難。稅費改革后,為了彌補收入上的減少,部分鄉鎮采取合村并社、精簡干部的辦法減少支出,使基層組織人少事多的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減人不減事、使管理難度增大,工作難度增強,基層干部面臨很大的壓力;另一方面減人不增資,嘎查村干部平均年工資為1600元,付出與收入不相稱,現在普遍反映村干部“勞多,酬少,前無出路,后無退路”。這導致部分村干部心理不平衡,工作積極性低,不少村干部得過且過,甚至干脆“撂挑子”。

第三、工作開展難。隨著經濟轉型和體制轉軌,基層各種矛盾逐漸呈現出來。如移民搬遷安置、土地承包糾紛、占地補償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耗費了基層干部很大精力。另外,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農村牧區黨員干部的培訓經費如何解決,黨員的教育管理如何加強,黨組織活動如何開展,基層干部能力素質如何進一步提高,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如何改進等,都受到了財力緊張的制約,致使基層干部在開展工作中的難度加大。

二、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

第一、農村牧區經濟發展水平低。當前基層組織建設相對滯后,主要原因是農村牧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后。農村牧區經濟長期停滯不前,干部工資不高甚至兌不了現,必然影響干部的積極性。群眾長期得不到任何實惠,對干部缺乏認同感、信任感,班子必然失去凝聚力、戰斗力。農村牧區基層組織長期受到財力的限制,辦任何事情都把手伸向群眾,必然導致黨群、干群之間滋生矛盾。這次到其它地區進行基層組織建設考察發現,凡是基層組織建設搞得好的地方,必然有經濟實力作后盾。所以,基層組織建設遇到種種問題,經濟發展不夠是關鍵所在。

第二、基層組織和基層干部的職能定位不準。農村稅費改革后,基層組織必須思考“干什么、怎樣干”的新課題,基層干部必須適應“復合型”、“市場型”、“民主型”的新要求。目前我們基層組織還沒有實現這種角色的轉換,基層干部還不具備這種能力和素質。在鄉鎮干部配備上,存在與當前基層工作新形勢不適應的現象。雖然蘇木鄉鎮設立的機構較全,配置的人員較多,但真正能服務農牧民、引領農牧民的經濟型、技術型干部比例偏少。在工作職能、領導方式和工作作風上,仍然習慣于傳統的“種-管-收”、“催-征-罰”,沒有把工作重心定位到引導服務上,定位到幫民致富上,定位到積極發展農村經濟,建立一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新機制上來。

第三,對基層組織建設認識程度不夠。部分基層黨組織特別是村級黨支部對黨建工作認識不足,認為可抓可不抓。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熱情不夠。感到支部工作沒干頭,黨建活動沒抓頭,村支部被緊缺的經費捆住了手腳,想出了路子,卻邁不開步子,有心辦事,卻無錢理事。群眾對基層組織的依賴程度降低,只講權利不盡義務。農村牧區一些青年特別是外出青年集體觀念淡化,加入黨組織的意愿不強,二是精力不夠。部分村支部把主要精力放在村級事務上,認為村級事務可以摸得著,看得見,容易出政績,而不愿去干無錢投入,難見成效的黨建活動。三是活動開展不夠。部分黨支部存在不開展黨組織活動,不培訓教育黨員,不發展新黨員的現象,導致基層組織建設缺乏活力,難以起到戰斗堡壘的作用。

三、解決的措施

第一,要抓住加快發展這個主題。在抓發展上,基層組織要著力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認識問題,要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來抓,切實解決好“三農”問題,努力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想方設法增加農牧民收入,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二是思路問題,發展經濟要有正確的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各地要結合實際,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挖掘自身優勢,加快農牧業產業化、集約化發展步伐,盡快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發展格局。

第二、要抓住轉變政府職能這個重點。蘇木鄉鎮工作要由“抓生產、抓稅收”向“抓創收、搞服務”上轉變,完善服務機構,強化政府的服務職能。要改變傳統的管耕管種方式,針對當前農業結構調整中農牧民需要信息服務的要求,及時準確地提供市場信息,引導農牧民面向市場搞調整。要積極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經營,盡快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實現農牧戶經營與市場經濟的有效對接。要努力減少機構,提高工作效率,解決機構重疊、交叉分工、人浮于事、“官”多“兵”少的問題,走“小政府”大服務的路子。要徹底改變過去那種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克服官僚主義作風,敢于面對群眾,密切聯系群眾。

第三,要抓住領導班子建設這個關鍵。農村牧區基層組織建設能不能抓好,關鍵在領導班子。我們必須按照《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規定,明確蘇木鄉鎮黨政之間、嘎查村“兩委”之間的職責權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必須把抓班子、帶隊伍作為第一職責,切實解決好基層干部難選、難當、難留的問題。大膽選拔懂經營、善管理、能帶領群眾致富的人進村級班子,特別要配備好支部書記,如沒有合適人選,可采取交叉任職、蘇木鄉鎮干部掛職的形式,充實嘎查村干部隊伍。要加大學習培訓力度,切實幫助基層干部更新觀念、增強致富本領。要建立激勵約束機制,解決好農村牧區基層干部的待遇問題,在政治待遇上給予合適的考慮,在經濟待遇上給予必要保障,調動村干部的積極性,穩定基層干部隊伍。

第四,要抓住制度建設這個基礎。著力解決“怎么長期抓”的問題,圍繞“三級聯創”活動,按照“一個重點”(以典型選樹為重點),“三個強化”(強化責任、強化培訓、強化涉農涉牧部門的職能)的要求,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選樹一批素質高、能力強的村級干部典型,充分發揮示范、輻射、教育、帶動作用。認真落實創建總體規劃,爭取完成“五個好”黨委和“六個好”嘎查村黨支部創建任務。繼續抓好機關部門聯系蘇木鄉鎮、嘎查村制度,組織部門要發揮好牽頭作用,各部門要發揮好職能作用,努力構筑“大黨建”格局。建立工作定期研究制度,總結基層組織建設的典型經驗,剖析基層組織建設落后的原因,及時推廣,不斷改進。要抓好“一事一議”制度的落實,嚴格執行嘎查村議事規程、籌資標準、監督措施等制度,避免“一事一議”流于形式。

同志們,我旗農村牧區基層組織建設重點已明確,任務已部署,希望大家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機遇、扎實工作、狠抓落實,努力開創我旗基層組織建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