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農業保險理賠工作匯報
時間:2022-05-18 09:43:00
導語:政策性農業保險理賠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受災理賠基本情況;受災理賠主要做法;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x縣也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由于歷史和自然的原因,旱澇災害頻繁,每年非澇即旱,長期以來農業生產“靠天收”現象嚴重、縣委、縣政府充分認識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現冬春連旱,麥菜遭受嚴重旱凍,受災面積達到45萬畝、健全管理機構、成立了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宣傳發動、在工作開展中,力求準確把握這些特點,積極探索和尋找政策的剛性和實際工作靈活性的結合點,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利用政策有效降低生產風險、及時配套資金、規范查勘理賠程序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尊敬的x市長,各位領導、同志們:
首先,我代表縣委、縣政府,代表全縣廣大參保農戶,對各位領導到我縣檢查指導工作、舉行政策性農業保險理賠兌現現場會,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按照會議安排,我就x縣政策性農業保險理賠工作匯報如下。
一、受災理賠基本情況
x縣南依江淮分水嶺,西傍淮淠河,北靠八公山。全縣國土面積2968平方公里,轄25個鄉鎮、279個村(街道),總人口134萬。x縣是農業大縣,擁有農業人口118萬,耕地176萬畝。x縣也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由于歷史和自然的原因,旱澇災害頻繁,每年非澇即旱,長期以來農業生產“靠天收”現象嚴重。由于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民增收難保障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縣委、縣政府充分認識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此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市有關決定、加強糧食基礎產業建設、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實施糧食“雙35億”工程的重要舉措,大力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化解種田風險,讓農民吃下“定心丸”。**年秋季,全縣共完成午季作物參保面積138萬畝,其中油菜42.4萬畝,小麥95.6萬畝,占總參保任務的103%。
去年入秋后,我縣出現冬春連旱,麥菜遭受嚴重旱凍,受災面積達到45萬畝,其中小麥受旱30萬畝,油菜受旱12萬畝。面對嚴重旱情,我縣一方面發動群眾迅速行動,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保苗攻堅戰;另一方面抽調專業人員查災核災。在國元農業保險六安支公司的大力協助下,順利完成油菜旱凍災害查勘核賠工作。據統計,全縣符合理賠政策的油菜旱凍災害絕收面積5.74萬畝,共支付理賠款額745.47萬元。
二、受災理賠主要做法
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加大對“三農”工作支持力度的新舉措,是上級政府“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具體體現。這是一項順民意、得民心的惠農工程。認真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對于提高我縣農業抵御和化解自然災害能力,從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工作中,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健全管理機構。省、市關于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的會議召開后,我縣積極貫徹落實,早在去年8月份,就成立了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農險辦和理賠辦,負責全縣政策性農業保險理賠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監督工作,確保工作有人專抓專管。通過兩個辦公室運作,我縣在25個鄉鎮確定了協保員,建立健全了由農業、氣象、民政、水利等相關專家參與的災損查勘專家庫。去年9月24日,我縣召開了全縣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會議,標志著這項惠民工程在我縣全面啟動。
二是強化宣傳發動。農業保險的商品性和非商品性的雙重性,決定了它屬于“準公共產品”范疇,具有政策性、公益性、群眾性、技術性和時效性等特點。為把好事辦好、讓農民滿意,我們在工作開展中,力求準確把握這些特點,積極探索和尋找政策的剛性和實際工作靈活性的結合點,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利用政策有效降低生產風險??紤]到這項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群眾性強,關系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我縣充分利用會議、板報、標語、廣播、電視等宣傳媒體和發放宣傳材料、懸掛條幅等宣傳形式,廣泛掀起農業保險宣傳熱潮,造濃輿論氛圍,使這項公益性惠農政策人人皆知,落實到千家萬戶。在分解參保任務時,我縣要求協保員做到“四個到基層”,即,政策宣講到基層、任務落實到基層、干部工作到基層、跟蹤服務到基層。由于工作細致,廣大農戶心平氣順,給予大力支持,共繳納保費331萬元,順利完成市下達的參保任務。
三是及時配套資金。我縣是個財政困難縣,縣級財政屬“吃飯財政”。按照上級下達的參保任務,我縣需要為投保農戶提供近1700萬元的風險保障資金。除中央及省、市財政補貼1109萬元外,縣級財政尚須配套213萬元。縣幾個班子通過統一思想,普遍認為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不僅是一項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務,也是關于我縣農業可持續性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做好這項工作還是對領導干部愛民之心、執政能力的一個檢驗。對于縣級配套資金,必須做到一分不差足額及時到位。不僅如此,縣政府為調動協保員的工作積極性,還專門拿出資金,建立了工作獎勵機制,對工作成績突出的予以重獎。
四是規范查勘理賠程序。本次麥、菜旱凍災害發生后,縣理賠辦在接到各鄉鎮協保員報案的同時,于2月中旬上報國元農業保險六安支公司,并抽調農業專家和業務骨干組成聯合查勘組,會同鄉鎮基層干部、群眾代表,采取實事求是、充分協商、共同參與、現場認定的方法,完成了24個鄉鎮、53個行政村(居委會)、143個村民組的油菜災情抽樣查勘工作。為使理賠工作積極、穩妥地進行,3月10日,縣農保領導小組與國元農業保險六安支公司專門召開會議,對查勘理賠工作進行討論會商,根據保險政策和省、市農險辦有關規定,制定了《壽縣**-**年度油菜苗期旱凍災害定損理賠辦法》。該《辦法》確定了
油菜成災損失期、損失界限,規定了抽樣方法,明確了成災比率的認定、理賠標準和理賠工作流程,同時對理賠工作的清冊公示、清冊上報和理賠款的打卡發放時間提出了具體要求,確保理賠款不出現任何截留、代扣或挪用現象,及時足額發放到參保農戶手中。按照縣農保領導小組部署,縣農險辦和理賠辦于3月19日聯合召開了全縣油菜旱凍災害理賠工作會議,理賠工作全面有序展開。
各位領導、各位同志!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我縣才剛剛起步,雖然取得階段性成效,但遠遠沒有達到省、市的要求和農民的需求;與兄弟縣區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下步工作中,我們將借這次會議的東風,認真總結經驗,找出工作不足,積極探索和學習好的工作方法,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超前安排落實今年大秋作物的農業保險工作,教育廣大農民群眾講誠信、重保險,未雨綢繆自覺參保,切實增強抗災自救能力,努力開創我縣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新局面。
謝謝大家!
- 上一篇:地稅上半年五五普法工作總結
- 下一篇:落實環境管理標準開展環境認證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