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學習培訓制度

時間:2022-04-19 04:22:00

導語: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學習培訓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學習培訓制度

一、鄉鎮黨委、村黨支部要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村黨員干部的實際需要,充分利用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手段對黨員干部進行黨的知識、政治理論、政策法規、農業科技、農村適用技術、經營管理、市場經濟、先進典型經驗、文化知識、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培訓。

二、鄉鎮機關、站(所)和村組黨員干部都要參加現代遠程教育培訓,認真聽講,積極討論,做好學習筆記。

三、教育培訓采取集中分層的方式進行,鄉鎮機關、站(所)的黨員干部每半月至少培訓一次,村干部和農村黨員每月至少培訓一次。每次培訓時間不得少于半天。

四、鄉鎮黨委、村黨支部與中小學實現資源共享,依托鄉鎮黨校、村黨員活動室和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站點的設備,接收中央黨校衛星遠程教育網、中國教育衛星寬帶網、市教育城域網等有關網站教育內容,組織黨員干部直接收看或查閱。

五、充分利用鄉鎮黨校和村黨員活動室地面衛星接收站點或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接收站點的設備下載有關資料,建立資料片庫,為黨員干部群眾的教育培訓服務。

六、鄉鎮黨委和村黨支部要加強對現代遠程教育學習培訓工作的領導,要專門安排一名負責人,做好學習培訓的組織、協調工作,并確定l-2名站點管理人員專門做好學習培訓的組織、考勤、班務等工作,中小學要確定一名教師專門做好設備的維護工作。

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管理人員職責

(試行)

一、牢固樹立“服務第一”的思想,愛崗敬業,忠于職守,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做好現代遠程教育站點的各項工作。

二、認真組織開展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培訓工作。

三、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設備,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村黨員干部的實際需要,搜集、下載、整理教育培訓內容,制作必要的鄉土培訓教育節目,刻錄培訓教育光盤,印制學習資料。

四、嚴格遵守并監督他人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實現現代遠程教育站點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

五、負責做好教育培訓的登記工作,記錄討論情況及黨員干部的意見和建議。

六、負責設備的安全保障工作,定期檢查、維護現代遠程教育設備。

七、定期向上級黨組織匯報現代遠程教育工作情況,及時提出合理化建議。

八、加強學習,刻苦鉆研,保質保量地完成現代遠程教育工作任務。

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設備管理使用制度

(試行)

一、建立現代遠程教育設備資產帳目,對所有資產都要分類登記入賬,做到帳物相符。

二、建立現代遠程教育設備使用檔案,實行嚴格管理,設備一律不得外借;光盤、資料等借用均要認真填寫登記冊,由管理人員、當事人簽名。

三、購置設備及有關教育用品,要根據需要得到鄉鎮黨委或中小學有關領導的同意,必要時要征得縣(區)委組織部的同意,做到經濟實用。購置教育培訓用品需由兩人以上辦理。

四、現代遠程教育設備要用于農村黨員干部和學校師生教育培訓,實現資源共享。

五、現代遠程教育設備實行專人管理,專人操作或在專人指導下操作,因人為因素造成損壞和出現故障,要追究管理者責任。管理人員變動時,要及時辦理移交手續。

六、現代遠程教育設備使用要嚴格按照技術規程進行操作。

七、要保持室內整潔,設備、光盤等物品擺放整齊有序。

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學習培訓考勤考核制度

(試行)

一、考勤制度

1、每次學習培訓,要有專人對參加學習培訓的黨員干部進行考勤登記。

2、黨員干部要自覺遵守學習培訓紀律,按時參加培訓學習,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

3、實行請假制度。副科級干部請假須經鄉鎮黨委書記同意,鄉鎮一般干部和村黨支部書記請假須經鄉鎮黨委分管領導同意,村其他干部和農村黨員請假須經村黨支部書記同意,無特殊原因一律不得請假。

二、考核制度

1、對黨員干部參加現代遠程教育培訓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民主評議黨員和干部年終考核的主要評價內容之一。

2、將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作為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考核。縣(區)委對鄉鎮黨委進行考核,鄉鎮黨委對鄉鎮機關、站(所)和村黨支部進行考核。

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農民適用技術培訓制度

(試行)

一、鄉鎮黨委、村黨支部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培訓計劃,確定培訓內容,有針對性地搞好農民適用技術培訓。

二、通過定期發放“需求意見卡”,了解農民對農業適用技術的需求意向,分層次、分階段舉辦各類適用技術培訓班。

三、實施開放式教育,定期開放遠程教育教室,農民根據實際需求由村黨支部組織學習培訓。

四、積極引導、鼓勵各種協會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設施為會員提供服務,發展專業化、規模化經營模式,形成特色產業。

五、黨員干部要帶頭參加培訓,帶動農民群眾通過現代遠程教育途徑學習適用技術,增強致富本領。

六、用足用活現有資源,發揮資源效益,使參加培訓人員每人掌握一至兩門適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