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城鎮化安排會發言
時間:2022-05-29 02:42:00
導語:市長在城鎮化安排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這次全市城鎮化工作會議,是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市十二次黨代會、市十八屆人大一次會議、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及全省住房保障暨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回顧我市2012年的城鎮化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城鎮建設工作任務,動員全市上下迅速行動起來,在全市掀起新一輪城鎮建設熱潮。下面,根據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見,我講以下幾個問題。
一、迎難而上,奮力拼搏,2012年城鎮化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2012年,全市城建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嚴格按照“四高”要求,緊緊圍繞“四個發展”,堅持城鄉一體、政府推動、部門聯動、市場運作的原則,實行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聯席調度會議和工程項目指揮部會戰機制,開拓創新,迎難而上,團結一致,埋頭苦干,推動了全市城鎮建設工作的快速發展,城鎮化率達到37.5%,比2011年提高2.5個百分點,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城鄉規劃逐步完善。堅持高起點規劃,科學引領城鄉建設。先后完成城南組團調整、文化中心片區和環堤公園等7項詳細規劃設計的方案論證,啟動了商貿物流規劃、熱力規劃、色彩規劃等7項專項規劃的方案編制工作。指導八縣在實現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全覆蓋和總體規劃編制率達到100%的基礎上,完成了道路交通、供氣供水、燃氣熱力等專項規劃23項、各類修建性詳細規劃150余項、控制性詳細規劃28項。堅持高標準設計,努力打造設計精品。啟動了博物館、規劃展覽館、文化藝術館、圖書館等6項重點工程規劃設計,完成了長城路橋、大學路橋、松花江路橋等6座橋梁的建設方案與施工圖設計工作,全年有15項規劃設計或勘察測繪獲得省級以上獎勵,超額完成了任務目標。堅持高質量服務,增強規劃服務效能。先后為碧水工程、道路工程、熱力和燃氣工程的實施提供了高質量的規劃服務,確保各項工程的順利推進。
(二)土地經營成績斐然。堅持市場化運作,嚴格經營性用地和工業用地招拍掛出讓,市區共出讓土地21宗,面積2004畝,完成政府土地收益15億元。其中,凈地15宗,土地面積1064畝;毛地6宗,土地面積940畝。全市實現土地收益58.6億元,為城鎮建設提供了資金支持。
(三)城鄉建設亮點紛呈。一是市區建設快速推進。市區共實施太原路延伸、大學路提升建設等重點城建工程60余項,實現投資15億元,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得到較大提升。二是各縣城建工作力度明顯加大。單縣對君子路進行了提升改造,完成投資近億元;大力實施了護城河公園建設,目前南護城河景觀工程基本完成。完成了北路等7條道路的改造任務。定陶完成了濟陰路綜合配套及陶朱公大街、陶驛路等道路提升改造。提升改造了路等11條城區道路,并配套實施了污水管網建設和城區綠化工程。全面啟動了宋江河二期及躍進河綜合整治工程,新建改造躍進路等道路9條。大力實施“1298”工程,新修改造北環路等道路9條;實施了歷山公園二期、河治理等8項環境提升工程。東明投資4.8億元,進行了道路綠化、南華公園、萬福河綠色長廊、管網配套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僅綠地面積就達到100多萬平方米。三是村鎮建設扎實開展。村鎮建設取得新進展,全市村鎮新增住宅建筑面積1554萬平方米,新增公共建筑面積113萬平方米,新增生產性建筑面積244萬平方米。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工作成效顯著,共啟動整村改造建設項目301個,開工建設總戶數達到10.3萬戶、改造危房3.4萬戶,共完成投資178億元。四是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場建設成效突出。全市11座污水處理廠運行穩定,9座污水廠進行了提升改造,日處理污水達到30.5萬噸,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6%。按照“一縣一場”的總體目標,8縣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場全部建成投用,日處理能力達到2250噸,初步建立了“村收、鎮運、縣(區)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5%,提前一年實現了省下達的任務目標。
(四)住房保障進展迅速。全市新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13357套,新增租賃補貼983戶,完成省任務目標的116%,建設總量創歷史新高。其中,開工建設的濱河新城經濟適用住房小區規劃設計方案順利通過“國家康居示范工程”評審驗收,成為全省第一個通過此項評審的保障性住房項目。巨野、單縣東明等在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計趕工期、促進度,付出了艱辛的勞動,極大地爭取了工作的主動權。
(五)城市管理再上臺階。一是市區居民生活條件得到改善??朔N種困難,盡力抓好了熱力和燃氣工程兩大民生工程建設。投資2.3億元,建設供熱管網29公里,新增集中供熱小區和單位92個、覆蓋面積980萬平方米。投資2200萬元,更換了東明至長輸管線22.7公里,設計輸送能力每天55萬方,是原管線輸氣能力的兩倍,使以前用氣高峰期氣壓低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新發展天然氣居民用戶1.2萬戶。二是打造了曹州牡丹園、林展館廣場、數字城市綜合管理項目三張城市名片。三是采取“增、拆、修、刷”四項措施,美化了城市環境。四是市容秩序進一步好轉。深入開展市容秩序百日集中整治行動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重點治理了店外經營、占道經營、市場外溢等違法違規行為,為牡丹花會、林交會、文明城市創建、和諧城鄉建設行動考核等重要活動順利進行,營造了良好秩序。
(六)房產開發步伐加快。全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46億元,其中市區75.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8%和29%;累計新開工面積1706萬平方米,其中市區553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88%和76%;全市竣工面積997萬平方米,其中市區竣工420萬平方米,分別增長30.7%、41.1%。各縣區開發步伐明顯提速,巨野、單縣走出了成熟路子,繼續領跑在前,、等縣迅速跟進,拉開了大開發、大建設的框架。
同志們,過去的一年,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我市城建系統能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績,實屬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科學決策、正確領導,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協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監督,得益于我們這種城鎮化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的高效運轉、有力協調,得益于城鎮建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無私奉獻、扎實苦干,得益于各縣區和所屬辦事處、社區的密切配合、辛苦付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向關心、支持城鎮化建設工作的各級領導和同志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并致以衷心的感謝!
二、認清形勢,搶抓機遇,切實增強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要正確認識我市加快城鎮化進程面臨的困難和挑戰。2012年,我市城鎮化率為37.5%,而全國、全省目前均超過50%,我市遠低于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與交界地區其他城市相比,也僅處于中下水平。與此同時,近兩年特別是自去年以來,國家加大了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且力度越來越大,至今絲毫沒有松動的跡象,全國房地產市場形勢不容樂觀,這為今年我市城鎮化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我市城鎮化滯后的突出表現,是城鎮人口比例低,城市框架小,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不完善,歷史欠賬多,輻射帶動能力不強;縣區城鎮化發展不平衡,小城鎮建設滯后,精品亮點工程少等方面。這些問題,已嚴重影響到我市城鎮的建設,制約了全市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
但是,在看到不利因素的同時,我們又要看到我市加快城鎮化進程面臨的歷史機遇。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我市城鎮化建設工作。今年1月8日,省委、省政府支持打造魯蘇豫皖交界地區科學發展高地座談會在我市召開,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打造高地的優惠政策,為我市加快城鎮化進程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趙書記和孫市長在市十二次黨代會和政府工作報告中,分別明確提出,到2016年,要把建設成為魯蘇豫皖交界地區中心城市,這為我們今后城鎮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光榮的任務。市委、市政府對城鎮化工作的高度重視,更是我們的直接動力。二是我市加快推進城鎮化的條件明顯改善。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我市經濟總體實力顯著增強,城區規模不斷膨脹,人民對房地產市場的剛性需求日益增大,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也相應改觀,這些都為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創造了有利條件。三是當前我們正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階段。根據國際經驗,城鎮化率從30%提高到70%的階段,正是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階段。目前我市城鎮化率達到了37.5%,正處在這樣一個階段。因此,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和把握加快城鎮化進程的必要性和現實性,真正把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牢牢抓住我市城鎮化發展面臨的歷史機遇,形成共識,聚集力量,抓好落實,促進城鎮化建設進一步提速。
三、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全力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
2012年,是我市打造魯蘇豫皖交界地區科學發展高地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城鎮化工作,對未來五年我市的城鎮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市城鎮化工作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以“轉方式、調結構、增效益、上水平”為主線,按照“城鄉一體、雙輪驅動、市縣先行、城鎮聯動、協調發展”的要求,加大城鎮化工作力度,以開發促建設,以建設促發展,完善設施,增強功能,提升品位,打造亮點,為實現市委市政府確定的2012年發展目標提供動力、拓展空間。具體發展目標為:全市城鎮化建設投入達到390億元以上,其中市區投入100億元以上;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25萬人以上,城鎮人口達到380萬人以上;城鎮化率達到40%以上。圍繞以上目標,重點要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開拓思路,千方百計做好城市經營。城市是最大的國有資產,經營好城市,提高城市的競爭力、吸引力,提升城市品牌,就是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做好了城市經營特別是土地經營才能最大限度地為城鎮化建設聚集資金。一要加大招商力度。堅持供求適度的原則,策劃論證一批帶動能力強、社會效益好的項目,努力做好土地儲備和供應工作,充分利用推介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種方式,加大對我市區位優勢、服務環境、發展潛力的宣傳,吸引更多有實力的企業落戶,力爭實現土地收益最大化。二要開展土地儲備工作改革。針對國家對毛地出讓政策的調整,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對城區內區位好、競爭力強的地塊,進行整理,探討土地出讓前“一級開發”的新路子。三要擴大城市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經營范圍。走市場化運作的路子,吸引和鼓勵社會力量以BT、BOT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二)科學管理,推動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城市管理是鞏固城市規劃和建設成果、優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的總抓手。加強城市管理,不僅是提高城市服務功能和品味的必然要求,更是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要牢固樹立“管理出形象、管理出效益”的理念,在加快城鎮建設的同時,切實加強城鎮管理,并作為今年城鎮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開展“城市管理年”活動。一要理順管理體制。按照“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明確市、區、辦事處、社區職責和任務,完善“社區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上下聯動、層層負責、環環相扣的管理網絡。按照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產業化發展的模式,進一步引入市場機制,實現燃氣熱力、園林綠化、環境衛生、亮化管理等公共事業由“拿錢養人”向“拿錢干事”的轉變,形成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共同參與的良好格局。二要創新管理方式。創新出成果、創新出效率。正是由于創新,2003年以來,在趙書記的親自主持下,我們通過政企分開、市場運作、強化監管,建立健全了比較科學的環衛管理工作長效機制,實現了“全城覆蓋、全日保潔、全員競爭、全民參與”的總體目標,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欠發達城市環境衛生管理的新路子。今后,要繼續加大創新力度,細化工作要點,比如:在市容秩序管理方面,科學編制攤點設置導則,通過定點、定位、定時經營,徹底改變過去運動式、問題式、突擊式、戰役式管理,實現便民、長效、治本的管理目的。在環境衛生管理方面,大力推行機械化作業,購置環衛裝備,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環衛保潔質量。三要實行精細化管理。充分發揮數字城市綜合管理平臺作用,各項工作堅持做到“六個一”:一是精細到每一項建設。凡城市管理范圍之內的每處建設工地,都要有專人負責、監管,有具體管理標準。二是精細到每一條段路。要強調細微、細小的質量標準,達到管理的最佳效果。三是精細到每一個社區、每一條小巷、每一個點面、每一處庭院,形成全天候、全覆蓋、網格式城市管理格局。四是精細到每一個城市部件。對每一盞路燈、每一個戶外廣告牌、每一個店招,每一處墻體等,都要有精品意識,不斷提升美化檔次和管理水平,努力打造文明、靚麗的城市景觀。五是精細到每一個人。健全完善網格式管理機制,堅持“一人一網格,一天一檢查,一周一評比,一月一獎懲”。六是精細到每一天。牢固樹立24小時城管意識,使城市管理天天有變化、天天見成效。
(三)高點定位,高標準搞好城鄉規劃。推進城鎮化,規劃要先行。規劃科學,是最大的節約;規劃不好,是最大的浪費。發揮規劃的先導作用,關鍵是要形成綜合規劃體系,使城鎮每一塊土地都列入規劃,不留空白;每一個項目都按規劃實施,不盲目建設。
今年要重點做好市城市戰略發展研究和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巨野—東明產業帶規劃等5項專項規劃、百花園改造詳細規劃等5項詳細規劃、中華路提升改造規劃設計等8項重點工程。我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已經得到省政府批準,各縣也要進行總體規劃編制,每個鄉鎮也要根據城鎮體系中的定位和自身發展基礎,認真編制城鎮總體規劃,沒有編制規劃的要編制規劃,規劃到期的要及時修編,全市村莊沒有編制的也要編制建設規劃。
同時,在規劃的編制上要把握三點:一是注重規劃的前瞻性。城鎮規劃要著眼長遠、超前考慮,起點一定要高,實施可以分步驟進行。決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搞所謂的“先上馬,后規劃”、“干一段,看一段”;也不能因為現有人力、財力的限制,就降低規劃標準,不能再干“今天建、明天拆”的事,要給后人留下財富,留下空間,不要留下包袱和遺憾。要增強創新觀念和精品意識,無論是總體規劃,還是詳細計劃,都要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二是要注重規劃的科學性。要以規劃為指導、產業為支撐、基礎設施為紐帶,全力推進產業集聚與城鎮發展相結合,加快構建以中心城區為重點,中心鎮為骨架,一般建制鎮和中心村為基礎的城鎮空間結構,形成梯度輻射、功能互補的城鎮體系。各地規劃的編制要按照“定位要準,功能要清,特色要顯”的要求,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不要好高騖遠,盲目攀比,跟風效仿,一定要打造個性,彰顯特色。三是要注重規劃的嚴肅性。目前在規劃方面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規劃不夠完善,一個是執行不夠嚴肅,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要堅持做到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個法。規劃一經批準實施,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組織和個人都無權隨意變更。要切實加強對規劃實施過程中的法律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對違反城鎮規劃的行為,必須嚴肅查處,依法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
(四)強力推進,大力實施城鄉統籌工程。堅持城鄉統籌,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是建設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一是要著力抓好中心城區和縣城建設。中心城區繼續實施趙王河綜合治理,在已經完成的北外環路至長江路兩岸提升改造基礎上,開工建設長江路至萬福河段綜合治理,努力改善兩岸生態環境。啟動博物館工程建設,開工建設規劃展覽館、文化藝術館以及規劃展覽館新區回遷安置小區工程,全面開工趙王河新村三期和古園小區安置工程,完成圖書館工程及勝利廣場建設,完成趙王河新村二期和牡丹科技生態園建設。突出抓好污水管網建設、污水處理廠改造、再生水利用、污泥處置等工作。積極實施鄉鎮污水管網建設,提高小城鎮污水處理水平。抓好垃圾處理場完善特別是滲濾液處理配套建設,抓好城鄉垃圾收集運輸一體化設施建設,進一步健全“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運行機制。圍繞完善“二環、四橫、六縱”的交通道路網絡,啟動長城路(花園路-昆明路)、上海北路建設,力爭12月底前全面建成通車;完成2012年后續工程和老城區部分道路提升改造;繼續實施碧水工程建設。各有關單位要按照責任分工抓緊落實,加快進度??h城建設要加快擴容提質步伐,以道路建設、小區開發為重點,加快新區建設;以完善功能、改善環境為重點,推進舊城改造;要繼續精心組織各類重點城建項目建設,打造一批新亮點,帶動城市承載能力和文化品位提升。二是加快推進新型小城鎮建設。小城鎮要根據自身特點,因地制宜確定發展方向和建設重點。要注重規劃編制,請名家、請高手結合自身特點,規劃出有特色的發展方向。加強道路、供排水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爭“十二五”期間,每個鄉鎮都建設生活垃圾中轉站和污水處理站。結合自身實際,每個縣區都要扶持3—5個經濟基礎好、區位優勢好的重點鎮和特色小城鎮,在重點鎮中創建示范鎮,在示范鎮中創建特色明星鎮,努力促進城鄉協調發展。要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加大村莊整治力度,重點整治道路泥濘、排水不暢、垃圾亂扔、人畜混居等突出問題。加快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步伐,認真總結三年農房建設經驗,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適度集中、居住安全、群眾自愿"的原則,進一步修編規劃、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創新機制,引導更多農村適度集中建設住房,推動農房建設常態化。
(五)突出亮點,推進城市綜合開發和保障性住房建設。一是加快城市綜合開發。進一步加大招商和建設力度,確保今年全市完成城市綜合開發投資300億元以上,新開工建設面積1770萬平方米,竣工1300萬平方米,其中市區開工770萬平方米、竣工400萬平方米。重點做好牡丹區萬家新城等42個計劃建設項目及時代奧城(二期)等18個計劃啟動征收項目;做好開發區國貿中心等39個開工建設項目、中華世紀城等14個計劃啟動征收項目。二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國家和省都高度重視保障性住房建設,并將住房保障工作提到了重要位置,決心下大力氣解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這既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又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全市上下必須高度重視,抓好落實,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市對住房保障和房地產業的決策部署,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下一步要緊緊圍繞完善保障體系、破解征收難題、強化市場監管、規范房產管理、提升物業服務水平這一工作主線,努力推動全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今年全市計劃實施住房保障13600戶。其中,建設經適房2983套,廉租房200套,公租房3020套,新增租賃補貼1210戶,改造城市棚戶區6157戶。市區重點做好濱河新城小區、康馨雅苑小區、和諧家園小區等3項保障性住房工程。
由于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要采取以下措施確保任務目標完成,一要分解任務。各縣區政府和市直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提高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明確責任,抓好任務目標落實。二要強化領導。各級政府領導同志要切實負起責任,深入了解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展中存在的困難,認真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促進保障性住房項目早開工、早竣工、早使用。市財政、建設、房管、國土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合力,營造共同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大好局面。三要加大用地供給。要按照要求,在新增建設用地年度計劃中,單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優先供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用地。四要拓寬投融資渠道。要按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原則,采取多種方式,鼓勵支持市場投資主體,運用市場化模式投資建設。五要嚴把住房保障申請審核關口。在保障房申請、受理及審核過程中,加大創新力度,公開、公正、透明操作各項流程,確保使真正需要保障性住房的群眾得到滿足,經得起人民的監督。
(六)依法有序,積極做好土地管理。編制完成“十二五”土地綜合整治規劃。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實施差別化供用地政策,優先保障新型工業化、基礎設施、節能環保、民生工程等項目用地。認真落實網格化土地監管體系,建立巡查、發現、報告、制止、查處機制,嚴格執行責任追究考核辦法,暢通社會、輿論監督體系,對土地違法行為該發現未發現、該制止未制止、該報告未報告、該處理未處理,致使土地違法事態擴大且造成不良影響的,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加大用地指標爭取力度,2012年力爭占用省新增建設用地指標7000畝。著力規范用地管理行為,高度重視2012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提前謀劃,主動整改,務必將違法用地比例控制在8%以下,確保實現“零約談、零問責”。特別要加快用地報件組織和審查上報進度,爭取更多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2012年力爭報征土地5萬畝。推進增減掛鉤項目實施,確保按期完成項目區拆遷、復耕任務,2012年騰出掛鉤指標3萬畝,完成數量和質量要爭創全省一流。
四、加強領導,改進作風,打造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城鎮化建設工作隊伍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在調整充實市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班子成員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明確領導責任。在市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又成立或調整了市博物館片區工程建設指揮部等九個工程建設指揮部、城市經營領導小組及督導調度工作領導小組,嚴格落實重點工程指揮長負責制,進一步強化責任分工。各縣區要把城鎮化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靠上抓,及時研究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給予城鎮化工作重點支持,加大對城市基礎設施、城市保障性住房和農村住房建設的投入,建立隨經濟發展同步增長的投入保障機制。
(二)要轉變工作作風,狠抓任務落實。堅持一線工作法,即領導在一線指揮、決策在一線落實、干部在一線鍛煉、績效在一線考核,繼續發揚“五加二、白加黑”的城建工作精神,認真開展城建工作“落實年”活動,結合任務目標,拉出規劃、公共工程與道路工程、保障性住房、碧水工程、城市管理、城市綜合開發等重點工程,由城區重點工程指揮部和各縣區主要負責人簽訂責任書,倒排工期,抓好目標任務落實。
(三)要突出工作重點,狠抓質量管理。各級各部門要按照《三年綱要》的要求,圍繞工作任務和目標,抓住重點,積極有效地推進各項工作。尤其是市區公共工程、道路工程、碧水工程、熱力燃氣工程、亮化綠化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都是事關民生的大事,一定要本著對人民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態度,抓實抓好??辈?、設計、施工圖審查、監理、質量監督等機構要嚴格把關,嚴格執行強制性技術標準,強化監督,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確保質量。繼續開展工程質量創優活動,力爭創建更多精品。
(四)要加強督導檢查,完善過程監督。出臺《市2012年度縣區城鎮化工作考核辦法》,嚴格按照該辦法對縣區城鎮化工作進行一季一觀摩,一年兩評分,和大項目觀摩一樣納入科學發展綜合考核,作為市考核縣(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的重要內容,進一步調動全市上下推進城鎮化工作的積極性。要加強施工過程監督,嚴格工作程序。在工程招投標、房屋拆遷、項目建設、產權交易等關鍵領域,構建嚴謹的運行機制和有效的監督機制。
(五)要加強學習培訓,強化隊伍建設。新形勢下的城鎮化工作,對各級領導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強專業培訓,加強對城鎮化建設工作人才的培養,要帶頭學習,不斷提高駕馭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的水平。同時要從思想、工作、生活上關心愛護干部職工,使廣大職工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形成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良好職業風尚。
(六)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氛圍。城鎮化工作需要全民參與、全民支持。市縣電視臺、電臺、報社、政府網站等新聞媒體,要進一步強化輿論引導,加大對城鎮化工作的宣傳力度,及時報道城鎮化工作動態,通過宣傳使廣大市民深刻了解城鎮化工作的意義,了解市委市政府抓城鎮化工作的決心和信心,了解城鎮化給廣大市民帶來的切身利益,提高群眾的認同度和參與度,在全市形成人人關心城鎮化、參與城鎮化、為城鎮化做貢獻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美好家園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們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神圣職責。我們一定要以對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進一步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埋頭苦干、扎實工作,為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更好更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上一篇:區農村產權體系改革意見
- 下一篇:區縣社保局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