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新組織黨建制度
時間:2022-10-03 04:23:00
導語:兩新組織黨建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切實加強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以下簡稱“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進一步提升黨組織覆蓋率,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促進“兩新”組織健康快速發展,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黨的十七大關于“全面推進企業和新社會組織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優化組織設置,擴大組織覆蓋,創新活動方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的要求,堅持“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統籌兼顧、整體推進”的原則,貼近“兩新”組織實際,不斷擴大黨的組織覆蓋面,增強黨的工作實效性和影響力,在全市“兩新”組織領域中為促進發展、維護穩定、保持和諧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工作目標:
以“提高組建率、擴大覆蓋面、增強有效性”為目標,五年內,力爭實現30人以上“兩新”組織全部有黨員、黨組織覆蓋率達到85%以上,黨的工作覆蓋率達到100%。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從業人員100名以上或從業人員50名以上、營業收入超過500萬元)黨組織覆蓋率達到100%。規模以上“兩新”組織黨群活動室建設率達到100%。
二、具體措施
(一)抓好發展黨員工作,不斷擴大黨的覆蓋面,壯大黨的力量
--市委組織部每年確定發展“兩新”組織發展黨員增幅目標。**年發展“兩新”組織黨員數占全市發展黨員數的5%、2009年6%、2010年7%、2011年8%、2012年達到9%。各黨(工)委要根據工作實際制定發展黨員計劃,一經確定,不得調劑、擠占、挪用。當年完不成的,相應減少來年機關發展黨員計劃,將完成發展黨員計劃情況作為考核黨(工)委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
--采取黨組織包保、黨員結對、落實下派干部責任等措施,抓好積極分子培養工作,對積極要求加入黨組織的業主,要安排專人負責,強化培養的工作力度。積極落實“雙向培養”機制,把優秀經營管理者和專業技術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優秀經營管理者和專業技術骨干,切實把企業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技術骨干和優秀大中專畢業生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優先發展。重點挖掘新社會組織的優秀分子,進行培養引導。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切實改變目前新社會組織中黨的力量比較薄弱的狀況。
--把向企業輸送和選派黨員與企業招聘人才結合起來,把一些黨員有針對性地輸送到“兩新”組織中,解決企業因黨員少不能建立黨組織的問題。大力開展“亮身份,轉關系”活動,舉辦“黨員員工招聘會”、“黨員人才推介會”,創造條件支持和提倡業主同等條件下優先招錄黨員員工,為新招錄的黨員提供崗前培訓,不斷擴大“兩新”組織黨員隊伍。
--進一步挖掘和整合黨建工作資源。全面準確摸清“兩新”組織的基本情況,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資源信息庫建設和動態管理。繼續深入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工作,加強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吸引更多的流動黨員主動參與到黨建工作中來。
--完善黨員組織關系轉移制度。在企業工作半年以上的外來黨員,不在原籍地(村、居委)組織擔任職務的,一般應將組織關系轉移到企業或企業所在地黨組織。在企業從事臨時性、季節性工作的黨員,應持《流動黨員活動證》或黨員證明信,參加企業黨組織的活動。
(二)加強黨的工作力量,穩步推進黨組織組建步伐,保證組建工作的效果
--采用“一人一企”、“一人多戶”的方式,對街道(鄉鎮)、黨建工作示范基地、規模以上“兩新”組織重點下派黨建指導員;對無黨員或僅有個別黨員、固定員工介于30-50人的“兩新”組織重點下派聯絡員。**年下派24名黨建指導員(聯系員),以后每年增加10名,力爭五年內黨建指導員(聯絡員)覆蓋所有應聯系的單位。
--注重選擇與“兩新”組織有密切關聯度的組織、宣傳、統戰等黨委部門及工商、稅務、勞動、社保、民政、商務、經委等政府部門作為重點派出單位,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優勢;以重點科(局)后備干部、在職干部為主,以離退休、離崗黨員干部為輔,逐步探索“社會化招聘、派遣式用工、契約化管理”的辦法,建立專職的黨群工作指導員隊伍。
--黨建指導員由市委組織部統一管理,履行“一職三責”。即擔任黨建指導員(聯絡員)職務,負責抓好發展黨員工作、組織建設工作和黨群活動室建設工作。黨建指導員(聯絡員)工作實行管理卡制度,每月如實在管理卡上填寫工作開展情況,每半年由企業主或黨組織負責人簽署意見,上報派出黨委。
--按照“成熟一個,組建一個”的要求,建立“兩新”組織黨組織。一般情況下,凡正式黨員3名以上的“兩新”組織,應單獨建立黨組織;對不足3名黨員的“兩新”組織,可就近與其它黨組織建立聯合支部。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應先建立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為建立黨組織創造條件。同時,積極靈活地組建黨的基層組織。針對“兩新”組織規模普遍偏小的實際,堅持條件成熟的“兩新”組織“獨立建”,規模以上的“兩新”組織(員工100人以上、年利潤500萬元以上)“重點建”。對其它“兩新”組織,要“成熟一個、建立一個”;對因黨員流出等原因造成黨員數量不足3名的黨組織,要采取限期保留、及時補充黨員或外派黨員等辦法,使其達到黨組織設置要求;確實難以保留的,就近并入其它黨組織。同時,依托社區、商務(工業)樓宇、特色商業街道、行業協會等載體,通過“聯合建”、“臨時建”的方式,盡可能多地覆蓋“兩新”組織。
--實行黨建工作“登記申報、年檢年報”制度。“兩新”組織在向工商部門申請注冊時,一并提供從業人員中的黨員情況、擬建黨組織情況,實行企業審批成立初期,同步設置黨的組織,做到出現一個,建立一個,確保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同步規劃、同步推進;工商年檢時,將本單位黨員數量、建立黨組織情況作為備查內容。加強與其他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行業指導單位的聯系,及時溝通情況,建立統一模式的“兩新”組織注冊、注銷情況數據庫。
--實行組建工作建立臺帳制度。按照“兩新”組織狀況清、職工人數清、組織設置清、黨員數量清、業主身份清的“五清”要求,以市委組織部和開發區黨工委、鎮(街道)黨(工)委為單位分別建立黨建工作臺帳,動態掌握變化情況。對規模以上“兩新”組織,逐企登記造冊,重點進行督查,要求凡有兩名正式黨員的采取下派黨建指導員兼任書記的方式,全部獨立組建黨組織。
(三)創新黨組織書記的培養和選配工作,切實加強“兩新”組織黨組織自身建設
--注重選拔黨性強、懂經營、善管理的中層以上崗位的黨員兼任黨組織書記;沒有合適人選的,可突破地域、行業、職業的限制,采取社會招聘的方式選聘黨組織書記。黨組織書記的人選應事先征求業主或董事會的意見,業主是黨員的,提倡擔任黨組織書記。
--全力推行小型、零散“兩新”組織工會主席職業化,通過工會主席兼任黨組織書記的方式,逐步解決小型、零散“兩新”組織黨務工作力量不足的問題。
--加強優秀大中專畢業生推薦工作。由市委組織部會同大中專院校黨委定期交換就業和人才信息,把“兩新”組織作為重點,優先推薦黨員學生干部到“兩新”組織就業,并根據黨組織實際狀況,推薦擔任黨組織書記或成員,充實黨組織班子。
--建立和完善全市卓有成效的“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人才庫,制定黨務工作者后備干部培養計劃,定期舉辦黨務工作者后備干部培訓班,加強對黨組織書記后備隊伍力量的培養。
--探索適合“兩新”組織特點的黨組織活動方式和工作方法。建立健全“”、民主評議黨員、黨員聯系職工、黨費收繳管理、黨員培訓等制度。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切實做好“四個服務”,即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服務,為提高職工隊伍素質、調動職工積極性服務,為關心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服務,為創造一種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服務
(四)健全“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運行機制,營造組建工作的環境
--建立示范機制。重點培育一批小型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轉制企業示范點,積極開展評選規范化企業黨組織活動,逐步使其黨建工作規范化、制度化。進而不斷擴大黨建工作示范基地的代表性,用示范基地的經驗和做法,推動“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整體水平。五年內,力爭建立市級黨建工作示范基地6個,州級示范基地2個。
--建立督查機制。市委每年對各地開展“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和通報,并把“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列入各黨委年度黨建目標考核內容。
--建立激勵機制。市委定期對支持黨建工作、遵紀守法、履行社會責任、對本地經濟建設有突出貢獻的業主進行表彰獎勵,并將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濃厚氛圍。
--建立與業主的溝通制度。建立市級領導聯系和定期約談制度,將“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納入市親商愛商茶話會的內容,定期與業主座談,交流思想,溝通情況,引導業主提高思想認識。建立關愛幫扶制度,及時為業主排憂解難,增強業主對黨建工作的認同感。
--建立“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加大黨費使用向“兩新”組織傾斜的力度,“兩新”組織上繳的黨費原則上全部用于“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其活動經費采取以本組織為主,市管黨費適當補助為輔的辦法解決。同時,對固定職工30人以上的“兩新”組織新成立黨組織,按州30%、市70%的比例從本級所管黨費中撥付1000元啟動經費。
--加大“兩新”組織陣地建設力度。五年內,規模以上“兩新”組織黨群活動室建設率達到100%。同時,通過企業自籌、黨費撥付、社會募集等多種形式幫助條件成熟的“兩新”組織配齊相應設備,建設電教室、閱覽室,創辦黨建刊物和黨建網站等。
--開展“‘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推進月”集中行動。確定每年6月為“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推進月,各級黨組織通過舉辦黨建成果展、文藝匯演;開展調查摸底、政策咨詢、走訪慰問;召開現場辦公會,解決“兩新”組織實際困難等不同形式和方法,集中推進組建工作。同時,創新黨建活動載體,深入開展“創先爭優”、“五好”黨組織、“黨員示范崗”、“黨員奉獻日,愛心回報社會”等活動,激發“兩新”組織的黨組織活力。
三、加強組織領導
--建立領導機制。市委成立“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組織部組織科,負責全市的“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督促檢查,同時建立“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定期匯報交流制度。建立市級領導“兩新”組織黨建示范基地工作制度,定期聽取示范基地黨組織對黨建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研究新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不斷深化“兩新”組織黨建工作。
--各黨委也要建立相應制度,建立目標責任管理體系。根據五年規劃的要求,認真制訂“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建立“每季度召開一次例會,每半年有一次抽查,每年有一次總評”的目標管理體系,及時掌握、了解和反饋黨建工作情況及存在的問題,落實專門的工作力量主抓,深入調查研究,為“兩新”組織特別是重點企業服好務、護好航,為“兩新”組織黨組織發揮作用排憂解難,切實把“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抓好落實。
--嚴格考核,完善“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目標管理體系。對各相關黨組織“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情況和領導干部“兩新”組織黨建聯系點工作進展等情況,市委每半年要進行情況通報,每年組織一次專項督查,年終進行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考核情況與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評先選優相結合。
- 上一篇:干部檔案工作人員職責
- 下一篇:結對幫扶活動通知