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經濟形勢電視電話會議的講話

時間:2022-09-05 11:20:00

導語:市經濟形勢電視電話會議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經濟形勢電視電話會議的講話

剛才,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先后召開了電視電話會議,家寶總理、學忠書記分別通報了上半年全國、全省經濟形勢,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實事求是地分析指出了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存在的問題,對下半年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會議精神,把思想真正統一到中央和省委對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和工作部署上來,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下面,我就上半年經濟情況及下一步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

(一)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上半年,全市實現GDP100.11億元,增長13.6%,比去年同期高0.8個百分點,增速列全省并列第12位。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82億元,增長33.9%,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12億元,增長27.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7元,增長16.6%;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403元,增長16.5%。

(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業產業化加速推進,全市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到60家,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新增4家,達到11家,帶動優質生豬、優質肉牛、商品家禽和無公害蔬菜"四大拳頭產品"迅速發展。全市各類農村專合組織達到498家,帶動農戶276391戶,占農戶總數的30.96%。啟動新農村建設示范村20個。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78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7.1億元。

(三)工業增長態勢良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78.23億元,同比增長45.53%;實現增加值24.20億元,同比增長30.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8個百分點。紡織、食品、化工三大優勢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8.96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75.36%。重點企業支撐作用更加明顯,26戶重點監測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28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8.30%。運行質量穩步提高。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3.61億元,同比增長45.3%,增速居全省第四位。工業發展后勁不斷增強。全市完成工業投資13.46億元,其中完成技術改造投資7.17億元,同比增長42.87%。

(四)第三產業更加活躍。文化旅游持續升溫。廣德寺、陳子昂讀書臺等四處文物古跡成功申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死海"評為國家4A級風景區。上半年接待游客285.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38億元,同比增長51.2%。“中國死海”的黃金周門票收入連續3年居全省19個重點旅游景區第一位。商貿流通加速發展。國美、蘇寧、優瑪特等企業相繼入駐,現代商業連鎖經營快速發展。汽車、房地產、餐飲等消費持續增長。1-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16億元,增長14.9%。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9.7%。

(五)項目年工作強力推進。上半年全市項目年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7月11-12日全市項目年工作推進會后,各區縣、園區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了“重點抓工業、關鍵抓項目、最終看實效”的工作局面。船山區:加快推進金龍工業港建設,已完成土地征用、房屋拆遷,施工便道已全面貫通,南航大道將于7月28日正式動工;重點工業項目推進力度加大。投資1.5億元的乙醇燃料項目、投資1.5億元的思源生物項目、投資5800萬元的百佳信機械制造項目、投資1.2億元的鋰光蓄電池項目等已正式入駐金龍工業港。建立了由民間資金投入為主的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和銀政、銀企聯系協調會制度。安居區:全市項目年工作推進會召開后,招商引資完成1.04億元,共簽約項目17個,其中上千萬元的項目5個,累計完成招商引資7.9億元,同比增長467%。射洪縣:安排1000萬元建立工業發展基金,用于新辦工業企業涉及行政事業性收費,沱牌污水處理廠、洪達家鑫8.5萬噸合成氨搬遷技改、齊達建材等項目已建成投產,完成投資1.34億元。美豐集團2030項目100米造粒塔及其他土建工程基本完工,設備已經定購;沱牌自動灌裝中心項目已完成土建,第一條生產線投入使用;銀華高檔家紡產品技改項目已完成征地和管線搬遷;鋰業公司1500噸/年氯化鋰技改項目第一道工序回轉窖系統已竣工生產,新廠區完成土地征用。蓬溪縣:7月12日以來,已新開工建設5家企業,分別是投資1200萬元的重慶林盛蓬溪調味品廠、投資1500萬元的四川大地森源蓬溪紅薯淀粉加工廠、投資1700萬元的四川華升蓬溪彩印包裝廠、投資1500萬元的常發食品有限公司花生廠、投資500萬元的國發面粉廠。大英縣:新引進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個,新開工項目1個。對全縣38個行政審批部門進行了清理。加大對縣級領導及縣級部門聯系企業的督查力度,每月以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和建設進度進行排位。河東新區:市行政大樓工程已完成投資6700萬元,占總投資的38%,主體結構施工任務基本完成,7月底前可實現主體封頂;世界華人財富論壇中心完成投資7100萬元,占年度計劃的38%。與中鐵八局商量,達成了采取三種渠道進行融資的意見。開發區:實施“531”工程,即到2010年建成年產值50億元的工業集中區,培育3個10億元的龍頭企業,建成10個1億元的工業企業。積極到北京爭取世行貸款項目,3000萬美元的貸款項目協議于7月21日在北京正式簽署,爭取年內開工建設1個億的工程。市創新工業園:高金食品科技園二期土建已完成投資70%,美寧食品科技園一期清真項目8月下旬建成投產。下半年擬提供100畝土地融資貸款3000萬元建中小企業融資平臺,目前正在籌備之中;香港財富集團科技園正在省上辦理注冊登記,華潤啤酒等招商引資重點跟蹤項目正在洽談之中,有望近期入園。從目前看,各區縣、各園區抓項目積極性空前高漲,只要我們保持這個勢頭,一定會大大加快工業發展步伐。

二、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

總的來講,我市“十一五”發展開了一個好頭。但是,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全國、全省經濟運行中的問題,在我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還很突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經濟總量小,發展質量不高,產業結構不合理,能耗和土地集約利用率問題比較突出。1至6月,全市GDP總量僅占全省的2.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僅占全省的1.9%。經濟增長速度與去年相比,呈現出“三升三降七平”的特點。“三升”:第二產業的增速由去年底全省第7位上升至第4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由去年底全省第8位上升至第5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幅由去年底全省第15位上升至第12位。“三降”:第一產業的增幅由去年底全省第3位下降至第15位;第三產業的增幅由去年底全省第7位下降至第9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幅由去年底全省第9位下降至第15位。“七平”:GDP絕對數、第二產業絕對數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絕對數與去年底全省排位相同,列全省第16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同去年底排位相同,列全省第17位,第三產業絕對數同去年底排位相同,列全省第15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去年底排位相同,列全省第14位,第一產業絕對數同去年底排位相同,列全省第11位。這些數據說明我們的經濟總量還很小,增長速度較慢,發展不足的問題還很突出。只有加快發展,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只有加快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工業反哺農業的目標才有堅實的基礎。當然,我們在加快發展的同時,更要注重速度和質量、效益結構的有機統一,更加注重效益指數、科技指數、環保指數、節能指數和群眾滿意指數,真正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一是資金問題。今年上半年,全省金融機構貸款增長10.9%,我市僅增長5.9%。所以,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力度,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融資難問題。要加大對優勢產業、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貸款力度,切實解決發展中的資金“瓶頸”問題。二是工業用地問題。一方面土地存量越來越少,另一方面工業集約發展程度還不高,浪費現象比較突出。要不斷提高土地的集約化利用水平,節約寶貴的土地資源,改變分散、粗放、浪費土地的現象。工業園區的道路用地要符合國家規定的指標。不要搞“寬馬路”和“花園式工廠”。

(三)農民增收難度加大。畜產品價格持續走低,生豬價格同比低20-30%,養殖利潤空間變小;大多數農用生產資料價格和生活日用品價格上揚,農民支出呈鋼性增長;助農機制不健全,農村專合組織和龍頭企業帶動輻射能力弱;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制約了農民增收致富。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對以上問題,我們一定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一)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切實轉變增長方式,不斷增強發展后勁,在加快發展中調整優化結構,在調整優化結構中大力發展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和循環經濟,不斷提高綜合利用水平。公務員之家:

(二)加大項目推進力度。按照全市項目年工作推進會的要求,進一步強化“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千方百計上大項目、好項目。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提升產業層次、做大經濟總量。要加大對項目工作的督查力度,對引進的各類工業項目,要提高當年投資額度和開工速度、投產速度,提高項目效益;對在建項目,要想方設法加快建設進度,做好跟蹤服務,縮短建設工期,盡快達產達效。

(三)做大做強工業經濟。按照三年翻番的目標加快工業強市步伐。要通過擴大現有工業產能和引進工業企業多種途徑,促進工業總量擴張,著力抓好優勢產業集群和重點骨干企業的跨越發展。把延長產業鏈、發展產業集群放在突出位置,實施大產業、大企業、大品牌戰略,重點抓好化工、食品、紡織服裝、機電配套、生物制藥五大產業集群,著力打造化工、食品兩個“雙百億”產業,做大做強市創新工業園、大英工業園、射洪沱牌工業城和射洪美豐工業城4個“百億園區”,加快培育高金、盛馬兩個百億企業和5個30億企業以及一批億元以上工業企業。集中力量抓好“2153”工程,著力培育一批新的重點骨干企業,今年爭取新增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5戶,到年底達到26戶;新增規模以上企業40戶,到年底達到230戶。全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強化措施,分解任務,明確責任,把項目工作抓細抓實,比如,今年底過億元企業和規模以上企業達到多少家?到2010年過億元企業和規模以上企業要達到多少家?雙百億企業和4個百億園區的目標任務要分解到每個年度,今年達到多少?明年達到多少?要做到心中有數,確保目標任務實現。

(四)狠抓農業產業化經營。我們最近召開了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會議,提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的指導思想、基本思路和奮斗目標。現在,關鍵要狠抓落實,在打造拳頭產品、提高農產品優質品率、培植壯大龍頭企業、優化產業布局和培育專業大戶、延長農產品產業鏈、建立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提高產業化組織程度上有新的突破。要認真落實中、省、市出臺的各種惠農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全力推動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跨越發展。各級領導干部要帶著深厚的感情做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工作,深入群眾,深入實際,認真傾聽群眾的訴求和期盼,設身處地幫助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像農民的賣難問題、農村專合組織問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問題,都要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切實加以解決。要幫助農民發展生產,真正把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我們的工作重點,認認真真訪民情,誠誠懇懇聽民意,實實在在幫農富,兢兢業業保民安。扎實開展好萬名干部深入農村、深入農戶的“雙深入”活動,幫助群眾排憂解難。

(五)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創業和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轉變觀念,創新經濟增長模式,著力提高聚集優勢資源的能力,著力提高發展現代經濟的能力,在抓好五大優勢產業發展的同時,大力發展文化、旅游、商貿、流通、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加快商旅興市步伐。

(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通過深化機制體制改革,堅決消除阻礙發展的一切體制性障礙,為加快發展提供制度保證。

(七)認真解決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本,切實關注民生,認真解決好群眾最直接、最現實、最關心的困難和問題。當前,要全力搞好抗旱救災工作,把旱情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八)狠抓工作落實。我們的各項工作已經部署,目標早已明確,關鍵是抓落實。各級領導要帶頭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廣泛開展調查研究,不能浮在面上,不當原則領導,不能搞原則性批示,一級批給一級,一級轉給一級,落實不到具體的人頭,最后難以見到成效。市、區縣兩級領導對分管的工作要深入研究,在創新舉措、見到實效上下功夫。要敢于面對各種困難和問題,敢于破解各種難題和障礙,推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各級領導要在第一線指揮,掌握第一手材料,解決發展難題的真招就出來了;在第一線作戰,與群眾零距離接觸,干群關系就融洽了。要把年輕優秀的干部放到一線去鍛煉、增長才干。要加大各項工作的督查力度,對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實行市級領導、區縣領導聯系制度,年終逗硬考核,獎勤罰懶。要進一步完善考核獎懲機制,加大對工作創造性、創新性和經濟社會效益的考核,充分調動各級領導干部的主觀能動性。

最后,強調一下安全生產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市因各類安全事故死亡50人,形勢不容樂觀,安全生產必須警鐘長鳴,常抓不懈。安全生產必須重預防,治隱患,查苗頭,強制度,抓基層,求落實,必須加強對安全事故隱患的排查和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要堅持“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認真做好維穩工作。各區縣要切實負起責任,把思想工作做細,把維穩措施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部門、每個崗位,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社會穩定。

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對于“十一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意義十分重大。全市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落實這次會議精神,圍繞“科學發展、和諧創業、堅韌不拔、富民強市”這個主題,搶抓機遇,增添措施,真抓實干,努力做好下半年各項工作,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圓滿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