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暨科技獎勵大會發言稿
時間:2022-06-03 04:28:00
導語:自主創新暨科技獎勵大會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副市長鄭傳德同志對“十一五”期間我市自主創新工作進行了回顧總結,這次會議是貫徹落實全省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的一次重要會議。剛才。對今后一段時期的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工作進行了安排安排。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獻波同志宣讀了對我市最高科學技術成果獎和科技進步獎獲得者以及“十一五”優秀重大科技項目、優秀科技創新平臺和優秀科技創新人才的懲辦決定。長葛市政府、許繼集團等有關單位和科技創新人才代表作了典型發言,做法和經驗很有啟發,大家要互相學習借鑒。
一、從全局戰略高度認識自主創新體系建設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最活躍、最具革命性的因素。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自主創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和原動力。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無數事實證明:人類的文明、人類的進步、人類的發展都與科技的進步密不可分。加快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可以說,中國文明的落后從歐洲文藝復興的時候就開始了文明的落后最主要的表示在科學技術的落后,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落后都要有一個過程,進步有一個進步的過程,落后也不是一天形成的創新是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和真正的競爭力所在今年1月份召開了全市企業發展座談會,最初目的希望企業能夠總結進去可復制、可推廣的勝利經驗,大家形成的共識就是創新”包括思維、理念、技術、管理制度等的創新,只有創新,企業才干不時壯大、越做越好,市場上才干具備一定的競爭力。因此,各級各部門和全體科技工作者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自主創新體系建設的重大意義,真正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
二、結合轉型發展實際抓好自主創新體系建設
緊密結合工作實際,今年是十二五”發展的開局之年。各級各部門要圍繞今年和“十二五”發展目標。大力加強自主創新與科技效果轉化,切實把科技創新能力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競爭優勢。
(一)要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堅持把企業作為研究開發投入和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創新型企業,鼓勵和支持我市21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0戶大企業集團率先發展成為創新驅動型企業;引導企業進一步加大申報創新型企業力度,爭取更多的企業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和創新型試點企業。要加快重點實驗室建設。以主導特色產業的骨干企業為重點,加快建設和發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要實施名牌帶動。強化企業品牌觀念和專利意識,注重示范帶動,鞏固提升許繼、瑞貝卡、黃河創新帶動能力的基礎上,努力把森源、西繼電梯、遠東傳動軸等骨干企業打造成自主創新的領軍企業。要激發企業活力。運用技術創新效果與企業內部股份掛鉤等方式,通過組織一系列科技創新活動,充分調動企業內部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增強企業自身發展活力。要堅持規劃引領。企業要拿出好的科技創新規劃和計劃,明確方向和目標,切實采取得力措施,加快自主創新體系建設。
(二)要豐富壯大創新載體。深入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的意見》加快實施產業集聚區科技創新工程。培育壯大創新型產業集聚區。要圍繞實施“3611投資促進計劃,認真研究國家和省有關科技政策,把改造提升激進產業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為重點,加大科技項目申報力度,爭取更多具有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的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落戶。要圍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產業結構、破解產業轉型升級技術瓶頸,加快實施智能電網、風電裝備、電動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大科技專項,促進科技資源優勢向科技經濟優勢轉化。要圍繞至長葛集群經濟產業帶和10個產業集聚區,堅持走創新驅動型科學發展道路,打造區域技術創新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化發展基地。要依托高校和各類科研機構,發揮創新要素較為完善的比較優勢,提升校地合作水平,形成科技資源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共同發展的格局。
(三)要不斷強化人才支撐。堅持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帶動一批在國內、省內有較大影響的科技創新團隊;造就一批具有現代經營管理理念、國際化視野和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隊伍。要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為自主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大批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人才支撐體系。要科學制訂人才引進計劃,搭建人才引進平臺,完善選拔、使用高科技人才的利益導向機制,確保引進一批人才,生長一批企業,帶動若干領域,提升產業發展。
不時增強自主創新的機制保證。要健全知識產權維護機制。認真貫徹落實《市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個人開展知識產權的發明、維護和應用;加大維護知識產權的執法力度,四)要健全完善創新機制。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嚴厲打擊“盜版”假冒”等各種侵權行為。要創新對外開放機制。積極探索國際科技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支持外資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科研機構來我市建立研發中心,推動外資研發外鄉化,促進更多的科學家和科技人才參與我市自主創新和產業發展。要建立促進科技效果轉化機制。對承擔并實施的省、市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重點項目,主動對接協調,加強跟蹤問效,促進科技效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三、抓住關鍵環節推動自主創新體系建設
完善政策,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努力營造發展的良好環境,確保自主創新體系建設順利推進。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落實“一把手抓第一生產力”責任。親自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矛盾和問題。各級科技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統籌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及時提出對策建議,當好黨委、政府的顧問助手。各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自主創新體系建設。
(二)要落實創新政策。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圍繞推進自主創新,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優惠配套政策,內容包括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收抵扣政策、財政政策、金融政策、政府推銷政策、知識產權政策等各個方面,涵蓋面廣,操作性強,各級發改、科技、工信、財政、稅務、金融等部門要不折不扣地認真抓好落實,協助企業用足用活用好優惠政策。要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和扶持自主創新有關優惠政策落實情況納入目標管理,定期開展專項督促檢查,確保政策不棚架、不走樣。
(三)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科技創新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加大對創新能力建設的財政投入力度,強化對重大科技專項、專利的扶持,加快形成以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體系。要認真落實中央和省里有關科技投入的規定,逐步增加科技事業費、專利資助經費等專項經費,保證科技三項經費的投入增長高于財政收入幅度,嚴禁各縣(市、區)科技三項費用零投入、空運轉和截留挪用。要強化企業的主體作用,采取各種政策手段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要注重科技與金融的結合,建立完善守業風險投資機制,推動科技投入社會化。
(四)要優化創新環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使廣大干部群眾學會用科學的方法認識自然,掌握自然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要廣泛開展科技宣傳活動,充分運用好各種媒體,宣傳創新政策、創新典型、創新效果,形成全民關注創新、支持創新、參與創新的良好氛圍。要培育全社會的創新精神,構建鼓勵嘗試、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著力營造有利于創新人才脫穎而出、創新效果加速轉化、創新資源充分涌流的社會環境。
- 上一篇:關于城鄉就業工作規劃通知
- 下一篇:煙草專賣局工作小結報告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