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廉潔從政培訓講座上的講話
時間:2022-07-08 10:27:00
導語:干部廉潔從政培訓講座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天,區委、區紀委舉辦這次全區科級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講座,以集中培訓的方式對全區干部進行廉政教育,形式很好。這次講座,我們專門邀請了市紀委副書記同志和同志為大家進行講課。首先,我代表區委對兩位書記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借此機會對市紀委一直以來對我們橋東區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一會兒,郭江書記將為大家進行講課。在此,我先強調幾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開展黨風廉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黨風廉政教育是實現新時期黨的目標和任務的重要保證,是搞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治本之策。去年,中共中央出臺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教育作為預防和懲治腐敗的第一道防線,是一項基礎性工作,我們必須擺在重要位置,下大力狠抓。
(一)必須抓在手上。要站在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斷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全力推進我區經濟跨越發展、構建“和諧橋東”的高度,將黨風廉政教育列為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結合實際,制定詳細的計劃,完善相應的制度,切實將廉政教育抓在手上,抓實抓好。區委將始終抓好黨員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一崗雙責”以及領導干部談話、述廉等各項制度的落實,特別是針對我區實際,重點加強對參與東山生態型工業區建設、重點項目和重點工程建設、社區建設等部門和單位領導干部、負責人的廉政教育,并進一步完善監督管理機制,積極構建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對發現的苗頭和問題,也決不手軟,真抓實查,一查到底,確保廣大干部“干凈、干事、干成事”。各部門各單位也一定要切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特別是要通過廉政教育,將“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二)必須常抓不懈。黨風廉政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必須一以貫之,常抓不懈。近年來,區委對黨風廉政建設一直抓的比較緊,實行廉政建設“逢會必講”制度,使廣大干部時刻繃緊廉政這根“弦兒”,筑牢思想道德防線。可以說,我們橋東區的干部隊伍總體上說是好的,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能夠按照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嚴格要求自己。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腐敗作為一種歷史性、世界性的現象,對人的思想侵蝕作用是不能低估的,而且從我們目前干部隊伍的現狀來看,也有個別同志,對廉潔從政在思想上有所放松,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對自己要求不嚴,比如我在多次會上強調到的領導干部私駕公車問題等,既違反了廉政紀律,對個人來說又很危險,在干部中造成的影響也很不好,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一定要把廉政教育作為一項長期任務,常抓不懈。區紀委今天舉辦這次廉潔從政講座,形式就很好,今后,還將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對全區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的廉政教育。各部門各單位也要結合本部門本單位的職能和工作實際,積極探索黨員教育監督的有效途徑,經常性地通過采取集中學習、聘請專門人員講課、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切實抓好廉政教育工作。區紀委要經常性地對各部門各單位的廉政教育工作進行指導和檢查,看活動是不是真正搞了,搞的深入不深入,效果明顯不明顯,使廉政教育真正發揮好應有的作用。
二、樹立“一種觀念”,增強“四種意識”,努力形成廉潔從政的良好風氣
堅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職業道德、嚴明的法制觀念和廉潔高效的工作作風是對廣大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基本要求。對于我們區來說,由于體制等原因,廣大干部可以說在很多時候“不能腐敗”,從區委來說,對廉政建設一直抓得比較緊,廣大干部也“不敢腐敗”,我們關鍵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不作為”。因此,對于我區的廣大干部來說,廉政從政,更重要的是牢固樹立“不作為不盡責就是腐敗”的觀念,切實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諧意識、自律意識“四種意識”,使廉潔從政成為一種風氣、一種導向,一種氛圍、一種環境。
(一)牢固樹立“不作為不盡責就是腐敗”的觀念。為政者,不貪為廉,這是傳統對“廉”的定義。新形勢下,不作為、不盡責,就是不廉,就是不合格。近年來,我們通過大力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和效能建設,加大對“不作為”現象的整治力度,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有了進一步改進,但依然有少數干部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認為只要政治上不犯錯誤,經濟上不貪污,就稱職了,組織上就拿他沒辦法,辦事推諉敷衍,得過且過,混日子。這些不作為行為,嚴重影響著黨和政府的形象、權威,制約著我們各項工作的落實,阻礙著我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決予以消除。對不作為、不盡責的行為,區委的態度是明確的,就是要認真對待,嚴肅處理。廣大干部一定要堅決摒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牢固確立“無功就是過,平庸就是錯”的觀念,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積極進取,不懈奮斗。
(二)要切實增強大局意識。發展是第一要務,是最大的政治。紀檢監察工作要始終圍繞發展這個大局,把服務發展、保護發展、促進發展作為反腐倡廉工作的第一要務,為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近年來,我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績。這取決于我們始終堅持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特別是加強對干部的廉政教育,培養出了一支“干凈、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隊伍,創造了一個勤政廉政的良好發展環境。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和市第九次黨代會剛剛閉幕,對今后發展提出了許多新思路、新舉措,也賦予了我們許多新工作、新任務。前幾天,市委劉永瑞書記到我區調研時,也要求我們橋東區要充分發揮“一帶兩翼”戰略“一帶崛起”中的輻射帶動作用,繼續“領跑”全市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更加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圍繞全區發展大局,支持和鼓勵干事創業的,教育和懲治腐敗失足的,使廣大黨員干部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積極進取,真抓實干,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和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圓滿完成我區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全力推進經濟跨越發展、構建“和諧橋東”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要切實增強責任意識。清正廉潔對于黨員領導干部來說,既是一項基本要求,也是一項嚴肅的政治責任。不清廉,首先沒有盡到一名領導干部的基本責任。而且,不盡責,不清廉,還要占據一個位置,本質上就是“貪權”。因此,廣大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牢固樹立責任意識,既要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盡好自身的廉政責任,又要落實“一崗雙責”,盡好對干部的廉政教育和管理責任,同時還要盡好對身邊工作人員和家屬、子女的責任,確保他們不出現違反廉政建設規定的現象。特別是各部門各單位“一把手”,是黨風廉政建設的第一責任人,要切實負起總責,管住自己,管好班子,帶好隊伍。對發現的問題,要敢抓敢管,認真負責。對于領導干部不認真履行廉政建設責任的,區委也將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的規定,嚴肅予以追究。
(四)要切實增強和諧意識。黨風正,則干群和;干群和,則社會穩。我們每一位領導干部,一言一行都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能不能做到廉潔從政,直接影響到民心的向背。而且,從當前社會發生的一些不穩定現象來看,很多矛盾正是由于群眾對一些領導干部的不廉潔行為產生不滿或者不平衡,產生逆反情緒引起的。因此說,領導干部能不能做到廉潔從政,事關社會穩定,事關社會和諧。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領導干部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權力,強化為民意識,真情關愛群眾,真誠對待群眾,真心幫助群眾,全力化解矛盾,真正為群眾解決難題,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五)要切實增強自律意識。自律是一種修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最有價值的、最根本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自律。要始終做到一個“慎”字,慎初,慎獨,慎微,堅決消除“兩種錯誤思想”,一是官小位卑,一無權、二無錢,腐敗輪不到我的頭上。二是偶爾有點離“譜”、有點出“格”,也很正常。我們說,腐敗既沒有劃定范圍,更不存在官大官小的問題,關鍵在于是否有貪念。有了貪念,沒有權力也會制造權力,沒有機會也會創造機會。這主要就是靠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約束自己,嚴防“第一次”,力戒“第一次”,千萬不能存有僥幸心理,自己給自己開綠燈,找借口。要以“八榮八恥”規范自己的言行,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注重小節、保持大節,經得起考驗,抵得住誘惑,真正做到筑牢防線,百毒不侵。
三、對參加好這次講座的幾點要求
(一)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這次講座,區紀委作了認真的籌備,市紀委郭書記和張書記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進行了認真的備課,希望大家一定要切實從思想上消除沒必要、誤工作的思想,不要認為廉政建設比較宏觀,天天都講,學一些空理論也沒什么用,并且認為現在已經是10月底,到了年底沖刺階段,各項工作任務都很重,時間很緊,聽課、學習有些耽誤時間。我們說這叫“磨刀不誤砍柴工”,對學習必須經常抓、抓經常。因此,大家一定要端正態度,認真學習,通過學習,進一步振奮精神,凝心聚力,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用在抓落實上,確保我區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
(二)要理論聯系實際。今天郭江書記將通過案例,給大家以案說紀,增強廣大領導干部的自律意識和法紀觀念。明天張發書記從知紀守法,增強領導干部自身修養這方面,給大家做深入的講授。大家一定要緊密結合自身的思想和工作實際,真學、深學、細學,邊學習、邊交流、邊思考、邊總結,及時消化吸收所學到的知識,特別是要從案例中得到警示。要對照檢查自己的疏忽之處和不足之處,進一步深化認識,從嚴要求自己,解決好自身存在的問題,確保學習不流于形式,取得實效。
(三)要嚴肅學習紀律。我剛才講過,我們現在各項工作任務都很重,時間很緊。正因為這樣,大家更應該珍惜學習機會,認真聽講,細心做好筆記。要安排好各自的工作,處理好工學矛盾,確保集中精力安心上課,真實做到“兩不誤、兩促進”。
- 上一篇:企業工資指導線工作通知
- 下一篇:輪胎工業改造發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