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產業發展推進會發言材料

時間:2022-05-30 05:11:00

導語:柑桔產業發展推進會發言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柑桔產業發展推進會發言材料

這次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柑桔產業發展推進會,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五屆十二次全會精神,研究如何進一步優化柑桔產業區域布局,部署新形勢下我市柑桔產業發展工作。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我市柑桔產業發展現狀

我市柑桔產業經過近幾年的發展,面積有所擴大,品種、品質結構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我市柑桔產業發展基地少、規模小、品種雜。全省柑桔面積343萬畝,總產量236萬噸,單產650公斤。我市周邊的資陽市雁江區12萬畝優質溫州蜜桔平均畝產3000公斤以上,其中高產果園連續15年保持畝產6000公斤以上。我市柑桔面積28萬畝,總產量5.5萬噸,單產僅196公斤。無論是面積還是單產與全省平均水平和其他市相比,都存在較大的差距。基地規模總體較小,5000畝以上的柑桔基地只有1個(清見桔橙基地),其他的也只有幾十畝、幾百畝,而且發展中沒有按照區域優勢來布局,規模優勢尚未形成。品種普遍存在多、亂、雜,產品結構不合理。早晚熟品種少,鮮食加工兼用的品種少,加工專用的品種更少。

二是龍頭企業實力不強、組織化程度不高。省級龍頭企業要求銷售收入在3000萬元以上,市級龍頭企業在1000萬元以上。我市從事柑桔產業的龍頭企業普遍實力都不強,許多企業只能算是營銷大戶,年銷售額僅幾十萬至幾百萬元左右。且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還沒有完全形成產前、產中、產后完整的產業體系,缺乏帶動和競爭能力。

二、推進柑桔產業發展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近年來,我市農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新品種、新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我們應當看到,我市農作物的復種指數已達270%,向傳統種植業要效益、要發展的路子越來越窄,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加快發展特色效益農業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柑桔產業是特色效益農業中的一項重點產業,既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加快柑桔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是農民增收的現實需要。年以來,我市畜牧業增額占總增收的比重均高于種植業,畜牧業年的增額占總增收的比重分別為8.42%、7.92%、36.09%、27.46%;同期種植業的增額占總增收的比重分別為7.69%、-3.80%、17.01%、24.35%,種植業增收必須尋求新的途徑。二是農業結構調整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市農作物面積、產量、復種指數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種植業內部結構不盡合理,作物品種、品質結構不盡合理,必須在新的產業上下功夫。三是農業增效的現實需要。柑桔具有較強的耐旱、耐瘠能力,特別是在我市多旱丘陵地區二臺土以上,種植效益是傳統糧食作物的2—3倍,增收效果十分顯著。四是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的現實需要。我市現代農業起步較晚、規模不大,特色產業規模效益不突出,我們要以發展柑桔產業為突破口,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五是與全省特色優勢產業規劃項目對接的需要。我市、被列入全省甜橙優勢區域,安居沙田柚列為全省優勢特色效益農業100個基地縣之一,、大英被列入全省檸檬優勢核心區。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加大與省上項目的對接力度,推進我市柑桔產業發展。

三、推進柑桔產業發展的措施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發展柑桔產業,書記、市長多次專題研究,市委五屆十二次全會把以柑桔產業為重點的特色效益農業列入“五大攻堅行動”,我們要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一是抓好規劃,建好基地。各區縣要按照全市“四路一帶”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按照區域化、規模化、標準化建設的要求,著力打造“四大”柑桔產業帶。著力建設基地,加快建設區域化、規模化、標準化的柑桔生產基地,以規模發展提升產業效益。規劃中的柑桔產業帶鄉鎮,實行集中連片打造,建成一批專業鄉鎮、專業村和專業戶,把柑桔產業打造成這些鄉鎮、村和農戶的支柱產業。各區縣在規劃建設中,首先要重點打造一批高標準核心示范果園,建立起示范標準,并加速在全區縣推開。二是打造品牌,開拓市場。目前,我市柑桔絕大部分是鮮銷,鮮銷主要面向城市、進入超市,而進入超市必須打造產品品牌。因此,要大力實施柑桔品牌戰略,傾力打造區域品牌,努力把柑桔品牌做大、做強。各級各部門要主動“走出去”,積極開拓外地市場。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推介活動,及時收集柑桔信息,利用網絡、電話等為各地客商提供銷售咨詢服務。結合“十、百、千工程”,積極發展現代營銷業,拓展銷售渠道。要積極培育柑桔流通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柑桔營銷大戶和專業協會,發展農民自己的營銷組織,充分發揮其開拓市場的潛力。三是培育龍頭,推動加工。要著力培育加工型、流通型龍頭企業和專合組織,完善生產—加工—流通的產業鏈條。特別是加工企業,對柑桔產業來講,加工龍頭企業對產業發展有多方面的帶動作用,包括對基地標準化建設的促進作用、對鮮果價格的穩定作用、對品牌形象的提升作用和對產業的綜合效益的提高作用等等。因此,一定要更加重視、大力支持做強做大柑桔加工龍頭企業。四是創新機制,優化環境。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按照規劃將相關的農業項目和資金向優勢區域、基地集中;要強化科技創新力度,圍繞增強柑桔科技創新能力,加大科技創新投入,開展優良品種引進、技術培訓、優質高效集成、精深加工、產品質量安全等科技創新,占領產業發展制高點;要推行標準化生產,柑桔生產、貯運、銷售、加工等各個環節都要建立標準,形成科學、統一、權威的標準化體系;要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社,通過利益聯結,使龍頭企業、專合組織、農民成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利益共同體,使農民從柑桔產業發展中獲得更多收益。五是形成合力,加快發展。加快柑桔產業發展,需要各級政府加強領導、有關部門協調配合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努力營造齊抓共管的濃厚氛圍。各區縣要建立一套強有力的領導班子,為加快柑桔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市、區縣柑桔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認真履行發展柑桔產業的牽頭協調職能,按照柑桔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完善柑桔產業技術標準體系,加強技術推廣和服務。六是扎實工作,確保今年目標任務實現。組織發動落實,各區縣要加強領導,明確目標責任制,落實逗硬的獎懲措施,納入年終考核,把組織發動工作層層落實。發展資金落實,各區縣要及早制訂今年柑桔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和發展資金,安排專項資金用于產業發展。技術培訓落實。要及早作好技術培訓,編印技術資料,把栽植技術落實到基地、村、社和農戶。示范現場落實,區縣農業部門要建立示范基地,抓好示范現場。種苗種源落實,各區縣要抓緊時間,盡早落實好定植種苗,做好種苗監控、管理,保證質量,確保按時栽植。

同志們,我市柑桔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我們一定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把我市特色效益農業推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