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縣長在抗災自救工作發言
時間:2022-06-24 09:25:00
導語:副縣長在抗災自救工作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按照會議安排,下面,我就災民建房、毀損水利設施恢復重建和農業生產自救工作講幾點意見,不妥、不到位之處,最后以吳縣長重要講話為準。
一、深化認識,發動群眾,堅定生產自救的信心和決心
7.18,注定是一個讓人刻骨銘記日子,面對突如其來特大洪災,縣委、縣政府科學調度、周密部署,基層干部不畏艱險、沖鋒在前,廣大群眾積極響應、挺身而出,充分展現了人民臨危不亂、舍生忘死的英雄氣概,吃苦耐勞、連續作戰的頑強作風,自立自強、艱苦奮斗的崇高品格,團結互助、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全縣人民用智慧和汗水譜寫出了眾志成城、頑強奮戰、抗洪搶險、生產自救的壯麗篇章。
當前,我們已經從抗洪搶險轉入到生產自救、恢復重建的關鍵階段,廣大干部群眾一定要清醒認識,主動跟進,振奮精神,堅定信心,繼續發揚不畏艱險、頑強拼搏,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抗洪精神,迅速在全縣掀起生產自救,重建家園的會戰高潮。危難關頭,大災之年,是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嚴峻考驗,也是對黨組織戰斗力、黨員干部素質作風的直接檢驗,在災害面前,廣大干部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眾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勇擔責任,克服困難,帶著責任奔赴一線,帶著宗旨入細工作,帶著感情上門解憂,做群眾的主心骨,帶領群眾、指導群眾、幫助群眾全面開展恢復生產、災后重建各項工作。要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深入宣傳,廣泛發動,著力營造萬眾一心、迎難而上、百折不撓、生產自救的濃郁氛圍,幫助他們盡快從災害的陰影和低沉中走出來,切實增強抗災自救的信心和決心,讓他們認識到有省、市的關心支持,縣、鄉的正確領導,全社會的奉獻支援,一定會渡過難關,重建家園,要引導和培植一批不等、不靠,生產自救的典型,通過示范帶動,激勵廣大農民群眾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以人定勝天的氣魄投身到重建家園中去,推進抗災自救工作科學、高效、規范、有序開展。
二、凝心聚力,大戰150天,讓所有災民年底前搬進新居
組織災民建房當前緊迫而艱巨任務,更是各鄉鎮和職能部門向吳縣長立下的軍令狀。要按照“城鄉統籌,統一規劃,集中建設,設施配套,有利發展,安全避險”的方針和“集中安置為主、分散安置為輔,鼓勵進城”的原則,集中建設一批功能配套,設施完備的標準化安置社區,讓災民住得舒適,行得方便,真正過上與城里人一樣的生活。
1、明晰底子。各鄉鎮要本著事實求是的態度,嚴格對照“倒房戶、致危戶、滑坡體住戶、地質災害隱患處住戶”四類標準,組織責任心強、有一定經驗的干部,進村入戶,摸底排查,登記造冊,詳實記錄,并將摸底結果就地張榜公布,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嚴禁虛報、謊報和漏報。民政局要派工作組逐鄉鎮、逐村核查,特別是要對各鄉鎮受災房屋“四類標準”的歸類定性情況進行復審,為下一步根據省、市下達的建設指標總數進行合理分配提供依據。
2、科學選址。堅持把災民建房與統籌城鄉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從扶貧辦、城建局、國土局抽調技術人員組成指導組,分赴各鄉鎮,協助做好選址工作。各鄉鎮要嚴格按照“安全避險,有利發展”和“集中安置與分散安置相結合”的原則,現場勘測,反復論證,根據安置戶數和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著眼長遠,科學選址,合理布局,確保一步到位,避免重復建設。
3、統一規劃。扶貧辦、城建局要針對選好的集中安置點,進行統一規劃,從房屋內部結構、外部形象、到整個社區布局、景觀造型都要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統一風格,突出特色,打造新亮點。各鄉鎮要積極協調,密切配合,并于8月上旬前將安置社區的效果圖報縣政府審定。
4、集中建設。當前,汛情不穩,天氣炎熱,受災群眾正經受著生活與心理的雙重考驗,加之,全縣受災面廣,倒房戶多,財政、社救等資金嚴重不足。為此,一方面,要用足用活災后建房優惠政策。積極爭取國家補助、援建支持,動員互助互濟,廣泛籌措建設資金;國土、林業等部門要對災民建房的用地、用材予以優惠;計劃、農辦、民政等部門要積極對上爭取生態移民、扶貧遷移、安居工程等項目,予以項目支持;金融機構要簡化程序,降低門檻,支持災后建房;各鄉鎮也要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確保災民能夠建得起、住的進,幫助災民度過難關。另一方面,要動員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依靠自己的力量,積極主動地建設美好家園。從8月中旬開始,各鄉鎮要陸續啟動,集中建設,確保年底前受災群眾搬進新居。
5、完善配套。各相關部門要積極爭取項目,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完善配套,優化環境,對集中安置區的水、電、路、沼氣進行全面配套,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努力打造美麗、舒適、便捷的現代化社區,使我縣廣大農村面貌,在新農村建設基礎上實現二次提升。
三、廣泛發動,精心組織,加快推進水利設施恢復重建
水利設施的修復直接關系到廣大群眾飲水安全和農業生產灌溉,時間緊,任務重,各級各部門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統一部署,強化措施,加快推進,全力以赴地組織好恢復重建工作。
1、靈活形式,合力推進。堅持發動群眾投勞會戰和組織專業隊伍施工相結合,按照“政府引導,群眾投勞,實物補助”的原則,廣泛發動群眾,集民智,凝民心,聚民力,以村為主體,集中、有序組織投工投勞,迅速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以堰道恢復和河堤補救為重點的水利基礎設施恢復重建。水利局要切實履行好指導、服務、監管職能,規范程序,嚴格把關,確保建設質量和進度。
2、落實政策,加快進度。為確保災后重建工作迅速全面鋪開,災后重建“實物補助”部分已籌集到位,全縣共籌集用于補助毀損水利設施建設水泥5000噸,將分兩批下撥(具體指標待吳縣長審定審定后下發)。水利局要立即著手,合理調配,及時調運,落實到村,各鄉鎮要周密部署,嚴格監管,倒排工期,加快進度,確保一個月內災區堰道全部恢復正常,年底前,堤防堰渠恢復到災前水平。
3、積極銜接,爭取支持。水利局在集中人力、物力搶修水毀設施的同時,要安排專人,核實災情,詳實記錄,做細做深工程設計和概算,精心編制重建項目,及時上報,主動銜接,為災后重建工作爭取更多的項目扶持。
四、突出實效,多措并舉,積極開展農業生產自救
各鄉鎮、各相關部門要把農業生產自救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突出時效,深入一線,把握關鍵,強化指導,實施“管、救、收、種、防”多管齊下,努力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1、迅速開展以秋補夏生產自救。抓緊維護管理受災農田,及時進行排澇清淤,扶正保苗和規范管護;指導農戶對有成災危險的農田實施維修加固,對絕收農田進行搶修恢復,合理規劃,因地制宜,科學安排作物布局;對于水毀田塊,按照“以秋補夏、以經補糧”的要求,及時搶種綠豆、四季豆、蘿卜、白菜等生育期短的晚秋作物,減少災害損失;全面落實中晚秋作物田間管理措施,重點抓好水稻穗頸稻瘟和螟蟲等病蟲害的防治。
2、狠抓產業園規范化管理。各產業主管部門要抽調技術人員,迅速開展災情調查和技術服務工作。對可以排水扶苗的產業園,迅速實施扶苗,深開排水溝,及時排水;對絕收地塊,要指導農戶進行合理規劃,落實下年種植計劃;對還處于盛產期的絞股藍園,要督促種植戶抓緊采收、加工與銷售,做到能采盡采,能收盡收,同時,要重點抓好蔬菜精品園災后技術服務工作,確保蔬菜市場充足供應,價格穩定。
3、突出抓好畜牧產業建設。扎實做好消毒滅源工作,對因災死亡和病死的畜禽全部實行無害化處理,對災害地區畜禽養殖場和周圍環境進行徹底消毒,確保大災過后無大疫;切實抓好生豬疫病的防控工作,認真履行防檢職責,堅持嚴防死守,嚴檢嚴查,嚴把入境關口,嚴格肉禽產品檢驗,做到不漏查、不漏檢,一旦發現疫情,果斷處置,努力實現疫病不傳入、不傳出,確保疫病不擴散的防控目標;狠抓秋季動物疫病普防工作,堅持以豬、牛、羊口蹄疫為重點,突出抓好生豬“三防”、“白山羊”“三聯四防”和家禽流感防控工作,畜牧示范村、養殖大戶防疫密度必須達到100%,全縣普防密度必須達到95%以上,嚴防畜禽疫病發生,杜絕疫病擴散,切實維護畜牧產業安全。充分發揮畜牧養殖周期短、見效快的優勢,組織養殖大戶補欄,并動員每家每戶多養一頭豬,增加收入,減少損失。
同志們,恢復重建工作任務艱巨,使命光榮,讓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齊心合力,克難奮進,堅決打贏抗災自救攻堅戰,向上級黨委政府和全縣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 上一篇:在老干部讀書會發言
- 下一篇:共建單位議事協商委員會上發言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